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水文监测资料的重要性_第1页
心得体会水文监测资料的重要性_第2页
心得体会水文监测资料的重要性_第3页
心得体会水文监测资料的重要性_第4页
心得体会水文监测资料的重要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得体会:水文监测资料的重要性(最新)目前黄河上大部分水文测站已有50年以上的观测历史。黄河流域第4卷1 8册水文年鉴刊印成果中涉及的水位、水文站点有500多处,降水、蒸发量站点 有2400多处,水库、河道淤积监测断面678处,黄河流域水沙监测体系和监测 项目日益完善。笔者从事水文工作30多年,一直在做水文测报和水文资料整编等 方面的工作,下面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历,谈一谈水文监测资料的重要性。水文测站每天要监测各种水文数据,其最根本原因就是影响黄河水沙变化因 素多,比如:气候、降雨及产汇流特征、河道及监测断面特性、人类活动等,各 因素间相互作用,并随时间不断变化,有限站点及短系列(与黄河流域

2、的复杂性 及演变历史相比)监测数据很难揭示流域内的水沙内在变化规律。举两个例子。第一个,若统计1966年以前的相关监测数据,黄河小北干流 河段对龙门洪峰的削减率最大不超过35%。但1967年监测龙门洪峰流量21000 立方米每秒,监测潼关相应洪峰流量9530立方米每秒,洪峰削减率55%,远远 超出正常”范围。当时很多学者专家认为龙门站测报严重偏大。但2003年测 站监测数据却对此提供了有力证据,7月31日龙门洪峰流量7340立方米每秒, 演进到潼关为2110立方米每秒,洪峰削减率达71%。第二个例子是2003年“华西秋汛”洪水在渭河下游的演变特性。华县水文 站职工监测秋汛洪水50多天,亲历和见

3、证了这场特殊水文事件的全过程。“华西 秋汛”期间,华县断面发生了只有五年一遇的“小流量”,却形成有水文记录历 史以来的最高水位342.76米,高出该站1996年最高水位0.51米,比该站历史 最大洪峰流量期的最高水位高出3.95米。这些“监测数据”体现了水文要素变化 的复杂性、随机性和不重复特性,充分说明长期监测水文数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黄河以高含沙而著称,要实现智慧水文”富强水文”美好水文”的路 还很长。从古至今,黄河水文人探索水沙变化规律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特别 是2003年,黄委水文局大力开展测报能力升级活动,2016年,黄河水文测报能 力提升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目前已小有成就。黄委水文

4、局相继开展了黄河三门峡 水库“318”原型观测、黄河小北干流放淤、利用桃汛洪水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 验等一系列水文监测实践活动,其目的都是为治理黄河和维护黄河健康生命积累 宝贵水文监测数据。尽管如此,目前还有许多现实问题,诸如渭河下游及黄河小 北干流的揭河底现象、河道及水库的异重流现象、黄河下游河段的假潮现象、上 下游的水沙量不平衡现象等,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分析探索内在规律,更需要我 们进一步提升水文测报能力,提高监测成果质量。近年来,受全球气彳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水旱灾 害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作为水文人,我们不但要珍惜保护水文数据,更要分析研 究数据、严谨对待数据。201

5、7年7月27日,无定河洪水一系列监测数据告诉我 们:极端气候降水条件下(降水产流强度超出植被对土壤的保护度),小区域内 发生超常洪水及高含沙洪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当时白家川站洪峰流量4480 立方米每秒(30年一遇的洪水),最大含沙量高达873千克每立方米。水文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水文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支撑,补齐水文资料成果“时效性差”的短板与不足,符 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水文监测和整汇编成果的现实需求。河流跨界污染须联防联治前不久,鱼蟹即将丰收之际,江苏洪泽湖受到污染,大量鱼蟹死亡,养殖户 损失惨重。江苏省环保厅在其官方微博通报说,江苏和上游安徽双

6、方一致认为, 本次江苏省泗洪县洪泽湖溧河洼片区水质异常、临淮镇胜利村等地鱼蟹大量死亡 事件,初步判断是由于上游泄洪夹带污水造成。不过,上下游对此次跨界污染的 污水具体来源、对方水质监测数据是否准确、赔偿责任如何界定等,目前并未完 全达成一致意见。污染源头难溯,监管责任难追,赔偿主体难定,流域跨界污染 事件处理之难再度凸显。由于上游河南、安徽以及江苏徐州地区的污水团下泄,使得入洪泽湖河流污 染较重,近年来洪泽湖数次遭遇严重污染。在其他一些流域,跨省、跨市的跨界 污染也时有发生。流域跨界污染的防治和追责体系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但仍然 有一些难题未解,亟待进一步完善。水的流动性和连通性决定了流域治理

7、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不能单打 独斗、各自为政,应加快建立完善跨行政区域的重点流域环境污染联合防治协调 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完善辖区间信息共享,达成共治共赢的目标流域的上下 游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治污一盘棋”的意识,通力协作,互通监测数据信息,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节约治理成本,提高治污效率。同时, 应加强上下游应急处理联动机制的建设,有效防范污染事件,联手妥善处置,减 轻污染的危害程度,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现实中,一些上游地区或缺乏治理水污染的积极性主动性,或难以承担治污 的成本,或对超排偷排行为监管不力,导致污水下泄,造成“上游排污,下游受 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按

8、照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党政同责、一 岗双责等制度,加大追责力度,使地方政府切实做到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 责。另一方面,还应通过推行河流断面考核、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措施,让保护 生态环境者不吃亏、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代价。2011年,财政部、原环保部牵头 组织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启动实施,每年安排补偿资 金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亿元,浙江与安徽两省各安排1亿元。实施方案 中“约法三章”:只要安徽出境水质达标,下游浙江每年补偿安徽1亿元,反之 则安徽补偿浙江。经过两轮试点,2012年至2017年,新安江上游流域总体水质 为优,千岛湖湖体水质总体稳定保持一类。这

9、样的治水思路值得借鉴推广,通过 这种双向的补偿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同时调动上游和下游地区治污的积极性,减 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解决好流域跨界污染问题,建立更加完备 的水质监测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有准确无误的环境监测数据,才能客观评价环 境质量状况,如实反映污染治理成效,精准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厘清污染责任。 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对污染来源、污染程度、责任界定,上游和下游往往“公说 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就需要依据权威可靠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特别 是在跨省污染事故易发区域,对河流入境断面和出境断面水质的监测,应当由上 级环保部门负责,监测事权上收,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实时公布。只有这样, 当上游和下游莫衷一是时,才能拿出双方都认可的监测数据,据此弄清情况,厘 清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