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过程一自然灾害的概念_第1页
思维过程一自然灾害的概念_第2页
思维过程一自然灾害的概念_第3页
思维过程一自然灾害的概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维过程一自然灾害的概念本节课主要讲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的危害、中国的洪涝灾害三个问题,下面逐一 分析。一、自然灾害的概念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 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台风寒潮暴雨洪涝3.自然灾害的种类干旱地震地质灾害火山滑坡、泥石流农业灾害、林业灾害比较5种气象灾害概念: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 损害,称为气象灾害成因:属于强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可达12级或以上j台风:形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台风J形成位置飓风形成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热

2、带洋面气象灾害及其防御(飓风)产生的危害;带来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心田I f时间: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的影叫地区:主要在东部和南部沿海(有充沛的水汽暴雨J成因有强烈的气流上升运动洪涝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产生的危害:由于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干旱:因长时间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现象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的大范围剧烈降温寒潮(产生的危害:低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及冻害现象对我国影响的时间:冬半年(秋末一冬季一春初)比较王要地质灾害r(成因: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形式强烈释放,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

3、的现象I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中海一喜马拉雅这样的地震有一定活动性的断层地带I危害:地震波产生冲击破坏,是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地震要素:震级、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等震线、烈度等主要地质灾害(成因:地下深处岩浆及气体、碎屑物质从地壳深处喷出形成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带、东火山非裂谷带等断层地带喷发构造:火山口、火山锥、火山通道危害:对附近地区的建筑和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类型: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成因: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滑坡J分布:山区危害:毁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成因:山区爆发的饱含泥沙

4、、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J分布:降水丰富的山区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读图432复杂性周期性潜在性突发性群发性多因性阅读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体会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地震灾害虽没有 旱涝灾害那样频繁,但危害程度不亚于前者。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 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76年7 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刻间成为一片废墟。这 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死亡24万多人。思

5、维过程三 中国的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的形成: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 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由于洪水 和雨涝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通常称为洪涝灾害。阅读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害,了解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的洪涝灾害。阅读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阅读材料:1998年长江流域灾情1998年洪水灾情的特点是人员伤亡少,经济损失大,堤垸受灾严重。仅湖南、湖北和 江西三省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090亿元,其

6、中湖南329亿元,湖北384亿元,江西377亿 元。鄱阳湖区受灾面积达44.08万公顷,受灾人口 103.9万人。湖北省长江干流844.2千米 的河段内,溃口和蓄洪堤垸的土地面积达932平方千米,受灾人口 44.6万人,受灾耕地面 积5.93万公顷。历史上,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重灾区有洞庭湖区、鄱阳湖区、荆江、汉江中下游和皖北 沿江一带。据史料记载,唐代至清代的1300年间,长江流域共发生洪灾223次。其中,唐 代发生水灾16次,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宋、元79次,平均每5.2年一次;明清128次, 平均每4.2年1次。近代洪灾变得更加频繁。18481850年,江、淮流域八省连续三年大水 灾。2

7、0世纪30年代长江中下游又发生两次特大水灾。1931年发生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灾 情遍及川、鄂、湘、赣、皖、苏6省,淹没农田4620万亩,死亡14.5万人。1935年汉江中 下游及洞庭湖水系的澧水下游同时发生水灾,受灾农田2264万亩。灾民1000万人,死亡 14.2万人。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也发生了多起特大水灾。1954年夏季长江、淮河出 现百年罕见的流域性特大洪水。长江干堤和汉江下游堤防决口 61处,扒口 13处,支堤、民 堤决口无数,湖南洞庭湖区900多处圩垸溃决70%。受灾农田共4755万亩,灾民1888万 人,灾后疾病流行,死亡3.5万人。此外,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运行。

8、由于洪涝地区积 水时间太久,造成房屋大量倒塌,庄稼大部分绝收,灾后数年方得以恢复。1991年长江中 下游洪涝,仅安徽、江苏两省,就有受灾耕地1.5亿亩,死亡1163人,直接经济损失484 亿元。1998年夏、秋季中国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 水。这场洪水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据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 顷,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教师提问:请同学思考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一一“1998年长江流域的 灾情”,回答下列问题)。描述1998年长江流域的灾情。洪涝灾害给我们造成哪些方面的危害?你的家乡是否发生过洪涝灾害,举例说明洪涝灾害的危害。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洪涝灾害成因 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分布、人类活动一般来说,洪涝灾害的发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我国大部分受季风气候影响,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因此我国南方和北方,沿海和内陆,都曾因暴雨酿成过洪涝灾害。春夏之交,冷暖空气交绥于华南地区,暴雨时常发生在6、7月份,冷暖空气交绥于江淮地区,形成江淮梅雨7、8月份,随着夏季风进一步北移,多雨带移到华锋面雨带移动北、东北地区,出现北方盛夏暴雨季节,西南地区受西南夏季风影响,也降暴雨九月分,由于冷空气势力增强地南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