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1页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2页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3页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4页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1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一、单项选择题漫湾水库是澜沧江上第一座以发电为单一目标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回水可达60km,建成后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自1993年水库开始蓄水发电以后,库区实际泥沙淤积量大于设计泥沙淤积量。洲滩位于水库坝前约30km处。下图为洲滩附近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洲滩形成的原因是()河流携带泥沙在凸岸堆积河流携带泥沙在左岸堆积陆地断裂下陷与河岸分离水面上升淹没周围的低地答案:A解析:洲滩是河流演变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河流在弯曲时,由于水流的反射,在河流的内部形成横向环流,横向环流对凹岸的一侧不断侵蚀,携带的泥沙在凸岸一

2、侧堆积,形成了洲滩。漫湾水库“蓄清”的适宜时间是()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D解析:“蓄清排浑”的含义是在河水含沙量大时水库排水,在河水含沙量小时进行蓄水。因夏季降水多而水土流失严重,一般河流夏季含沙量较大,夏季过后降水减少而含沙量变小,则多在秋季蓄水,即适宜时间为10月。14月河流处于枯水期,水库蓄水会大大减少下游水量,影响下游生产生活用水供给。下图中甲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乙为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的河漫滩,丙为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读图回答34题。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河流流量减少

3、B.地壳抬升C.地壳下降D.植被破坏答案:B解析: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上升,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阶地。由此可知,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是地壳抬升。在图中,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上游河源处山口冲积扇处中游弯曲处入海口处答案:C解析:河谷的不对称主要是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造成的。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与地转偏向力和河道的弯曲有关。若河道平直,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岸侵蚀,右岸陡,南半球左岸侵蚀,左岸陡。若河道弯曲,考虑凹凸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下图示意某条河流上游

4、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流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T、T、T,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0123砾石的平均粒径TTTT。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据此完成5730210题。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B.TC.TD.T0123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形成时期B.T形成时期32C.T形成时期D.T形成时期10推测该河流所在区域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答案:5.A6.A7.D解析:5.由于当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故T、T、T阶地由于位置0321较高,则不再受河流侵蚀影响,面积不再变化,而T阶地由于受洪水期0河流侵蚀,面积会增大。

5、6.阶地的形成是受流水侵蚀,而阶地上面砾石的堆积,则是洪水带来的沉积物,河流流速越大,携带泥沙的能力就越强,根据四级阶地上沉积的砾石的平均粒径TTTT,可推断T形成30213时期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携带泥沙的能力最强。7.阶地的形成经历两个过程,一是河流侵蚀作用,然后在上面堆积,二是地壳抬升,使已经形成的阶地向上移动。据图可知,四个阶地的高度位置不同,故地壳抬升是间歇性抬升。下图为“某地甲、乙、丙、丁沿线地形剖面图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据此完成89题。读该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可知()甲处

6、沉积岩出露地表乙处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约为32m丙处沉积岩遭受侵蚀D.岩层埋臧深度曲线即岩层形态答案:A解析:甲处沉积岩的埋藏深度为0m,故其出露地表;丙处沉积岩层未出露地表,不可能遭受外力侵蚀;岩层埋臧深度曲线并非岩层形态。大致位于背斜顶部的是()甲B.乙C.丙D.丁答案:B解析:岩层向上拱,为背斜,岩层向下弯,为向斜。根据题意,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并确定地质构造一一向斜、背斜。甲处地形高度为10m,岩层的埋藏深度为0,说明岩层海拔为10m;乙处地形的海拔为23m,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为8m左右,因此沉积岩层的海拔为15m左右;丙处的海拔为15m,沉

7、积岩层的埋藏深度4m,因此沉积岩层的海拔为11m;丁地的海拔为11m,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为12m,因此丁处沉积岩的海拔为-1m。由此判断,乙处的沉积岩层海拔最高,说明乙处沉积岩层向上拱起,故乙地大致位于背斜顶部。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荆江段河道曲折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侧蚀作用强B.落差大,下蚀作用强C.长江上游,流量大D.长江上游,流速快答案:A解析:荆江河段位于长江中游,当河床坡度减小以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而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开始发生弯曲。荆江段河

8、道裁弯取直,可以()A.加速洪水下泄B.增加河床淤积C.减少上游来水量D.扩大径流量答案:A解析:裁弯取直使得水流速度加快,可以加快河水的下泄,提高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少河床淤积,故A正确,B错误。裁弯取直并不会减少上游来水量,故C错误。径流量主要受流域面积和当地气候等因素影响,与裁弯取直无关,故D错误。冲积扇是在一定气候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受山麓带的构造隆升影响,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相互叠置,形成串珠状格局,并且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和活动断层发育。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读图完成1213题。S&VEK6u5rEIN-44BDrN-1血水脖-4430rN-4410

9、7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地区的特点是()地势由南向北倾斜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耕地分布南多北少城镇分布南多北少A.B.C.D.答案:B解析:冲积扇是在一定气候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扇形堆积体,越往外缘,堆积层厚度越小,颗粒越细。结合经纬网,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地区的特点是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对。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对。耕地分布在水库或河流附近,灌溉便利,耕地南少北多,错。结合城镇符号,城镇分布南多北少,对。据图中冲积扇形成过程,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答案:D解析:受山麓带的构造隆升影响,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相互叠置,且冲积扇之

10、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和活动断层发育。根据图例中冲积扇形成过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持续下降、间歇性下降时,外力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不会出现阶梯状地貌。持续抬升不能形成阶梯状陡坎。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例lZZj沉积岩SEsa图中()断层形成时间早于地层形成的内力作用相同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答案:D解析:图中断层将地层切断,说明形成时间晚于地层;形成的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内力作用是变质作用;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山地;岩层位于断裂之后相对下降的一侧。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a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b处的岩石

11、致密坚硬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d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答案:A解析:图中a地质构造是背斜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b处的岩石是喷出岩,多气孔;c处是断层构造,岩层不稳固,不适宜建坝蓄水;d处是喀斯特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形成。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两河分水岭甲山森林破坏严重,近年来甲山实行了全面封山育林,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图中岩层1和岩层3为透水岩层,岩层2和岩层4为不透水岩层。假设区域降水量不变,降水最终都转化为径流。据此完成1617题。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答案:C解析:甲处两侧岩层发生断裂,为两个同性质断层之间的上升断块,因此为地垒,故C正

12、确。甲山地森林植被恢复后,能够推断出的结论是()A.乙河平均水位下降B.丙河流量明显增加C.海陆间水循环加快D.两河径流总量减少答案:D解析: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因此两河流径流总量下降,故D正确。植被恢复后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同一岩层的海拔在丙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因此降水时丙河流一侧山体的降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丙河流径流量减少,乙河径流量增加,平均水位上升,故A、B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但山地绿化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化,对降水等影响较小,因此对海陆间水循环影响不大,故

13、C错误。如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1819题。E3玄武岩回变麻岩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答案:18.D19.C解析:18.据图可知,断层是X区和Y区的界线,两区存在的主要差异是X区各个岩层的海拔整体低于Y区,但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却高度一致,可推知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也高度一致。后来由岩浆喷

14、出地表冷凝形成表层的玄武岩层,再后来在内力作用下岩层整体出现断裂,同时X区岩层整体相对下沉而Y区岩层整体相对上升,从而导致图示区域出现分异。19.依据上题推理过程,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理应厚度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思:解题要注意同一岩层在厚度、高度及表层岩层的差异,从不同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某平原分布有深厚的沉积岩层,且基岩裸露。图甲示意该区域地表岩层分布,图乙示意三种岩石样本。据研究河流的搬运能力与其流速、流量有关。据此完成2021题。图乙该区域砾岩沉积期间到页岩沉积期间最可能发生的是

15、()河流落差增大河流落差减小河流流量增大河流流量减小A.B.C.D.答案:D解析:砾岩、砂岩、页岩属于沉积岩,河流的流量越大,流速越快,沉积物的颗粒越大。由图乙可知,砾岩的组成颗粒较大,说明当时流量较大,河流落差大,流速较快;页岩的组成颗粒较小,说明当时流量较小,河流落差减小,流速较缓,沉积颗粒较小。该平原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分别是()背斜沉积平原B.向斜沉积平原C.背斜剥蚀平原D.向斜剥蚀平原答案:C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处表层岩层中间老,两侧新,属于背斜构造;由岩层裸露可知,该地受外力侵蚀,岩层缺失,从而形成剥蚀平原。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流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观,地理学者把它称作曲

16、流地貌或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湿地等平坦地区。下图为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玉树直门达村附近的通天河,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被称为“嵌入式蛇曲”,展现另类的立体蛇曲之美。回答2223题。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侧蚀作用强烈,更加弯曲位于青藏高原,落差更大,立体感强流量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地壳断裂下陷,峡谷幽长,更加柔美答案:B解析: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位于青藏高原,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高差更大,立体感强。据材料推测“立体蛇曲”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冰川侵蚀地壳隆起侧蚀断裂下陷下切侵蚀B.C.D.答案:D解析

17、:根据材料,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湿地等平坦地区。推测“立体蛇曲”的形成过程先是在地形平坦时期,受侧蚀作用,发育成蛇曲。后来发生地壳隆起,落差大,河流下切侵蚀增强,增强,形成嵌入式蛇曲。因此顺序是。下图为四幅区域等高线图,其中实线表示地表等高线,虚线表示地表以下某一完整地层表面等咼线,且等咼线海拔比较abcd。读下图,完成2425题。图中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B.C.D.答案:A解析:河流发育在河谷,而且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读图分析可知,两处的等高线凸向高值,说明为谷地,容易发育河流,因此正确;处的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不易发育河流,因此错误,故答案选A。上题图中地形及其成因与

18、下图相似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读图分析可知,从地形上看,图示景观为山地,对应上图中的和;从地质构造来看,图示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对应中的岩层走向。读我国东南部某区域示意图,完成2627题。等高蜒(m)促进和制约甲乡镇发展的区位分别是()A.地形和交通B.交通和地形C.气候和地形D.河流和气候答案:B解析:读等高线分布可知,甲地位于沿海地区,水上交通便利,交通条件是促进乡镇发展的重要区位;甲地附近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较大,不利于乡镇发展。所以促进和制约甲乡镇发展的区位分别是交通和地形。下列关于甲乡镇首条对外公路选线的选择,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线

19、沿鞍部修建,坡度较缓、工程量小,便于公路的修建;均穿越多条等高线,沿线地势起伏大,修路工程量大且安全性低。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在出山口处形成扇形堆积体冲积扇。冲积扇在平面上呈扇形,可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部分,扇顶伸向谷口;在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左图为干旱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右图为湿润地区冲积扇平面示意图。据此完成2829题。28.干旱地区冲积扇形态较湿润地区冲积扇形态显著的原因是()干旱地区冲积扇面积大干旱地区河流落差小湿润地区地形起伏大湿润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答案:D解析:干旱区冲积扇形态明显,主要原因是冲积扇形成后受到的流水侵蚀作用弱,沉积物主

20、要留在了河流出山口,而不会被流水搬运更远湿润区河流流量大,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强,所以湿润区的冲积扇面积较小。干旱地区的聚落适宜布局在()A.冲积扇扇缘B.冲积扇扇中C.冲积扇扇顶D.山谷中答案:A解析:根据流水机械沉积分异规律可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因此冲积扇扇缘的沉积物颗粒小;冲积扇地形是出山口,(扇顶)地势高,地下水会向扇缘部分流动,导致扇缘地下水较充足。因此,在干旱区,土壤条件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冲积扇扇缘有利于形成绿洲,聚落多分布在此。下图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3031题。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该段铁路沿等咼线布线该段

21、河流冬季结冰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P箭头指示北方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答案:30.B31.B解析:30.由题意知,该段铁路为“上坡段”,故其不是沿等咼线布线,A错;该段铁路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故P箭头方向为铁路离开拉萨的上坡方向,所以C项错;由于是某处的景观,P箭头不一定指示北方;由于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冬季气温低,河流有结冰期,故B项正确。31.T设施位于沟谷口,主要作用是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二、综合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队登山运动爱好者5月1日从秘鲁古城

22、库斯科(图b)出发,乘车沿崎岖山路近5小时到达威尼坎加国家公园,然后开始徒步登山。沿途景致优美,附近可见高耸的雪山。徒步约10km后到达海拔5050m的彩虹山(图a),一名队员站在蓝天白云下享受被“彩虹”包围的感动,且面向正北拍照留念。ab简述彩虹山地貌景观近年来才被人们发现的原因。指出彩虹山的地质构造,并推测该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答案:(1)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人类活动较少;(海拔高)曾被冰雪覆盖;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冰雪融化后才被发现。(2)褶皱(背斜)。当地早期为沉积环境,长时期堆积了较厚的不同颜色的砂岩;后受内力作用挤压形成褶皱并抬升为山地;后受外力作用剥蚀出露地表。解析:(1)据图

23、中经纬度判断可知,彩虹山地处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位置偏僻再加上海拔高以及原来冰雪覆盖的缘故,导致其近年来才被发现。(2)据图a可知,沉积岩层上拱,可判断为背斜部位。该处地貌的形成应从内外力共同作用下考虑。阅读材料信息,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木拱廊桥是一种“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而独特的桥梁建筑样式。建桥过程中不用钉铆,完全靠自身的强度、摩擦力和水平距离等巧妙搭接而成。曾风行于北宋,如今传世已经不多,全国仅存百座左右。材料二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全境山岭连绵,林木茂盛,河流众多。古时庆元“深僻幽阻,舟车不通”。两宋之际,大批官宦、商、民众南迁至此,境内曾兴建多达230多座各式廊桥,其中木拱廊桥是其重要的一类。材料三庆元县的如龙桥(右图),桥身高大,且在桥上加盖了廊屋,古时是路人休息、遮避雨、避暑乘凉、聚会交易、祭祀等人类活动主要场所。如龙桥是现存木拱廊桥中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1年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分析宋代以来在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