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质地的分类和改良_第1页
土壤质地的分类和改良_第2页
土壤质地的分类和改良_第3页
土壤质地的分类和改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质地的分类和改良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项非常稳定的自然属性,它可以反映母质的 来源和成土过程的某些特征,对土壤肥力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制定 土壤利用规划、确定施肥用量和种类、进行土壤改良和管理时必须重 视其质地特点。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机械组成指土壤中各 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数,也称颗粒组成。一一土壤中各粒级土 粒含量(质量)的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土壤的颗粒组成、土 壤的机械组成)。一、土壤质地的分类目前,对土壤的分类有国际制、卡庆斯基制(前苏联制)和中国 制三种。1、国际制: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根据砂粒(20.02毫米)、粉粒(0.02 0.002毫米)和粘粒

2、(0.002毫米)三粒级含量的比例,划定12个质地名 称,可从三角图上查质地名称。先找到该颗粒的定点(100%),按3 个粒级含量分别做各顶点对应的三角形的3条底边的平行线,3线相 交点,即为所查质地区 查三角图的要点为:以粘粒的含量为主要标准, 15% 一砂土或壤土,15%25% 一粘壤土,25% 一粘土;当粉粒含量达到45%以上时,在质地分类名称前要加冠“粉质” 字样,当砂粒含量达到55%85%时,在质地类别名称前要加冠“砂 质”字样;当砂粒含量85%时,直接称为壤砂土,90% 一砂土。例如:某土壤:砂粒30%、粉粒50%、粘粒20%一粉质粘壤土某土壤:砂粒60%、粉粒20%、粘粒20%一

3、砂质粘壤土 某土壤:砂粒10%、粉粒50%、粘粒40%一粉质粘土2、卡庆斯基制(前苏联制)卡庆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制有简制和详制两种。其中以简制应用 最为广泛,这里我们只介绍简制,在我国的两次土壤普查中都采用了 卡庆斯基简制作为质地分类标准。卡庆斯基简制是根据物理性砂粒(0.01mm)和物理性粘粒(V 0.01mm=的含量来划分土壤质地类别。3、中国制1987年中国土壤第二版中公布了中国的质地分类制,分为3 组12种质地名称。与其它的质地制相比,我国的质地制有以下的特点:与其配套的粒级制是在卡庆斯基粒级制的基础上修定而来的,主 要是把粘粒的上限由0.001mm提高到大家公认的0.002mm,粘粒

4、级 分为粗(0.0020.001mm)和细(0.001mm)两个粒级。我国的质地分类标准还处在试用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纵观各种质地分类制,尽量存在着一些差别,但大体上还是把土 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二、土壤质地层次性(质地剖面)许多土壤上下层的质地差别很大,呈现土壤质地层次性。形成原 因有自然条件(冲积性母质发育的土壤)和人为耕作等(犁底层)。 质地层次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侧重在致低层次排列方式和层次厚度 上,特别是土体1m内的层次特点。上砂下粘:胶泥底、上浸地,托水又托肥一一蒙金土;上粘下砂:砂砾底、菜蓝地,漏水又漏月巴一倒蒙金。三、土壤质地的改良1、增施有机肥料无论是砂质土还是粘质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OM含量,都 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因为OM的粘结力和粘着力比砂粒大,但是 比粘粒小,可以克服砂土过砂,粘土过粘的缺点。另外,OM还能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使粘土疏松,增加砂土的 保肥性。2、掺砂、掺粘,客土调剂对于砂土地可以掺入粘土(河沟中的淤泥),对粘土可以掺入砂 土,从而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目的。3、翻淤压砂、翻砂压淤砂粘相间的土壤,可以先把表土翻到一边,再把下层土翻上来, 使上、下层的土壤混合,可以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目的。4、引洪漫淤、引洪漫砂对沿江河的砂质土壤,利用洪水中携带的泥砂来改良砂土和粘 土。但要注意引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