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课件(PPT 36页)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课件(PPT 36页)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课件(PPT 36页)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课件(PPT 36页)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课件(PPT 3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三首语文 人教版 三年级上第1页,共36页。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有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有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有繁华的都市 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第2页,共36页。 望天门山 唐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第3页,共36页。学习指南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不准的字要多读几遍。 读不懂的语句要做好标记。第4页,共36页。dun断断开中断第5页,共36页。ch楚楚国楚楚动人第6页,共36页。 g孤孤独孤单第7页,共36页。fn帆帆船帆布第8页,共36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

2、片日边来。 请同学们联系课文中的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每句诗的意思。第9页,共36页。楚江是指流经古代的楚国的这一段长江。终点在天门山,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叫吴江。小锦囊第10页,共36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第11页,共36页。天门山:在今天的安徽省的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第12页,共36页。古诗讲解东西梁山,夹江相对,像( );“天门”一词可看出天门山很( )。一扇门高、险第13页,共36页。中断: 从中间断开天门中

3、断楚江开开: 断开,劈开楚江: 长江第14页,共36页。( )断( )开山水问:第1句描写的景物:问:首句体现的是谁的气势水的气势第15页,共36页。问题: 天门的“中断”和楚江的“开”有什么联系?分析: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东梁山和西梁山)。 这句衬托出楚江水的汹涌。第16页,共36页。至:到 碧水东流至此回回:回旋 回转 改变方向此:这里,指代“天门山”第2句描写的景物:(碧水)流第17页,共36页。问题: 既然楚江波涛汹涌,能冲断天门,为什么它不是直向前奔腾而去,却说“至此回

4、”呢?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分析: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天门山的奇险。 “碧水东流至此回”第18页,共36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山阻水回 水冲山开第19页,共36页。小组讨论学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这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问题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体会“出”的作用4、诗题“望”的立脚点是哪里,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5、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第20页,共36页。相对: 面对面 两岸青山相对出出: 突出,挺立第21页,共36页。孤:孤单, 一个 帆:船孤帆一片日

5、边来日边来: 从太阳旁边驶来。第22页,共36页。1)3-4句描写的景物:3)诗歌的思想感情:(青山)出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2)这两句诗的意思两岸青山相对峙,双峰耸立,在那天水相接之处,一片白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从天边飘来。 (孤帆)来;红日。第23页,共36页。体会“出”的作用“出”是动态的:在这里,天门山虽然不会动,但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认为天门山有情,为迎接远方的来客,它屹立江边,开门侯客。同时“出”也将诗人的文采和才情展露无遗。让我们知道了诗人的船由远及近;让我们觉得这两岸的青山像在比高矮呢;“两岸青山相对出”第24页,共36页

6、。问题:诗题“望”的立脚点是哪里,即诗人是在哪里远望的?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分析: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即是说诗人是坐在孤帆上的。思考一下第25页,共36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问题: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第26页,共36页。补充资料 背景资料: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又带着对未来前途的忐忑之心。当他乘舟顺江而东,途经天门山时,天门山就像大门一样敞开,让他的眼前豁然开朗。于是,他挥毫写下了这首望天门山。第27页,共36页。“日边来”的一片“孤帆”在这雄奇的 山水中穿过,更

7、给人开阔壮美之感。诗中用词精准写出了四个壮丽的画面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一个“开”字,仿佛让人看到了滔滔江水呼啸而来,听到了江水拍击山石的怒吼声写出水波回旋,反过来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开、回、出、来“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中断楚江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第28页,共36页。 题目望天门山中的“望”字可以换成“看”吗? 思考一下第29页,共36页。内容回顾:根据诗意填空 望天门山是( )代诗人( )所写,古诗描写了( )一带的秀丽景色,表达了( ) 之情。唐长江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李白第30页,共36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

8、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字词复习第31页,共36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所描写的景物第32页,共36页。背诵古诗就让我们一起当一回小画家, 把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画下来, 下节课来展示一下你们的佳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配乐诵读比赛。拓展赏析作业第33页,共36页。姑孰十咏天门山 【作者】李白 【朝代】唐迥出江山上,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天门山铭梁山博望,关扃楚滨。夹据洪流,实为吴津。两坐错落,如鲸张鳞。惟海有若,惟川有神。牛渚怪物,目围车轮。光射岛屿,气凌星辰。卷沙扬涛,溺马杀人。国泰呈瑞,时讹返珍。开则九江纳锡,闭则五岳飞尘。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