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课)_第1页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课)_第2页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课)_第3页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课)_第4页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从思想走向(zuxing)法律的民主(二)英国(yn u)权利法案(三)美国独立宣言(四)法国人权宣言 法国人民发动了大革命;1.背景:2.发表:3.思想基础:1789年8月,制宪会议;4.内容:5.评价:局限:体现了启蒙思想的精华;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宪法性文件;积极:揭示了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等级制和君权神授思想,成为资产阶级夺取、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第一部正式的人权宣言充分体现了近代宪政的基本精神;共三十三页比较人权宣言(rn qun xun yn)与独立宣言同:理论基础:“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rnmn)革命权”等推动革命进程,体现革命成果;都提出革命

2、后新制度的基本原则;对其他国家的民主法治化进程产生一定影响。【深化探究】影响:异:目的和侧重点不同:独立宣言:为北美独立确立合法理论依据,侧重谴责英王侵害北美人民天赋权利的罪行;人权宣言重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重视对“自由”“平等”“法治”的阐述;内容和世界影响不同:人权宣言规定的人权更具体、广泛,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更为深远。共三十三页3二 实现民主(mnzh)的政治构建英国议会大厦(dsh)英国白金汉宫议会制内阁制政党制共和制专题二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共三十三页4(一)英国(yn u)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完善共三十三页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jgun),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

3、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精析概念(ginin)代议制 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由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形式: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1871-1918年德国;1889-1945年日本;民主共和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战后); 君主立宪制共三十三页6 以君主为世袭(shx)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一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精析概念(ginin)君主立宪制共三十三页7(一)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xngchng)和完善1.让王权不再(b zi)神圣英国议会制形成1)早期议会共三十三页1523年议会(yhu)1628年议会(yhu) 英国早期议会源于大议会,1265年,孟福尔在伦敦召开议会,学者视为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实质:英国民族国家形成和走向统一过程中,英王与贵族、平民妥协的产物;意义:被视为国民自由的起源;上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下院: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控制共三十三页9(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xngchng)和完善1.让王权不再(b zi)神圣英国议会制形成1)早期议会2)议会制初步形

5、成革命运动:立法:确立资产阶级统治,议会权力扩大;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国家权力重心移到议会;自安妮女王之后,国王必须是新教徒;国王未经许可不准出国;国王不得免除终身任职的法官职务。3)议会制发展:议会改革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旧的选举制度使工业资产阶级不满;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英国群众斗争高涨;原因:进程、内容:共三十三页渐变1: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渐变2: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chshn)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这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渐变3: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渐变4:

6、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渐变5:1969 年,人民代表权法把选民年龄资格从21岁降为18岁。渐变N: 1832年的改革(gig)选民范围扩大共三十三页11(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xngchng)和完善1.让王权(wn qun)不再神圣英国议会制形成1)早期议会2)议会制初步形成3)议会制发展:议会改革原因:进程、内容: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对选区和议席进行重新分配;趋势:日趋民主化;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选民人数大增,议会权利重心转向下院;评价:共三十三页 英国议会:又称威斯敏斯特议会,是英国的最

7、高立法机关,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政府从议会中产生,并对其负责。英国议会由上院(贵族院)、下院(平民院)、国王共同组成,行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英国议会创建于13世纪,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议会之母”。 上院:议员不是选举产生,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法律贵族、家权贵族、终身贵族、苏格兰贵族、爱尔兰贵族、离任首相组成,无任期限制,人数不定。上院的职权主要是:提出法案;在立法(l f)程序中可以拖延法案生效;审判弹劾案;行使国家最高司法权。 下院:议员通过普选、平等、直接、秘密的方式进行选举。下院的职权主要是立法、财政和监督政府这三种权力。 历史悠久;发展(fzhn)具有连续性、渐进性;

8、共三十三页(一)英国(yn u)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完善1.让王权(wn qun)不再神圣英国议会制形成责任内阁制的形成2.只对议会负责1)责任内阁制含义: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2)形成过程:共三十三页沃波尔 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nig)的先例。 1742年,当时内阁首相(shuxing)沃波尔因失去了下院多数的信任而被迫率内阁集体辞职。开创了内阁首相失去下院多数支持时应率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小威廉庇特 庇特24岁就被任命为首相,被称为娃娃政治家;是英国历史上最有能力的首相之一。 开创了

9、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下院,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裁决的先例。共三十三页(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xngchng)和完善1.让王权(wn qun)不再神圣英国议会制形成责任内阁制的形成2.只对议会负责1)责任内阁制含义:2)形成过程:3)内阁组成的法定程序首相:英王任命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成员:首相提名英王批准;4)主要职权:5)内阁权力膨胀:掌握部分立法权;掌控议会财政权;议会监督权削弱;议会“第三院”6)内阁与国王、议会的关系:共三十三页英国(yn u)君主立宪制负责监督选举选民下院上院(贵族世袭)任命形式(xngsh)任命(虚君,国家象征)英王(立法权、财政权、行政监督权

10、)议会组阁与首相共进退首相内阁(行政权)司法独立(司法权)多数党领袖共三十三页(一)英国(yn u)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完善1.让王权(wn qun)不再神圣英国议会制形成责任内阁制的形成2.只对议会负责1)责任内阁制含义:2)形成过程:3)内阁组成的法定程序4)主要职权:5)内阁权力膨胀:6)内阁与国王、议会的关系:内阁掌行政权,国王“统而不治”;内阁对议会负责,受其监督;内阁与议会相互制约;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组成,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如果失去了下院支持,首相须辞职;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7)内阁制特点:8)意义:共三十三页上院(shn yun)(贵族院)下院(xi y

11、un)(平民院)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内阁首相布朗内阁首相卡梅伦谁在当家?近代英国政治权力:内阁议会下院议会上院英王共三十三页(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xngchng)和完善1.让王权(wn qun)不再神圣英国议会制形成责任内阁制的形成2.只对议会负责3.政党政治的鼻祖 政党制的形成共三十三页政党(zhngdng): 大家基于一致同意的某些特殊原则,并通过共同奋斗来促进(cjn)国家利益而团结起来的人民团体。 埃德蒙柏克政党本质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马克思现代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列宁政党制度: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共三十三页(一)英国(yn u)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完善1.让王权

12、(wn qun)不再神圣英国议会制形成责任内阁制的形成2.只对议会负责3.政党政治的鼻祖 政党制的形成1)两党的由来:2)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中,辉格党:自由党,托利党:保守党;1830年代,两党演变为资产阶级政党,交替执政;3)演变:1924年始,保守党与工党交替执政;共三十三页22英国(yn u)保守党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f rn)2010年5月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任英国首相共三十三页第2课 实现(shxin)民主的政治构建23工党(n dn)第一任首相麦克唐纳工党首相布莱尔(19972006)英国工党工党首相戈登布朗共三十三页漫画公平竞争(图中人物为首相格莱斯顿)用板球比赛类比英国政

13、治的趋向:统一规则(guz),强调公平竞争。共三十三页(一)英国(yn u)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完善1.让王权(wn qun)不再神圣英国议会制形成责任内阁制的形成2.只对议会负责3.政党政治的鼻祖 政党制的形成1)两党的由来:2)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中,辉格党:自由党,托利党:保守党;1830年代,两党演变为资产阶级政党,交替执政;3)演变:1924年始,保守党与工党交替执政;4)意义:共三十三页(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xngchng)和完善1.让王权不再(b zi)神圣英国议会制形成责任内阁制的形成2.只对议会负责3.政党政治的鼻祖 政党制的形成4.特点4)内阁要对议会负责,两者相互

14、制衡的关系;1)君主权力要受到法律限制;2)君主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象征地位比较突出;3)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5.影响3)是人类民主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对世界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1)英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2)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强国;共三十三页(一)英国(yn u)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完善(二)法兰西的共和政体的确立(qul)1.法国人民追求共和政体的根源1)共和主义思想的形成:受启蒙思想,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古罗马共和主义影响;2)1789年大革命:宣布主权在民和平等原则导致了共和制;2.过程共三十三页小结(xioji):

15、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封建(fngjin)专制君主立宪共和制帝制179117921852187018041815183018481789第一共和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共三十三页291875年宪法 确认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此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但它为共和国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限制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共和政体最终确立。1879年共和派赢得总统选举,由此操控了(议会两院、内阁(nig)和总统)三大机构,共和派一统天下 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共三十三页近代法国政治的基本(jbn)特点1.政权更迭(gngdi)频

16、繁,政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革命。2.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最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共三十三页(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xngchng)和完善(二)法兰西的共和政体的确立(qul)1.法国人民追求共和政体的根源1)共和主义思想的形成:受启蒙思想,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古罗马共和主义影响;2)1789年大革命:宣布主权在民和平等原则导致了共和制;2.过程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意义: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法律上使共和政体得以确立;共三十三页(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xngchng)和完善(二)法兰西的共和政体的确立(qul)1.法国人民追求共和政体的根源1)共和主义思想的形成:2)1789年大革命:2.过程3.特点:一票共和,表明君主派势力仍很强大;总统、参院权力大,保皇派、共和派妥协的产物;分权制衡的民主特色,顺应历史潮流;4.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历史:君主制传统浓厚,势力强大;经济:小农经济发达,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政治: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人民不满;共三十三页内容摘要(一)从思想走向法律的民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宪法性文件。理论(lln)基础:“天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