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概论_第1页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概论_第2页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概论_第3页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概论_第4页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概论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与现状2008年全国工矿商贸事故起数比例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是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历来是国内外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2009年上半年全国工矿商贸事故起数比例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与现状全国事故总数下降,建筑业事故增加 2009年全国各类事故发生379244起,死亡83196人,同比减少34930起、7980人,分别下降8.4%和8.8%。 2009年建筑施工发生各类事故2330起,死亡2760人,同比分别上升2.8%和2.1%。特别是发生较大以上坍塌坠落事故78起,死亡344人。 发生起数前三位的事故类别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与现状主要原因

2、分析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与现状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建设工程点多面广量大,施工活动空前活跃各方责任主体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特别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没有层层落实到基层、作业队班组作业现场施工组织不合理重大及危险工程未做专项设计和专家论证,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从业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严重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后,安全技术保障和防护措施不配套政府行业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知识目标:理解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及安全管理的方针和特点了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熟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熟悉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机制能力目标:能解释安全生产管

3、理的概念能熟悉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制法制和机制 安全管理 体 制法 制机 制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制法制和机制 安全管理 法 制建筑法劳动法保险法规建筑合同法规建筑安全条例其他法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制法制和机制 安全管理 机 制建筑安全责任制工程保险制建筑安全教育建筑安全工程师建筑安全成本建筑安全规范建筑安全设施建筑安全科研 观 念 制 度 专业人员 安全技术 安全投资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制法制和机制 安全管理 体制 政府组织 社会组织专业人士组织咨询组织承包商组织投资、开发商组织保险机构工人联合组织其他组织1 建筑施工安全概论1.1 安全生产知识概述1

4、.2 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1.3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1.1安全生产知识概述安全生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最基本需求,不仅关系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家庭的幸福安康,也关系到产业的健康发展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111 安全生产术语(1)危险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对人、财产或环境具有造成伤害的潜能,是系统呈现出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具有导致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生产活动中断的趋势。(2)安全安全是指系统中免除了危险的状态,是系统呈现的另一种状态,也就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因此,安全是与危险、威胁、事故等状态和结果相对应的。(3)事故事故是指造成死亡、伤害、疾病、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5、是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负面事件。1.1.2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生产的内涵所谓的安全生产,是指为了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事故,而采取的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设备和设施免遭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目的是保障生产活动正常进行。从安全生产的内涵看,安全生产属于由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科学范畴相互渗透、相互交织构成的保护人和财产的政策性和技术性的综合学科。其中,社会科学部分研究立法、监察、组织、管理;自然科学部分研究防止事故发生,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自然危

6、害所必需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3)安全生产的意义1)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安全生产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来抓。2)安全生产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如果一个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负责人只重视生产,重视经济工作,轻视安全工作,把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必然造成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势必影响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3)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安全生产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安全做基础,生产经营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

7、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经济的发展。1.1.3 安全生产方针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002年在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中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定为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俗称为“安全生产八字方针”。2005年在中央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又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补充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俗称为“安全生产十二方针”。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有如下含义: (1)坚持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治理;只有有效防范事故,综合治理隐患,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2)“安全第一”是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

8、角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的时候,生产应该服从安全;(3)“预防为主”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对生产要素采取管理、技术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进行;(4)安全生产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只有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第一”是原则和目标是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确立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肯定了安全在建设工程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安全第一”的方针,就是要求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

9、包括管理者和操作人员以及对工程建设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人员都必须树立安全的观念,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牺牲安全。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事生产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正常进行,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预防为主”是手段和途径是指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对不同的生产要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综合治理”是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它是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以对企业和施工现场的综合评价为基本手段,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

10、,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统筹规划、强化管理、分步实施、分类指导、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除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和场容场貌外,更要关注企业本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施工现场和工人行为的标准化,达到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的目的。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一个整体。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尽一切可能为作业人员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和条件,积极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作业人员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其次,安全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生产活动进行,不仅要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要促进生产的发展。

11、离开生产,安全工作就毫无实际意义。安全生产原则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生产工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它体现了安全和生产的统一,生产和安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起来,应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2.“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是指安全生产工作是衡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它要求在对项目各项指标考核、评优创先时,首先必须考虑安全指标的完成的情况。安全指标没有实现,即使其他指标顺利完成,仍无法实现项目的最优化,安全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3.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的原则“三同时”

12、原则是指一切生产性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建设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规和标准。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及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确保项目投产后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要求。4.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在处理事故时必须坚持和实施“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整改预防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责任领导不处理不放过。1.2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人们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建筑施工是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各类生产活动的总和,在现代社会,也可

13、以说是把设计图纸描绘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在指定的地点、空间,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施工现场,也叫工地。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行业统称为建筑业。 1.2. 1 建筑施工的特点建筑施工生产活动的最终物质成果是建筑产品。建筑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与其他产品生产过程存在诸多不同。(1)固定性。建筑产品固定在一个地方制造,位置不能移动,绝大多数施工活动都在这个地点完成。(2)庞大性。体积庞大、高空作业多,受气候影响大。建设工程一般体积庞大,如房屋建筑,一般层高为3m,从一层到十几层甚至几十层,整个房屋的高度达到几十米甚至几百

14、米,建筑工人要在高空上从事露天作业,受气候的影响非常大。(3)多样性。建筑产品的使用功能、外观形状各异,即使同一类的工程,也是千差万别的。一项建设工程,每道工序、施工方法是不同的。尽管在有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建设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生产工艺复杂多变性,受施工要求、施工时间、施工场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变化大,管理难度大,给施工安全带来不少的隐患。(4)总体性。建筑工程是由多个功能部分共同组成的,每个功能部分又是由许多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加工、装配组合而成。这些特点还决定了建筑施工活动具有生产流动性大、露天交叉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和劳动强度大等特点。 施工队伍随着工程建设会在不同的施工

15、场地间流动,同时,施工队伍中的人员流动也相当大,总是有新的工人加入到施工队伍中,使施工队伍的管理难度加大。目前,很多工地上的建筑工人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较差,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大部分在露天空旷的场地上完成一幢房屋建筑从基础、主体结构到竣工验收,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70%。尽管目前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出现了大模、滑模、大板等施工工艺,机械设备代替了不少人的劳动,但从整体建设活动来看,手工操作的比重仍然很高,工人的体力消耗很大,劳动强度相当高,建筑施工还是一个重体力行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 1.产品的固定性导致作业环境局限性建设产品坐落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

16、导致了必须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上集中大量的人力、物资、机具来进行交叉作业,导致作业环境的局限性,因而容易产生物体打击等伤亡事故。2.露天作业导致作业条件恶劣性建设工程施工大多是在露天空旷的场地上完成的,导致工作环境相当艰苦,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 3.体积庞大带来了施工作业高空性建设产品的体积十分庞大,操作工人大多在十几米,甚至几百米上进行高处作业,因而容易产生高处坠落的伤亡事故。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 4.流动性大,工人素质低带来了安全管理的难度性由于建设产品的固定性,当这一产品完成后,施工单位就必须转移到新的施工地点去,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素质较差,要求安全管理举措必

17、须及时、到位,带来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性。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 5.手工操作多、体力消耗大、强度高带来了个体劳动保护艰巨性在恶劣的作业环境下,施工工人的手工操作多,体能耗费大,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都比其他行业要大,其职业危害严重,带来了个人劳动保护的艰巨性。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 6.产品多样性,施工工艺多变性要求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的保证性建设产品多样性、施工生产工艺复杂多变性,如一栋建筑从基础、主体至竣工验收,各道施工工序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其不安全的因素各不相同。同时,随着工程建设进度,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也在随时变化,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针对工程进度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及时地采取

18、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予以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 7.施工场地窄小带来了多工种立体交叉性近年来,建筑由低向高发展,施工现场却由宽到窄发展,致使施工场地与施工条件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多工种交叉作业增加,导致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事故增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 施工安全生产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施工生产的不安全隐患多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个体劳动保护以及使电气工具上,伤亡事故也多发生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坍塌等方面。同时,超高层、新、奇、个性化的建筑产品的出现,给建筑施工带了来了新的挑战,也给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工程

19、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制法制和机制 安全管理 法 制建筑法劳动法保险法规建筑合同法规建筑安全条例其他法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制定一系列安全法规,使之有法可依。通过法律框架下政府对建筑业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高建筑业生产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率。近年来,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施工安全技术标准的相继出台,为保障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法律武器,在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做到了有法可依。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规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宪法为依据

20、、以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由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技术标准所组成的综合体系。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分为以下几个层次:2.1.1 宪法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确定了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基础。其他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服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被修改或废止。我国宪法规定: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髙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这是对安全生产方面最高法律效力的规定。 2.1.2 法律狭义地讲,我国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法定程

21、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是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的立法依据和基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具有规范性的决议、决定、规定、办法等,也属于国家法律范畴。建筑法律是建筑法规体系的最高层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目前我国颁布的建筑法律主要是建筑法,涉及建筑安全生产的还有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21.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由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根据并且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从法律效力上讲,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法律。建筑法规是国务院根据有关法律授权条款和管理全国建筑行政工作的需要制定的,是对法律条款中

22、涉及建筑活动的进一步细化。目前我国颁布的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主要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涉及建筑安全生产的还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建设法律建设行政法规建设部门规章地方性建设法规地方性建设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 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法律建设行政法规建设部门规章地方性建设法规地方性建设规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3、体系2. 1.4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包括以下两个层次:(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仅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规范性文件。(2)较大的巿(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巿、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仅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规范性文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根据本行政区建筑行政管理需要制定的行政法规,就是地方性行政法规,如

24、山东省建筑巿场条例、上海巿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 2.1.5 规章规章按制定主体的不同可分为行政规章和地方性规章。(1)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所属部门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也称部门规章。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在全国行业、部门内具有约束力。建设部门规章一般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制定.并以建设部令的形式发布,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等。(2)地方性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巿的人民政

25、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行政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性建筑规章一般以省(市)政府令的形式发布,如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72号)、山东省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32号)等。 建设法律建设行政法规建设部门规章地方性建设法规地方性建设规章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原建设部13号令)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原建设部15号令)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28号文)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

26、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建筑法的框架体系 1.总 则 2.建筑许可 3.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 4.建筑工程监理 5.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6.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7.法律责任 8.附 则 立法目的: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作用:建筑法的出台,为建筑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为解决当前建筑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法律武器,也为推进和完善建筑活动的法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在安全生产法出台前的一段时间内,建筑法是规范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

27、的惟一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法的框架体系1.总 则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3.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4.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5.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6.法律责任7.附 则立法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 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综合性基本法,它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正式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的重要标志,是入世后

28、依照国际惯例,以人为本、关爱生产、热爱生命、尊重人权、关注安全生产的具体体现,是我国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采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标本兼治的重大措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已经2003年11月12日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2003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发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框架体系1.总 则2.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 3.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 4.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5.监督管理 6.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7.法律责任8.附

29、则立法目的: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本条例 。 条例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制法制和机制 安全管理 机 制建筑安全责任制工程保险制建筑安全教育建筑安全工程师建筑安全成本建筑安全规范建筑安全设施建筑安全科研 观 念 制 度 专业人员 安全技术 安全投资 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相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由于参与建设的单位、部门、工种、人员很多,这就需要一个系统的管理,要确保整个系统管理的有效

30、运行,必须建立和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生产责任体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水木桶能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缝隙。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必然导致在安全生产这个大系统中,存在着单位与单位、部门与部门、工种与工种、岗位与岗位、上下级之间许多交点问题。我们称之为管理的交点。对任何一个交点的漠视和配合上的失误,就像“水木桶木板之间的缝隙”一样,都会带来漏水的损失或全局的失败。 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和健全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决策执行、考核奖惩、整改提高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自觉做到制度的刚性化、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为此,就

31、要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将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部位、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和每一个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从而构建完善的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机构、建章立制 一)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确保企业第一主体责任的完全落实。 安全科学的预防理论表明:安全生产的根本是要求生产技术系统运行条件安全,企业生产过程安全,员工作业岗位安全。因此,国家安全法规的颁布和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各级政府的行政许可和执法监督,主管部门的安全监察和行业安全检查等措施,归根到底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各过程环节的安全规范现场单元作业的安全运行岗位员工的安全健康。所以,企业是安全生产保障和

32、事故预防的最终归宿,是决定生产过程安全单元作业安全员工岗位安全的根本和基础。因此,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然是也必须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企业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履行的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企业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就需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规规定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否则要接受未尽责的追究。-健全机构、建章立制建立现代责任理念,讲求科学责任原则。 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每一个员工,都应从思想认识上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和现代社会要求的安全责任理念:领导决策者应该建立“责任重于泰山”的“第一责任”理念;各级管理者应该建立“向上级负责,向下级负责,向自己负责”的“勇于

33、负责”责任理念;每一个员工应该建立“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企业安全我尽责”的“主动尽责”责任理念。 要保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性,需要遵循如下安全生产的责任原则,即: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岗双责的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健全机构、建章立制全面建立企业内部管理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生产法相关责任要求。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企业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级管理者的责任体系,并落实好相关责任要求。安全生产法对企业组织行为明确的要求是: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确保安全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

34、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做好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落实好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个人行为提出的责任要求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健全机构、建章立制 二)建立和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和标准化。 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更进一步地明确相关单位在各自工程建设中的安全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时限,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关的安全管

35、理制度来强化相关单位的管理职责。-健全机构、建章立制 1)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和拆除工程备案制度。 交通工程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根据项目监督权限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及其委托的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备相关工程安全资料。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施工单位应当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班组长以及每个岗位的作业人员身上。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

36、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健全机构,建章立制4)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 施工单位在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使用前应组织检验和验收,自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根据项目监管权限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登记。5)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建设单位要加强对交通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管,组织开展好企业安全生产评估,搞好分类指导和重点监管。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及其负责人或业主,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和经济处罚的力度。 6)整改制度。 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

37、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施工单位对政府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单位检查出的安全隐患也应立即整改,否则将按照国家规定接受进一步的行政、经济处罚乃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淘汰制度。 国家对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实行淘汰制度。施工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积极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健全机构,建章立制8)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施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伤亡事故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

38、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上报。9)教育培训制度。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不少于两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培训或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培训。10)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已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进

39、入施工现场前的各类操作人员和农民工人进行详尽的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11)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制度。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签字后方可实施。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必要时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健全机构,建章立制 12)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

40、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13)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由施工单位支付,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14)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够规范企业干部职工的行为,是实现“要我安全

41、”向“我要安全”转变的桥梁。企业是否制定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的安全管理制度是衡量一个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是否夯实的具体标志。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3.2强化和细化安全教育培训,为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安全工作难做就在于,它不象财务、会计、法律这样的业务部门,光靠一些精英人物就可以完成,安全工作要靠各从业单位(业主、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各部门、各工种以及到基层每一个人来执行,只要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带来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生,这是一个系统整体素质的反映。同时,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的容量不是取决于其中的长板,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同

42、样道理,企业能否做到长效安全,不是由能力和素质领先的多数职工来决定,而是受少数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技能不足的职工所左右。-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意识有待提高“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安全必须懂安全!”但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在安全生产管理层面还有相当多的企业领导和各类管理人员素质还比较低下,能力也不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安全生产意识还比较淡薄,没有很好地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纳入自己的工作思路中;二是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理解掌握不多;三是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比较缺乏;四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在施工作业层面的各类操作工人和农民工,还有相当多的人存在着:一是安全意识和

43、自我保护意识相当淡薄;二是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甚至空白;三是施工操作的盲动性和随意性较为明显突出。-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意识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开展。因此,加强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各类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已成为刻不容缓,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这项工作也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项为安全工作提供思想、智力和能力保证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各从业单位必须把项目安全培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让从事公路工程施工的所有从业人员都应接受相关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培训 相关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主要指的是:安全法制教育和培训、安全

44、思想教育和培训、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安全技能和培训、事故安全教育等五个方面。 -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关键在于提高培训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增强安全培训的针对性,从培训的理念、方法、内容、手段、考核方式上做文章;二是要增强安全培训的务实性,对于培训的对象和内容,要合理安排,同时要稳扎稳打,步步深入,因需施教,因人施教,以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安全教育培训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才能提高人们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增强安全素质;只有不断提高安全教育培训质量,才能较好地防止和遏制事故的发生,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为经

45、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4.3、注重安全生产投入,为安全工作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心愿和强烈的呼声,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但也很脆弱,一旦失去了就不可能重来! 因此,我们必须要用“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生产理念、用爱心、用改革开放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来真心呵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切实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物质投入,为每一个生命的延续、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安全保障。 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第八、二十二条和办法第十四、

46、二十二条,对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作出非常明确的规定,各从业单位必须认真遵照执行。-安全生产投入 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使用和管理。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施工单位挪用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责令限期改正,处挪用费用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建设、监理单位要加强对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监督使用,可以通过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来进行约束和管理。-安全投入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应使用在下列项目: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

47、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5、安全技能培训及应急救援演练支出;6、其他直接相关的支出。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确保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安全需要投入、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安全生产需要付出成本,企业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治理和整改,需要完善的安全措施,其中经费一定要到位;-安全投入 企业要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要建立安全奖励机制,安全奖励基金要到位; 另外,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宣传教育及安全生产专题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来保证。 企业是安全投入的主体,要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

48、平,就需要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有了资金的保障,才能把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才能做好企业的各项生产工作。-安全生产检查内容4.4、开展工程安全生产检查,保障建设工程安全。 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可以了解从业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获取安全信息,发现不安全因素,消除安全隐患,交流经验,推动安全工作,促进安全生产。(一)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内容一般来说,安全检查从查思想、查制度、查责任、查领导、查隐患、查整改等方面内容入手。一是查思想。即查从业单位各级领导、群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是否正确,安全责任心是不是很强;有无忽视安全的思想行为

49、;也就是查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素质。-安全生产检查内容二是查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是从业单位全体职工的行动准则和规范。查制度就是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在生产活动中是否得到贯彻执行,有无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组织和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与管理制度;工伤事故调查处理及统计报告制度;特种作业、尘毒作业、职业病、职业禁忌症管理制度;保健、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职工安全守则。-安全生产检查内容三是查责任。即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建设

50、、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试验检测、安全评估等从业单位是否按照办法规定的安全责任,并结合工程具体项目中安全生产要素和特点落实各自应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具体内容和要求办法第三章安全责任从第十四条至三十三条共二十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四是查领导。即检查从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检查从业单位各级领导是否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议程;是否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是否坚持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工作中是否执行了“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安全机构是否健全、全员安全管理是否发挥作用。事实证明:只要各级领导重视安全

51、、参与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就会取得好的效果。-安全生产检查内容五是查隐患。即深工程施工现场,检查从业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的设备、设施、安全卫生措施、生产环境条件,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检查下列情况:施工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滑模爬模、架桥机等设施、设备使用前是否经过验收并向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登记,施工机械设备、设施和产品是否配备齐全有效的保险、限位等安全装置,是否有安全操作说明。施工设备、设施和产品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或者法定检验检测合格证明,保证机械设备和设施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对于尚无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备设施,应当保障其质量和安全性能。建筑物是否

52、安全,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危险物品的堆放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各类机械设备的排列,零部件、原材料、燃料的存放是否合理;各种机电设备有无可靠的保险装置。各类气瓶、压力容器的报警及安全装置。防火设施与急救措施是否布置与执行,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有毒气体、粉尘等是否妥善管理和有效控制。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安全生产检查内容生产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如噪声、照明、色彩、辐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是否符合操作规程要求,有无习惯性违章操作现象,是否执行标准化作业,作业前是否开展危险预知活动等。特别是一些要害部位,如锅炉房、变电所、油库、火药库以及各种剧

53、毒、易燃易爆等场所要严格检查。对随时可能造成伤亡事故的隐患,监督检查人员有权下令停工,并同时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待隐患排除后,经监督检查人员签证确认方可复工。对违章作业行为,监督检查人员有权制止和处理。六是查整改。对以上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即检查出来的问题,如思想认识、制度的健全与执行、责任落实、领导对安全的重视以及各类物品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对从业单位安全生产起到监督检查作用。这也是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生产检查方式(二)安全检查的方式 安全检查的方式一般按检查的目的、要求、阶段、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群众性安全检查

54、。一是经常性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是指安全技术人员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日查、周查和月查。是从业单位内部为保证安全而进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管理手段。这种检查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可以反映从业单位生产过程中安全状况的真实水平;检查面宽、安全信息反映多且快。经常性检查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巡逻检查,又简称为巡查,主要指安全专业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巡视监督检查。岗位检查,是指操作人员对操作岗位的作业环境、施工、生产条件、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及措施等进行检查确认。相互检查,是指施工作业人员之间相互监督,对不安全行为、个人防护用品的配载等的检查。 重点检查,由安全部

55、门组织,对从业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内部的重点岗位,关键设备设施等经常性的检查(日、周、月检查)。-安全生产检查方式二是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由从业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的,按规定日程和规定的周期进行的全面安全检查。这种检查可以增强各级领导的安全意识,贯彻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提高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交流安全管理经验,推动从业单位的安全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定期检查的有如下方式:安全生产大检查,是国家或当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组织的定期的普遍检查,称为安全生产大检查。行业检查,是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从业单位之间的或行业之间的相互检查,这种检查一般为每年检查一次。从业单位内部的定期检查,可根据

56、从业单位所承担项目安全生产的责任和内容每半年或每季度组织一次检查。可采用从业单位内部各单位相互检查的形式。季节性定期检查,如是雨季进行防汛防洪、防建筑物倒塌、防雷电及泥石流的检查;冬季进行防寒、防冻、防火、防滑等检查;夏季进行防暑降温、防灼烫等检查;台风季节进行防台风检查,节假日进行设备检修安全检查、防火防暴措施和治安保卫措施的检查。-安全生产检查方式三是专业检查。专业检查是指根据从业单位特点,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计划有重点的对某项专业范围的设备、操作、管理进行检查。专业检查,可以了解某项专业方面设备的可靠性、安全装置的有效性,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状况以及专业管理、岗位人员的责

57、任等情况,也可以了解该专业的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专业检查主要内容有:对脚手架、架桥机、滑模爬模、起重机械、电气设备和消防设施、锅压力容器、炸药库、空气质量等专项检查;对不良地质条件下有潜在危险的土方、石方开挖;滑坡和高边坡处理;桩基础、挡墙基础、深水基础及围堰工程;桥梁工程中的梁、拱、柱等构件施工;隧道工程中的不良地质隧道、高瓦斯隧道、水底海底隧道;水上工程中的打桩船作业、施工船作业、外海孤岛作业、边施工边通航作业;-安全生产检查方式水下工程中的水下焊接、混凝土浇注、爆破工程;爆破工程;大型临时工程中的大型支架、模板、便桥的架设与拆除;桥梁、码头的加固与拆除;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专业检查除

58、了技术人员的检查外,还须相应采用仪器或其他检测手段进行;必要时,施工单位对上面所列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安全生产检查方式四是群众性安全检查。即发动职工群众普遍进行安全检查,并结合检查对群众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的教育,例如对职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考核,职工对本岗位危险因素的认识与控制危险因素的方法的检查。这种检查可采取个人检查,个人和个人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的相互检查等综合方式进行。 以上各种检查,都必须明确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都应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检查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按从业单位所规定的职责范围分级落实整改措施,限期解决并定期复查。对不能及时整改

59、隐患的,要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提出整改方案,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批准方案要报备相关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制法制和机制 安全管理 体制 政府组织 社会组织专业人士组织咨询组织承包商组织投资、开发商组织保险机构工人联合组织其他组织四、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政府监管模式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国务院2004年1月9日颁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决定中指出:要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建设工程

60、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应该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主要内容是:政府立法、执法,安全管理专业工程师和专业公司参与监督与管理,落实业主和施工企业的安全责任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与工程保险机制。具体应建立以下的制度: (1) 业主安全管理责任制 (2)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认证制度 (3) 安全管理中介机构 (4) 安全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 (5) 风险管理与工程保险制度 (6)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7) 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8) 安全防护费 (9)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10)安全处罚机制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政府(1)提高安全管理服务质量(2)制定法规、建立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