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运用(26页)_第1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运用(26页)_第2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运用(26页)_第3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运用(26页)_第4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运用(2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运用在我们路桥施工中经常会使用到水泥混凝土,为了使我们的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就必须了解和知道并掌握水泥混凝土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首先交流学习一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运用。学习的是现行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学习目的是自己配制施工用的水泥混凝土和检验配置好的混凝土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1. 术语定义1.1 普通混凝土:干密度为20002800kg/m3的水泥混凝土。1.2 干硬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1.3 塑性混凝

2、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90mm的混凝土。1.4 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90150mm的混凝土。1.5 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6级的混凝土。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等于或大于F50级的混凝土。1.8 高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1.9 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1.10 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2. 符号为了表达简便和统一表示方法,建议采用统一的符号表示特定的词语词义。混

3、凝土配制强度,单位MPa;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水泥抗压强度实测值(MPa);水泥强度等级值(MPa);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用水量(kg);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水泥用量(kg);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粗骨料用量(kg);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细骨料用量(kg);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每立方米的用水量(k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外加剂的减水率(%);砂率(%);水泥密度(kg/m3

4、);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水的密度(kg/m3);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kg/m3);混凝土表观密度计算值(kg/m3);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3.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3.1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混凝土配制强度(MPa);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3.2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3.2.1 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咱们的施工现场肯定不如试验室条件好,这一点上注意要提高试配强度;3.2.2 C30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非统计

5、方法是指检查评定混凝土强度时所用混凝土强度检验批中试验数据少于10个,要求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15倍设计值和最小值不小于0.95倍设计值。采用统计方法时混凝土强度检验批中试验数据大于等于10个,要求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不小于0.9倍设计值和最小值不小于0.850.9倍设计值。这个降低值是25%,对高强度混凝土影响很大,例如C50混凝土,若非统计评定则要求平均强度不低于57.5MPa,若配置时强度不提高:50+1.6456=59.87MPa,很明显这很难保证能达到要求;而统计方法时0.950=45MPa,很容易满足要求。3.3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宜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3.3.1 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3.3.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和C25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C30级,其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MPa时,计算配制强度用的标准差应取不小于3MPa。3.3.3 当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其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取用。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4.1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4.1.1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水灰比在0.40.48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

7、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1和表2选取。表1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项目指标102040162040维勃稠度(s)16201751601451801701551115180165145185175160510185170155190180165表2 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项目指标102031.540162031.540坍落度(s)103019017016015020018517516535502001801701602101951851755570210190180170220205195185759

8、0215195185175230215205195注:本表用水量系采用中砂时的平均取值。采用细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510kg,采用粗砂时则可减少510kg。掺用各种外加剂或掺合料时用水量应相应调整。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1.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以表中坍落度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未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外加剂的减水率(

9、%)。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4.2 当无历史资料可参考时混凝土砂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4.2.1 坍落度为10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根据粗骨料品种、粒径及水灰比按表3选取。表3 混凝土的砂率水灰比(W/C)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1020401620400.402632253124303035293427320.503035293428333338323730350.603338323731363641354033380.70364135403439394438433641注:本表数值系中砂的选用砂率,对细砂或粗砂可相应地减少或增大砂率;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

10、时,砂率应适当增大;对薄壁构件,砂率取偏大值;本表中的砂率系指砂与骨料总量的重量比。4.2.2 坍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表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调整。4.2.3 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应经试验确定。4.3 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BJ28)、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等的规定。4.4 当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

11、4.5 长期处于潮湿和严寒环境中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引气剂的掺入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并经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最小含气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混凝土的含气量亦不宜超过7%。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应作坚固性试验。表4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环境条件结构物类别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干燥环境正常的居住或办公用房屋内部件不作规定0.650.60200260300潮湿环境无冻害高湿度的室内部件;室外部件;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的部件0.700.600.60225280300有冻害经受冻害的室外部件;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且

12、经受冻害的部件;高湿度且经受冻害的室内部件0.550.550.55250280300有冻害和除冰剂的潮湿环境经受冻害和除冰剂作用的室内和室外部件0.500.500.50300300300注: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的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配制C15级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表5 长期处于潮湿和严寒环境中混凝土的最小含气量粗骨料最大粒径(mm)最小含气量(%)404.5255.0205.5注:含气量的百分比为体积比。5.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5.1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当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

13、进行计算时,则应做相应的修正。注:干燥状态骨料系指含水率小于0.5%的细骨料或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5.2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5.2.1 计算配置强度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5.2.2 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5.2.3 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5.3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级时混凝土水灰比宜按下式计算:式中:、回归系数;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MPa)。当无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公式中的值可按下式确定:式中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一般可取;水泥强度等级值(MPa)。值也可根

14、据3d强度或快测强度推定28d强度关系式推定得出。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适应,经验证明一般以水泥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为宜。5.4 回归系数和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回归系数和应根据工程所使用的水泥、骨料,通过试验由建立的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其回归系数可按表6采用。表6 回归系数选用表系数石子品种碎石卵石0.46(原0.48)0.48(原0.50)0.07(原0.52)0.33(原0.61)5.5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第4.1条的规定确定。5.6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5.7 混凝土的砂率可按第4.2

15、条的规定选取。5.8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5.8.1 当采用重量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3502450kg。5.8.2 当采用体积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水泥密度(kg/m3),可取29003100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水的密度kg/m3,可取1000 kg/m3;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为1。5.8.3 粗骨料和细骨料的表观密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规定的方法(JGJ52)测定

16、。6.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6.1 试配6.1.1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混凝土的搅拌方法,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6.1.2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当采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表7 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骨料最大粒径(mm)拌合物数量(L)31.5及以下1540206.1.3 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以检查拌合物的性能。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坍落度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提出供混凝土

17、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6.1.4 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6.1.5 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粘聚性、保水性及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并以此结果作为代表相应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6.1.6 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三块)试件标准养护到28d时试压。需要时可同时制

18、作几组试件,供快速检验或较早龄期试压,以便提前定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应以标准养护强度或按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等规定的龄期强度的检验结果为依据调整配合比。6.2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6.2.1 根据试验得出的混凝土强度与其相对应的灰水比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相对应的灰水比,并应按下列原则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用水量应在基准配合比用水量的基础上,根据制作强度试件时测得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进行调整确定;水泥用量应以用水量乘以选定出来的灰水比计算确定;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和应在基准配合比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基

19、础上,按选定的灰水比进行调整后确定。6.2.2 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后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应根据上条确定的材料用量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计算值: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式中、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kg/m3)、混凝土表观密度计算值(kg/m3)。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按上条确定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当二者之差超过2%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6.2.3 根据本单位常用的材料可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但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

20、比设计: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6.3 施工配合比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所有计算公式和相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是以干燥状态集料为基准的,而工地存放的砂石材料含有一定的水分,与配合比设计时存在差异,所以工地现场各种材料的实际称量应按工地砂石材料的实际含水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具体方法为:当工地测出砂的含水率Ws、石子的含水率为Wg时,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每1m3中各种材料的用量为:水泥:砂:石子:水:7.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7.1 抗渗混凝土7.1.1 抗渗混凝土

21、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外加剂宜采用防水剂、膨胀剂、引气剂、减水剂或引气减水剂;抗渗混凝土宜掺用矿物掺合料。7.1.2 抗渗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试配步骤除应遵守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砂率宜为35%45%;供试配用的最大水灰比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 抗渗混凝土最大水灰比抗渗等级最大水灰比C20C30混凝土C30以上混凝土P60.600.55P8P120.550.50P12以上0.500.

22、457.1.3 掺用引气剂的抗渗混凝土其含气量宜控制在3%5%。7.1.4 进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渗性能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试配时宜采用水灰比最大的配合比作抗渗试验,其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式要求:式中6个试件中4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值(MPa);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值。掺引气剂的混凝土还应进行含气量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第7.1.3条的规定。7.2 抗冻混凝土7.2.1 抗冻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宜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23、;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抗冻等级F100及以上的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和细骨料均应进行坚固性试验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及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抗冻混凝土宜采用减水剂对抗冻等级F100及以上的混凝土应掺引气剂,掺用后混凝土的含气量应符合第4.5条的规定。7.2.2 抗冻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试配步骤除应遵守规定外,供试配用的最大水灰比尚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 抗冻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抗冻等级无引气剂时掺引气剂时F500.550.60F1000.55F150及以上0.57.2.3 进行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尚应增加抗

24、冻融性能试验。7.3 高强混凝土7.3.1 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对强度等级为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对强度等级高于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2%,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配制高强

25、混凝土时应掺用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掺用活性较好的矿物掺合料且宜复合使用矿物掺合料。7.3.2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除应按规定进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基准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可根据现有试验资料选取;配制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计算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时,其用水量可按规定确定;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kg/m3。7.3.3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确定的步骤应按规定进行。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

26、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0.03;7.3.4 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用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强度。7.4 泵送混凝土7.4.1 泵送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宜符合表10的规定;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5%;表10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石子品种泵送高度(m)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比碎石

27、501:3501001:41001:5卵石501:2.5501001:31001:4泵送混凝土应掺用泵送剂或减水剂,并宜掺用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7.4.2 泵送混凝土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试验测得在预计时间内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值。7.4.3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除应规定进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6;泵送混凝土的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小于300kg/m3;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5%45%;掺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其混凝土含气量不宜大

28、于4%。7.5 大体积混凝土7.5.1 大体积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当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延缓水化热的释放;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大体积混凝土应掺用缓凝剂、减水剂和减少水泥水化热的掺合料。7.5.2 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7.5.3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步骤应按规定进行并宜在配合比确定后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8.

29、 实际运用计算8.1 设计条件和要求某桥梁工程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冰雪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C30,要求强度保证率为95%,强度标准差计算值为3MPa。混凝土由机械搅拌、振捣,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550mm。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级,实测28d抗压强度为36.8MPa,密度c=3100kg/m3;中砂,表观密度s=2650kg/m3,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2%;碎石,540mm,表观密度g=2700kg/m3,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1%;水,自来水。试确定该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及施工配合比。8.2 设计计算8.2.1 初步配合比计算计算配制强度取计算水灰比 根据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冰雪影响,查表得知

30、最大水灰比为0.5,此水灰比符合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根据,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查表选取。计算单位水泥用量,符合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的要求。确定砂率由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和水灰比0.47查表选取。计算粗细集料用量、按密度法,假定,则,带入数据并解得:,。按密度法确定的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372:175:593:1260。8.2.2 基准配合比设计按初步配合比试拌0.025m3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水泥:0.025372=9.3kg;水:0.025175=4.38kg;砂:0.025593=14.8kg;碎石:0.0251260=31.5kg。将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测得坍落度为

31、25mm,低于设计要求;为此增加水泥浆用量3%,即水泥用量增至9.58kg,水用量增至4.5kg,再经搅拌测得坍落度40mm,粘聚性、保水性均良好。换算为基准配合比为:水泥:水:砂:石子=383:180:593:1260。8.2.3 设计配合比的确定强度检验以计算水灰比0.47为基础,采用水灰比分别为0.42、0.47和0.52,基准用水量180kg/m3不变,相应调整砂、碎石用量,拌制三组混凝土伴和物并成型试件,水灰比为0.42和0.52的两个配合比也经过坍落度试验调整,均满足要求。与三个水灰比相应的28d抗压强度实测结果分别为45.1、37.8和30.1MPa,绘制28d抗压强度值与相应水

32、灰比的关系曲线,根据曲线确定出34.9MPa对应的水灰比为0.49。设计配合比的确定按强度试验结果修正混凝土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为:单位用水量仍为基准配合比用水量180kg/m3;单位水泥用量为:1800.49=367kg/m3;按照密度法计算出砂、碎石用量分别为:593kg/m3、1260kg/m3。设计配合比的调整混凝土伴和物的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kg/m3,实测表观密度为2478kg/m3,按校正系数修正后各种材料用量为:;。:=378:185:611:1298,=0.49。施工配合比的计算根据施工现场实测结果:=2%,=1%,各种材料修正用量:水泥:=378kg/m3;砂:=611(

33、1-2%)=623kg/m3;碎石:=1298(1-1%)=1311kg/m3;水:=185-(6232%+13111%)=159kg/m3;故现场配合比为:=378:159:623:1311。8.1 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8.1.1 已知条件某桥梁工程桥台用钢筋混凝土(受冰雪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要求强度保证率为95%,强度标准差计算值为3.0MPa。混凝土由机械拌合、振捣,施工要求坍落度为150mm。试确定该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及施工配合比。已知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级,实测28d抗压强度为36.8MPa,密度c=3100kg/m3;中砂,表观密度s=2650kg/m3,施工现场含水率为Ws=2%;碎石,540mm,表观密度g=2700kg/m3,施工现场含水率为Wg=1%;水,自来水。8.1.2 设计计算计算配置强度,注意:此时要根据混凝土检验评定要求确定这个配制强度,若按检验批统计评定验收,这个强度值没有问题;若非统计评定,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