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七版PPT课件-石油大学出版社第1章_第1页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七版PPT课件-石油大学出版社第1章_第2页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七版PPT课件-石油大学出版社第1章_第3页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七版PPT课件-石油大学出版社第1章_第4页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七版PPT课件-石油大学出版社第1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山东省教育厅组编共九十页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wnhu)共九十页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wnhu)1.1信息与信息技术1.2计算机技术概述1.3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1.4计算机系统1.5 微型(wixng)计算机系统1.6多媒体技术基础7/26/20223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1信息(xnx)与信息(xnx)技术1.1.1 信息与数据(shj)1.1.2 信息技术1.1.3 信息社会1.1.4 “计算机文化”的内涵返 回7/26/20224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1.1 信息(xnx)与数据信息是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关于信息的定义众说纷纭 。

2、控制论创始人美国数学家维纳认为:信息是我们(w men)在适应外部世界、感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与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信息论创始人美国数学家香农认为:信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因素。一般认为: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返 回7/26/20225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1.1 信息(xnx)与数据所谓数据(shj),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这里所说的符号,不仅指文字、字母、数字,还包括了图形、图像、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数据(shj)。由于描述事物的属性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符号,所以这些符号就是数据(shj)的形式。返 回7/26/2022

3、6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与联系:在一般用语中,信息与数据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但是,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是不等同的。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ji gu),它可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决策,或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所以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信息是数据抽象出来的逻辑意义。 1.1.1 信息(xnx)与数据返 回7/26/20227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1.2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围绕着信息的产生、收集、存储、处理、检索(jin su)和传递

4、,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用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高技术群,包括微电子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各类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光盘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和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其中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导。 简单地讲,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返 回7/26/20228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1.1.3信息(xnx)社会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指以信息活动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活动,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经济,以信息技术(jsh)为技术(jsh)基础,以信息文化改变人类教育、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新兴社会形态。

5、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作为继物质和能源之后的第三资源,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当今社会的主导产业将从传统工业转向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信息高速公路返 回7/26/20229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1.4“计算机文化(wnhu)”的内涵一、文化的定义 对于文化的定义,尽管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即都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 所谓文化,是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具有整体性的创造力的表现,是人类对客观世界(shji)整体性把握的一种能力,也是人类进步的一种标志。 文化的核心是: 观念和价值返 回7/26/202210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二、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 广泛性:既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人

6、、每一个家庭,又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应用领域。 传递性:这种事物应当具有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功能。 教育性:这种事物应能成为存储知识(zh shi)和获取知识(zh shi)的手段。 深刻性:不是给社会某一方面带来变革,而是给整个社会带来全面、深刻的根本性变革。 返 回1.1.4“计算机文化(wnhu)”的内涵7/26/202211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三、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文化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是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 所谓计算机文化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wnglu)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为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

7、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计算机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之一(前三个分别为: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与印刷术的发明)。 计算机文化的真正内涵是具有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返 回1.1.4“计算机文化(wnhu)”的内涵7/26/202212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2计算机技术概述(i sh)1.2.1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fzhn)1.2.2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1.2.3计算机的应用1.2.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返 回7/26/202213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2.1.1计算机的起源(qyun)1. 早期的计算方法或工具:结绳、垒石、枝条 、算盘、计算尺、计算器。2. 计算机诞生的理论基础:18

8、54年,英国数学家布尔(提出了符号逻辑的思想;19世纪中期,英国数学家巴贝奇(被称为“计算机之父”)提出了通用数字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思想。 3. 埃尼克ENIAC: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是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缩写。它于1946年2月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研制成功并运行,ENIAC共使用了约18 800个真空电子管,重达30吨,耗电174千瓦,占地约140平方米,用十进制计算,每秒运算5 000次加法。它没有(mi yu)今天的键盘、鼠标等设备,人们只能通过扳动庞大面板上的无数开关向计算机输入信息。ENI

9、AC的诞生奠定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开辟了信息时代的新纪元,是人类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参见下图) 返 回7/26/202214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图1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ENIAC) 返 回1.2.1.1计算机的起源(qyun)7/26/202215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1.2.1.2 计算机的发展(fzhn)年代名称元件语言应用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电子管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科学计算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数据处理 第三代19651970集成电路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第四

10、代 1971年现在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大规模或超大集成电路 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网络时代 第五代 未来计算机 光子、量子、分子等返 回7/26/202216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1.2.2.1计算机的特点(tdin) 1)运算速度快: 浪潮的“天梭”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已达到1.075 2万亿次/秒。 2)存储容量大:计算机的存储性是计算机区别于其他计算工具的重要特征。 3)通用性强:通用性是计算机能够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基础,任何复杂的任务都可以分解为大量的基本的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 4)工作(gngzu)自动化:计算机内部的操作运算是根据人们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控制执行的

11、。 5)精确性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很高,差错率极低,一般来讲只在那些人工介入的地方才有可能发生错误。返 回7/26/202217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根据处理的对象划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根据用途划分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根据规模划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1.2.2.2计算机的分类(fn li)返 回7/26/202218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1.2.3计算机的应用(yngyng)1. 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指科学和工程中的数值计算。它与理论研究、科学实验一起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主要应用在航天工程、气象、地震、核能技术、石油勘探和密码解译

12、等涉及复杂数值计算的领域。 2. 信息管理 是指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大量数据进行(jnxng)加工处理,形成有用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事务处理、情报检索、企业管理和知识系统等领域。信息管理是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返 回7/26/202219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3. 过程控制 又称实时控制,指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迅速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目前已在冶金、石油、化工、纺织、水电、机械和航天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4. 计算机辅助系统 指通过人机对话,使计算机辅助人们进行设计、加工、计划和学习等工作。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

13、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育CBE、计算机辅助教学(jio xu)CAI 、 计算机辅助教学(jio xu)管理CMI 。另外还有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1.2.3计算机的应用(yngyng)返 回7/26/202220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5.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怎样让计算机做一些通常认为需要智能(zh nn)才能做的事情,又称机器智能(zh nn),主要研究智能(zh nn)机器所执行的通常是人类智能(zh nn)的功能,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设计思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

14、6.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利用通讯技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互联,可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并能交互式地交流信息。正所谓“一线联五洲”,Internet的建立和应用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同时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1.2.3计算机的应用(yngyng)返 回7/26/202221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 巨型化 指研制速度更快的、存储量更大的和功能更强大的巨型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天文、气象(qxing)、地质和核技术、航天飞机和卫星轨道计算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研制巨型计算机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 微型化 指利用微电子技术和超大

15、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价格进一步降低。计算机的微型化已成为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各种笔记本电脑和PDA的大量面世和使用,是计算机微型化的一个标志。 1.2.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返 回7/26/202222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3. 网格化 网格(Grid)技术可以更好地管理网上的资源,它把整个互联网虚拟成一台空前强大的一体化信息系统,犹如一台巨型机,在这个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中,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zh shi)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从而让用户从中享受可灵活控制的、智能的、协作式的信息服务,并获得前所未有的使用方便性和超强能力。

16、1.2.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返 回7/26/202223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4. 智能化 计算机智能化是指使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智能化的研究包括模拟识别、物形分析、自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博弈、定理自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等。目前已研制出多种具有人(yu rn)的部分智能的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在一些危险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有人(yu rn)预测,家庭智能化的机器人将是继PC机之后下一个家庭普及的信息化产品。 返 回1.2.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7/26/202224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1.3计算机中信息(xnx)的表示1.3.

17、1数制及其转换 1. 常见的进位计数(j sh)制 2. 数制的转换 3. 二进制的运算规则1.3.2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1. 数据的单位 2. 数值的表示 3. 文字信息的表示返 回7/26/202225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3.1数制及其转换(zhunhun)一、基本概念1. 进位计数制:用进位的方法进行计数的数制,简称(jinchng)进制 。2. 数码: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如:1、2、3、4、A、B、C、等。3. 基数: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常用“R”表示,称R进制。如二进制的数码是:0、1,那么基数便为2。4. 位权:指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权值。在进位计数制中,处于不同数位

18、的数码代表的数值不同。例如十进制数111,个位数上的1权值为100,十位数上的1权值为101,百位数上的1权值为102。以此推理,第n位的权值便是10 n-1 ,如果是小数点后面第m位,则其权值为10 m 。 对于一般数制,某一整数位的位权是基数(位数-1),某一小数位的位权则是基数-位数 。返 回7/26/202226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二、常见的几种进位计数制1. 十进制(Decimal ):由0、1、2、8、9十个数码组成,即基数为10。特点为:逢十进一,借一当十。 用字母D表示(biosh)。2 . 二进制(Binary ):由0、1两个数码组成,即基数为2。二进制的特点为:逢二进一

19、,借一当二。 用字母B表示。 3. 八进制(Octal ):由0、1、2、3、4、5、6、7八个数码组成,即基数为8。八进制的特点为:逢八进一,借一当八。 用字母O表示。4. 十六进制(Hexadecimal):由0、1、2、9、A、B、C、D、E、F十六个数码组成,即基数为16。十六进制的特点为:逢十六进一,借一当十六。 用字母H表示。 1.3.1 数制及其转换(zhunhun)返 回7/26/202227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sh li jn zh)之间的对应关系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00009100111911111010

20、1012A2102211101113B3113312110014C41004413110115D51015514111016E61106615111117F711177161000020108100010817100012111返 回7/26/202228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三、数制的转换 1.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 对于任何一个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均可以先写出它的位权展开式,然后再按十进制进行计算即可将其转换为十进制数。例如:(1111.11)2= 123 + 122 + 121 + 120 + 12-1 + 12-2 = 15.75(A10B.

21、8)16= 10163 + 1162 + 0161 + 11160 + 816-1 = 41 227.5 注意(zh y):在不至于产生歧义时,可以不注明十进制数的进制,如上例。 1.3.1 数制及其转换(zhunhun)返 回7/26/202229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2.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在转换时需作不同的计算,分别求值后再组合。整数部分采用除2取余法,即逐次(zh c)除以2,直至商为0,得出的余数倒排,即为二进制各位的数码。小数部分采用乘2取整法,即逐次(zh c)乘以2,从每次乘积的整数部分得到二进制数各位的数码。 (参见下例)1.3.1 数制及其转换

22、(zhunhun)返 回7/26/202230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由上得出(d ch),100D = 1100100B 步骤(bzhu)一:先对整数100进行转换:例:将十进制数100.125转化为二进制数。7/26/202231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步骤二:对小数(xiosh)部分0.125进行转换:0.1252 = 0.250整数0 a-10.252 = 0.5整数0 a-20.52 = 1整数1 a-3由上得出,0.125D = 0.001B。将整数和小数部分组合,得出:100.125D = 1100100.001B。例:将十进制数100.125转化(zhunhu)为二进制数。7/26

23、/202232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3. 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的方法是:将二进制数从小数点开始,对二进制整数部分(b fen)向左每3位分成一组,不足3位的向高位补0;对二进制小数部分(b fen)向右每3位分成一组,不足3位的向低位补0凑成3位。每一组有3位二进制数,分别转换成八进制数码中的一个数字,全部连接起来即可。 1.3.1 数制及其转换(zhunhun)7/26/202233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例:把二进制数11111101.101转化(zhunhu)为八进制数。二进制3位分组011111101101转换为八进制数3755所以(suy),111111

24、01.101B = 375.5O。 将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只要将每一位八进制数转换成相应的3位二进制数,依次连接起来即可。1.3.1 数制及其转换7/26/202234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3.1 数制及其转换(zhunhun) 4. 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xingh)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只要把每4位分成一组,再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码中的一个数字,不足4位的分别向高位或低位补0凑成4位,全部连接起来即可。 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只要将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4位二进制数,然后依次连接起来即可。7/26/202235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例:将10110001.101

25、B转换(zhunhun)为十六进制数。二进制4位分组101100011010转换为十六进制数B1A所以(suy),10110001.101 B = B1.AH。1.3.1 数制及其转换7/26/202236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3.1 数制及其转换(zhunhun)四、二进制的运算规则1.算术运算规则 加法规则:0 + 0 = 0; 0 + 1 = 1; 1 + 0 = 1; 1 + 1 = 10(向高位有进位); 减法规则:0 - 0 = 0; 10- 1 = 1 (向高位借位); 1 - 0 = 1; 1 - 1 = 0; 乘法(chngf)规则:00 = 0; 01 = 0; 10

26、= 0; 11 = 1 除法规则:0 / 1 = 0; 1 / 1 = 17/26/202237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2.逻辑运算规则(guz) 与运算(AND):00 = 0; 01 = 0; 10 = 0; 11 = 1; 或运算(OR): 00 = 0; 01 = 1; 10 = 1; 11 = 1; 异或运算(XOR):00=0; 01=1; 10=1; 11=0; 按位加1.3.1 数制及其转换(zhunhun)非运算NOT):7/26/202238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3.2 信息(xnx)的编码1.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 1)位(bit) 简记为b,也称为比特,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

27、最小单位。一个二进制位只能表示0或1。 2)字节(Byte) 字节来自英文Byte,简记为B。规定1B=8bit。 1 KB = 210 B,1 MB = 220 B,1 GB = 230 B, 1 TB = 240 B 3)字(Word) 一个字通常(tngchng)由一个字节或若干个字节组成。字长是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的实际位数长度,字长是衡量计算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返 回7/26/202239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2.数值的表示 通常规定一个数的最高位作为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 把在机器内存放的正负号数码化后的数称为机器数;把在机器外存放的由正负号表示的数称作(chn zu

28、)真值。例如真值+127的机器数是011111111,真值-127的机器数是111111111。为了在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操作中能直观迅速地与常用的十进制数相对应,习惯上用二进制代码表示十进制数,这种编码方法简称BCD码或8421编码。例如,对于(239)10的编码如下: 十进制数2398421编码0010001110011.3.2 信息(xnx)的编码7/26/202240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3.文字信息的表示 1)字符编码: 目前采用的字符编码主要是ASCII码,它是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的缩写(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

29、码),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作为(zuwi)国际通用的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码是一种西文机内码,有7位ASCII码和8位ASCII码两种,7位ASCII码称为标准ASCII码,8位ASCII码称为扩展ASCII码。7位标准ASCII码用一个字节(8位)表示一个字符,并规定其最高位为0,实际只用到7位,因此可表示128个不同字符。同一个字母的ASCII码值小写字母比大写字母大32(20H)。 1.3.2 信息(xnx)的编码7/26/202241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2)汉字编码 A. 汉字交换码:由于汉字数量极多,一般用连续的两个字节(16个二进制位)来表示一个汉字。1980年,

30、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汉字编码字符集标准,即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该标准编码简称国标码,是我国大陆地区及新加坡等海外华语区通用的汉字交换码。GB2312-80收录了6763个汉字,以及682符号,共7445个字符,奠定了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 B. 汉字机内码:国标码GB2312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中使用,因为(yn wi)它没有考虑与基本的信息交换代码ASCII码的冲突。比如:“大”的国标码是3473H,与字符组合“4S”的ASCII相同,“嘉,”的汉字编码为3C4EH,与码值为3CH和4EH的两个ASCII字符“”和“N”混淆。为了能区分汉字与ASCII码,在计算机内部表示

31、汉字时把交换码(国标码)两个字节最高位改为1,称为“机内码”。这样,当某字节的最高位是1时,必须和下一个最高位同样为1的字节合起来,代表一个汉字。1.3.2 信息(xnx)的编码7/26/202242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C.汉字字形码: 所谓汉字字形码实际上就是用来(yn li)将汉字显示到屏幕上或打印到纸上所需要的图形数据。 汉字字形码记录汉字的外形,是汉字的输出形式。记录汉字字形通常有两种方法:点阵法和矢量法,分别对应两种字形编码:点阵码和矢量码。所有的不同字体、字号的汉字字形构成汉字库。 点阵码是一种用点阵表示汉字字形的编码,它把汉字按字形排列成点阵,一个1616点阵的汉字要占用32个

32、字节,一个3232点阵的汉字则要占用128字节,而且点阵码缩放困难且容易失真。 1.3.2 信息(xnx)的编码返 回7/26/202243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D. 汉字输入码: 将汉字通过键盘输入到计算机采用的代码称为汉字输入码,也称为汉字外部码(外码)。汉字输入码的编码原则应该易于接受、学习、记忆和掌握,码长尽可能短。 目前我国的汉字输入码编码方案已有上千种,但是在计算机上常用(chn yn)的有几种,根据编码规则,这些汉字输入码可分为流水码、音码、形码和音形结合码四种。全拼输入法、智能ABC和微软拼音等汉字输入法为音码,五笔字型为形码。音码重码多、输入速度慢;形码重码较少,输入速度较快

33、,但是学习和掌握较困难。目前以智能ABC、微软拼音、紫光拼音输入法和搜狗输入法等音码输入法为主流汉字输入方法。 返 回1.3.2 信息(xnx)的编码7/26/202244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4计算机系统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yn jin)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1.4.1 计算机硬件系统 1.4.2 计算机软件系统 返 回7/26/202245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1.4.1计算机硬件系统(xtng) 冯诺依曼(Von Neumann)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yunl)决定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以下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图2 硬件系统五大组成部分框图 返 回7/26/2

34、02246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 硬件指的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jxi)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计算机设备。这些部件和设备依据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称为计算机硬件系统。 未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叫裸机,它是计算机完成工作的物质基础。返 回1.4.1计算机硬件系统(xtng)7/26/202247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4.1计算机硬件系统(xtng) 1. 输入设备:主要功能是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代码,通过输入接口输入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供CPU调用和处理。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鼠标器、键盘、扫描仪、数字化仪、数码摄像机、条形

35、码阅读器、数码相机、A/D转换器等2. 运算器:负责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它的速度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参加运算的数(称为(chn wi)操作数)由控制器指示从存储器或寄存器中取出到运算器。返 回7/26/202248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4.1计算机硬件系统(xtng)3.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控制器从内存储器中顺序取出指令,并对指令代码进行翻译,然后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的命令(mng lng),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它一方面向各个部件发出执行指令的命令(mng lng),另一方面又接收

36、执行部件向控制器发回的有关指令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控制器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下一步发出哪些操作命令(mng lng)。这样逐一执行一系列的指令,就使计算机能够按照这一系列的指令组成的程序的要求自动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控制器是指挥和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进行工作的“神经中枢”。通常把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返 回7/26/202249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4.1计算机硬件系统(xtng)4. 存储器: 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由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来存储信息。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

37、设备,由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存储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定位数(微机上为8位)的二进制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存储单元”是基本的存储单位,不同的存储单元是用不同的地址来区分的。计算机采用按地址访问的方式到存储器中存数据和取数据,计算机中的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每当需要访问数据时,就向存储器送去指定(zhdng)位置的地址,同时发出一个“存”命令或者“取”命令(伴以待存放的数据)。 返 回7/26/202250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 图3 存储器分类(fn li) 存储器分为两大类:内存(ni

38、 cn)储器和外存储器,简称内存(ni cn)和外存。内存(ni cn)储器又称为主存储器,外存储器又称为辅助存储器。1.4.1计算机硬件系统存储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Cache磁盘(硬盘、软盘)光盘(CD-ROM、CD-RW、DVD、MO)闪存(CF卡、MMC卡、SD卡)磁带7/26/202251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4.1计算机硬件系统(xtng)返 回5. 输出设备:是指从计算机中输出信息的设备,其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计算结果等内部信息转换成人们习惯接受的信息形式(如字符、图形、声音等),然

39、后将其输出。 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是显示器、打印机和音箱,还有绘图仪、各种数模转换器(D/A)等。 从信息的输入输出角度(jiod)来说,磁盘驱动器和磁带机既可以看作输入设备,又可以看作输出设备。 7/26/202252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4.2 计算机软件系统 输入计算机的信息一般有两类,一类称为数据,一类称为程序 。计算机是通过执行程序所规定的各种指令来处理各种数据的。1. 指令 是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它由一串二进制数码组成,这串二进制数码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操作码规定了操作的类型,即进行什么样的操作;地址码规定了要操作的数据(操作对象)存放在什么地址中,以及操作结果存放

40、到哪个地址中去。 一台计算机有许多指令,作用也各不相同。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计算机指令系统(zh ln x tn)。计算机系统不同,指令系统(zh ln x tn)也不同,目前常见的指令系统有复杂指令系统(CISC)和精简指令系统(RISC)。 返 回7/26/202253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1.4.2 计算机软件系统2. 程序 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它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排列有序的指令的集合。程序送入计算机,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运行某一个程序,就是按照为解决该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排好顺序的指令进行工作。 软件是指使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数据和有关的文档的总和。数据是程序

41、的处理(chl)对象,文档是与程序的研制、维护和使用有关的资料。 7/26/202254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1.4.2 计算机软件系统3.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为解决某个问题,需事先编制(binzh)好程序,程序可以用高级语言编写,但最终需要转换为由机器指令组成,即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将程序输入到计算机并存储在外存储器中,控制器将程序读入内存储器中(存储原理)并运行程序,控制器按地址顺序取出存放在内存储器中的指令(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然后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功能,遇到程序中的转移指令时,则转移到转移地址,再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程序控制)。7/26/202255计算机文化(w

42、nhu)基础共九十页1.4.2 计算机软件系统4.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控制器控制输入设备或外存储器将数据和程序输入到内存储器; (2)在控制器指挥下,从内存储器取出指令(zhlng)送入控制器; (3)控制器分析指令,指挥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执行指令规定的操作; (4)运算结果由控制器控制送存储器保存或送输出设备输出; (5)返回到第二步,继续取下一条指令,如此反复,直到程序结束。7/26/202256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5. 计算机软件基础(jch) 软件是指使计算机运行(ynxng)所需的程序、数据和有关文档的总和。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43、系统软件一般由软件厂商提供,应用软件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由用户或软件公司开发的。 返 回7/26/202257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5. 计算机软件基础(jch)1)系统软件: 是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开发应用软件的软件。系统软件居于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的一层,它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撑服务软件等。2)应用软件: 是为解决计算机各类应用问题而编写的软件,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普及,各种各样( zhn yn)的应用软件与日俱增,如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Adobe Photoshop等。7

44、/26/202258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系统软件(x tn run jin)A.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是一组对计算机资源进行控制与管理的系统化程序集合,它是用户和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ji ku),为用户和应用软件提供了访问和控制计算机硬件的桥梁。 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它包括五个管理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操作系统 按其运行的环境可分为实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批处理操作系统。 按其管理用户的数量可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 按同时管理的作业数可分为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多

45、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7/26/202259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系统软件(x tn run jin)B. 语言处理程序:用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计算机是不能直接执行的,必须经过翻译(对汇编语言源程序是汇编,对高级语言源程序则是编译或解释)才能执行,这些翻译程序就是语言处理程序,包括汇编程序(hu bin chn x)、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等,它们的基本功能是把用面向用户的高级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可执行的二进制语言程序。C. 系统支撑和服务程序: 该类程序又称工具软件,如系统诊断程序、调试程序、排错程序、编辑程序、查杀病毒程序等等,都是为维护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或支持系

46、统开发所配置的软件系统。7/26/202260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系统软件(x tn run jin)D.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来建立存储各种数据资料的数据库,并进行操作和维护。 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微机上的FoxPro、 FoxBASE+、Access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DB2、Sybase、SQL Server等,它们(t men)都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7/26/202261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2)应用软件 为解决计算机各类应用问题而编写的软件称为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tu zhn)和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普及,各种各样

47、的应用软件与日俱增,如Microsoft Office、WPS Office、Photoshop等。专用软件是只为完成某一特定专业的任务而设计的软件,它往往是针对某行业、某用户的特定需求而专门开发的,如某个公司的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 Office Automation )等。7/26/202262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3. 程序设计(chn x sh j)语言1)程序设计基础 数据结构和算法是程序最主要的两个方面,通常可以认为: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算法可以看作是由有限个步骤组成的用来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实质上反映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主要性质表

48、现在: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输出。 数据结构是从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数据之间的关系,它代表信息的一种组织方式,用来反映一个数据的内部结构。数据结构是信息的一种组织方式,其目的是提高算法的效率,它通常与一组算法的集合相对应,通过这组算法集合可以对数据结构中的数据进行(jnxng)某种操作。返 回7/26/202263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3. 程序设计(chn x sh j)语言2)程序设计语言 可以分为三类(sn li):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7/26/202264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机器语言(j q y yn) 机器语言是计算机系统唯一能识别的、不需要翻译直接供机器使用的程

49、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中的每个语句(称为(chn wi)指令)都是二进制形式的指令代码,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如某种计算机的指令为011011000000000,它们的前八位表示操作码,后八位表示地址码。 7/26/202265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2)汇编语言(hu bin y yn) 用能反映指令功能的助记符表达(biod)的计算机语言叫汇编语言。它是符号化了的机器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叫汇编语言源程序,计算机无法执行,必须用汇编程序把它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计算机才能执行,这个翻译过程称为汇编过程。 与机器语言相比,汇编语言具有编写容易、修改方便、阅读简单、程序清楚等优点,但是

50、它仍然是属于面向机器的语言,也就是说,不同的计算机可以有不同的指令集。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一般都称为低级语言。 7/26/202266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3)高级(goj)语言 屏蔽机器的细节,与具体的计算机指令系统无关的、表达方式或接近于人们对求解过程或问题的描述方式,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程序设计语言称为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有两类,分别是解释型和编译型。 解释程序:解释程序接受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如Basic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然后(rnhu)对源程序的每条语句逐句进行解释并执行,最后得出结果。解释程序对源程序是一边翻译,一边执行,不产生目标程序。 编译程序:编译程序是翻译程序,它将用高级语言

51、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用机器语言表示的目标程序,其翻译过程称为编译。 编译型语言系统在执行速度上都优于解释型语言系统。但是,编译程序比较复杂,这使得开发和维护费用较高。7/26/202267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5 微型(wixng)计算机系统 1.5.1 微型计算机分类1.5.2 微机的主要(zhyo)性能指标1.5.3 常见微型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返 回7/26/202268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5.1 微型(wixng)计算机分类微型计算机按其性能、结构、技术特点等可分为:(1)单片机:将微处理器(CPU)、一定容量的存储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就构成了单片机。

52、(2)单板机:将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电路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就成为单板机。(3)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供单个用户使用的微机一般称为PC,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微机。(4)便携式微机:便携式微机大体包括笔记本计算机和个人数字助理( PDA)等。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又称为掌上电脑,可以帮助我们完成(wn chng)在移动中工作,学习,娱乐等。按使用来分类,分为工业级PDA和消费品PDA。工业级PDA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常见的有条码扫描器、rfid读写器、POS机等都可以称作PDA;消费品PDA包括的比较多,智能

53、手机、平板电脑、手持的游戏机等。 返 回7/26/202269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5.2 微机(wi j)的主要性能指标1. 主频 即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fch)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主频的单位是赫兹(Hz)。 2. 字长 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它与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关系。3. 内核数 CPU内核数指CPU内执行指令的运算器和控制器的数量。目前有2个、4个和8个等。Intel和AMD分别推出了双核心处理器Pentium D和Athlon 64 X2。返 回7/26/202270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4.

54、 内存容量 是指内存储器中能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5. 运算速度 单位时间内执行的计算机指令数。 单位有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每秒106条指令)和BIPS(B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每秒109条指令)。6.其他性能指标 机器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系统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系统的可维护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机器允许配置的外部设备的最大数目,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功能等,另外,性能价格比也是一项综合性的评价(pngji)计算机性能的指标。返 回1.

55、5.2 微机(wi j)的主要性能指标7/26/202271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1.5.3 常见微型(wixng)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返 回7/26/202272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1. 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将运算器、控制器、高速内部缓存集成在一起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xn pin),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 图5中上面是p4,下面是一种汽车用微处理器RS1000。图5 微处理器返 回7/26/202273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2. 存储器1)微机中的内存一般(ybn)指随机存储器(RAM)。目前常用的内存有SDRAM和DDR SDRAM,以及DDR SDRAM等。

56、图6 内存(ni cn)返 回7/26/202274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2)外存储器(wi cn ch q)(1)软盘 其直径为3.5英寸,容量为1.44 MB。软盘上有写保护口,当写保护口处于保护状态(即写保护口打开)时,只能读取盘中信息,而不能写入,用于防止擦除或重写数据,也能防止病毒(bngd)侵入。(2)硬盘:是微机上最重要的外存储器,它由多个质地较硬的涂有磁性材料的金属盘片组成,每个盘片的每一面都有一个读、写磁头,用于磁盘信息的读写。硬盘是目前存取速度最快的外存。(3)闪存(Flash Memory)作为存储介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制成的电子盘已成为主流的可移动外存。电子盘又称“优盘”

57、,可反复存取数据。(4)光存储器:是利用激光技术存储信息的装置。目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光盘可分为只读光盘(CD-ROM、DVD)、追记型光盘(CD-R、WORM)和可改写型光盘(CD-RW、MO)等。光盘存储介质具有价格低、保存时间长、存储量大等特点,已成为微机的标准配置。7/26/202275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3. 微机常见(chn jin)总线标准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微机内部信息的传送是通过总线进行的,各功能部件通过总线连在一起。微机中的总线一般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及控制信号。常见

58、的总线标准有:1)PCI总线;2)AGP总线;3)USB总线;4)IEEE 1394总线。 1)PCI总线 是由Intel、IBM、DEC公司推出的一种(y zhn)局部总线,它定义了32位数据总线,且可扩展为64位。PCI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总线接口规范之一。PCI总线与CPU之间没有直接相连,而是经过桥接(Bridge)芯片组电路连接。该总线稳定性和匹配性出色,提升了CPU的工作效率,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32MB/s。返 回7/26/202276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3. 微机常见总线(zn xin)标准2)AGP 是加速图形端口的缩写,它是为提高视频带宽而设计的总线结构,AGP总线使图形加速

59、硬件与CPU和系统存储器之间直接连接,无须经过繁忙的PCI总线,提高了系统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和随机访问内存时的性能。目前AGP 4X的总线传输率已达l.06GB/s。3)USB总线 即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新型接口标准。它连接外设简单快捷,支持热拔插,成本低、速度快、连接设备数量多,目前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手机等多种数码设备上。目前USB Ver2.0数据传输率达到60MB/s。4)IEEE1394 是一种串行接口标准,能非常方便地把电脑、电脑外设、家电等设备连接起来,能达到实时传送多媒体视频流的高速(o s)高带宽数据传输效果。IEEE 1394总线是目前最快的高速(o s)外

60、部串行总线,1394a最高的传输速率达400MB/s,而1394b的最高传输速率达到了800MB/s,并且支持带电拔插。7/26/202277计算机文化基础共九十页4. 主板主板是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最大的一块电路板,有时又称为母板或系统板,是一块带有各种插口的大型印刷电路板(PCB) 。它将主机(zhj)的CPU芯片、存贮器芯片、控制芯片、ROM BIOS芯片等结合在一起。图7 主板返 回7/26/202278计算机文化(wnhu)基础共九十页5.输入(shr)设备输入设备是将原始信息转化(zhunhu)为计算机能接受的二进制数,以便计算机能够处理的设备。 键盘 鼠标 数码相机 图8 输入设备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