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语文作业-古诗词鉴赏新题型(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寒假语文作业-古诗词鉴赏新题型(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寒假语文作业-古诗词鉴赏新题型(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寒假语文作业-古诗词鉴赏新题型(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寒假语文作业-古诗词鉴赏新题型(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寒假语文作业 古诗词鉴赏新题型(含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 题。独坐杜甫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注】这首诗作于 764年秋,当时杜甫漂泊西南,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表明诗人此时已入暮年,愁绪满怀,他背对孤城,倚杖而坐,孤单落寂。“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写水势变小,江中露出了小块陆地,天空高远,气候清爽,令人心情愉悦。“朱级”,指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诗中指做官,和“白首” 一样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2、D.诗中写“江” “天” “沧溟”,交代了所处环境,视野开阔,意境雄浑,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E这首诗写了作者秋日独坐所见之景及其丰富的内心感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具有和强的艺术感染力。.尾联写了怎样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请回答1、 2 两题( 11 分) 。笛声阵阵因风送,老天涯,一声入破偏凄切,落梅花。雕盘处,千山黑雪,马嘶外,万里黄沙。算春宵归梦,好还家。1 、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5 分) ( )“老天涯”之“老”字,可见驻守塞外时间之久,流露出诗人的不满之情。“笛声”意象包含愁苦,上阕既写笛声高亢凄厉,也写诗人心中愁苦凄凉。C落梅花,

3、一是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飞飞落落,飘飘洒洒落下的情景,一是梅花落的曲子。“黑雪”,雪是白色,而诗人着一“黑”字,正写出夜晚所见之景。“雕盘处”,“马嘶外”,地域辽阔,突出了边塞的特点。这一句再现了边塞的壮阔景致。2.这首诗感情感情丰富,说出诗歌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词简析. (6 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词,请回答1 、 2 两题( 11 分) 。采桑子杂忆史惟圆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能得当场几度怜今知此曲人间少,绝艺谁传往事如烟,满耳筝琶值几钱注:史惟圆,明末清初人,经历甲申之变,明亡之痛。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5 分)“滚遍香弦”中“香弦”代表美

4、好的音乐,意思是说过去天天听惯美好的音乐。“字字清妍”是描写音乐所达到的妙境,每个唱词都能让人感觉美好绝伦。“何曾” “几度怜” ,则表现了作者对错过美妙音乐的后悔之情,过去没有好好品味。“绝艺谁传”表达出诗人对艺人们不思进取,不再钻研音乐的痛惜之情。“往事如烟”中“往事”既包括过去尽情欣赏美妙的音乐的生活,也包括身经战乱的生活。2.“满耳筝琶值几钱”的意思作者认为现在的音乐不值得一听,造成“筝琶不值钱”的原因有两个试简述。 ( 6 分)四、阅读下面这首词,请回答1 、 2 两题( 11 分)浣溪沙新年夜坐万树清猿和风声落槛边。鼠窥人影过灯前。乱书翻尽不成眠。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可

5、堪身滞海南天。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5 分)“落”把看不见的声音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风和猿声两意象叠加在一起,倍增新年独坐的凄凉。“窥” “过”灯前,写出了鼠的无惧诗人,颇有它乃此间主人的感觉,益发表现出诗人客居外乡之感。“乱书翻尽”是细节描写,表现的是诗人对不能回家的愤怒之情,是一种发泄行为。本词表现出一种“客的意识” ,即孤单、寂寞的异乡飘零之感。“堪”,忍受之意,可堪,就是可以忍受;“海南天”,写出了身处极远之地,作者身处外乡,但仍能忍受。2.“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如何断句三“夜”与三“年”重叠有何妙处( 6 分)五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6、)减字木兰花暮冬杂咏史惟圆清寄愁天上,碧落青霄平似掌。石破多时,散作春檐夜雨丝。埋忧地下,移却南山成旷野。根蔓牵章,又逐郊原春草生。注:化用“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5 分)“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作者借用来作词的起拍与过片,成为词的主旨。也为这首词定下了基调。“石破多时”化用了李贺诗“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引 )以愁思比雨丝,思与丝谐音。 。愁,本无形体,却可以“寄” ,这是化抽象为具体,他的愁多得无法消除,想寄之于天,天下也容纳不下那么多愁。“碧落”是指天上仙女,在长恨歌中有“上穷碧落下黄泉

7、,两处茫茫皆不见”的诗句。E最后一句是说,作者身处在旷野之中,看着眼前的蔓草,悲从衷来,驱车任意行走,直尽头。本词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全词又是如何表现这个字的请简述。 ( 6 分)六阅读下面这首词,请回答1 、 2 两题( 11 分)九曲棹歌(其二)朱熹 宋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注一曲溪之北见第一峰一一大王峰,也叫天柱峰。大王峰的左侧有幔亭峰,在峭壁上刻有“幔亭”二字,而幔亭峰就是神话故事中武夷君宴请乡人的所在。宴会之前虹桥架空,宴会之后,虹桥飞断。、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5 分)题为“九曲棹歌” ,诗歌首句为“一曲” ,故

8、中推知此溪共九处曲折,本诗为第一曲,作者从此处上船。“晴川” ,阳光照耀下的溪流, “蘸”是浸的意思。不说倒映水中,而说幔亭峰浸水中, 正表现山水融合之美。“虹桥一断无消息”作者游览九曲溪,抬头见彩桥,从而引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锁翠烟”写出了诗人眼中见皆是山岩,看不见绿色,因为浓郁的翠绿之色被封锁在群山之中,这是九曲溪之奇特之处。E本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典故的手法,如“虹桥”就是用典;而“锁翠烟”则用了拈连的 艺术手法。全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述。( 6 分)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 11 分)浣溪沙洞庭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

9、。 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 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请选出下列对诗歌鉴赏最恰当的项() () ( 5 分)A. “旗梢不动晚波平”,和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都是写俯视洞庭湖之景。B.”红蓼一湾纹缴乱,白鱼双尾玉刀明”诗人岸上遥望洞庭湖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 化,显示出另一番情趣。“白鱼双尾玉刀明”指的写了玉刀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 见动。“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商。 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夜凉船影浸疏星” 一句,以景语收结

10、,尤耐人寻味,运用了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写 出了夜晚的冷气浸润了天上疏疏落落的星斗。2.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6分)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11分)唐崇徽公主手痕欧阳修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注:崇徽公主,唐朝和亲公主之一,姓仆固氏,唐朝着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生卒年不 详。手痕:在今山西灵台。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5 分)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

11、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 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B.诗从对比开始,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喟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C.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D.颈联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 “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论也。 ”E在时间上,这首诗两度由古及今作大幅度的跳跃,使诗情波澜起伏,把读者的感情之流导 入诗人以激情冲击而成的曲折回荡的河道中。

12、.这首诗的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6 分)九、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 ,令人长忆谢玄晖。注谢玄晖:名谢眺,南齐着名诗人。.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 “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 “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 “眼中”在结构上有过 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解

13、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眺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 脉络清晰。E这首诗,诗人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作者“月下沉吟久不归”的原因是什么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分)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题。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岑参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

14、草。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A.开始四句,诗人将胡笳之声与“胡人”的吹奏情形相结合,渲染异域情调,同时用“楼兰 征戍儿”的“愁杀”来衬托胡笳声音之悲。B.中间四句,将胡笳之声与边地的荒凉冷落情景结合起来,写出了边塞的荒寒之境,使得胡 笳之声倍增其悲。C. “秦山遥望陇山云”,是指颜真卿走后对诗人的怀念,但云遮雾障,望而不见,流露出一 丝怅惘,正与胡笳的悲声一致。D.最后一句以问句作结,意思并没有那么肯定,其中也包含着不喜闻”而不得不 闻之意。这些深长的余味,给全诗增加了

15、悲壮的气氛。2.这首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7分)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词,请回答1、 2 两题( 11 分)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5 分) ( )A “暄风” ,即春风。 “迟日” ,即春日。与诗经中的“春日迟迟”和杜诗中的“迟日江山丽”一样,写出了春光融融的情景,能给读者以春暖日长的感受。B “春光闹”化用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 ,运用拟人,虽是概括的描写,却能引 起姹紫嫣红开遍的联想。C “葡萄水绿” ,两岸葡萄青藤满架,倒映水中,摇曳

16、生姿,暗示游春者的陶醉之情。D.上阕写游春所见所闻,由“暄风迟日”到“青山啼子规”,可见时间由白天到了晚上,开启下阙的“归来愁未寝” 。E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写出主人公回来后无心整妆,写主人公眉间浅浅的黛色,既意味着残妆未整,又暗示着无人扫眉。、阅读这首词你可以看到主人公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 6 分)参考答案 一、参考答案(选对一项的2分,全对得5分。B “令人心情愉悦”理解有误;C “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D “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分析有误。)2.第一问:黄昏之际,归鸟投林、羽翼轻盈的景象。( 2分)第二问:既含有诗人对倦鸟归来的羡慕,又

17、饱含人生暮年漂泊孤独、仕途失望、思乡盼归的隐痛。 ( 4 分)二、答案: 1、 AD( A 老天涯是写笛声阵阵溢满天涯, D 黑表现边塞风雪狂沙的肆虐的情景)2、戍守之苦,边塞之景的豪迈,思乡之情。写笛声“凄切”就可见诗人戍守塞外心中的愁苦凄凉,一声“落梅花” ,写声成象,撩拨起人内心深处的凄凉。 “雕”与“马”都是边塞特有的威风凛凛的物象, 它们是雄壮的、 威武的; “千山” “万里” 写出了地域的辽阔无垠; “黑雪” “黄沙”让人感到了风雪狂沙的肆虐。下片开首两句,不仅再现着边塞的壮阔景致,流露诗人的豪迈之情。结句“算春宵归梦,好还家” ,点破了乡思离愁的主旨。三、答案: 1 、 CD(

18、C 作者是认真品味了的,要不如何能知“字字清妍”呢所以“没有好好品味”不对。 D 身逢乱世,如何能专心学艺诗歌并非责怪艺人,而是借音乐说时事说兴亡之感而已)2.第一个原因是因为现在的音乐确实不如往昔(1 分) ,过去是“字字清妍” ,现在是“人间少” ,可以知道( 2 分) ;第二个原因是作者的心境不好,无心鉴赏( 1 分) 。注解中的“明亡之痛” ,诗歌当中的“往事如烟” ,可以解说乱世心境如何能听得下“满耳筝琶”( C 非愤怒,而是无奈; D 可堪,是不能忍受。鲁迅诗云:敢有歌吟动哀。敢,就是不敢之意。同理,可堪,就是不堪之意)15.断句: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2分);“

19、夜”与“年”叠词,既形象地传达出“哽咽”的味道(夜夜夜、年年年), (2 分)又表达出每年(年年)每夜(夜夜)都陷入愁苦中和年华已经的悲哀中的意思。(2 分)( D 不是指仙女,而是指天空; E 并非身处旷野,诗中只是比喻的说法,是一种想象)2.本词是围绕“愁” (或“忧” )来写的( 1 分) ;上阕用了比喻手法,看不见的愁把天空都撑破了,极写愁思之深; ( 2 分)下阕化抽象为具体,忧比喻成春草,由于忧多,只好移却南山,变成平坦辽阔的旷野,把无边无际的忧深深地埋下去。 ( 2 分)(虹桥并不是指抬头看见了彩虹,而是由幔亭峰产生了对神话的联想,而全诗也不是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是赞美九曲溪之美景)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一曲溪景物的赞美之情。 ( 2 分)既有“锁翠烟” “蘸晴川”的自然景之美, ( 2 分)也有幔亭峰仙人宴请之人文故事之神奇。 ( 2 分)【答案与解析】( 1 )动静结合。 “明” 是跃出水面之鱼, 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 静中见动。 ( 2 ) 比喻、 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 ,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 ( 3)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