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课件_第1页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课件_第2页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课件_第3页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课件_第4页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学习目的与要求】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是完成统计任务的组织保障。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统计人员的概念、职责、职权;统计从业资格的规定和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第二节 统计人员第三节 统计从业资格第一节 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一、统计机构的设置统计机构是指从事统计调查、统计数据加工整理、统计分析预测、统计信息咨询和统计协调管理等活动的组织。我国统计法规定的统计机构分两种政府综合统计机构、部门统计机构。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机构都属于政府的统计机构,构成政府统计系统的两大支柱,是完成国家、部门、地方统计任务最为重要的两支力量。

2、(一)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概念: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独立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包括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统计机构。统计法特别规定统计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依法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局设立派出的调查机构,即国家统计局各级调查队,职责是依法承担统计调查任务,独立于地方人民政府,向国家统计局直接上报统计调查结果,并负责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其主要标志是:1、在人民政府组织系统中,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是单设的职能机构;2、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独立行

3、使统计工作职权,独立履行统计工作职责;3、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独立支配、使用和管理人、财、物。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统计人员。(二)部门统计机构(了解)部门统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部门统计任务的需要专门设置的统计职能机构。地方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性业务主管部门;另一类是综合性业务主管部门,是政府分管某方面事务的行政职能部门。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统计机构,也可以不设统计机构而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统计法规定,政府有关部

4、门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第二节 统计人员一、统计人员的概念统计人员:是指从事统计活动的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综合统计机构、部门统计机构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以及不设统计机构的部门、乡镇、行政村或其他组织中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和指定的统计负责人。二、统计人员的职权1、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2、有权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3、有权要求有关人员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4、有权要求有关人员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5、统计人员有学习专业知识的权利。三、统计人员的职责第一、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5、,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统计法规定的行为。第二、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第三、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 四、对统计人员的基本要求(P47)(一)统计人员应当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二)统计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一)统计职业道德的内容:1、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内在要求2、实事求是,不出假数核心内容3、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具体要求4、公正透明,服务社会普遍要求(二)提高统计人员专业素质的相关规定1、国家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评聘制度

6、。2、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第三节 统计从业资格一、实行统计从业资格制度的意义(了解)1、有利于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促进统计队伍建设2、有利于规范对基层统计队伍的管理。3、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障统计数据质量。二、统计从业资格及其范围1、统计从业资格:行为人从事统计工作的资格证明,也是行为人从事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和最基本的要求。2、新修订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

7、对象中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必须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3、统计专业职务:是衡量统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一种资质证明。分为:高级统计师 统计师助理统计师 统计员三、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主管机关及其主要职责1、国家统计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负责编制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考试命题、制定考试管理办法和考务规则等工作。2、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实施机关。3、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承办机关。四、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程序1、申请2、受理3、审查4、决定请大家了解以上内容,具体阅读课本(P52-54)五、统计从业

8、资格证书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是指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实施机关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授予行为人从事统计工作的一种资格证明文件。1、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2、具备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要主动接受继续教育。本章重点与难点 1、统计机构的设置 2、统计机构的职责 3、统计人员的职权 4、统计人员的职责 5、统计专业职务习题点评(见培训教材学习指导P106)第五章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 掌握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统计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其特征;统计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和种类;统计行政处罚和统计行政处分的概念、特征及分类。能正确进行简单的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9、第一节 统计违法行为第二节 统计法律责任一、统计违法行为1、概念:行为人在统计活动中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对统计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形成侵害的行为。2、行为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具体来讲,既包括统计调查者,又包括被调查者; 既包括统计资料公布和提供者,又包括统计资料使用者; 既包括统计行政管理机关,又包括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 既包括个人,又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统计违法行为的特征:统计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规范的行为;统计违法行为的种类 P56根据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主要有27类统计违法行为。提供不真实或者

10、不完整统计资料概念: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是指统计调查对象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在统计调查中,故意或者过失提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统计资料的行为。 基本特征: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提供不完整统计资料,是指统计调查对象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统计制度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提供不完整统计资料的行为。 基本特征:报表指标填报不完整。强调:不论行为人是故意或者过失,只要构成了统计资料的不真实或者不完整,就可以认定其已经构成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2.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是指统计调查对象拒绝履行依法提供统计资料法定义务的行为。前提:必须是

11、政府统计机构下发的法定报表,如常规年定报、重大国情国力普查、临时性调查等法定任务。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是指统计调查对象未按照统计制度的要求在规定上报期限内提供统计资料,经政府统计机构催报后,仍未按催报要求在补报期限内提供统计资料的行为。 前提:应该满足两次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条件,第一次未按时提供后,政府统计机构必须进行催报。催报内容应当明确具体,同时应当告知不报期限。3.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拒绝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是指被查询对象未在规定期限内对所查询的问题进行答复的行为。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是指被查询对象虽然在规定期限内对所查询问题进行了答复,但答复内容与实际

12、情况不符的行为。4.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概念:是指统计调查对象在政府统计机构进行合法统计调查或者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统计检查的过程中,拒绝履行调查义务、拒绝配合统计检查或者使用暴力、威胁等方式阻挠、抗拒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行为。前提:属政府统计调查,如一般的商业调查,不构成此项违法行为。5.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概念:是指在统计数据核查或统计检查过程中,核查或检查对象不但不积极配合,反而为掩盖事实、逃避追究而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及拒绝提供核查、检查所需的相关证明和资料的行为。6、迟报统计资料概念:统计调查对象晚于统计制

13、度规定期限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前提:构成此项必须同时满足已上报和上报时间晚于统计制度规定期限两个条件。7、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原始记录:是指记载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源头数据的载体,它不必专门为统计调查所设立,但可以提供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源头数据。统计台帐:是指根据统计调查的要求,为准确、全面、快捷填写统计调查表而设置的一种过渡记录。它是连接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的桥梁,是体现统计数据加工过程的重要记录。8、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说明:本项违法行为的主体为单位或个人,但本行为的主体并不一定是制作虚假统计资料的主体。要求他人制作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

14、益和职务晋升的,也可以构成本项违法行为。 编造的虚假统计资料与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必须有因果关系,前者必须是后者的原因或原因之一。9、自行修改统计资料10、编造虚假统计数据11、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特征:违法主体是特殊主体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实施了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 12、打击报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概念:指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或拒绝、抵制违反统计法行为的统计人员采取撤职、降级、调离岗位、经济处罚等方式进行打击、迫害的行为。13、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

15、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概念:指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严重的统计违法行为时,由于有关负责人工作上的疏忽没有发现,或者发现后不立即纠正,而是听之任之,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14、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或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统计人员。违法表现:不按照统计法、国家有关制度的规定,未按照法定程序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或者未经有关部门审批或备案,擅自变更已有的统计调查制度。15、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统计人员。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

16、报送的行为。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已有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基本特点:前者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后者是在已有的统计资料基础上进行的非法修改。16、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概念: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统计人员以强令、授意、胁迫、诱导等任何方式,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的行为。17、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概念: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统计人员,不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不如实、不及时或者不完整或者拒绝报送统计资料或者其他有关资料的行为。18、违法公布统计

17、资料概念: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及其统计人员不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公布统计资料。19、泄露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或者提供、泄露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统计法规定:对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等单项调查资料,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有义务予以保密,不得对外泄露或者公布。20、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统计资料毁损、灭失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统计资料交接、归档制度,保障统计资料安全,防止统计资料毁损、灭失。21、泄露国家秘密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于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应当予以严格保密,不得

18、泄露。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不论以何种方式泄露了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就构成统计违法行为。22、违反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法规23、违反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24、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25、违反统计执法检查规定26、违反国家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27、违反涉外调查管理办法二、统计法律责任 概念: 行为人对其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特征:统计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必须是具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统计法律责任的内容是由统计法律规范明确规定的;统计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必须是专门机关通过法定程序进行的;统计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统计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

19、法律责任两种。学习的重点是统计行政法律责任,它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两种形式。另外,取消荣誉称号、追缴物质奖励和撤消晋升职务也属于行政法律责任的形式。通报批评一般也可列入行政法律责任的范畴。统计行政处罚 P64概念: 指各级统计监督检查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特征: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只能是各级统计监督检查机关;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只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不适用于民事违法和统计犯罪,不同于民事处罚和刑事处罚被处罚的对象实施了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违法行为人。原则: 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处罚的依据是法定的,即

20、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实施处罚的主体及职权是法定的;程序是法定的。公正、公开原则 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求统计执法者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过罚相当原则种类:警告:指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法律规范的行为的遣责和警示,其目的是通过对违法行为人精神上的惩诫,以申明其有违法行为,并使其以后不再违法,否则就要受到更严厉的处罚。罚款:指行政机关强迫违法行为人缴纳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依法损害或者剥夺行为人某些财产权的一种处罚。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 P67处分概述:概念:指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施行的行政制裁措施。特征: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

21、员; 它的适用是以上下级隶属关系为前提;是一种内部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当对所受行政处分不服的,即不能要求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通过申诉程序解决。 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 概念: 指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对实施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关行政领导或责任人员给予的行政制裁措施。相关规定: 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的适用对象:(P67,4种统计违法行为的行为人)A、行政机关公务员;B、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只能的参照公务员;C、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D、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的决定机关及决定权限:一般情况下,统计监督检

22、查机关除对本机关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有关人员可以依法直接给予行政处分外,对其他行政领导和责任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只能向其所在机关、主管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依法提出行政处分的建议,而不能直接给予行政处分。统计法律责任的其他几种形式 刑事责任(P71)5种(统计法第37、39、40、41、49条) 如第三十七条:“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以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其他责任(法条) (1)通报 (2)取消荣誉称号、追缴物质奖励和撤销晋升的职务 (3)批评教育 【掌握内容】1、统计违法行为的

23、概念及特征 2、一些统计违法行为的概念及特征3、统计法律责任的概念及特征 4、统计行政处罚的概念及特征、原则 、种类 5、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的概念及使用对象 习题点评见学习指导P110第六章统计监督检查与行政争议的解决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并掌握:统计监督检查的概念、特征;统计监督检查的内容、方式和程序;统计行政复议和统计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范围及程序。 【教学内容】第一节 统计监督检查第二节 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第三节 统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第一节 统计监督检查一、统计监督检查的概念及特征 统计监督检查: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监察机关,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

24、府统计机构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察、督促和检查,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各种活动的总称。 二、统计监督检查的特征1、统计监督检查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2、统计监督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3、统计监督检查是按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三、统计监督检查的内容根据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和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有关规定,统计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15个方面,主要涉及到是否存在统计违法违纪行为。(详见P73)三、统计监督检查方式统计监督检查方式:是指统计监督检查机关对参与统计活动的公

25、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实施统计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手段和措施。统计监督检查分类1、根据检查在时间上的不同,可分为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2、根据检查涉及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3、根据检查主体不同,可分为联合检查和单独检查第二节 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是指统计监督检查机关在调查处理统计违法案件时所应遵循的步骤和先后次序。根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规定,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为:立案、调查、处理和结案。一、立案立案:是指统计执法机关对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人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分析和研究,认为确有违法事实存在并依法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决定进行调查处理,并办理批准手续的

26、一种工作程序。立案的条件:1、有明确的行为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经初步审查,有违反统计法的行为,情节较重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3、按照职责与分工规定,属于管辖范围的。二、调查调查:是指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收集证据和查明统计违法行为的活动。案件调查工作主要抓以下三方面:1、案件的违法事实;2、被调查人的有关情况;3、证据材料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立案的依据、统计违法事实、案件性质、应追究的法律责任、处理意见、调查组成人员及报告时间等。三、处理处理:是指案件调查工作结束后,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核准案件事实、审查有关证据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

27、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活动。三个步骤:1、告知 2、听证 3、处理听证: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作出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万元以上,对公民二千元以上的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统计违法案件审理终结,应当分别以下情况作出处理:1、销案2、作出处理3、追究刑事责任四、结案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及时办理案件结案手续1、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完毕的;2、免于行政处罚或不予行政处罚的;3、经复议机关复议,复议决定执行完毕的;4、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执行完毕的。第三节 统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一、统计行政复议(一)统计行政复议的概念:是指统计执法机关在行使统计行政管理职

28、权的过程中,与管理相对人发生争议,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由该统计执法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统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统计行政复议的特征1、统计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活动。2、统计行政复议是上级统计行政机关对下级统计行政机关层级监督的活动。3、统计行政复议引起争议的具体统计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4、统计行政复议由不服具体统计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依法提出申请而启动。5、统计行政复议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二)统计行政复议的范围和管辖1、统计行政复议的范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统计行政复议的事项的范围。根据我国统计法和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能够引起统计行政复议的范围有

29、如下具体统计行政行为:一是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等。二是行政不作为,如申请涉外社会调查活动未被批准或者审批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审批。三是被认为行政侵权、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 2、统计行政复议的管辖统计行政复议管辖,从形式上看,是指行政机关受理统计行政复议案件的权限分工。 统计行政复议管辖权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统计行政复议的,其复议管辖权的确定由申请人选择。申请人既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 2、对县级上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其复议管辖权属它们的

30、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一般为本级人民政府。 3、对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根据规定应向其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4、对国家统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如对国家统计局的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三)统计行政复议的程序 行政复议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即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和执行。1、申请。统计行政复议的申请,是指相对人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统计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引发行政争议,而依法向复议机关提出复议要求,要求统

31、计复议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行为。 2、受理。统计行政复议中的受理,是指复议机关基于相对人的申请,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申请条件,决定受理并准备审查的行为。复议机关在接到复议申请后,应对其内容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立案。包括申请人是否合格;复议请求是否具体明确;复议申请是否符合复议范围;是否超过法定申请期限;本机关是否具有管辖权;申请人是否已向人民法院起诉。 3、审查:是指统计行政复议机关对该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及争论的焦点进行审查的过程。统计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也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

32、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在审查范围上,复议机关既不受复议申请人复议请求范围的限制,也不受原具体统计行政行为内容范围的限制,而应以全面审查为原则。4、复议决定。统计复议决定,是指复议机关经过对统计复议案件的审查,根据事实和法律,就有关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相应的决定。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是维持决定 二是履行决定 三是撤销、变更和确认违法决定。 四是行政复议中的和解、调解制度。5、执行二、统计行政诉讼1、概念统计行政诉讼就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统计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 2、统计行政诉讼的特征 1、统计行政诉讼

33、中的双方当事人,即原告,被告具有恒定性。被告只能是行使统计行政权力、作出引起纠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统计行政机关,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原告则是不服统计行政机关处罚处罚等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统计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统计行政争议。 3、统计行政诉讼的起因是相对人对具体统计行政行为不服,持有异议,认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4、统计行政诉讼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的。(二)统计行政诉讼的范围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引起统计行政诉讼的具体统计行政行为有三类:一是统计行政处罚行为;二是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的不作为行为;三是统计行政机关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第一类,处理统计违法案件的行为:

34、警告、罚款等。 第二类,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的不作为行为。如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不授予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授予统计从业资格,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不颁发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办法涉外调查许可证的行为。 第三类,各级统计行政机关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如统计行政机关泄露私人、家庭的单项统计调查资料,泄露调查对象的秘密,利统计调查进行欺诈活动等。这些统计执法以外的具体统计行政行为,只要相对人认为侵犯了合法权益,又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就可以依法提起统计行政诉讼。(三)统计行政诉讼的原则1、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3、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的原则4、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5、适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6、辩论的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