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课件_第1页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_第2页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_第3页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_第4页
《化学反应原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化学反应原理全册复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水解反应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反应过程放热H0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反应过程H0吸热H0或 H为“”H0 或H为“”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符号:H单位:kJ/mol规定:当H为“”( H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能量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分子

2、成键时释放的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能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 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强酸与强碱的反应中和热都是57.3 kJmol-1H+(aq)+ OH- (aq) H2O (l) H=-57.3 kJmol-1由于电离过程是吸热的,而弱酸、弱碱都较难电离,所以,强酸与弱碱、强碱与弱酸、弱酸与弱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都小于57.3 kJ。若一个反应的焓变H=a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焓变H=-a kJmol1计算反应热:HQ/ncmt/n 【燃烧热简介】: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

3、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说明:.在101kPa时,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0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又如H2燃烧生成液态H20,而不是气态水蒸气.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可燃物以1mol作为标准进行测量,所以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常以分数表示.问题探究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减少热量损失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减少热量损失3、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不能。因为铜丝易导热,使热量损失较大4、有人建议用50mL0.55m

4、ol/LNaOH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为什么? 可以保证盐酸完全反应。使测得的热量更加准确。问题探究5、判断下列实验操作对中和热测定的数值有如何影响?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实验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 进行实验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实验变 小变 小变 小不 变氧化反应Zn-2e=Zn2+ 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还原反应2H+2e=H2阴离子阳离子总反应:负极正极 2H+2e=H2Zn2e=Zn2+Z

5、n+2H+=Zn2+H2Zn+H2SO4=ZnSO4+H2(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正极:负极:(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小结: 负极: Fe 2e- = Fe2+正极: 2H+ + 2e- = H2总:Fe + 2H+ = Fe2+ + H2 稀 硫 酸FeCu稀 硫 酸FeCuNaCl溶液负极: Fe 2e- = Fe2+正极: 2H2O + O2 + 4e- = 4OH-总:2Fe + 2H2O + O2 = 2Fe(OH)2 负极: Cu 2e- = Cu 2+ 正极: 2H+ +NO3 + e- = NO2 + H2O总:Cu + 4H+ +2NO3= 2NO2 + Cu 2

6、+ + 2H2O稀H2SO4负极: Al 3e- =Al 3+ + 2H2O 正极: 2H+ + 2e- = H2总:2Al + 6H+ = 2Al 3+ + 3H2 负极: Al+ 4OH3e- =Al O2 +2H2O 正极:2H2O + 2 e- = H2+ 2OH 总:2Al+ 2OH +2H2O =2Al O2 + 3H2 稀 硫 酸负极: Mg 2e- = Mg2+正极: 2H+ + 2e- = H2总:Mg +2H+ = Mg 2+ + H2 燃料电池介质电池反应: 2H2 + = 2H2O 酸性负极正极中性负极 正极碱性负极正极2H2 - 4e- = 4H+ O2 + 2H2O

7、 + 4e-= 4OH-2H2 - 4e- = 4H+ O2 + 4H+ + 4e-= 4H2O2H2 +4OH- 4e- = 4H2O O2 + 2H2O + 4e-= 4OH-固体燃料电池介质电池反应: 2H2 + = 2H2O 负极正极负极 正极2H2 - 4e- = 4H+ O2 + 4H+ + 4e-= 2H2O 2H2 - 4e- +2O2= 2H2O O2 + 4e-= 2O2 银锌电池电极反应式如下:负极:Zn + 2OH- -2e- = ZnO + H2O正极:Ag2O + H2O + 2e- = 2Ag + 2OH-电池的总反应式为:Ag2O + Zn = 2Ag + Zn

8、O普通锌锰电池电极反应式为:负极(锌筒):Zn 2e- = Zn2+正极(石墨):2NH4+ + 2e - = 2NH3 + H2 H2 + 2MnO2 = Mn2O3 + H2O总反应:Zn + 2NH4+ + 2MnO2 = Zn2+ + 2NH3 + Mn2O3 + H2O氢氧燃料电池 电解质溶液一般为40%的KOH溶液。 电极反应式如下:负极:2H2 + 4OH- -4e- = 4H2O正极:O2 + 2H2O + 4e- = 4OH-总反应式:2H2 + O2 = 2H2O碱性蓄电池 Ni-Cd电池:Cd + 2NiO(OH) + 2H2O = 2Ni(OH)2 + Cd(OH)2

9、Ni-Fe电池:Fe + 2NiO(OH) + 2H2O = 2Ni(OH)2 + Fe(OH)2铅蓄电池海水电池 其电极反应式如下:负极:4Al 12e- = 4Al3+正极:3O2 + 6H2O + 12e- = 12OH-总反应式为:4Al + 3O2 + 6H2O = 4Al(OH)3负极反应式:2CO + 2CO32- -4e- = 4CO2正极反应式:O2 + 2CO2 + 4e- = 2CO32-总反应式为:2CO + O2 = 2CO21. 电解质是指在_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 电离是指电解质在_或_状态下离解成_的过程。3. 原电池是_ 的装置 。4.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 水

10、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水溶液熔融自由移动离子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形成闭合回路、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装置原电池电解池实例原理形成条电极名称电子流向电流方向电极反应能量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电流通过引起氧化还原反应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 闭合回路、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源、电极(惰性或非惰性)、电解质正极:流入电子 负极:流出电子 阳极:连电源正极 阴极:连电源负极(外电路)负极 正极 电源负极阴极阳极电源正极(外电路)正极负极电源正极阳极阴极电源负极负极:Zn - 2e- =Zn2+(氧化反应) 正极:2H+ + 2e- =H2(还原原应) 阳极:2 Cl-

11、 - 2e- = Cl2 (氧化反应)阴极: Cu2+ + 2e- = Cu (还原反应)化学能 电能电能化学能铜锌原电池电解氯化铜电解原理的应用2. 电镀1. 电解饱和食盐水以制造烧碱、氯气和氢气。电极反应式阳极:2Cl - 2e- = Cl2阴极:2H+ + 2e- = H2 总反应:2NaCl+2H2O 2NaOH +Cl2+H2 电镀铜原理铜片待镀件硫酸铜溶液阳极:镀层金属电镀液:含有镀层金 属的电解质阴极:待镀金属制品电镀应用于铜的电解精练电解铜原理演示电极反应式阴极(纯铜): Cu2+ + 2e- = Cu (还原反应)阳极(粗铜): Cu - 2e- = Cu2+ (氧化反应)Z

12、n - 2e- = Zn2+ Ni-2e- = Ni2+阳极泥: 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电解槽底,形成阳极泥3. 电冶金制取金属钠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钠。阳极:2Cl - 2e- = Cl2阴极:2Na+ + 2e- = 2Na总反应:2NaCl(熔融) 2Na + Cl2 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比较Fe2O3 nH2O(铁锈)通常两种腐蚀同时存在,但以后者更普遍。析氢腐蚀吸氧腐蚀条件水膜呈酸性。水膜呈中性或酸性很弱。电极反应负极Fe(- )Fe-2e=Fe2+2Fe-4e=2Fe2+正极C(+)2H2O + 2e = H2+2OH O2+2H2O+4e=4OH-总反应:Fe +

13、2 H2O = Fe(OH)2+ H2 2Fe+2H2O+O2= 2 Fe(OH)24Fe(OH)2+2H2O+O2=4Fe(OH)3联系原理 :形成原电池反应时,让被保护金属做正极,不反应,起到保护作用;而活泼金属反应受到腐蚀。1. 牺牲阳极保护法金属的电化学保护 2. 外加电流法 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附加电极作为电解池的两个极,使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在外加直流电的作用下使阴极得到保护。此法主要用于防止土壤、海水及水中金属设备的腐蚀。一、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V= Ct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通常为:molL-1

14、s-1或molL-1min-1 或molL-1h-1 。特别注意: 1、气体的浓度用 来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 容器的体积2、在反应中对于固体或纯液体而言,其物质的量浓度无意义,所以不用它们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3、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原因: 其它条件不变,浓度增加 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增加 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反应速率加快规律: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 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的速率。 注意A、对于固体或液体,一般认为其“浓度”为常数,量的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B、固体反应物颗粒的大小

15、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C、对于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将增大;反之,减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将减小。(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原因:其它条件不变,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 增大浓度 增大反应速率 规律: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液体或溶液时,压强对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影响。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增加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将增大;反之,都将减小。(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原因 : 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升高温度 分子运动加快有效碰撞增加 反应速率增

16、大 规律: 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注意1、该结论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适用;2、对于可逆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将增大;反之,都将减小。反应容器通入稀有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种情况)。 (1) 恒温恒压,向体系中通入稀有气体,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2)恒温恒容,向体系中通入稀有气体,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原因: 使用催化剂 降低了反应所需能量 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反应速率增大注意1、凡是能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2、使用催化剂应防止催化剂

17、的中毒(催化剂的活性因接触少量的杂质而明显下降甚至遭到破坏,这种现象叫催化剂中毒)3、催化剂的专一性;4、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1.开始时,v(正反应) 最大,v(逆反应)为零。2. 随着反应的进行, v(正反应)逐渐减小, v(逆反应)逐渐增大。3.当反应到一定时间,会达到这种状态: v(正反应) = v(逆反应) ,此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这种状态就叫做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2)化学平衡的特征:“动”、“等”、“定”、“变”“动”: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等”: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大于0; “定”:平

18、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变”:改变外界条件时,平衡会发生移动。(旧的平衡将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速率:v正=v逆(即任何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 其消耗速率)各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直接以xA(g)+yB(g) zC(g)为例,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注意】(1)对于反应前后的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如2SO2+O2 2SO3)来说,可利用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是否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如H2+I2(g) 2HI),不能用此标志判断平衡是否到达,因为在此反应过程中,

19、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都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3)对于不同类型的可逆反应,某一物理量不变是否可作为平衡已到达的标志,取决于该物理量在平衡到达前(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可;否则,不行。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x+yz)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间接 K化学平衡常数实验测得,同一反应(如:aA+bB cC+dD)在某温度下达到的化学平衡状态,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满足下面关系:其中c为各组分的平衡浓度,温度一定,K为定值。一、表达式结论:一定温度下,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K值的大小

20、,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该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的限度)。(1)K值越大,反应程度增大,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转化率越低。(2)K值与浓度无关,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二、意义化学平衡常数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化学平衡常数(1)必须指明温度,反应必须达到平衡状态(2)平衡常数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不表示反 应的快慢,即速率大,K值不一定大(3)在进行K值的计算时,固体不作考虑,表达 式中不需表达(4)在进行K值的计算时,稀溶液中的H2O的浓 度可不表达(5)利用K值可判断某状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如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平衡常数

21、为K,若某时刻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如下: KK ,V正V逆,反应向正方向进行KK ,V正V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KK ,V正V逆,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平衡常数的应用一、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QcK,向逆方向进行。二、计算平衡转化率A的转化率= 100%A的起始浓度-A的平衡浓度 反应前A的浓度转化的A的物质的量 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 100% 转化的A的浓度 反应前A的浓度= 100% 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综合判断 (H、S综合考虑) H 0 S0一定自发H 0 S 0一定非自发H 0 S 0或者 H 0 S0不一定H -TS 0,非自发进行 0,自发进行低温可行高温可行N

22、H3(g)+HCl(g)NH4Cl(s) CaCO3(s)=CaO(s)+CO2(g)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注意(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2)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是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减小, V(正) 、V(逆)都减小,但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新平衡t0vV(正)V(逆)原平衡V (正)V (逆)增大生成物的浓度0vtV(

23、正)V(逆)原平衡V (正)V (逆)新平衡减小反应物的浓度0vtV(正)V(逆)原平衡V (正)V(逆)新平衡增大反应物的浓度0vtV(正)V(逆)原平衡V (正)V (逆)新平衡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压强,则 a1若 m+np+q ,则K K ,平衡正向移动。若 m+np+q ,则K K ,平衡逆向移动。若 m+np+q ,则K K ,平衡不发生移动。K=aAmaBnaCpaDq=a(p+q-m-n)AmBnCpDq减小压强,则 a1若 m+np+q ,则K K ,平衡逆向移动。若 m+np+q ,则K K ,平衡正向移动。若 m+np+q ,则K K ,平衡不发生移动。t0vV(正)V(逆

24、)原平衡V (正)V(逆)新平衡m+np+q0vtV(正)V(逆)原平衡V (正)V(逆)新平衡m+np+q增大压强,a1减小压强,则 a10vtV(正)V(逆)原平衡V (逆)V(正)新平衡m+np+q0vtV(正)V(逆)原平衡V (正)V逆)新平衡m+np+q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3、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升高温度t0vV(正)V(逆)原平衡V (正)V (逆)新平衡正反应H 00vtV(正)V(逆)原平衡V (正)V (逆)新平衡正反应H 0降低温度正反应 H 00vtV(正)V(逆)原平衡V (逆)V (正)新平衡0vtV(正)V(逆)原平衡V

25、 (正)V (逆)新平衡正反应H 0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将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减弱”的双重含义定性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改变的方向。定量角度: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 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量。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只要起始浓度相当,则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1等效平衡的含义转化成同一边的物质,相等或成比例 I类: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通过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等同)。2等效平衡的分

26、类类:m+m=p+q,通过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类:换算成平衡式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比例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2)定T、定p下(1)定温(T)、定容(V)mA(气)+nB(气) pC(气)+qD(气)电解质: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其所带电荷数有关)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能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常见的强电解质有哪些?(1)强酸:(2)强碱:(3)大部分盐

27、: 如NaCl等,包括部分难溶性的盐 CaCO3、BaSO4、AgCl等 如三大强酸、HClO4、 HBr、HI等如NaOH、KOH、Ba(OH)2等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哪些?(1)弱酸:如H2SiO3、 H3PO4、HNO2、HF等(2)弱碱:(3)两性氢氧化物:Al(OH)3(4) 水、极少数盐(醋酸铅)等如NH3.H2O、Cu(OH)2、Fe(OH)3等2.特征 1.定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电离平衡动 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定 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 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28、变 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等 V电离=V分子化0逆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过程3.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表示:(1)电离平衡常数:Ka=c ( H+) .c( A-) c(HA)Kb=c ( M+).c( OH- ) c(MOH)对于一元弱酸:HA H+A-,平衡时对于一元弱碱:MOH M+OH-,平衡时(2)电离度 =已电离的弱电解质浓度 弱电解质的初始浓度 =已电离的分子数 弱电解质分子总数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 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K与 均增大(2)浓度 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度 越小。K的大小与溶液的浓度无关.移动方向n(H+)C(H+)C

29、(Ac- )Ka加少量乙酸钠加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加少量稀硫酸加大量水加冰醋酸升温左减小减小增大减小不变右减小减小增大增大不变左增大增大减小减小不变右增大减小减小增大不变右增大增大增大减小不变右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思考题1: 250C时,0.1mol/L的乙酸溶液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请填表:(2) 注意点:A、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升高温度, Kw将增大25时,Kw=c(H+)c(OH-) =110-14B、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Kw=c(H+)c(OH-)水的离子积常数Kw(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水中c(H+)和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用Kw表示 ,叫做水的

30、离子积常数。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酸2、碱3、温度抑制水的电离,Kw保持不变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 注意:Kw是一个温度函数,只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的酸、碱性跟C(H+)、C(OH-)的关系关系(25):中性溶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注 意水溶液中H+与OH-始终共存酸性溶液:C(H+)C(OH-) ;C(H+)越大酸性越强碱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C(H+)C(OH-) C(H+)110-7mol/LPH=-lgc(H+)盐类水解的条件、实质和规 律 在盐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跟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难

31、电离弱电解质分子的反应就叫做盐类的水解水解的条件:水解的实质:(有弱才水解, 无弱不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水解的规律:越弱越水解, 谁强显谁性;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有弱才水解, 无弱不水解,总结水解的特点: 水解程度很小,故水解产物极少,盐溶液的酸碱性极弱,水解总是微弱的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存在水解平衡盐 + 水 酸 + 碱水解中和吸热反应,溶质微粒种数增多H2CO3 H+ + HCO3HCO3 H+ + CO32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Al(OH)3 Al3+ + 3OH多元弱碱一步电离(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正盐比对应酸式盐的水解程度大得多,故Na2CO3溶液

32、碱性比NaHCO3强。)酸式盐(NaHA)的酸碱性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4)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电离水解,呈酸性:如HSO3-、H2PO4- 电离水解,呈碱性:如HCO3-、HS-、 HPO42-电离:HA- H+ + A2- (显酸性)水解:HA- + H2O H2A + OH- (显碱性)条件平衡移动方向n(H+)pH值Fe3+的水解程度 现象加水升温加HCl减少右移右移右移左移增大增大增大减少减少减少Fe3+3H2O Fe(OH)3+3H+ 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棕黄色变为红褐色透明胶体棕黄色变深棕黄色变浅有红褐色沉定生成、有气体产生加固体NaHCO3

3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主要因素:盐本身的性质(越弱越水解) 外在因素: 1. 温度: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越热越水解 ) 2. 浓度:加水稀释该盐,可以促进水解 (越稀越水解 , 但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减弱) 3. 外加酸、碱 : 酸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碱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4. 外加水解的盐:促进水解填表:CH3COONa溶液中存在以下水解平衡:CH3COONa+H2O CH3COOH+NaOH,改变下列条件,填写变化情况:改变条件平衡移动 C(CH3COO-) C(OH-)加入固体CH3COONa通入HCl升温加水加NaOH加HAc加NH4Cl向右增大增大向右减小减小向右减小增大向右减小减小向

34、左向左增大增大增大减小向右减小减小水解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Fe3+3H2O Fe(OH)3+3H+HCO3-H2O H2CO3 +OH-相互促进,强烈水解(双水解)Fe3+ +3HCO3- =Fe(OH)3 +3 CO2 以下为常见完全双水解Al3+与AlO2-、HCO3-、CO32-、S2-、HS-、ClO-Fe3+与AlO2-、HCO3-、CO32-NH4+与SiO32-SiO3 2- + 2NH4+ + 2H2O H2SiO3 + 2NH3 H2O 已知 Al(OH)3 Al3+3OHH + AlO2+H2O碱式电离酸式电离水解的实质: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

35、呈现酸碱性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应用双水解Al3+3H2O Al(OH)3+3H+,HCO3-H2O H2CO3 +OH-,总式:Al3+3HCO3- = Al(OH)3+3CO2;2Al3+ + 3CO32 - + 3H2O 2Al(OH)3+3CO2 玻璃筒铁筒NaHCO3Al2(SO4)3使用NaHCO3溶液的优点?速度快、耗盐少农业生产中的盐类水解问题 问题:化肥的使用草木灰不能和铵态氮肥混合使用,为什么?草木灰的成分:K2CO3,水解呈碱性CO32-H2O HCO3- +OH-,HCO3-H2O H2CO3 +OH-,铵态氮肥铵盐NH4+ OH- NH3H2O混施后生成较多的NH3H2O,

36、部分分解成NH3逸出了,从而降低了肥效。日常生活中盐类水解问题 (1)用盐作净化剂:明矾、FeCl3 等(2)用盐作杀菌剂: Na2FeO4 或者 氯气和绿矾混合等 Al3+ + 3H2O Al(OH)3 (胶体) + 3H+ Fe3+ + 3H2O Fe(OH)3 (胶体) + 3H+ 胶体可以吸附杂质 +6的铁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Fe(OH)3 胶体具有吸附性。Cl2 +2Fe2+ 2Fe3+ + 2Cl- Cl2 + H2O H+ + Cl- + HClO(3)用盐作洗涤剂:Na2CO3、 C17H35COONa等CO32 - + H2O HCO3 - + OH- (

37、主要)C17H35COO - + H2O C17H35COOH + OH-加热,平衡左移,碱性增强,去污效果更好(1)配制和保存易水解的盐溶液FeCl3 加少量HClFeCl2 :加少量_Fe和_ HCl Na2S:加少量_NaOH_(2)制取某些盐的无水物问题: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什么,为什么? 2Fe(OH)3 = Fe2O3 + 3H2OFeCl3+3H2O Fe(OH)3+3HCl加热促进水解 HCl挥发带水的晶体FeClx. H2O 或 无水固体FeClx只有在不断通入HCl气流中加热才能得到 问题:金属镁与水反应比较困难,若加一些NH4Cl马上产生大量气体

38、?为什么? 总方程式:Mg + 2NH4+= Mg2+ 2NH3 + H2 “焊药”金属焊接时常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常用ZnCl2、NH4Cl。工业生产中的盐类水解问题 NH4+H2O NH3H2O + H+NH3H2O = NH3 + H2OMg+ 2H+ = Mg2+ + H2AgCl溶解平衡的建立当v(溶解)v(沉淀)时,得到饱和AgCl溶液,建立溶解平衡 溶解 AgCl(s) Ag(aq) + Cl(aq) 沉淀大于10g,易溶 1g10g,可溶0.01g1g,微溶 小于0.01g,难溶溶解平衡的特征逆、等、动、定、变生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反应的限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小于0.01g

39、,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电解质,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认为反应完全,但溶液中还有相应的离子。一般难溶电解质: AmDn(s) mAn+(aq) + nDm-(aq) Ksp = cm(An+)cn(Bm-) Ksp 决定于难溶电解质的本性,与温度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1.如果误食可溶性钡盐,造成钡中毒,应尽快用5.0%的硫酸钠溶液给患者洗胃Ba2+SO42- BaSO4 (s)沉淀溶解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平衡也会相应地发生移动。2.将溶液的pH调节到34,可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铁离子。CuSO4(aq) (含Fe3+)Cu(OH)2或Cu(OH)2CO3调节溶液pH 3

40、4Cu2+Fe(OH)3(除去Fe3+)25时,sCu(OH)21.7310-6gsFe(OH)33.010-9gpH5,Cu2+才转化为Cu(OH)2资料:氟化物防治龋齿的化学原理Ca5(PO4)3OH(s) 5Ca2+3PO43- OH-羟基磷灰石CH3CHOHCOOH CH3CHOHCOO- H+5Ca2+3PO43- F- Ca5(PO4)3F(s) 氟磷灰石比羟基磷灰石更难溶。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移动。一般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

41、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