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说课稿_第1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说课稿_第2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说课稿_第3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说课稿_第4页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说课稿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这节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地理选修五第一章的第二节。这个章节主要讲的是主要介绍了本节教材重点介绍了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的产生原因、分布及危害,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及带内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儿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一、说教材1、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本节的内容理论性强,是本册教材的基础在这其中选择了与高中学生所见所闻息息相关,乂与其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内容,便于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接受学习。本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

2、习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帮助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主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学会运用地图说明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培养地理读图能力。了解世界主要灾害带的位置和所发生的自然灾害。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资料、动画使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有着感性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分析、整理归纳的能力。用地图进行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如的学习,培养学生“以文释图”或以图释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化学生的灾害意识、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主要自然灾害产生的

3、原因、分如及危害,世界主要灾害带的位置和所发生的自然灾害。难点:正确描述图像数据中所显示的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区别泥石流与滑坡、干旱与旱灾等概念。二、说学生从知识储备来看,由于初中地理的学习不是很系统,导致初中与高中地理的学习就缺少了连贯性,因此高中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较差,本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联系很密切,并且在学习必修一第四章时对此内容也有所涉及,所以学生们对于本章的学习比较轻松,且容易接受。从学习热情来看,学生比较关注与这部分知识有关的地理现象,大多数学生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故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说教法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4、性作用,从而进行精心设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通过实例探究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2直观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PPT以及视频播放使学生更形象直观的了解到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3合作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新得,从而扩展学生的思路。四、说学法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学法指导就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本节知识结构的特点,我的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儿个方面:1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掌握。结合书本案例并升华到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为学生提供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研究,引发学

5、生质疑提高兴趣,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环境观和发展观。2、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边讨论,边解决疑难,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及时归纳总结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并增强记忆。五、说教学过程v课前准备自主学习:预习教材内容,完成基础知识梳理。二课堂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播放4.20雅安地震视频,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重大新闻,并引起学生对本课题的重视,从而导入新课程关于自然灾害的学习。2、说新课教学用多媒体放映一组目前主要自然灾害的图片,请同学分别进行整合,完成

6、下表。主妾灾垂所处圈层气象灾害热帯气旋、干旱、寒潮大气层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岩石圈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水圈生物灾害病害、虫害和鼠害生物圈一)、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1、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投影关于台风的新闻与数据。设问:台风是怎么形成的?台风造成的灾害多出现在哪些地区?让学生首先阅读课本相关内容。(1)台风形成需具备的儿个条件是什么?(2)台风的主要源地和分布情况以及主要影响区域。据此可分析台风造成的损失巨大的原因是什么?引申: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就连

7、内陆地区也受其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干旱和旱灾设问:那么干旱和和旱灾是不是一回事呢?点拨:干旱和旱灾是存在差别的,常年降水较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而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类生存受到危害。因此,干旱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而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设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但是夏秋季连续一个月不降水就形成严重的旱灾,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连续一个月不降水却不成灾?设问:请大家阅读课本干旱部分,思考一下旱灾有什么特点?旱灾的特点:讨论回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的特点。)点拨:旱灾常常发

8、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地震展示图片:1.2013年雅安地震新闻照片2.地震的成因示意图。读图思考: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其巨大的能量从何而来?明确儿个与地震相关的基本概念:(等震线、震中距、地震波、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阅读课本12页,回答以下问题:(1)表示地震强度的指标是什么?如何确定?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的抬标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目前,国际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划分方法。震级可以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出。(2)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地面和建筑

9、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如何确定?地震烈度: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地震烈度不是通过仪器测定的,而是根据人对地震的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的房屋、工程建筑、器具等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来确定的。一次地震有儿个震级?儿个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烈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地震烈度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以及房屋、工程建筑的质量有关。一般來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近,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房屋、工程建筑的质量越差,烈度越大。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文,训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读“世界浅源地震震中分布”图,分析:世界上的地震分布有何规律?世

10、界两大地震带1、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2、环太平洋地震带根据相关图示,结合已有知识归纳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探究活动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区多地震?板块内部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出现断裂和错位,引起地球内能的强烈释放。环太平洋地区正处于板块边界地带,所以多地震。设计意图:运用六大板块示意图,在地震灾害的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世界地震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带,培养读图能力。(二)滑坡和泥石流通过课文阅读,分别概括与提取书本知识。了解到滑坡与

11、泥石流的成因发生条件以及危害。问题思考:举出一些实例,说明人类在改造环境时(如掘取地下矿产资源,改造地形使其适应各类工程的需要),为什么有可能引发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拨: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人类活动的加剧,日渐成为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人类活动包括采矿、工程开挖、蓄水排水、堆填加载、滥伐乱垦等,这些活动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条件,或者增加了灾害发生的物质条件,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和强度。想一想,哪些地区易发生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背景(包括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和方式、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水文气象条件(包括降水量、降水强

12、度和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因此,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剧烈、岩层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地形高差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并多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现代冰川(尤其是海洋性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都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三)、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一)洪涝A自主阅读课文,训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两种类型:洪水和涝渍2、成因和多发地区类型形成原因多发地区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满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妾补给的河流汛期,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

13、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或胁区。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主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两者联系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任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海洋性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3、危害B探究活动:通过图1、20洪涝景观说明洪涝灾害有哪些危害?直接危害有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间接危害有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紊乱等。C通过阅读,了解以下知识:由于海气的相互作用,当海洋出现异常现象时会诱发严重的气候异常,进而

14、引发洪涝。对全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海洋异常现象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厄尔尼诺发生在东太干洋、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海海域。是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拉尼娜”指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二)风暴潮A自主阅读课文,训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概念: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2、两种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地区和特点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增水过程相对平缓B问题探究:为

15、什么季风区、江河下游平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引起洪涝灾害。河流中下游地区,通常汇聚了多条支流,水量较大,而且在地势低平处流速缓慢,因此多曲流、易淤塞,容易发生洪涝灾害。C通过阅读,了解以下知识:自然灾害具有链发性特征。三种常见的灾害链:串发性灾害链、并发性灾害链和串发一并发性灾害链。了解了自然灾害的链发特点,在一种灾害发生时就能有效防御链发的其他灾害,从而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该节内容比较简单易懂由学生阅读课本,训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五)、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1、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

16、带:A读图分析读图1.27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通过图文结合,掌握以下知识:世界上有两大自然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儿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全球75%的火山、80%以上的地震、2/3的台风和海啸以及风暴潮等灾害都集中在这里。环太平洋地带是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这个带上的灾害损失严重。二是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这里既是全球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乂因为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成为世界上山地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2、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B阅读分析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以下知识: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群发和群聚现象。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貌的突变区、不同气候带的边缘

17、地带往往是自然灾害群聚的地区。太阳活动的极值虬地球自转速度急变期、地球各圈层变化激烈的时期都是自然灾害群发的时期。认识了自然灾害时间上的群发规律和空间上的群聚规律,可以在减灾中明确自然灾害的多灾期和多发区,从而更有效地防灾减灾。C思考探究查询资料和读图1.27,在下表中填写亚洲、非洲、北美洲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及其主要分布国家,比较各大洲自然灾害特点。欧洲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非洲灾害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引发蝗虫灾害。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现象。旱灾主要分布于热带草原地区:北美洲自然灾害类型齐全,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涝灾雯突出,损失严重。

18、西海厚主要为地震、火山灾害;东、南部龙卷风、飓风突出;中、南部洪涝灾严重。南美洲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灾害为主,M中分布在西海岸的智利、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大洋洲大陆内部气象灾害较多,岛屿多火山、地震灾害三课堂练习1.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B)震源深浅B.释放的能量多少C.破坏程度D.震中距远近2.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D)A.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火山活动有关B.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中C.5级以下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D.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天津距唐山约105T-米,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两地的震级和烈度(地面所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D)A.两地的震级和烈度都相同B.唐山的震级和烈度比天津大C.唐山和天津烈度相同D.两地震级相同,但唐山地震烈度比天津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人类活动可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山西汾河谷地、陕西渭河平原是我国主要地震带之一个7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0个5级地震火山喷发是地球上特有的自然现象材料分析题:2009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从7月9日开始至15日高温范围己经扩大到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升到了39C左右,山东省出现了近儿十年最严重的夏秋连旱现象。据此回答57题。5.造成上述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