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经络学说_第1页
第六讲经络学说_第2页
第六讲经络学说_第3页
第六讲经络学说_第4页
第六讲经络学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讲经络学说本节目标掌握经络的概念及生理功能;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了解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布与临床应用;了解奇经八脉。2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及组成一、经络学说(Channel theory)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 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关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3二、经络 (Channel; Meridian) 经络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的通路,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纵行的主干,多循行于深部。 络,即网络,是经脉的分支,犹如网络一样,联系周身,无处不至,其部位分

2、布较浅。4经络的实质(现代医学研究进展)通过对腧穴形态结构的研究,表明:“经络”在生理上与神经、淋巴管;解剖上与血管有密切关系; 上海中医学院穴位解剖资料:抽样调查全身3 0 9穴位,穴位针刺点: 正当神经干者 152 穴,占 49.18 %; 旁有神经干者 157 穴,占 50.82 %; 正当动脉干者 24 穴,占 7.26 %; 旁有动、静脉者 262 穴,占 84.36 %. 5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外联属 部分别行于十二正经6少阳少阴三阳三阴阳明太阳太阴厥阴(1)手足(2)阴阳(3)脏腑1、十二经脉的命名第二节 十二经脉Twelve Regular Channels 7阴经(属脏)阳经(属

3、脏)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手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上肢前缘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中线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后缘足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下肢前缘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中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缘82、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9(1)十二经体表分布规律及表里关系10手三阳11肺经手太阴Taiyin Lung Channel of Hand12大肠经手阳明Yangming Large Intestine Channel of Hand 13胃经足阳明Yangming Stomach Channel of Foot14脾经足太阴Taiyin Spleen Channel of Foot15心经手少阴Shaoyi

4、n Heart Channel of Hand16小肠经手太阳Taiyang Small Intestine Channel of Hand17膀胱经足太阳Taiyang Bladder Channel of Foot 18肾经足少阴Shaoyin Kidney Channel of Foot 19心包经手厥阴Jueyin Pericardium Channel of Hand20三焦经手少阳Shaoyang Sanjiao Channel of Hand 21胆经足少阳Shaoyang Gallbladder Channel of Foot22肝经足厥阴Jueyin Liver Channe

5、l of Foot23肺经手太阴Taiyin Lung Channel of Hand24(2)十二经的走向规律足手头胸(腹)手三阳足三阳手三阴足三阴25手太阴肺经经脉举例26 肺经 大肠经 胃经 脾经心经 小肠经 膀胱经 肾经 心包经 三焦经 胆经肝经手次指端鼻旁足大趾 内侧胸中手小指端目内眦足小趾端手无名指端心中目外眦足大趾外端肺内(3)十二经气血的流注顺序歌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27(4)十二经脉的特点1、与脏腑有直接联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2、有一定的流注顺序,阴阳相贯,周流不息。3、有一定的循行方向(走行规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

6、从头走走;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4、有阴阳表里的配合,阳经主表,阴经主里。28奇经八脉Eight Extra Meridians1、督脉:督,总督,统帅之意。能够总督诸阳, 为“阳脉之海”。2、任脉:任,总任,妊养之意。能总任诸阴脉, 为“阴脉之海”。 3、冲脉:冲,冲要,要道之意。为气血运行通路, 为“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冲为血海”。4、带脉:带,束带,腰带之意。循行腰部一周, 状如束带,横绕腰中。“约束诸经”5、维脉:维,维系。“维络于身”,溢蓄各经气血6、蹻脉:蹻,足跟,有轻捷、矫健之意。能够令 人步行矫健。与人的活动和睡眠有关29奇经八脉的分布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

7、头面;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 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 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30奇经八脉的分布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31一 源 三 歧冲脉、任脉、督脉同起于胞中,出会阴后分出三条不同的路线,故称“一源三歧”。32奇经八脉的特点1、不内联脏腑,无表里相配。2、除任督二脉有自己的腧穴外,其余六经的腧穴均寄附于十二正经。3、起调节溢蓄

8、作用。如自然界的湖泊一样。33十 二 经 别(一)十二经别的含义: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离、入、合、出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附属于十二正经。由于路线深而长,故称之为经别。34 (二)十二经别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别无论是阴经和阳经,都是从肘膝以上部位分出(别),从别出的部位进入体腔(入),与表里经别同行(合),然后从头项部浅出体表(出)。最后阳经经别皆归入本经,阴经经别合入互为表里的阳经称为“合”。 (三)十二经别的作用 这种“六合”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表里经脉之间在体腔深部的互相联系。 35十五络脉(一)十五络脉的含义: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共

9、计十五条。故为十五络。 (二)十五络脉的命名: 十五络脉的命名是以络穴来命名的 (三)十五络脉的循行: 十二经脉的别络都在四肢部,有十二条络脉,他们都是从本经别出后均走向其表里的经脉。另外:在躯干部有三条络脉,任、督、脾之大络。 36十二经筋(一)十二经筋的含义: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位。(二)十二经筋的作用 十二经筋有约束诸筋,利于全身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运动。 (三)十二经筋的循行走向 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37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38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1

10、. 联系全身,沟通内外;2.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 感应传导作用;4. 调节机能平衡。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391. 阐释病理变化;2. 指导诊断及防治疾病; (指导针灸治疗)3. 指导药物归经。(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40阐释病理变化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所以肝病可犯胃、犯肺;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所以肾虚水泛可凌心、射肺。 又如,相表里的脏和腑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心火可下移小肠;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使肺气不利而喘咳胸满等等。 41通过经络的传

11、导,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于外表,表现于某些特定的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孔窍。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即是因为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真心痛,不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常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即是因为手少阴心经行于上肢内侧后缘之故。又如,胃火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见目赤等等,都是经络传导的反映。 42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就可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例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是肺脏的病变。又如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43在经络

12、循行的部位,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可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皮肤出现某些形态变化,也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如肺脏有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病人可在脾俞穴见到异常变化等等。 44手太阴经络现象 韩某 女 20岁 1975年初诊 左肺经 皮脂腺痣 自幼发病,绒毛状增生或疣状增生性皮损,从胸中至左拇指内侧,沿肺经分布。举例一45 冯某男 9岁 1971年初诊 右肺经神经性皮炎 病期一年,多角形扁平丘疹,从右胸至鱼际部位,沿肺经呈带状分布。 举例二46针灸或按摩疗法:可通过“循经取穴”,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其它:针刺麻醉,以及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亦都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所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7指导“药物归经”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可用羌活,属阳明经的可用白芷,属少阳经的可用柴胡。48课后思考题1.何谓经络?2.经络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3.何谓奇经八脉?4.经络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491.何谓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502.经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