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自主设计实验_第1页
微生物自主设计实验_第2页
微生物自主设计实验_第3页
微生物自主设计实验_第4页
微生物自主设计实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常用香辛料的抑菌效果探究【摘要】本实验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香辛料大蒜、生姜和辣椒的抑菌性进行了探究,得出了三种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不同抑菌效果,其中生姜和辣椒对三种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大蒜对三种菌的抑菌效果都比较明显,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强,加热后抑菌效果有所下降。Inthisstudy,theantimicrobialactivityonthedailylifeofcommonspicesgarlic,gingerandchilliinquiry,obtainedthreesubstancesinhibitoryeffectonE.coli,Staphylococcus

2、aureusandBacillussubtilis,inwhichthegingerandchilliobviousinhibitoryeffectofthethreebacteria,garlicantibacterialeffectsofthethreebacteriaaremoreobvious,andthehighertheconcentrationthestrongertheinhibitoryeffectdeclinedafterheating.实验目的】通过所学的微生物实验技能,简单探讨、检测几种常见香辛料的抑菌、杀菌效果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3、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subtilis)。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300mL)。3种常用的香辛料:大蒜、生姜、辣椒。仪器、试剂及用具:电子秤、烧杯、电磁炉、三角瓶、无菌水、涂布器、研钵、过滤器、无菌培养皿(36个)、酒精灯、移液枪、枪头、圆滤纸片、镊子、37C恒温培养箱等。【实验步骤】(一)实验前期准备: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300mL),在三角瓶中加入牛肉膏0.9g、蛋白胨3g、NaCl1.5g、水200mL,用玻棒搅拌溶解,之后加入琼脂2.5g后加热溶解,分装两个三角瓶。灭菌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4、36个培养皿若干圆滤纸片(放在一个培养皿中)54mL蒸馏水(分装于12支试管中)试管10支枪头若干取以上用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二)抑菌效果的测定:称取大蒜、生姜、辣椒三种香辛料各50g,分别用研钵捣碎,先用纱布过滤,再分装到两支试管中。分别将三组中的一支试管放到大烧杯中,沸水浴加热3min,然后将6支试管中的物质分别用过滤器过滤出原液置于6支试管中。无菌操作,用12支含4.5ml无菌水的试管分别对六种原液进行50%和25%的稀释,共得到18种不同浓度的提取液。无菌操作,将18种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分别倒入18个培养皿中,各自放入10个滤纸片,浸泡备用。无菌操作,将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加热溶解后

5、倒18个平板,待凝固后分别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其中的6个平板(用移液枪取0.2mL菌液置于相应平板中,进行涂布),并做好标记。将接种好的平板静置5min,按照如下布局,将事先准备好的浸泡在提取液中的滤纸片放置于平板中相应的区域内(每种菌分别对应三种香辛料各两份,一份作为重复),放置5min后,转移到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辟ElOtffcA用渣100%(三)结果观察与记录: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并做记录。实验结果】细菌培养的抑菌圈观测结果如下:菌种抑菌圈大小香辛料种类原液50%25%培养基a培养基b培养基a培养基b培养基a培养基b大肠杆菌大蒜2.482.511.85

6、1.931.421.43大蒜(加热)1.922.031.671.690.941.1生姜000000生姜(加热)000000辣椒000000辣椒(加热)000000金黄色匍萄球菌大蒜2.412.371.231.291.170大蒜(加热)1.321.141.1200.870生姜000000生姜(加热)000000辣椒000000辣椒(加热)000000枯草芽抱杆菌大蒜2.532.472.131.061.240.97大蒜(加热)1.231.190.920.9700生姜000000生姜(加热)000000辣椒000000辣椒(加热)000000【分析讨论】通过实验所得抑菌圈大小的数据可以看出三种香辛料

7、对于三种菌的抑菌效果。生姜和辣椒的提取液经不同的实验条件处理后,均不能使三种培养基产生抑菌圈,所以本实验推测生姜和辣椒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实验结果中,大蒜的提取液经不同的实验条件处理后,一般都能产生较为明显的抑菌圈,表明大蒜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都有较为明显的抑菌效果。下面就大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做深入的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大蒜对三种菌的抑菌效果数据,如下:菌种处理条件抑菌圈大小平均值25%50%原液大肠杆菌未加热1.4251.892.495加热1.021.681.975金黄色葡萄球菌未

8、加热0.5851.262.39加热0.4350.561.23枯草芽抱杆菌未加热1.1051.5952.5加热00.9451.21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蒜的提取液的原液以及分别稀释到25%和50%后都能使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基形成抑菌圈,对三种菌的抑菌效果比较明显,将三种香辛料的提取液分别加热后,对三种菌仍然具有较强的抑菌性,只是较加热前有一定的下降。对比三种菌培养基的抑菌圈大小,在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形成的抑菌圈最大,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形成的抑菌圈次之,在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基中形成的抑菌圈最小由此可以看出,大蒜对三种菌中大肠杆菌的抑制性最强,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

9、性次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性最小。分别将大蒜对三种菌的抑制性进行分析,三种抑菌效果图如下:大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未加熱加熱大蒜对枯草芽抱杆菌的抑菌效果未加熟加热通过以上各图,可以直观的看出大蒜的提取液抑菌效果与浓度相关,浓度越大,抑菌效果越强,而且经过加热的提取液相比于同等浓度的未经加热的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有所下降,但在三种菌中的下降表现程度略有不同,对大肠杆菌的下降最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下降较为明显。大蒜的提取液对三种菌的抑菌效果随浓度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差异,大肠杆菌的抑制性影响最小,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性影响次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性最大,刚好与对三种菌的抑制性强度相反。加热后的提取液相比于同浓度的未经加热的提取液的抑菌效果下降,原因可能是对提取液进行沸水浴加热导致提取液中的部分抑菌物质被分解破坏,从而抑菌效果下降。本实验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实验方案的问题,可能导致部分实验结果与实际不符,但由于本实验设置了重复,所以保证了总体的实验结论的正确性。由于大蒜对于常见的菌类具有较好的抑菌性,所以,在使用或使用过程中对此加以有效利用。【参考文献】1李静,吴卫东大蒜、生姜水浸液对体外细菌抑制的对比研究J.中国调味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