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_第1页
原核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_第2页
原核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_第3页
原核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_第4页
原核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原核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第一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称之为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受到严格的调控。什么时间表达什么基因什么区域表达什么基因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在任何一系列连锁过程中,控制第一步是最有效、最经济的。第二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8.1 转录水平的调控第三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8.1.1 基因转录的操纵子调控第四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操纵子(operon):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s) 控制成分( Control elements ) 操纵序列 调

2、节基因( Regulator gene ) 其产物能识别控制成分 可以是这个操纵子的一部分,也可以被另一个操纵子编码。第五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Control elementStructural genes基本调控模式第六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1,乳糖操纵子的基本调控原理乳糖操纵子(Lactose operon)的结构结构基因控制成分 O 是阻遏蛋白在操纵子上的结合位点调节基因 lacI 编码阻遏蛋白 lacZ 半乳糖苷酶基因lacY 半乳糖苷渗透酶基因lacA 硫代半乳糖苷转乙酰酶基因第七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ipozyaDNAm-

3、RNAProteinlacZlacYlacAlacIPromoterO阻遏蛋白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渗透酶硫代半乳糖苷转乙酰酶 与乳糖代谢有关第八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基本调节过程 (见P287, Fig 8-3)lacI 表达阻遏蛋白,阻遏蛋白结合在 DNA 的O 位点, 阻止下游结构基因的表达。当有乳糖时,乳糖结合在阻遏蛋白上,使其失活,阻遏 蛋白不能结合在 DNA 的O 位点,而且结合在 DNA上 的 阻遏蛋白也会离开DNA 。结构基因开始表达。当没有乳糖时,新合成的阻遏蛋白又将结合在 DNA上 , 阻止基因的表达。为什么阻遏蛋白结合在 O 位点就阻止了下游基因的表达?I

4、 P O X Y A注意O 位点与P位点之间的关系。第九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诱导物乳糖在调节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当基因开始表达时,乳糖成了这些酶的底物;当乳糖结合到阻遏蛋白上,开启基因表达时, 乳糖成了诱导物。IPTG是不被分解的诱导物。别乳糖是真正的的诱导物。原来,乳糖在半乳糖苷渗透酶的帮助下进入细胞后,经半乳糖苷酶的作用转变为别乳糖,别乳糖再发挥诱导作用。第十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在乳糖进入细胞前,阻遏蛋白有阻遏的活性,与乳糖的进入、代谢有关的酶不能被表达。那么,乳糖是如何进入细胞,又如何被转变成真正的诱导物?这是因为非诱导状态下的乳糖操纵子存在

5、本底组成型合成。结合在O 位点的阻遏蛋白有一定的半衰期,存在着新老蛋白的交替作用,在新老阻遏蛋白交替的间隙,RNA聚合酶会乘机启动转录,产生几个半乳糖苷渗透酶,几个半乳糖苷酶,前者使乳糖进入细胞,后者使乳糖成为别乳糖-真正的诱导物。I P O X Y A半乳糖苷渗透酶硫代半乳糖苷转乙酰酶半乳糖苷酶阻遏蛋白在此结合第十一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阻遏蛋白(repressor)1)结构 38KDa, 四个相同的亚基。每个亚基 C端(60-360aa)抗胰蛋白核心有形成四聚体的能力与诱导物结合的能力N端长头片段(1-59aa)短头片段(1-51aa)均保留结合操纵序列的能力2)合成阻

6、遏蛋白是lacI 的产物, 其表达产物为 组成型的。第十二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操纵序列(operator, O)阻遏蛋白四聚体第十三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相应的突变体i - 突变体产生的阻遏蛋白要么不能形成四聚体,要么不能与O 位点结合。结果是lac 酶系统组成型表达。i s 突变体产生的阻遏蛋白不能与诱导物结合。结果是lac 酶系统不能被诱导表达。i t 突变体产生的阻遏蛋白与O 位点结合太紧密,以致于诱导不下来。结果是lac 酶系统不能被诱导表达。O c 突变体突变发生在DNA上。 O 位点被突变,不能与阻遏蛋白结合。第十四张,PPT共七十八页

7、,创作于2022年6月2,色氨酸操纵子的基本调控原理色氨酸操纵子(Tryptophan operon)的结构五个结构基因(trpE, trpD, trpC, trpB, trpA)的 产物是合成色氨酸的酶系统。2)调节基因(trpR)并不与结构基因位于同一条DNA链上 。3)色氨酸操纵子的阻遏蛋白不能与操纵序列结合, 需要色氨酸的激活。第十五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五个结构基因调节基因(trpR)并不与结构基因位于同一条DNA链上操纵序列(阻遏蛋白需要色氨酸的激活才能与操纵序列结合)第十六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无活性的阻遏蛋白调节基因色氨酸色氨酸与阻遏蛋白

8、结合,阻遏蛋白被激活。被激活的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结合。 RNA聚合酶不能结合,转录不能进行。第十七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色氨酸操纵子的调节过程(P299, Fig 8-14)当细胞中色氨酸数量少时,阻遏蛋白不起阻遏 作用,色氨酸合成酶增多,色氨酸的数量增加。2)当细胞中色氨酸数量多时,色氨酸与阻遏蛋白 结合,阻遏蛋白被激活,与O 位点结合,基因 表达受阻,色氨酸合成酶减少,色氨酸的数量 减少。第十八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8.1.2 基因转录的时序调控第十九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1,噬菌体SPO1噬菌体SPO1的宿主是枯草杆菌,为烈性噬

9、菌体。其生活史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对应有早期基因转录、中期基因转录、晚期基因转录。分别由三种RNA聚合酶执行。早期基因转录中期基因转录晚期基因转录2552gp282 gp33 gp34第二十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早期基因转录中期基因转录晚期基因转录2552gp282 gp33 gp34三种RNA聚合酶实际上核心酶一样,识别因子不一样55 是宿主细菌RNA聚合酶的识别因子,识别早期基因启动子。gp28 是噬菌体SPO1早期基因转录产物,识别中期基因启动子。gp33 gp34是噬菌体SPO1中期基因转录产物,识别晚期基因启动子。第二十一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

10、于2022年6月调控过程(P301,Fig8-16)早期基因中期基因晚期基因55gp28 gp33 gp34通过识别因子的更换实现了两次转换。早期基因转录中期基因转录55gp28晚期基因转录中期基因转录gp33gp34gp28通过识别因子的更换实现了不同时期基因的转录。第二十二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枯草杆菌枯草杆菌形成芽孢经历两次转录的改变。第一次改变: 营养生长基因转录到早期芽孢形成基因转录的改变。第二次改变: 早期芽孢形成基因转录到晚期芽孢形成基因转录的改变。第二十三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调控过程(P302,Fig8-17)营养生长基因早期芽孢形

11、成基因晚期芽孢形成基因5537 29 营养生长基因转录早期芽孢形成基因转录5537晚期芽孢形成基因转录早期芽孢形成基因转录3729通过识别因子的更换实现了不同时期基因的转录。第二十四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噬菌体溶原周期到裂解周期之间的调控溶原周期:噬菌体DNA整合在宿主DNA中的时期。宿主DNA宿主DNA噬菌体DNA早期基因晚期基因晚期基因裂解周期:噬菌体DNA离开宿主DNA,进行复制、装配、裂解宿主细胞的时期。噬菌体DNA宿主DNA第二十五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宿主DNA宿主DNA噬菌体DNA早期基因晚期基因晚期基因溶原周期裂解周期由早期基因调控由

12、早期基因调控第二十六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噬菌体的基因分布1)全基因组概图N 抗终止蛋白复制蛋白Q抗终止蛋白裂解蛋白头部基因尾部基因整合酶切除酶重组酶早期基因晚期基因第二十七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早期基因结构图N 抗终止蛋白复制蛋白Q抗终止蛋白裂解蛋白头部基因尾部基因整合酶切除酶重组酶早期基因晚期基因OL1 OL2 OL3 CI OR3 OR2 OR1 cro C C NPLPMPRPE第二十八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OL1 OL2 OL3 CI OR3 OR2 OR1 cro C C NPLPMPRPE噬菌体早期基因结构图噬菌体的

13、调节蛋白1)CI蛋白阻遏蛋白,基因CI的产物, 两亚基。结构N末端结构域(1-92aa):负责与操纵序列结合;C末端结构域(93-131aa):负责两亚基的结合。P382, Fig10-5, (a) (b) (c)(a)表示阻遏蛋白的一个亚基很容易被蛋白水解酶切断,产生 两个分离的结构域。(b)表示C末端结构域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二聚体,将两亚基结合 起来。(c)表示阻遏蛋白通过N末端结构域与DNA结合。第二十九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OL1 OL2 OL3 CI OR3 OR2 OR1 cro C C NPLPMPRPE噬菌体早期基因结构图噬菌体的调节蛋白1)CI蛋白阻遏蛋白,

14、基因CI的产物, 两亚基。结构N末端结构域(1-92aa):负责与操纵序列结合;C末端结构域(93-131aa):负责两亚基的结合。结合特性: CI蛋白能结合在其基因两侧的O位点,分别是 OL1,OL2,OL3; OR1, OR2, OR3。CI蛋白在这些位点的结合力有大小区别:OR1 OR2 OR3;OL1 OL2 OL3第三十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早期基因结构图N 抗终止蛋白复制蛋白Q抗终止蛋白裂解蛋白头部基因尾部基因整合酶切除酶重组酶早期基因晚期基因OL1 OL2 OL3 CI OR3 OR2 OR1 cro C C NPLPMPRPE阻遏蛋白阻止噬菌体晚期基因表

15、达,即阻止裂解生长,促进噬菌体溶原状态。第三十一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OL1 OL2 OL3 CI OR3 OR2 OR1 cro C C NPLPMPRPE噬菌体早期基因结构图噬菌体的调节蛋白2)cro蛋白第二阻遏蛋白,基因cro的产物, 两亚基。结合特性:cro蛋白也能结合在O位点上, 分别是 OL1,OL2,OL3; OR1, OR2, OR3。cro蛋白在这些位点的结合力的区别与CI蛋白正好相反:OR3 OR2 OR1 ;OL3 OL2OL1cro蛋白与O位点结合阻遏了阻遏蛋白的形成。第三十二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OL1 OL2 OL3 CI O

16、R3 OR2 OR1 cro C C NPLPMPRPE噬菌体早期基因结构图噬菌体的调节蛋白3)C蛋白基因C的产物。结合特性: C蛋白单体不稳定,多聚体才有活性。 在C蛋白的协助下,启动PE 的转录。 受宿主Hfl酶的水解。4) C蛋白基因C的产物。抑制宿主Hfl酶对C蛋白的水解。CI蛋白-阻遏蛋白cro蛋白-第二阻遏蛋白C蛋白+ C蛋白第三十三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复制蛋白Q抗终止蛋白裂解蛋白头部基因尾部基因整合酶切除酶重组酶早期基因晚期基因OL1 OL2 OL3 CI OR3 OR2 OR1 cro C C NPLPMPRPE噬菌体的调节位点1) PL位置与OL1重叠

17、,左向转录启动子。转录产物有抗终止蛋白N、 C蛋白、重组蛋白等。OL1被占据, PL不能启动转录。第三十四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复制蛋白Q抗终止蛋白裂解蛋白头部基因尾部基因整合酶切除酶重组酶早期基因晚期基因OL1 OL2 OL3 CI OR3 OR2 OR1 cro C C NPLPMPRPE噬菌体的调节位点2) PR位置与OR1重叠,右向转录启动子。转录产物有cro蛋白、 C蛋白以及与复制裂解有关的酶。OR1被占据, PR不能启动转录。PR与PL的转录将导致噬菌体进入裂解期。OR1和OL1被占据则抑制这种转录。第三十五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复制蛋白

18、Q抗终止蛋白裂解蛋白头部基因尾部基因整合酶切除酶重组酶早期基因晚期基因OL1 OL2 OL3 CI OR3 OR2 OR1 cro C C NPLPMPRPE噬菌体的调节位点3) PE左向转录启动子。转录产物有CI蛋白(阻遏蛋白)。PE与PM的转录产生CI蛋白,抑制噬菌体进入裂解期,促进溶原。OR3被占据则抑制CI蛋白的产生。4) PM左向转录启动子。转录产物有CI蛋白(阻遏蛋白)。CI蛋白与OR1的结合促进PM转录。第三十六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复制蛋白Q抗终止蛋白裂解蛋白头部基因尾部基因整合酶切除酶重组酶早期基因晚期基因OL1 OL2 OL3 CI OR3 OR2 O

19、R1 cro C C NPLPMPRPE噬菌体的调节位点5) OR1,OR2, OR3 右向操纵序列。6) OL1 ,OL2, OL3 左向操纵序列。PL 裂解PR 裂解PE 溶原PM 溶原OR1,OR2,OR3OL1,OL2,OL3第三十七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裂解与溶原转变的调节 营养耗尽 cAMP产生 Hfl 被抑制 C蛋白上升 感染复数过高 C蛋白多聚体增多裂解状态C蛋白 活性升高刺激PE 转录CI蛋白增加 CI蛋白结合到OL1和OR1 抑制了与裂解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导致C、 C蛋白的表达受阻 促进PM的转录PE停止表达CI蛋白进一步增加溶原状态1)裂解 溶原宿主H

20、fl酶水解C蛋白;C蛋白+ C蛋白启动PE 的转录;CI蛋白与OR1的结合促进PM转录; CI蛋白阻止晚期基因表达,即阻止裂解生长。OL1 OL2 OL3 CI OR3 OR2 OR1 cro C C NPLPMPRPE第三十八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裂解与溶原转变的调节2)溶原 裂解cro蛋白与O位点结合阻遏阻遏蛋白的形成;PL,PR启动转录导致与复制裂解有关的基因表达。OL1 OL2 OL3 CI OR3 OR2 OR1 cro C C NPLPMPRPECI蛋白增加导致所有的O位点被饱和紫外线引起DNA损伤溶原状态CI蛋白不再增加 RecA蛋白被激活水解CI蛋白CI蛋白

21、将从O位点解离PL,PR启动转录 cro蛋白产生裂解状态与复制裂解有关的基因表达C、 C蛋白产生结合在 O3位点抑制CI蛋白的表达第三十九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裂解与溶原转变的调节 营养耗尽 cAMP产生 Hlf 被抑制 C蛋白上升 感染复数过高 C蛋白多聚体增多裂解状态C蛋白 活性升高刺激PE 转录CI蛋白增加 CI蛋白结合到OL1和OR1 抑制了与裂解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导致C、 C蛋白的表达受阻 促进PM的转录PE停止表达CI蛋白进一步增加溶原状态CI蛋白增加导致所有的O位点被饱和紫外线引起DNA损伤溶原状态CI蛋白不再增加 RecA蛋白被激活水解CI蛋白CI蛋白将从O

22、位点解离PL,PR启动转录 cro蛋白产生裂解状态与复制裂解有关的基因表达C、 C蛋白产生结合在 O3位点抑制CI蛋白的表达各种蛋白质因子,特别是CI蛋白、cro蛋白与DNA分子的作用,调节着基因的表达,实现了噬菌体裂解与溶原之间的相互转变。第四十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8.1.3 基因转录的翻译调控第四十一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无活性的阻遏蛋白调节基因色氨酸色氨酸与阻遏蛋白结合,阻遏蛋白被激活。被激活的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结合。 RNA聚合酶不能结合,转录不能进行。色氨酸操纵子第四十二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操纵子调节基因表达存在本底组成

23、型合成。乳糖操纵子的本底组成型合成是非阻遏状态下的1/1000。色氨酸操纵子的本底组成型合成是非阻遏状态下的1/70。这就是说,当细胞内存在色氨酸时,色氨酸与阻遏蛋白结合,激活了阻遏蛋白,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结合后,并没有完全阻遏色氨酸的合成。也就是说,当阻遏蛋白进行新老交替的间隙,RNA聚合酶乘机启动转录。显然,色氨酸操纵子的本底组成型合成远远大于乳糖操纵子。这种本底组成型转录也受到调控。1,发生调控的位置这种调控发生在什么位置?第四十三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细菌没有核膜,因此,转录与翻译是紧密藕联的。当本底转录一旦形成新的mRNA 时,核糖体就结合到mRNA上进行翻译。D

24、NAmRNA核糖体 RNA 聚合酶蛋白质就是这种翻译决定着前面的转录是否继续进行。这种通过核糖体的翻译作用对基因转录进行的调节称为基因转录的翻译调控。第四十四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五个结构基因调节基因(trpR)操纵序列(阻遏蛋白需要色氨酸的激活才能与操纵序列结合)这种调控发生在什么位置?这种调控发生在操纵序列与结构基因之间。我们把基因转录的翻译调控称为 衰减作用( Attenuation )。第四十五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衰减作用的机构1)trpE上游的SD序列(核糖体结合位点)2)两个连续的色氨酸密码子(位于前导序列中) 和前导肽终止密码子(位于

25、序列1中)。3)衰减子序列 ( attenuator )序列1序列2序列3序列4配对 G=-11.2 配对 G=-11.7 配对 G=-20 形成不依赖蛋白质辅助因子的终止子Otrp ESD序列前导序列序列1序列2序列3序列4两个连续的色氨酸密码子位于前导序列中配对稳定性:序列3-4序列2-3序列1-2衰减作用的机构位于操纵序列与结构基因之间。前导肽终止密码子位于序列1中第四十六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Otrp ESD序列前导序列序列1序列2序列3序列4转录、翻译的方向当序列1-2配对时,序列3-4配对。当序列1被占据时,序列2-3配对,序列34不能配对。当序列1,2同时被占

26、据时,只有序列34才能配对,形成不依赖蛋白质辅助因子的终止子。第四十七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调节的过程1)当细胞中色氨酸(trp)的量处在稳定状态时,序列1-2配对,序列3-4也配对,终止信号形成,RNA聚合酶离开DNA,转录停止。序列1-2配对序列3-4配对,终止信号形成。RNA聚合酶离开DNA,转录停止。细菌没有核膜,转录与翻译是紧密藕联的。第四十八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当细胞中trp的量处在很低状态时,核糖体就停留在前导序列中的两个连续的色氨酸密码子处(因trp的量很低,没有trp 供应给核糖体的翻译工作),核糖体占据部分前导序列和部分序列

27、1。结果是:序列1不能与序列2配对,序列2与序列3配对,序列4没有转录出来,终止信号不形成,RNA聚合酶继续转录,以满足细胞对trp的需要。RNA聚合酶继续转录两个连续的色氨酸密码子序列2-3配对核糖体占据前导序列和序列1序列4没有转录出来,终止信号不形成。第四十九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当细胞中trp的量处在较高状态时,核糖体就越过两个连续的色氨酸密码子(因trp的量高,有trp 供应给核糖体的翻译工作),翻译出整个前导肽(前导序列的转录产物),停留在前导肽终止密码处,占据着部分序列1和部分序列2,序列4已被转录出来。 结果是:序列2不能与序列3配对,序列3与序列4配对

28、,终止信号形成,RNA聚合酶离开 DNA,终止转录。前导肽终止密码子前导肽被翻译出来核糖体占据序列1和序列2序列4被转录出来,与序列3配对,形成转录的终止信号。RNA聚合酶离开 DNA,终止转录第五十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4)当细胞中别的氨基酸,比如Gly 饥饿时,核糖体就停留在色氨酸密码子之前的Gly密码子处。序列1-2配对, RNA聚合酶转录出序列4,序列3-4配对,终止信号形成,RNA聚合酶离开DNA, 转录停止。核糖体停留在色氨酸密码子之前的Gly密码子处序列1-2配对序列3-4配对,终止信号形成。RNA聚合酶离开DNA,转录停止。基因转录的翻译调控是一个普遍现象,

29、在其它氨基酸,甚至核酸的合成中也存在。第五十一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色氨酸合成受到三个方面的控制:色氨酸对色氨酸合成酶系统的反馈作用;色氨酸对色氨酸合成酶系统的阻遏作用;色氨酸对色氨酸合成酶系统的衰减作用。第五十二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8.1.4 基因转录的DNA重排调控第五十三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1, 相变现象鼠伤寒沙门氏菌存在相变过程。具有H1型鞭毛蛋白的沙门氏菌处于相I 。具有H2型鞭毛蛋白的沙门氏菌处于相 。沙门氏菌侵染宿主时,处于相I ,产生H1型鞭毛蛋白,宿主就针对H1型鞭毛蛋白形成抗体,这时处于相I时期的沙门氏菌利用相

30、变产生1/1000相的后代。显然,宿主形成的针对H1型鞭毛蛋白的抗体对相的沙门氏菌没有作用,沙门氏菌利用相变躲过这一劫,又可以在宿主内生存繁殖。第五十四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相变的遗传基础H1基因H1型鞭毛蛋白是H1基因的产物, H1基因是一个单独的基因。H2型鞭毛蛋白是H2基因的产物, H2基因不是单独的基因。H2基因与H1阻遏蛋白基因紧密连锁。紧密连锁的H2基因与H1阻遏蛋白基因是一个转录单位,一转录都转录。我们把这个转录单位称为H2-rh1。 H2基因 H1阻遏蛋白基因H2-rh1第五十五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H1基因H1型鞭毛蛋白当沙门氏菌

31、处于相I时, H1基因表达,产生H1型鞭毛蛋白,转录单位H2-rh1没有表达。 H2基因 H1阻遏蛋白基因H2-rh1第五十六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H1基因H2型鞭毛蛋白当沙门氏菌处于相时,转录单位H2-rh1表达,产生H2型鞭毛蛋白的同时,也产生了H1阻遏蛋白, H1阻遏蛋白结合在H1基因的操纵序列上,阻遏了H1基因的表达。 H2基因 H1阻遏蛋白基因H2-rh1H1阻遏蛋白细菌处于相I还是相决定于H2-rh1表达与否。若表达,细菌处于相;若不表达,细菌处于相I。第五十七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 相变的实质转录单位H2-rh1的上游有一995bpD

32、NA序列,该序列的末端含有H2-rh1转录启动子。 995bpDNA序列H2-rh1 995bpDNA序列H2-rh1H2-rh1转录启动子当H2-rh1转录启动子与H2-rh1转录单位邻近时,H2-rh1开始表达,细菌处于相。当该995bpDNA序列倒位,H2-rh1的启动子移到另一端,H2-rh1不表达,细菌处于相I。相变的实质就是基因转录的DNA重排调控。第五十八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8.2 翻译水平的调控第五十九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但在翻译水平上也存在调控。8.2.1 翻译水平的RNA调控第六十张,PPT共七

33、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1, 反义RNA的调控作用反义RNA通过碱基互补的原则结合在特定的mRNA与起始翻译有关的序列上,抑制mRNA的翻译,从而达到调控的目的。mRNA与起始翻译有关的序列SD序列起始密码子渗透压变化对E.coli 外膜蛋白质基因表达的调控就是翻译水平的反义RNA调控作用。第六十一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受这种调节的外膜蛋白质有两种: OmpC OmpF高渗透压时 增多 减少低渗透压时 减少 增多OmpF 基因反义RNA基因 OmpC 基因 同一单位转录mRNASD序列同时转录转录OmpC(反义RNA)micF当OmpC基因表达时,反义RNA同时被表达,

34、互补性的结合在SD序列上,OmpF蛋白的翻译受阻,所以OmpC增多, OmpF减少。当OmpC减少时,反义RNA也少, OmpF蛋白的翻译受阻也得到缓解,OmpF增多。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第六十二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mRNA二级结构的调控作用mRNA将需要立即翻译的序列暴露在二级结构之外,将暂时不需要翻译的序列包裹在二级结构之内,从而达到翻译水平的调节,这就是mRNA二级结构在翻译水平的调控作用的实质。以E.coli的单链 RNA噬菌体为例,如R17病毒。R17病毒是单股正链 RNA病毒。第六十三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1)R17 病毒基因组结构

35、 ACPrep53 +RNA裂解蛋白基因A基因:附着蛋白基因CP基因:衣壳蛋白基因rep基因:复制酶基因CP基因核糖体结合位点暴露在外。A 、 CP的其余部分以及rep基因 包裹在二级结构内。CPArep第六十四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CP基因与rep基因的先后翻译 a, 核糖体结合在CP基因暴露 在外的核糖体结合位点。b, 核糖体在翻译CP基因。c, 核糖体反复翻译CP基因,直到 CP分子合成达到需要量。d, CP分子达到2106 个后,核糖体 才冲开rep 的二级结构,开始翻译 rep基因。病毒对衣壳蛋白的需要量一般是较大的。CPArep5第六十五张,PPT共七十八页

36、,创作于2022年6月3)A基因的翻译 与封闭rep基因为复制酶基因, R17 病毒复制酶是依赖RNA的RNA聚合酶。该复制酶复制基因组的过程是:以正链 RNA为模板合成负链 RNA,然后以负链 RNA为模板合成正链 RNA,A基因是在以负链 RNA为模板合成正链 RNA的同时被翻译的。第六十六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复制酶在以负链 RNA为模板合成正链 RNA的同时,核糖体以刚刚合成出来的正链 RNA为模板开始A基因的翻译。复制酶核糖体负链 RNA正链 RNACPArep-3a+5-3b+5-3cd-3+5当复制酶和核糖体分别完成A基因的复制与翻译时,RNA立即形成二级结构

37、,将A基因包裹在内,核糖体不能结合上去, A基因翻译就停止了。第六十七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mRNA寿命的调控作用原核微生物的mRNA寿命很短,几分钟后就降解。不同的mRNA有不同的降解速度。mRNA是蛋白质翻译的模板,寿命越长,翻译越长。因此, mRNA寿命的长短对基因表达有一定的调控作用。降解mRNA的酶主要是3-外切核酸酶。mRNA的终止子结构以及终止子类似结构均以不同程度地阻碍3-外切核酸酶对mRNA的降解作用。第六十八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8.2.2 翻译水平的自体调控翻译水平的自体调控就是自己调控着自己的翻译。某种蛋白质通过某种手段调控着自身的翻译。第六十九张,PPT共七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1,释放因子RF2的翻译RF2的编码序列:5 GGGUAUCUUUGACUAC 3LeuAsp2526值得注意终止密码子RF2的编码序列在第25至第26个密码子之间多了一个U,该U与后面的GA 组成了一个终止密码子。当细胞内RF2充足时,核糖体翻译完第25个密码子后,就停在UGA处,RF2的翻译就流产,翻译终止。当细胞内RF2不充足时,正在翻译RF2的核糖体完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