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3课 与高司谏书语文版 第四册学习重点1记: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积累欧阳修名句。2读:理清文章思路,准确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3写:运用层层说理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4练:掌握名词用作动词的活用方法。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其创作实绩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
2、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搜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1.字音识记(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1)其后更十一年( ) (2)侃然 ( )(3)以为当黜 ( ) (4)不敢一忤宰相( )(5)谏诤 ( ) (6)擢用 ( )(7)班行 ( ) (8)闵足下之不能( )(9)诋诮 ( ) (10)懦软 ( )(11)殁 ( )nknchw zhnzhu hn mnd qionum 2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1)通假字亦将闵足下之不能:通“悯”,怜悯。凡十有四年而三疑
3、之: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通“以”,表时间的界限。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通“座”,座位。(2)一词多义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动词,说起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名词,言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名词,古代的一种文体范增说项羽曰:动词,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动词,通“悦”,喜欢,高兴说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动词,顾及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动词,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拜访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环顾责又畏有识者之责己:动词,责备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动词,要求,苛责救护之责,非独足下:名词,职责,责
4、任顾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动词,会见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动词,看见项伯即入见沛公:动词,拜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某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动词,通“现”,出现见(3)虚词归纳以文学大有名:介词,因为以不屈之节:介词,凭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连词,而,因而以智文其过:介词,用必以石显、王凤为忠臣:介词,把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他们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代词,他们的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代词,它的不为崔子,其无冠乎:副词,表反诘,可译为“难道”昔朕以龙骧建
5、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表希望、祈请,可译为“还是”其【答案】在这封书信中,欧阳修怒不可遏,痛斥高若讷。他是怎样痛斥的呢?请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1古今异义(1)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古义:普通人。今义:大家,许多人。(2)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古义:获罪。今义:指招人不快或怀恨;冒犯。 (3)日日备顾问古义:咨询。今义:有某方面的专门知识,供个人或机关团体咨询的人。(4)此君子之贼也古义:败坏者,祸害。今义:偷窃别人财物的人。(5)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古义:采纳。今义: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人或事物)。 (6)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古义:真正了解。今义: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7
6、)是聪明有所未尽古义:听觉、视觉灵敏。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2词类活用(1)某年十七时,家随州:名词用作动词,居住(2)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名词用作动词,张榜公告,布告(3)有能辨是非之明: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明的才能 3特殊句式(1)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判断句。“也”表判断(2)前日范希文贬官后:被动句。贬,被贬官(3)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定语后置句。“如此”作“圣主”的定语,后置(4)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安道家”是介宾短语,作“相见”的状语,后置4翻译句子(1)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译文:(2)夫力所不敢为,乃
7、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译文:(3)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译文: 您一脸正气,纵论前代之事,思路清晰十分引人,褒扬正义,贬斥奸邪,没有一点谬论。 没有能力而不敢去做,那只是愚笨之人做不到罢了;而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那就成了君子的祸害了。 如今我还一心一意地希望您能够向天子进一言,不忍心就与您决绝,而不拿贤者来要求您。【答案】(1)通过“三疑”,揭露高若讷口是心非,并断言其“非君子”,引出后面对他的正面驳斥,使全文首尾贯通,一气呵成。 (2)作者对高若讷的斥责集中在如何对待范仲淹被贬的问题上,揭露高若讷出于一己之私利,颠倒是非,逢迎权贵,“
8、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乃“君子之贼也”。 【点拨】 5对高若讷的“三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对高若讷的斥责集中在哪个问题上?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本文充分显现了欧阳修疾恶如仇、无私无畏、不避险恶、仗义执言的性情。从安世、海瑞身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可贵的精神。尽管他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帝王的统治,但他们所体现出的古代正直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是有借鉴意义的。【答案】这四个段落既让读者“信”之有据,又充分显示了一个青年政治家的凛然正气和英姿勃发的战斗风采。一个段落取一个角度发动猛烈攻击,像高若讷这样可恨的人是非痛打不可的,但打击不是蛮打,而
9、是摆出事实,指明罪状,有罪有罚,决无罚之不当之嫌,所以令读者心服。作者也不故作大声厉色进行恐吓和辱骂,只是依【点拨】 625段是“推其实迹而较之”,充分说明了作者是“疑”之有据,也显示了作者持论的慎重严肃。请作具体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情依理把罪状娓娓述出,周到严谨而不支离破碎,把高若讷彻底置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只能被动挨打,俯首就范,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之隙。【点拨】7嘉祐二年正月六日,翰林学士欧阳修主持贡举,苏轼的文章为欧阳修所激赏,本欲以冠多士,但又疑为门人曾巩所写,恐朝野非议,就给苏轼第二名。欧阳修为了避嫌,让苏轼屈居科考第二,你对这一事件作何评论?【答案】观点一:欧阳修此举
10、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宋代,门人和老师关系极为密切。欧阳修如果把自己的门人列为第一,势必会引起众人的猜疑,让人误以为是营私舞弊。这样,会给科举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很多人以此为例,任人唯亲。此为拓展延伸题,可依据文中所学欧阳修精神再结合事件本身回答。【点拨】观点二:举贤不必避亲。科举就是为了给国家推贤进士,为了维护个人的清白而损害了贤者和国家的利益,这不是明智之举。自己的门人被推举为第一,固然会引起一时争论,但贤者自贤,贤者考试后的作为必然会埋葬那些非议。回答这样的问题注意辩证全面地思考问题。【点拨】8本文论证层层推进,逻辑严密。请你结合文本论证过程加以说明。【答案】(1)文章开始论述了作者对高司
11、谏的认识过程,提出了“三疑”:“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2)作者对高司谏的“三疑”,其核心是能否“行道”,他认为谏官能“行道”,“非材且贤者,不能为也”。他从谏官“行道”的高度去考察高司谏的“实绩”,结果使他对高司谏越来越“疑”,尤其高司谏对范仲淹无辜被贬这件事的含糊不谏,使欧阳修怒不可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3)得出结论:由“三疑”急转直下,最后推定高司谏是“非君子也”。这一结论是经过层层推论而得出来的,极为果断、有力。9这篇文章采用层层说理的方法,先从时间的纵向角度叙事,虚写
12、高司谏的正直秉性,却以实写来揭穿其虚伪本性,前后文顿显跌宕之姿,行文灵活多变;后以横向对比凸显范希文与高司谏人格的高下,比较中杂有浓浓的批判精神;最后层层剥茧,依情循理,对高司谏的丑陋与卑劣行径予以痛击,从而使说理呈现出睿智锋利的光芒,真正收到了有的放矢、针针见血的论证效果。 请结合以上讲到的说理方法,以“跳出思维的局限”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300字左右)【答案】(示例)“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所向往的自由,正是像蝴蝶在花间飞舞一般不受拘束,即在梦我与梦蝶的畅想中遨游。这也许就是他人生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吧!这种表面上自由洒脱,而在本质上拘束又牵绊的状态,其实就是庄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生活其中,当受其约束;思想超然物外,方得自由洒脱。 与之相比,史铁生就不一样了。他由于疾病而在行动上失去了应有的自由。堂堂男儿,只能端坐在轮椅上续写人生,当时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整天闭门不出,把心中的怨气都撒向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沙子采购合同
- 授权经销合同协议
- 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开发合同
- 短期租赁服务意外免责协议
- 网络信息技术支持协议
- 商场装修合同与商场装修合同
- 打井承包合同
- 手房转让买卖协议
- 新版不定期劳动合同书(33篇)
- 瓦工贴砖施工合同
- 物理化学(全套427页PPT课件)
- 肺断层解剖及CT图像(77页)
- GA∕T 1193-2014 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
- 现场组织机构框图及说明5
- LeapMotion教程之手势识别
- Join-in-六年级下册教案-Starter-unit-Join-in-us
- 建设工程检测试验收费标准
- 静脉导管的护理与固定方法
- word上机操作题
- 房地产公司管理制度
- 《太空一日》导学案(教师用)(共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