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29-32)_第1页
导学案(29-32)_第2页
导学案(29-32)_第3页
导学案(29-32)_第4页
导学案(29-3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3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型 准备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人:黄美姣 陈少林 叶莲凤 姚玉婷 范秀兰 温丽萍 覃福红 梁历鲜 徐醒月 授课者:徐醒月 使用时间:2012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目标】 1.会认横线通道里的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改 程 赖 耕 驾 幻 2.读通课文,了解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3.理解“呼风唤雨”区别“发现 发明”。【学习重难点】1.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2.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

2、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导入新课1.倾听。(全班)2. 自由发言。(个人)3.齐读课题。(全班)1.当你按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方便?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知识储

3、备:一、容易混的读音:“赖”的声母是“l” 不是“”,“幻”字的声母是“h”不是“f” 二、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世纪:一百年为一世纪,2012年属于21世纪。三、容易混的词:发现指人们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前人不了解的事物和规律,如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X射线;发明指创造出新事物和新方法,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四、容易写错的字:“耕”的左边不是“来”是“耒”。二、明确目标读学习目标(全班)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横线通道里的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改、 程、 赖 、耕、 驾、 幻。2.读通课文,了解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发

4、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3.理解“呼风唤雨”区别“发现 发明”。三、出示自学要求读自学要求(全班)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2)圈出自己认为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写一写。(3)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的意思。 四、实施导学诊断。1.做练习(全班)2.同桌互改(双人)1.选择正确的读音。依赖(i li) 幻想(hu f) 农耕( )把下面的词补充完整。( )风( )雨 ( )云( )雾 ( )根( )底 出( )( )料选择词语填空发现 发明爱迪生( )电灯,从此黑夜一片光明;英国科学家在喂养动物过程中( )了维生素。五、互查互教小组讨

5、论交流:1.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4.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出示要求巡视指导六、引导释疑1.自由读文(个人)2.小组内交流自己想知道的科学技术。(小组)3.全班交流自己知道人类“呼风唤雨”的本领。(全班)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会认会写生字以。2.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科学技术的词语,想想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3.请你举例说明人类“呼风唤雨”的本领。教后反思: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6、 课型 准备课 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人:黄美姣 使用时间: 2012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潜 核 控 联 哲 归,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在文中的意思。 2.理解解祖先的幻想和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科学成就。 3.在理解课文基础上,了解课文采用的说明方法。【学习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了解课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

7、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导入新课1.倾听(全班)2.回答。(个人)讲述:联系实际,导入课题A、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B、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C、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知识储备: 一、讲述:联系实际,导入课题A、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B、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C、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二、注意事项1.易读错的

8、字:“潜”读“i”,不能读作“u”,也不读“i”2.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不是春天的景色,写严寒的冬天雪下得很大,满树的雪花像千万朵梨花盛开,表现出变化快、变化大,给人一种惊喜。3.本文运用了设问、比较、例举等说明方法,联系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三、出示讨论题目1.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诗中意思是什么?文章中比喻什么?3.科学技术创造了许多的神话,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请你联系生活,请你举例说明(举书上没有的例子)。二、展示学习目标读目标(全班)出示目标:1.会写6个生字:潜 核 控 联 哲 归,理解“忽如一夜

9、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在文中的意思。2.理解解祖先的幻想和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科学成就。3.在理解课文基础上,了解课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三、出示自学要求读自学要求(全班)自学要求:自主学习生字。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内容。3.你知道20世纪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四、实施导学诊断1.做练习(个人)2.相互交换更改(小组)1.根据读音填字组词。i:( )水 ( )面 li:( )接 ( )系 h: 原子( ) ( )作 gu : ( )还 ( )定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在农耕社会,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于是我们的祖先就幻想 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2)20

10、世纪,是 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五、互查互教1.讨论交流(小组)2.展示(小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2)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3)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六、引导释疑讨论交流(全班)1.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诗中意思是什么?文章中比喻什么?3.科学技术创造了许多的神话,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请你联系生活,请你举例说明(举书上没有的例子)。教后反思: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30*脑住宅 课

11、型 准备课 课时 一课时 备课人: 黄美姣 使用时间: 2012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目标】1.认识课后6个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默读课文,弄清楚课文讲了电脑住宅哪些设施以及它们的作用。3.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的说明方法。【学习重难点】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继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

12、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谈话导入新课1.生倾听。(全班)2.读课题。(全班)1.引入新课:2.出示课题知识储备: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二、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于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三、出示自学课文提示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

13、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四、填表一切由电脑控制能随时提供节能、舒适的家居环境。有安全防卫、防盗系统。可以随时调用任何所需物品,方便、快捷。全自动厨房,可以尽享美味;预约洗澡,令人向往。(非常神奇)五、集体交流: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六、总结1.

14、这是一座神奇的电脑住宅2.课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二、明确目标读学习目标(全班)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课后6个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默读课文,弄清楚课文讲了电脑住宅哪些设施以及它们的作用。3.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的说明方法。出示自学要求1. 读自学要求(全班)2.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个人)3. 组内交流感受。(小组)出示自学课文提示实施导学诊断1.做练习(个人)2.讨论交流(小组)3.互相交换更正(小组)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储(ch ch) 烹(pg p ) 综(zhg zg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位置设施如何工作作 用门外竖杆将室外的气象资料输入电脑提供舒

15、适节能的家居环境五、互查互教讨论交流(小组)展示(小组)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3、集体交流。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六、引导释疑1.讨论交流(双人)2.指名回答(个人)1. 课文哪一部分内容你有兴趣,用自己的话和同学交流、讨论。2. 电脑住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3. 联系全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的写的?七、检测1.做练习(个人)2.讨论交流(小组)3.集体订正(全班)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电脑住宅里有 台电

16、脑,他们各有各的职能, ,同时又互相连接,以便对环境作出综合判断,为主任提供 。2.选择题。(填上序号)本文按照 顺序的介绍电脑住宅的。A 时间推移 B 空间转换 C 事情发展 D 事物性质变化3.模仿课文27自然段其中一段,展开想象,写 “电脑书房”八、导练倾听(全班)总结: 读懂这篇说明文,重点就是把握“电脑住宅”的特点,可在自读、交流的的基础上, “电脑住宅”的主人,用自己语言把“电脑住宅”的介绍给别人。教后反思: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课型 准备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人: 黄美姣 使用时间: 2012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目标】

17、1.会认横线通道里的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恐 凶 笨 鸽 仅 顿 描 绘。2.读通课文,整体了解科学家向我们介绍关于恐龙的演化的知识。3.理解科学的假说以及得到的印证。【学习重难点】 1.学会生学新词;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

18、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谈话导入1、倾听(全班)2、读课题(全班)1.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2.出示课题知识储备:一、谈话: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二、出示课题恐龙是一类绝灭了的远古爬行动物。 三、出示自学要求1、学习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不懂的互相释疑。2、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3、读通课文,整体了解科学家向我们介绍关于恐龙的演化的知识。四、出示练习题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吨( ) 凌(lg l ) 敏捷(mg ji mju mji)2.看拼音写汉字。xig

19、mg b zhg y hu ( ) ( ) ( )mio hu hu ju(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 科学家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有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 (2)早在19世纪,英国科学家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五、出示检测题目六、注意地方:1.易读混的字:“绘”读“hu”,不能读做“ku”。易写错的字:“顿”左边是竖提不是竖勾,也不是竖弯勾。2.“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内容,课文是指我国科学家在辽西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的工作提供有强有力的证据,加快的研究的进程。七、小结:课文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20、(第一代恐龙庞大家族猎食恐龙飞向蓝天)二、展示学习 目标 读学习目标(全班)1. 会认横线通道里的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恐 凶 笨 鸽 仅 顿 描 绘2.读通课文,整体了解科学家向我们介绍关于恐龙的演化的知识。3.理解科学的假说以及得到的印证。三、出示自学要求读自学要求(全班)出示自学要求四、实施导学诊断1.做练习(个人)2.讨论交流(小组)3.互相交换更正(双人)出示练习题五、互查互教。1.谈论交流(小组)展示(小组)讨论交流:1、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2、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准确,为什么?六、引导释疑1.讨论交流(双人)2.指名回答(个人)1.细读一、二自然段,想想为什么科学家会

21、提出鸟与恐龙会有亲缘关系的假说?2.科学家在辽西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这一发现是给古生物学家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七、检测1.做练习(全班)2.讨论交流(小组)3.集体订正(全班)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霸王龙 ( )的鸽 ( )的马门溪龙 2.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 )不相干 五( )斑斓 ( )喜若狂 形态各(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科学家根据 提出了 的假说。 (2)我国科学家在辽西发现了 ,这一重要发现有力的证明了 。八、导练倾听(全班)1.易读混的字:“绘”读“hu”,不能读做“ku”。易写错的字:“顿”左边是竖提不是竖勾,也不是竖弯勾。2.“点睛之笔”是

22、指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内容,课文是指我国科学家在辽西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的工作提供有强有力的证据,加快的研究的进程。教后反思: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31飞向蓝天的恐龙 课型 准备课 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人:黄美姣 使用时间: 2012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目标】1.会写5个生字:吨 盈 敏捷 崭,理解:勿庸置疑 敏捷 轻盈等词语。2.弄清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4.细心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表达特点。【学习重难点】1.弄清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2.细心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表达特点。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

23、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谈话导入1.倾听(全班)2.学生回答(个人)引入: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同时也找到第四自然段是这个疑问的答案。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知识储备:一、出示目标1.会写5个生字:吨 盈 敏捷 崭,理解:勿庸置疑 敏捷 轻盈

24、等词语。2.弄清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4细心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表达特点。二、出示自学要求1.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讨,教师巡视参与引导。3.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四、出示导学诊断1.理解下列词,写出近意词。敏捷( ) 轻盈( ) 温顺( ) 庞大( )推测( ) 躲避( ) 演化( ) 飞翔( )2.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恐龙繁衍恐龙特点第一代恐龙几千万年后,庞大的恐龙家族有的 有的有的 有的有的 有的庞大的恐龙家族中,猎食性恐龙五、小结:用词准确是说明文最重要的特点,同学们

25、在阅读时,应该认真找出表达准确的词,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中“一支、漫长”这两个词用得准确,“一支”指一部分恐龙,不是全部恐龙,“漫长”表示经历时间很长很长,是几千万年。二、明确目标读目标(全班)出示目标1.会写5个生字:吨 盈 敏捷 崭,理解:勿庸置疑 敏捷 轻盈等词语。2.弄清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4细心体会课文语言准确、生动的表达特点。三、出示自学要求齐读自学要求(全班)出示自学要求四、实施导学诊断1.做练习(个人)2.讨论交流(小组)3.互相交换更正(双人)出示导学诊断五、互查互教倾听(全班)1.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2.以恐龙化

26、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讨论、抽说)3.科学技术发展。多学科学文化,去钻研事物六、引导释疑1.倾听(全班)2.释疑(小组)1.默读三、四自然段,根据完成的表格,想一想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是怎样的?2.抓住关键词,体会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表达特点,如逐渐、推测、勿庸置疑等。七、检 测1.做练习(双人)2.讨论交流(小组)3.集体订正(双人)1.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生活 ( )的化石( )的羽毛 2.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3.想一想加横线的词说明了什么?例:(1)“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逐渐”一词说明了演化时间的漫长 。(

27、2)“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推测”一词说明了 。(3)“有一点勿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 “勿庸置疑”一词说明了 。八、导 练倾听(全班)小结教后反思: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32*飞船上的特殊旅客 课型 准备课 课时一课时 备课人:黄美姣 使用时间: 2012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例 筛 辐 汰 肴 尿 碱,把课文读通顺。2.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原因以及选育后果实的作用、药用及他用。3.学习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说明文的方法。【学习重难点】学习课文,了解在太空中旅行过的

28、植物种子的神奇及其原因,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谈话导入1.倾听(全班)2.读课题(全班)1.谈话引入2.出示课题3.读课题知识储备: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

29、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例 筛 辐 汰 肴 尿 碱,把课文读通顺。2.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原因以及选育后果实的作用、药用及他用。3.学习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说明文的方法。三、出示自学要求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四、出示导学诊断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筛

30、(sh shi ) 肴(yo yo) 辐(f f) 旅(l l)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指 ,我国于 年 月 日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2)经过飞船旅行的茄子,栽培后的果实有的 ,有的 。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们已经培育出 。它们普遍具有 等特点。五、小结。二、展示学习 目标 读学习目标(全班)出示学习目标三、出示自学要求 1.读自学要求(全班)2.自学课文(小组)出示自学要求四、实施导学诊断1.完成练习(个人)2.交流讨论(小组)3.展示(小组)出示导学诊断五、互查互教。1.讨论交流(小组)2.展示(小组)集体交流:1、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要乘上飞船天空旅

31、行呢?2、从太空归来的种子具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具有这些优点?这些种子还有什么用途?3、谁让太空种子具有神奇的“魔力”的?六、引导释疑1、倾听。(全班)2.讨论交流(双人)3.展示(个人)出示质疑1.细读课文,想想经过太空旅行的种子都变好吗?2. 经过太空旅行的种子为什么会变化呢?3.培育优良的太空品种,一般要经过几代的培育?是谁创造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七、检测1.完成练习(个人)2.交流(全班) 1.写出下列词的近意词。差异( ) 培育( ) 特殊( ) 变化(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在太空旅行的种子,由于 ,由于 的特殊环境,使得种子内部的 产生微妙的变化。(2)科学家们在培育优良

32、的太空品种时,不断第选育 淘汰 ,经过 代以上的培育,使其性状稳定。(3)真正使经过太空旅行的种子发生美妙变化的是 。八、导练倾听(全班)小结:经过太空旅行的种子产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来自大自然的力量(宇宙射线的辐射,高真空、微重力的特殊环境),二是科学家的力量(科学选育)。教后反思: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型 准备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人: 黄美姣 使用时间: 2012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目标】 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2.学会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 3.交流时态度自然,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学习重

33、难点】 交流时态度自然,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激趣,导入新课1.回答(全班)2.倾听(全班)3.汇报(个人)提问讲述,引出疑问评价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吗? 2.在我们刚刚

34、送走的20世纪这100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的许多幻想已成为现实。课前,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能简洁地向大家汇报你调查到的情况吗?a.学生依据调查的情况汇报。 (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内容;可以是社会或生产建设巨大变化的内容;可以是有关自然的;可以是有关医学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b教师相机展示资料图片。 二、指导学生交流1.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美梦成真的事情,真让人激动!你们有梦想吗? 谁来当众介绍你的“奇思妙想”?a.出示文字屏幕: 愿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说说未来的衣服、食品、住宅、交通等,也可介绍个人的制作。b.指名读

35、以上学习提示。2.讨论采取哪种交流形式。 边画边说,边演示边说,补充说明,提出问题或多或少就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3.互相交谈,准备发言内容。 4.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师带动学生及时并积极的针对情况从“说”和“听”两个方面积极评价与指导。)5.师生相机评价。说的方面,内容、表述质量、礼貌、体态语言,应对能力等。听的方面;神态(举止、态度),质量(接收信息容量)、信息反馈(语言及思维机智)等。 三、总结感悟1.在口语交际中,你的内心一定有许多感受,也会从伙伴那里学到许多新东西。 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2.学生谈个人收获。 (无论是知识方面的、交流技巧方面的、内,c独特感受方面的都可以。)激发

36、兴趣,明确目标 读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三、出示自学要求读自学要求(全班)出示自学要求四、讨论交流1.交流讨论(小组)反馈(小组) 提问巡视 指导五、互教互查1.讨论交流(小组)2.展示(个人)3.展示(小组) 巡视 指导 评价六、展示展示(个人)展示(全班)点拨评价七、谈收获谈收获(个人)点拨八、总结倾听(全班)总结教后反思: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型 准备课 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人: 黄美姣 使用时间: 2012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目标】1.会写 一篇习作,畅想未来世界。 2.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是他人启发而联想到的内容,也可以写一篇科幻故事

37、。 3.想象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学习重难点】1. 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是他人启发而联想到的内容,也可以写一篇科幻故事。2.想象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谈话导入倾听(全班)交谈看法(小组)读

38、课题(全班)讲述巡视指导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纷纭的奇思,诱人的妙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涌动着理想的涟漪。还记得哪些同学的发言最让你难忘吗? 2.认真回忆,交谈看法。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你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或受别人启发联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吗? 二、揭题讨论 1.师生共同商讨习作内容和要求。 2.综合归纳:写清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什么?产生这奇思妙想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奇思妙想如能实现,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3.小组交流习作内容。 三、出示范文、师生品析。 四、动手习作。 1.学生起草习作内容。 2.草稿完成之后,伙伴交流,互相帮助。 3.根据同学意见修

39、改。二、审题讨论交流习作内容(小组)讨论交流习作要求(小组)倾听(全班)巡视指导点拨三、明确习作要求1.讨论(全班)2.读习作要求(全班) 巡视出示习作要求指导习作方法读习作方法(全班)出示习作方法出示范文、品析读范文(个人)讨论范文的特点(习作)巡视点拨六、动手习作动手习作(个人)巡视教后反思: 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型 准备课 课时 第三课时 备课人: 黄美姣 使用时间: 2012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目标】 1.学会倾听教师修改习作的方法。 2.学会运用修改习作的符号进行修改习作。【学习重难点】 学会运用修改习作的符号进行修改习作。教学内

40、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预设点拨问题、拓展提升)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一、复习修改习作方法说说修改习作的方法(个人)倾听(全班)读修改方法(全班)点拨小结出示修改方法教学流程: 一、整体评价。a、习作态度。b、习作内容、角度等。c、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等。 二、习作内容、质量的评价。a、宣讲、展示优秀习作。师生评议。b宣讲、展示优秀语段。师生评议。c、宣讲、展示优秀语句。(主要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