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3操作机构大修作业指导书_secret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0a1140d7b08476738edd644eb68c59/570a1140d7b08476738edd644eb68c591.gif)
![CY3操作机构大修作业指导书_secret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0a1140d7b08476738edd644eb68c59/570a1140d7b08476738edd644eb68c592.gif)
![CY3操作机构大修作业指导书_secret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0a1140d7b08476738edd644eb68c59/570a1140d7b08476738edd644eb68c593.gif)
![CY3操作机构大修作业指导书_secret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0a1140d7b08476738edd644eb68c59/570a1140d7b08476738edd644eb68c594.gif)
![CY3操作机构大修作业指导书_secret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70a1140d7b08476738edd644eb68c59/570a1140d7b08476738edd644eb68c5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CY3操作机构大修作业指导书1 目的范围:1.1规范检修行为,提高检修质量。1.2本作业指导书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循。 1.3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CY3操作机构的大修。2引用标准:3术语定义:4职责:4.1 工作负责人:组织得当,分工明确,对检修质量负责,负责进行接口联系工作。4.2指定专人作好记录,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工整。4.3在工作程序作业流程表内的内打,以确认该项工作已进行。4.4 工作监护人: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对参加检修工作的每位人员进行安全监督。4.5质量检验人员:负责本项目质量验收、签证。5工作程序:5.1工作人员配备与技能:5.1.1工作负责人1人:具有电气第一
2、种工作票工作能力与资格,有本型号操作机构大修经验并能独立指挥和完成大修任务。5.1.2 检修工5名:具有一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验,工作认真仔细。使用设备、工具及仪器:5.2.1 电工个人工具一套。5.2.2 1214梅花板手、呆扳手各2把。5.2.3 810 梅花扳手2把。5.2.4 1719梅花扳手、呆扳手各2把。5.2.5 1922 梅花扳手2把。5.2.6 2224 梅花扳手2把。5.2.7 3032 梅花扳手。5.2.8 活扳手450mm 1把、活扳手370mm1把。5.2.9 活扳手300mm1把、活扳手250mm1把。5.2.10 毛刷2把。5.2.11 钢丝刷1把。5.2.12 塞
3、尺1把。5.2.13 弹簧称30Kg1只。5.2.14 万用表1块、摇表500V 1块。5.2.15改锥300mm1把。5.2.16 钢板尺1米1根、300mm1根。5.2.17 线坠1只、圆盘1只。5.2.18 专用样板1个。5.3 消耗性材料:5.3.1松动剂2瓶。5.3.2 破布足量、白布1mm。5.3.3纱布(细)5张、砂纸5张。5.3.4 塑料布4m。5.3.5 记号笔1只。5.4 CY3机构的检修:5.4.1 抽油。5.4.2 拆各部件。5.4.3 分闸伐检修。5.4.4 合闸伐检修。5.4.5 蓄压筒检修。5.4.6 高压油泵检修。5.4.7 工作缸检修。5.4.8 高压放油伐检
4、修。5.4.9 直流电动机检修。5.4.10 微动开关检修。5.4.11 辅助开关检修。5.4.12 直流接触器检修。5.4.13 电接点压力表检修。5.4.14 二次控制回路检修。5.4.15 分合闸线圈检修。5.4.16 加热器检修。5.4.17 管路检修。5.4.18 卡套检修安装。5.5 作业流程:CY3机构检修 液压放油 拆卸各部件 分闸伐检修 合闸伐检修 蓄压筒检修 高压油泵检修 工作缸检修 高压放油伐检修 直流电动机检修 微动开关检修 辅助开关检修 直流接触器检修 电接点压力表检修 二次控制回路检修 分、合闸线圈检修 加热器检修 管路检修 卡套检修、安装5.6 CY3液压机构检修
5、: 工作负责人: 工作成员: 日期:5.6.1 将液压机构的压力释放,打开低压油箱盖,用微型油泵把低压油箱内的航空液压油抽出。5.6.2 拆下分合闸伐、高压放油伐、油泵、工作缸、蓄压筒及高压管路。注意:拆卸过程中,不要损伤各元件,把管路密封好,保持管路内壁清洁。5.6.3 分闸伐的检修与组装:5.6.3.1 打开上磁轭盖,取出分闸线圈、动铁芯,左旋方向拧下电磁铁接头,取出伐杆及复位弹簧。5.6.3.2 用M3螺丝拧入伐座的M3螺丝孔内,抽出伐座,取出上球伐、球托、弹簧及下球伐。5.6.3.3 拆下分闸伐体侧面两个6管接头。注意:带有0.5mm孔的6管接头的安装位置。5.6.3.4 用外径百分尺
6、测量球伐的直径为5.5mm,如有磨损,应更换同一型号的钢球。5.6.3.5 检查球伐与伐口密封良好,如果发现密封不良,重新砸配密封伐。建议:最好还是更换新件。5.6.3.6 检查伐杆不应弯曲变形,杆的端头平整光滑,如弯曲变形或磨损严重,应更换新件。5.6.3.7 检查伐杆复位弹簧和球伐复位弹簧,弹性良好,无变形。5.6.3.8 6管接头螺扣良好,接头内和卡套配合的密封面应光滑无变形,带有0.5mm小孔的接头上的0.5mm小孔不变形。5.6.3.9 按顺序将下球伐(逆止伐)球托、复位弹簧、球托上球伐(一级伐)装入分闸伐体上。5.6.3.10 在一级伐座与分闸伐体间装密封圈8KV 370.165后
7、,把一级伐座放入分闸伐体,然后在一级伐座上面放电磁铁,动铁芯空行程的调整垫及伐杆的复位弹簧,用接头压紧伐座。5.6.3.11将一级伐伐杆装入分闸伐体,测量电磁铁动铁芯的总行程45mm,电磁铁动铁芯的空行程33.5mm,球伐打开的行程11.5mm,三个数据测试合格后,将电磁铁、磁轭、分闸线圈、动铁芯装在分闸伐上。5.6.4 合闸伐的检修与组装:5.6.4.1 松开三条M4的螺丝,打开电磁铁上磁轭盖,取出动铁芯和合闸线圈,松开电磁铁接头的背母,拆下电磁铁,取出一级伐的螺丝,打开电磁铁上磁轭盖,取出动铁芯和合闸线圈,松开电磁铁接头的背母,拆下电磁铁,取出一级伐伐杆。5.6.4.2 拧下接头,把一级伐
8、伐杆的复位弹簧和电磁铁动铁芯空行程的调整垫拿出,把M3螺丝装入一级伐伐座上M3的螺孔内,缓慢拧M3的螺丝,将一级伐伐座抽出。同时取出一级伐钢球,球托及复位弹簧。5.6.4.3 拆开合闸伐上伐体和下伐体连接的6管路,松开六条M10螺丝,使上伐体和下伐体解体。注意:上伐体和下伐体解体前应作好各自位置记号,防止组装时位置发生变化。5.6.4.4 把M6的螺丝装于二级伐活塞上M6螺孔内,缓慢提起M6螺丝,取出二级伐活塞。注意:取二级伐活塞时,防止防慢分装置的弹簧和钢球丢失。5.6.4.5 拧下合闸伐至蓄压筒的接头,取出复位弹簧和二级伐。5.6.4.6 检查一级伐杆无变形,复位弹簧弹性良好,一级伐和一级
9、伐座密封性能严密,如果密封不严时,应更换新的球伐和伐座。二级伐钢球无磨损,二级伐座的密封伐良好,二级伐的复位弹簧性能正常。5.6.4.7 二级伐活塞的全住性密封面,无磨损,无伤痕,密封性能严密。5.6.4.8 防慢分装置的钢球和弹簧不变形。5.6.4.9 在二级伐活塞上装密封圈8KV370.16和 8KV370.257后,连同防慢分装置和二级伐活塞一体装入合闸伐下伐体上。 5.6.4.10 在下伐体上(二级伐活塞端)外圆装密封圈8KA370.168和挡圈8KA370.302,按照解体时的位置记号用M10螺栓均匀地把上伐体和下伐体组装成一体。5.6.4.11 把一级伐复位弹簧、球托、一级伐装入上
10、伐体内。在一级伐座上装置密封圈8KA370.165,一级伐座和上伐体间装密封圈8KA370.165后,把一级伐座装入上伐体。在一级伐座上面放电磁铁空行程调整垫,用接头把一级伐座紧固在上伐体上。5.6.4.12 将一级伐伐杆及复位弹簧装入上伐体,测量一级伐打开距离11.5mm电磁铁、动铁芯总行程45mm,测试数据合格后,把电磁铁合闸线圈、动铁芯装在合闸伐的上伐体上。5.6.4.13 把二级伐、托座、复位弹簧装入下伐体,蓄压筒至合闸伐18管接头上装密封圈8KA370.168后,把18管接头拧紧在下伐体上。5.6.4.14 将密封圈8KA370.165套入6管接头,密封圈8KA370.167套入18
11、管接头,把6管接头和18管接头分别拧紧在合闸伐上。5.6.4.15 把连接合闸伐上伐体和下伐体的6管分别装在上伐体和下伐体的6管接头上拧紧。5.6.5 蓄压筒的检修:5.6.5.1 拆除微动开关固定架,松开固定蓄压筒在CY3机构上的螺栓,取下蓄压筒。5.6.5.2 先将蓄压筒活塞杆密封压盖上4条M12的螺栓拧下,取下后盖,铜套。5.6.5.3 用直径10的钢棍穿在装卸蓄压筒活塞杆的装卸孔内,把活塞杆拧下,取出三个V型密封圈。5.6.5.4 把充放氮气接头上装一个M4的螺丝顶杆,把充放氮气接头按在蓄压筒活塞的螺孔内。用300mm的活搬手慢慢拧动充放氮气接头,充放氮气接头上的顶杆就把蓄压筒活塞上的
12、逆止门顶开,氮气排放大气。放氮气时,检修人员一定要站在排气孔的侧面。5.6.5.5 大量氮气放出后,再用3.2的焊条棍顶开活塞上的逆止门几次,最后确认氮气全部放净后再用管子链条钳把蓄压筒的端帽拧下。5.6.5.6 松开蓄压筒活塞上M12三条螺丝,使密封垫松弛。5.6.5.7 把充放氮气接头安装在蓄压筒活塞上,用手拉动充放氮气接头,慢慢抽出蓄压筒活塞,如用手抽不动,即用专用工具抽出。5.6.5.8 拆下蓄压筒活塞上M12的三条螺丝,取下压板、铜压圈、山型密封圈及防挤圈。5.6.5.9 松开蓄压筒活塞上的螺塞,取出弹簧和逆止伐。5.6.5.10 检查蓄压筒缸壁的光洁情况光洁度在14,不能有拉伤痕迹
13、,蓄压筒活塞不磨损,逆止伐密封严密,不漏气。轻微漏气,可重新打密封线。5.6.5.11 蓄压筒活塞杆不变形,不磨损,光洁度在10以上。5.6.5.12 更换蓄压筒上所有的密封圈。5.6.5.13 把山型密封圈8KA370.301、防挤圈8KA370.300、铜压圈、压板用M12的三条螺栓装在活塞液压油侧。5.6.5.14在蓄压筒活塞氮气侧的外圆上装密封圈8KA370.264和挡圈8KA370.265,同时把逆止伐弹簧、螺塞也装于这一侧,紧固螺塞。5.6.5.15 用干净液压油对活塞进行清洗。5.6.5.16 用#10航空液压油把蓄压筒缸体内壁洗干净,在缸体底部内放约290毫升或高20mm干净的
14、液压油。5.6.5.17 把蓄压筒活塞放入蓄压筒缸体内,放入位置略低于缸体口即可。均匀紧固活塞上压板的三条螺丝,直到紧不动为止。5.6.5.18 在蓄压筒缸口外套入两道密封圈8KA370.109后,用管子链钳把蓄压筒端帽拧紧。5.6.5.19 在充放氮气接头上套密封圈8KA370.087后,装在蓄压筒活塞上进行充氮气。 注意:充氮气前应先对氮气性能进行检验。充氮气的压力Pg= 273+t/293 X Pn , CY3机构予充氮气压力12Mpa(20时压力) CY3,16.0Mpa。5.6.5.20 当予充氮气合格后,在蓄压筒活塞赶端头上套两道8KV370.087和一道8KV370.166密封圈
15、后,把蓄压筒活塞杆拧紧在蓄压筒活塞上。5.6.5.21 把支撑环V型夹布橡胶密封圈8KV370.299、V型纯橡胶密封圈8KV370.297、V型塑料密封圈8KV370.298、铜套压盖顺序装入蓄压筒活塞杆密封处,用4条M12的螺栓把压盖压紧。5.6.5.22 更换蓄压筒18管接头密封圈8KV370.167,把接头拧紧在蓄压筒上。5.6.6 高压油泵的检修:5.6.6.1 油泵体的解体:5.6.6.1.1 拧下2条M6x72螺丝,取下油泵体两端的铝合金罩。5.6.6.1.2 松开两条M10 x45螺丝,取下柱塞伐座装置。5.6.1.3 拧下4条M8螺丝,打开油泵轴承6403侧的方端盖。5.6.
16、6.1.4 用铜棒冲转轴端头(离合器侧),将转轴连同轴承305.6205和轴承6403一起随轴取下。5.6.6.1.5 拆下密封圈20 x47x10和密封圈25x47x10用46铜棒冲下轴承6404。5.6.6.1.6 从油泵体高压出口处,取出高压油逆止伐、逆止伐弹簧和塑料王封垫。5.6.6.1.7 拆下螺塞、油泵低压油进油管接头和高压油出油管接头。5.6.6.2 柱塞装置解体:5.8.6.2.1 拆下2条M10 x20螺丝、从柱塞伐座上取出压吸油伐座盖板、滤网、吸油伐座、吸油伐复位弹簧和塑料王封垫。5.6.6.2.2 从柱塞伐座上取出柱塞、柱塞往复弹簧。5.6.6.3 油泵组装:5.6.6.
17、3.1 检查油泵体铝合金罩有无砂眼、漏油,如有砂眼、漏油,应更换新件。5.6.6.3.2 轴承转动灵活。不变形,轴承内套和轴静配合不框动,轴承外套和泵体安装孔静配合不松动,转轴不弯曲,轴径磨损不严重,和轴承配合间隙有效。5.6.6.3.3 柱塞和柱塞伐座配合性能正常,当把柱塞放入柱塞伐座内5mm时,柱塞应均匀缓慢地滑进柱塞伐座内到底,说明两者配合间隙良好。5.6.6.3.4 检查吸油伐和吸油伐座及高压逆止伐和逆止伐座密封应严密。5.6.6.3.5 吸油伐弹簧、柱塞往复弹簧、高压油逆止伐弹簧弹性均正常,外观不变形。5.6.6.3.6 用铜棒把轴承6404装在泵体靠离合器侧,把密封垫25x47x1
18、0装在靠轴承6404油侧。5.8.6.3.7 用铜棒把转轴连同轴承305、6205和轴承6403一起装入泵体。注意:转轴的安装方向:转轴带键槽侧轴端头从轴承6403安装孔处进入泵体。把密封垫20 x47x10装进泵体靠转轴带键槽一端。5.6.6.3.8 把吸油伐、吸油伐弹簧装进吸油伐座内,把吸油伐低压油进口滤网装进压吸油伐座盖板内,塑料王封垫8KA370.150装在柱塞伐座内,然后用M10 x20螺丝把吸油伐装置连同压盖一起紧固在柱塞伐座上。5.6.6.3.9 把柱塞、柱塞复位弹簧8KA281.382 装进柱塞伐座内,注意:柱塞和柱塞伐座配合成套,不能互换。5.6.6.3.10 将塑料王封垫8
19、KA370.175、弹簧8KA281.383和逆止伐7.145mm装在泵体高压油出口端。5.6.6.3.11 把泵体放入液压油桶内,油要淹住泵体,用2条M12x45螺丝把柱塞伐装置紧固在伐体上。5.6.6.3.12 把密封圈8KA370.169放在泵壳体与铝罩之间,在铝罩上M6螺丝杆孔处,放塑料王密封垫,用2条M6x72螺丝把铝罩紧固在泵体上。5.6.6.3.13 在泵体(轴承6403侧)和方端盖之间放密封圈8KA370.169,用4条M8螺丝把方端盖紧固在泵体上。注意:油泵在整个组装过程中,应该在液压油桶内进行。让油泵壳体内和柱塞伐内都充满液压油。同时注意油泵组装完成后,不要拧动转轴。5.6
20、.6.3.14 把螺塞、油泵低压油进油管接头及高压油出油管接头均套入密封圈8KA370.165后,用搬手拧紧在泵体上。5.6.7 工作缸的检修:5.6.7.1 把工作缸体卡在虎钳上,用呆搬手把6管接头18管接头拆下,用管钳或管子链钳把工作缸两端缸帽拧开,取出工作缸活塞。注意:6管有逆止伐接头的安装位置。5.6.7.2 用专用工具拧下工作缸活塞杆密封压盖螺套,取出铜套、V型密封圈、支撑环。5.6.7.3 检查工作缸体内壁光滑,没有拉伤痕迹,光洁度在13以上,工作缸活塞及活塞杆表面不磨损,光洁度在13以上。如有磨损应更换新件。5.6.7.4 更换工作缸所有密封圈。5.6.7.5 在活塞缸体外圆套入
21、两道8KA370.158密封圈,在活塞端的缸帽端面放8KA765.070密封垫,把活塞端的缸帽拧紧在缸体上。5.6.7.6在工作缸活塞上套入8KA370.154密封圈、8KA370.303挡圈后装入工作缸体内。5.6.7.7 将活塞杆端的缸体外圆套入两道8KA370.158密封圈,在活塞杆端的缸帽端面放8KA765.070密封垫,把活塞杆端的缸帽穿过活塞杆拧紧在缸体上。5.6.7.8 分别把支撑环、夹布橡胶密封圈8KA370.240、纯橡胶密封圈8KA370.239、防挤环(塑料王制)8KA370.241、铜压圈、薄垫圈和压盖螺套穿过螺塞杆装入工作缸活塞杆密封处。用 专用工具把压盖螺套拧紧在工
22、作缸上。注意:压盖螺套的平面不要高出工作缸帽的端面。5.6.7.9 把18管管接头套入密封圈8KA370.167、6管接头上套入密封圈8KA370.165后,分别拧紧在工作缸上。注意:6管接头有一个装有逆止伐的接头,安装时不要把位置装错。5.6.7.10 工作缸组装后,用手拉动活塞杆运动不别劲,满足行程1321mm。(1331mmI型)5.6.7.11 在更换密封圈时,一定要检查密封圈的质量状况,5.6.7.12 如有损坏或弹性不良的均不能安装,安装V型密封圈时,防止“V”边翻起,引起漏油。5.6.8 高压放油伐的检修:5.6.8.1拧下高压放油伐的伐杆,取下伐杆上的密封圈和挡圈。5.6.8.
23、2 松开高压放油伐到压力表的6管接头,取出弹簧、球托、钢球。5.6.8.3 伐直径5.5mm的钢球,磨损或变形,应更换新件。5.6.8.4 伐杆无松动,无弯曲;端头平整无毛刺;弹簧不锈蚀,弹性良好;伐座与伐的密封严密。5.6.8.5 把钢球、托座、弹簧用液压油洗干净,顺序把钢球、托座、复位弹簧装入放油伐伐体内。把装上密封圈8KA370.165带有0.5mm小孔的高压放油伐至压力表的6管接头,用搬手把接头拧紧。5.6.8.6 在伐杆上套入密封圈8KA370.087后,装在高压放油伐伐体上。5.6.8.7 另两6管接头均套入8KA370.165密封圈后,装在高压放油伐伐体上,用300mm搬手拧紧。
24、5.6.8.8检查高压放油伐密封是否严密,如不严密应更换新伐。5.6.9 直流电动机的检修:5.6.9.1 拆下电动机端盖,抽出转子,清扫轴承,检查轴承是否有磨损,有磨损应更换新件。5.6.9.2 检查电动机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均匀,无磨损。5.6.9.3 检查碳刷磨损情况,接触面少于80%应研磨或更换新碳刷。整流子磨损深度不超过0.5mm。5.6.9.4 将转子装回定子内,把端盖装在定子上,均匀紧端盖螺丝。5.6.9.5 用500V摇表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在0.5M以上,如电机受潮可在8090进行干燥。5.6.9.6 油泵和电动机组装后试车。5.6.10 微动开关的检修:5.6.10.1 微
25、动开关动作灵活,开关触点接触良好。5.6.10.2 微动开关滚子压住蓄压筒活塞杆后,应留有12mm的剩余行程。5.6.10.3 微动开关安装位置符合技术标准要求。5.6.11 辅助开关检修:5.6.11.1 检查辅助开关切换动作是否灵活,触点分、合位置应和短路器分、合闸位置对应。5.6.11.2 检查触点不烧损。5.6.12 直流接触器的检修:5.6.12.1 直流接触器的触点无严重烧伤,动作灵活,无卡涩,触点的周期性良好。5.6.12.2 直流接触器线圈阻值2200。5.6.13 电接点压力表检修:5.6.13.1 电接点压力表定期检验。5.6.13.2 表针不卡涩,指示准确。5.6.14
26、二次控制回路检修:5.6.14.1 二次控制回路安装正确。5.6.14.2 引线和端子连接不松动,更不能脱落。5.6.14.3各引线的绝缘电阻用500V摇表测量在0.5M以上。5.6.15分、合闸线圈检修:5.6.15.1 分、合闸线圈不断线,导线截面符合标准。5.6.15.2分、合闸线圈绝缘阻值正常,20 时为1095.5。5.6.15.3 分、合闸线圈绝缘电阻用500V摇表测量在0.5 M以上。5.6.15.4分、合闸线圈和接线柱连接良好。5.6.16 加热器检修:5.6.16.1 加热器通电后热性能正常。5.6.16.2 加热器自动控制准确,0时投入,+5时切除。5.6.16.3用500
27、V摇表测量加热器的绝缘电阻1 M以上。5.6.17 管路检修:5.6.17.1 6、18mm的无逢钢管无裂纹。5.6.17.2 6、18mm的无逢钢管安装形状不变形,管子和接头安装要自然同心,不产生歪曲、扭力。5.6.18卡套检修:5.6.18.1 卡套不裂,不变形,没有毛刺。5.6.18.2卡套套在管子上,予紧力合适,形状自然,不受应力,不变形,18mm卡套和18mm管子连接时,在管子端头和18mm管接头之间放三个6平垫后,用螺母予紧,6管子在装卡套时,管子端头和管接头间不加垫,在螺母予紧时,把管子轻微抬起即可。5.6.19管路的连接:5.6.19.1 将低压油箱内清洗干净,清除滤油器的油泥
28、脏物,把各6、18mm的管子用液压油洗干净,检查管子、卡套和卡套螺母,有无变形和裂纹。5.6.19.2 把分闸伐、合闸伐装入低压油箱内,轻微固定。5.6.19.3 把工作缸、蓄压筒高压放油伐、油泵、电动机电接点压力表装在CY3液压机构箱内固定。5.6.19.4 6mm合闸控制油箱已装在合闸伐上。用6mm分闸泄油合闸自保持油管及6mm合闸自保持油管将分、合闸伐连接在一起。用18mm合闸进油管把合闸伐和低压油箱内合闸进油管的接头连在一起。5.6.19.5 用18mm的合闸进油管把低压油箱外18mm合闸进油管接头和工作缸上18mm合闸进油管接头连接在一起。5.6.19.6 用18mm的合闸进油管把工
29、作缸和蓄压筒18mm管接头连接在一起。5.6.19.7 用18mm的分闸进油管把工作缸和蓄压筒18mm管接头连接在一起。5.6.19.8 用6mm的管把工作缸油泵卸载逆止伐接头和油泵高压出油管接头连接在一起。5.6.19.9 用6mm的管把工作缸6管接头和高压放油伐连接在一起。5.6.19.10 用6mm的管把电接点压力表和高压放油伐连接在一起。5.6.19.11 用6mm的管把高压放油伐和低压油箱泄油管连接在一起。5.6.19.12 各个管路连接好之后,把螺母紧固。5.6.19.13 把低压油箱内的分、合闸阀阀紧固。5.6.20 空载调试前的准备工作:5.6.20.1 把微动开关装在固定架上
30、,然后把固定架装在蓄压筒的端帽上。把直流接触器、辅助开关安装固定。5.6.20.2 把分、合闸阀的线圈引线接在低压油箱内的接线柱上,拧紧接线柱螺母。注意:在接好线圈引线后,用500V摇表测量线圈引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在20M以上。5.6.20.3 给低压油箱内注干净的#10航空液压油,油位注到油标上限。5.6.20.4 用微型滤油机对油箱内的液压油进行过滤,过滤时间2小时以上。静置4小时以上。5.6.20.5 检查直流电源供电正常。5.6.20.6 松开油泵螺塞,检查泵体内是否灌满液压油,同时把油泵壳内的空气排出。5.6.20.7 油泵低压油供给正常后,可启动油泵电动机建压。5.6.20.8 液压
31、系统高油压建压正常,即高油压超过予油压12Mpa,打开高压放油伐把液压系统高油压泄掉。5.6.20.9当液压系统的压力为零时,蓄压筒活塞杆下降到底,测量从蓄压筒活塞杆密封圈压盖的平面为基准面至蓄压筒活塞杆28圆周底面的距离为活塞杆外露总长度一般为316318mm。316mm182mm=134mm关闭高压放油伐 ,启动油泵建压,当蓄压筒活塞杆行至压盖平面距活塞杆28圆周底面的距离为134mm时,停车,微动开关1CK的滚轮刚好脱离活塞杆28圆周,此时将1CK的位置固定在微动开关的支架上。注意:当活塞杆28圆周脱离1CK滚轮时,1CK的常开接点12应该打开(听声音或用万用表测量)。当把1CK的位置固
32、定好以后,可进行空载调试。5.6.21 空载调试:5.6.21.1 油泵排气打开油泵上的螺塞,使油泵泵壳内的空气排出,而液压油从螺塞孔内溢出,然后把螺塞拧紧。5.6.21.2 液压系统排气,启动油泵电机,等液压系统的油压上升超过予充氮气压力后,打开高压放油伐放油,再关闭高压放油伐建立油压,反复多次。判断:在零表压时,关闭高压放油伐,启动油泵电机,观察电接点压力表的指针能迅速平稳地上升到予充氮气压力后再缓慢升高,初步排气完成。说明:液压系统进一步排气需再多次慢分、慢合闸和快合、快分过程中彻底完成。5.6.21.3 检查氮气予压力Pn和额定油压Ph。在零表压时,蓄压筒活塞杆下降到底,关闭高压放油伐
33、,启动油泵电机,电接点压力表指针迅速上140Kg/cm2,随后油压逐渐上升,直至油泵电机自动停止。静置20分钟左右,打开高压放油伐,使油压缓慢下降,当油压下降到110Kg/cm2时,压力表指针突然下降回到零位。予充氮气压力Pn按下式计算:Pn=110+140/2 x 0.96=120说明:温度变化1时,予充氮气变化0.45 Kg/cm2。CY3液压机构的予充氮气压力为120 Kg/cm2,CY3(16.0uPa),是20时的标准。温度变化、表误差等予充氮气压力也有误差。当1CK自动停泵静置20分钟,观察电接点压力表的指针指示位置为220 Kg/cm2,标准为192 Kg/cm2,是20时的值,
34、考虑温度因素、表的误差、精确度、予充氮气的压力误差,所以,压力表的值是参考油压值。CY3、CY3型液压操作机构安装使用说明书P9额定油压值为参考油压值。5.6.21.4蓄压筒活塞杆行程相应的微动开关位置的调整:在零表压时(以蓄压筒活塞杆下降到底为准)测量蓄压筒活塞杆外露长度从蓄压筒活塞杆密封压盖板平面至活塞杆28圆周平面间的距离为314mm。5.6.21.4.1调整标准:微动开关蓄压筒活塞杆行程(mm)参考油压SW6220(Kg/cm2)1CK1823192(240)2CK172186(23.4)3CK112163(20.5)4CK823(923)148(19.5)5CK135(142)220
35、引自:CY3、CY3液压操动机构安装使用说明书,314182=132314172=142314112=20231482=232314135=1795.6.21.4.2方法:启动油泵电机,当活塞杆上升到其28圆周平面距活塞杆密封压盖板平面间的距离为232mm,停车此时4CK的滚轮刚脱离活塞杆28圆周,这是4CK位置时活塞杆的行程,将微动开关4CK的位置固定在微动开关位置安装179mm支架上。启动油泵蓄压筒活塞杆运动距离为202mm、142mm、132mm即为3CK、5CK、2CK、1CK的固定位置,当3CK、5CK、2CK、1CK的滚轮刚脱离活塞杆28圆周时,将微动开关3CK、5CK、2CK、1
36、CK的安装位置固定在微动开关的位置安装支架上。同时记录1CK5CK时的额定油压。此时油压均为参考油压值。当1CK位置自动停泵,切断油泵电机电源,蓄压筒活塞杆28圆周刚脱离1CK滚轮时(微动开关的12接点打开),测量蓄压筒活塞杆密封压盖至活塞杆28圆周平面距离为132mm时说明1CK的安装位置正确。缓慢打开高压放油伐,蓄压筒活塞杆也缓慢下降,当活塞杆的28圆周刚脱离2CK的滚轮(微动开关12接点打开)测量活塞杆密封压盖至活塞杆28圆周平面的距离为142mm,说明2CK的安装位置正确。微动开关安装位置调整时蓄压筒活塞杆是从上往下走,而微动开关安装位置校验是蓄压筒活塞杆是从上往下走。3CK、4CK、
37、5CK安装位置的校验方法同2CK的校验方法。5.6.21.5测量液压系统建压时间:5.6.21.5.1方法:在零表压时启动油泵电机,建压直至油泵电机自动停车。从零压到额定油压所用的打压时间。5.6.21.5.2标准:建压时间不大于230。5.6.21.6慢合、慢分操作试验:5.6.21.6.1方法:在零表压时启动油泵电机,当液压系统油压缸高于予充氮气压力时,立刻用手扳低压油箱盖的合闸按钮或分闸按钮,就能实现慢合慢分闸。5.6.21.6.2标准:工作缸活塞杆运动平稳,无卡涩现象,工作缸活塞行程1321mm(1331mm)辅助开关切换正常。5.6.21.7 高油压试验:5.6.21.7.1方法:分
38、别在分闸和合闸位置,用手触动2CK微动开关,强迫油泵电机启动,待液压系统油压升高到350Kg/cm2时停泵,测量蓄压筒活塞杆外露长度,静置2分钟后,再以同一基准面测量蓄压筒活塞杆的外露长度。5.6.21.7.2标准:蓄压筒活塞杆不位移,即杆不上升也不下降。5.6.21.8快速合、分闸操作:5.6.21.8.1方法:在额定油压下,用手扳低压油箱盖上的合闸和分闸按钮,即可实现快速合、分闸。5.6.21.8.2标准: = 1 * GB3 工作缸活塞行程:31mm(1321mm)。 = 2 * GB3 工作缸活塞杆运动平稳。 = 3 * GB3 辅助开关转换正常。5.6.21.9测量操作油压降:5.6
39、.21.9.1方法:在额定油压下,切断油泵电机电源,测量蓄压筒活塞杆外露长度L1,然后进行合闸和分闸各操作一次后,再以同一基准面测量蓄压筒活塞杆外露长度L2,L2L1=L,L的长度即为合、分闸各次的操作油压降。5.11.9.2标准:L不大于25mm,即合、分闸各一次,盖压筒活塞杆下降不超过25mm。5.6.21.10二级阀活塞机械闭锁试验:5.6.21.10.1方法:在额定油压下,快速合闸,切断油泵电机电源,打开高压放油伐使液压系统的油压降至零后,(以蓄压筒活塞杆下降到底为准)用手扳分闸按钮二次,再关闭高压放油伐,启动油泵电机重新建压。5.6.21.10.2标准:工作缸活塞无慢分闸运动,并且能
40、够顺利地建起油压。5.6.21.11油压控制系统试验:5.6.21.11.1方法:给上二次操作电源保险,强行让油泵电机运行,液压系统油压超过额定油压后继续上升,当压力升至250Kg/cm2(24.5MPa),中间继电器常闭接点打开,切断油泵电机电源,油泵电机停车。在额定油压时,切断油泵电机电源,打开高压放油伐,当电接点压力表指针下降到100Kg/cm2(9.8MPa),蓄压筒活塞杆下降位置已经超过2CK的安装位置,中间继电器常闭接点打开,切断了油泵电机电源,油泵电机不能自动启动建压。5.6.21.11.2标准:液压系统油压异常升高达到250Kg/cm2时,中间继电器动作,油泵电机停止运转。当液
41、压系统油压异常降低,达到100Kg/cm2(9.8MPa)时中间继电器动作,油泵电机停止运转。5.6.21.12电动操作试:5.6.21.12.1方法:液压系统油压在250Kg/cm2(24.5MPa)时,操作电压在65%(DC143V)额定电压进行单合闸、单分闸试验。5.6.21.12.2标准:能够顺利的分、合闸。5.6.21.12.3液压系统油压在油泵电机自动启动的油压(即蓄压筒活塞杆位于2CK位置处)用30%额定操作电压,进行分闸操作,应拒分。5.6.21.13密封性能试验:5.6.21.13.1方法:CY3机构分别处于合闸和分闸位置,在额定油压下切断油泵电机电源,测量蓄压筒活塞杆外露长
42、度各静置8小时后,测量蓄压筒活塞杆的长度。5.6.21.13.2 标准:蓄压筒活塞杆外露长度下降不超过3mm。1、导电杆的行程:39010(15)mm。2、电杆的超行程:605mm(624)。3、额定油压下刚分速度:(5.5/5.4)+1-0.5米/秒。 (无油/有油): (8.2+1-0.5/8+1-0.5)4、定油压下最大分闸速度:(8.5/8)1.5米/秒 (无油/有油) (10/9.5+1.5-1)5、合闸时间不大于0.2秒。6、固有分闸时间不大于0.04秒(0.035)。7、同相分闸同期性5ms。8、相间分闸同期性5ms。9、同相分合闸同期性5ms。10、相间合闸同期性10ms。11
43、、合闸速度:3.5+1-0.5/3.4+1-0.5。5.6.22 断路器的调整:5.6.22.1断路器调整前的准备工作:5.6.22.1.1搭检修平台。5.6.22.1.2绝缘油过滤后进行电气性能试验。5.6.22.1.3准备好调整工作用的专用工具。5.6.22.2断路器的调整:5.6.22.2.1断路器在分闸状态,启动油泵电机使CY3液压系统建立油压,压力到额定油压,油泵机组自动停车。5.6.22.2.2在CY3液压机构额定油压下,把断路器水平传动杆和CY3液压机构工作缸活塞杆用螺纹接头连接在一起。5.6.22.2.3调节水平传动拉杆的双头螺杆使油缓冲器活塞杆端头和底架传动大轴装配的内拐臂之
44、间铀.5mm的间隙,不要超过mm。5.6.22.2.4把提升杆下部夹叉和底架传动大轴装配的内拐臂用轴销连成一体。5.6.22.2.5测量A尺寸:5.6.22.2.5.1标准:A=142mm。5.6.22.2.5.2方法:在油缓冲器活塞到底的情况下,调节提升杆下部夹叉螺杆的长度,来实现A=142mm的标准,说明:尺寸A的计算方法,从中间机构箱上提升杆装置行走的轨道下沿至提升杆装置的滚子下沿间的距离A尺寸,测提升杆装置两侧滚子下面沿距轨道下沿距离的平均值。注意:变直机构两侧连板的安装位置。5.6.22.2.6 A尺寸调整好后把底座盖板加密封垫后用螺丝紧固在断路器底座上。从中间机构箱变直机构长方孔加合格绝缘油30Kg,把油缓冲器淹没。5.6.22.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年泰州市靖江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2月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农业物资供应链优化管理协议
- 2025年专业除鼠服务合同
- 2025年出租车经营权承接策划协议
- 2025年通信传输设备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给皂液机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农业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协议
- 2025年建筑工程中介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农产品销售合作协议合同
- 2025年棉花加工成套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中央2025年交通运输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6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上半年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限公司招聘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真空泵日常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
- 2022年广东省10月自考艺术概论00504试题及答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朱超-答辩通用PPT模板
- 隧道二衬承包合同参考
- 空气能热泵系统
- 日产块冰400吨冰库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
- 建筑行业钢桁架等制作工艺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