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法律法规.课件_第1页
消防法律法规.课件_第2页
消防法律法规.课件_第3页
消防法律法规.课件_第4页
消防法律法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消防培训授课人:罗行座百色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消防法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年月日起颁布实施的。它共有六章54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火灾预防;第三章消防组织;第四章灭火救援;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年月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同时废止。2008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通过,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共有七章74条。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火灾预防 第三章消防组织 第四章灭火救援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增加第五章监督检查。 新消防法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责任、消防执法监督等方面,对现行消防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完善。一、消防法律法规(二

2、)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报火警的方法:发现火灾后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并讲清起火的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到路口迎候消防车。消防队救火不收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二、火灾的预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章火灾预防第十六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

3、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

4、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公安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案。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三、火灾扑救 按照我们消防定义,灭火基本方法有四种:一是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扑救

5、火灾,其主要作用就是冷却灭火。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二是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火灾。采取隔离灭火的具体措施很多。例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人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阻拦、疏散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 构,形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三是窒息灭火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而熄灭,适用于扑救封闭式的空间、生产设备装置及容

6、器内的火灾。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救火灾时,可采用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沙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气、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域;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部件来封闭燃烧区,阻止空气进入。此外,在无法采取其他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扑救。但在采取窒息法灭火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燃烧部位较小,容易堵塞封闭,在燃烧区域内没有氧化剂时,适于采取这种方法。2在采取用水淹没或灌注方法灭火时,必须考虑到火场物质被水浸没后能否产生的不良后果。 3采取窒息方法灭火以后,必须确认火已熄灭,方可打开孔洞进行 3采取窒息方法

7、灭火以后,必须确认火已熄灭,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严防过早地打开封闭的空间或生产装置,而使空气进入,造成复燃或爆炸。4采用惰性气体灭火时,一定要将大量的惰性气体充入燃烧区,迅速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以达窒息灭火的目的。四是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卤代烷灭火剂。灭火时,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到燃烧区内,使灭火剂阻断燃烧反应,同时还要采取冷却降温措施,以防复燃。这是消防理论的定义,而实际工作中我们碰到的事情会是怎样呢。例如变压器着火怎么扑救 (一)断电灭火: 1、断电技术措施:为防止火场上发生触电事故,因此

8、在断电时首先要有单位电工技术人员的合作,其次应有专门的断电装备,切断电源时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A、变电所断开主开关; B、用跃落式熔断器切断电源; C、请求供电部门对变压器所在的地域进行停电。 2、断电后的扑救措施:变压器发生火灾时,切断电源后的扑救方法与扑救可燃液体火灾相同。 A、如果油箱没有破损,可用干粉、1211、CO2等灭火剂进行扑救; B、如果油箱破裂,大量油流出燃烧,火势凶猛时,切断电源后可用喷雾水或泡沫扑救,流散的油火,也可用砂土压埋,最大时,可挖沟将油集中用泡沫扑救。 C、大型的变电设备,都有许多瓷质绝缘套管,这些套管在高温状态遇急冷或冷却不均匀时,容易爆裂而损坏设备,可能造

9、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有绝缘油的套管爆裂后还会造成绝缘油流散,使火势进一步扩大蔓延,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最好采用喷雾水灭火,并注意均匀冷却设备。 (二)带电灭火:在灭火战斗中,常常遇到设备带电的情况,有的情况紧急,为了争取战机,必须在带电情况下进行扑救。有时因生产需要或其它原因无法切断电源时,或遇切断电源后仍有较高的残留电压时,也需要带电灭火,带电灭火关键是解决触电危险,当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后,对带电的变压器火灾的扑救方法就和断电后的扑救方法相同 1、用灭火器带电灭火: 、常用灭火剂和最小安全距离:常用的灭火剂有CO2、干粉等,这些灭火剂都不导电,有足够的绝缘能力。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应使人体距带电体

10、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m; 、注意事项:一是注意操作要领和使用要求;二是尽量在上风喷射。 、保持最小安全距离。 对于有可能被变压器火势波及的其他设备,应及时采取隔离或停电措施。变压器喷出的着火油流应采取沙土堵挡,防止进入电缆沟内。如电缆沟内已蔓延起火,应用黄土、黄沙、泡沫覆盖,将火扑灭,并堵死油流。电缆着火后,按电缆着火扑救方法进行扑救。 当变压器着火并威胁到装设在其上方的电气设备,或当烟雾、灰尘、油脂污染或飞落到正在运行的设备和架空线上(如带电出线)时,则先断开这些设备的电源。同时采取其他的保护隔离措施。对相邻设备有威胁时,有水幕系统的应开启水幕装置或采用多支水枪在设备之间形成隔离水幕

11、。 在扑救变压器火灾时,应统一指挥,根据电源切断与否和火势发 展及蔓延情况,下达适当的灭火指令。救火应冷静安排工作,避免现场混乱,造成触电伤人或者变压器爆炸伤人。 变压器设置室内应达到通风条件,在山上或空旷地方应保证安全间距。四、火场逃生应针对着火楼层、地点和火势大小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自救、互救。火场逃生要迅速,动作要快,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逃生第一的思想。逃生时必须冷静,认准安全出口,沿疏散指示标志逃出。在逃生时要防止中毒,尽量避免大声呼喊,防止烟雾进入口腔;用水打湿衣服后捂住口鼻,一时找不到水,可用饮料来打湿衣服代替;并采取低姿行走或匍匐前进,减少烟气对人体的危害。如1985年4月18日深

12、夜,哈尔滨市天鹅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起火的楼层住着一位日本客人,他在18日入住进11层客房时,先在门口观察了周围环境,了解了疏散出口的位置和周边情况。当夜里意识到失火后,便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这就是日本客人熟悉所处环境的益处。 发生火灾后应采取的对策: 1、发生火灾房间内的人员首先要根据火情进行自救,如果火势较小,可以用灭火器或室内消防栓进行灭火,也可以用浇湿的毛毯、棉被覆盖,窒息灭火,将火灾消灭在火灾初起阶段。发现起火应首先断电,特别是用水扑救前,必须断电。 2、如果火势较大,自行扑救有困难或不能扑灭,应迅速跑出着火房间并关闭房门,截断烟雾的扩散和阻碍火势的蔓延,并呼喊或通知楼上各房间的人,迅速疏散到地面安全地区。 发生火灾后的救生方法:着火层下层的人,应自行迅速顺楼梯疏散到地面。着火层应采取以下救生方法:1、房间内着火首先逃出房间,关闭房门,呼喊示警,并打电话报警。打电话报警时应说清地点、楼号、楼层、房号、人员被困情况、着火物质、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2、房间外着火时,若通往楼梯的门未被火封死,可以用浇湿的手帕、毛巾捂住口鼻,采取弯腰或爬行的低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