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化学与能源》_第1页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化学与能源》_第2页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化学与能源》_第3页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化学与能源》_第4页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化学与能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 年中考化学专题化学与能源一、选择题1. (2016天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酒精 B.汽油 C.氢气)D.天然气2. ( 2016扬州)扬州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节能减排,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B.绿色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方便生活,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D.变废为宝,回收秸秆加工为生物柴油3. ( 2016无锡)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A.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C.制备氢气原料极其匾乏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4.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

2、B.酒精C.石油D.煤5.关于开发利用风能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组是(节约大量的化石燃料)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风能是二次能源A.C.B.D.6. 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 68%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7.绿色化学即环境友好化学,其理想状态就是参加反应的原子全部转化为要制备的物质。下列化学反应一定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催化剂A. C H +H OC H OH2 5242通电B. 2H O2H +O 2 22C. HCl+AgNO AgCl+HNO33

3、高温D. 2CO+Fe O2Fe+3CO2238. (2016湘潭)2015 年 3 月 9 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 2 号”开始环球飞行,并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间创下了 118 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A.“阳光动力 2 号”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C.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 CH49.(2016株洲)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用点燃的小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B 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装在同一辆车上运送C.在生产易燃品的厂房,所有的电

4、器设备和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封闭装置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0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BCD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张不可燃B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C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软化D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12为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科学家正在开发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地热能D,潮汐能13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合理利用资源是保护地球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资源利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减少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B为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C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D积极开发太

5、阳能14. 为保证安全,面粉加工厂内应该张贴下列哪种标志()15.下列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C.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16. (2016绍兴)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A.有可燃物B.有助燃剂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17.( 2016威海)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有火焰)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18.( 2016资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焚

6、烧秸秆不会给空气带来 PM2.5B.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步行,骑自行车是低碳出行方式D.发现室内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19.下列词语或俗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钻木取火通过摩擦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B.人要实,火要虚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C.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金刚石硬度大20.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冷水浇C.液化气泄漏,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D.扑灭图书档案火灾可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21. ( 2016泰州)下列关于燃烧与

7、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22.用嘴吹灭燃着的小木条,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 清除可燃物)B.使温度降到小木条的着火点以下C.降低小木条的着火点D.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CO ,隔绝了氧气223. 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A.水能分解B.纸不是可燃物C.没有和氧气接触D.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二、非选择题24. ( 2016永州)如图是教材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

8、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X 是。(2)铜片上不能燃烧的物质是(填名称)。通过导管通入白磷处。(3)要使烧杯底部的白磷燃烧起来,需要将25. ( 2016乐山)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1)下列物质都可以用来作为燃料:煤;氢气;石油;天然气。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填序号)。(2)充分燃烧 1 000 g 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 CO 和 SO 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3)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经过以下两步:

9、SO 在空气中被粉尘催化氧化得到 SO ;23SO 与水化合形成硫酸。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4)丙醇(化学式为 C H O)是一种清洁燃料,它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38点燃示为 C H O+4O4H O+2CO +X ,生成物 X 的化学式为。要使382226.0 g 丙醇燃烧时不生成 X,则消耗氧气的质量至少为g。26. ( 2016南京)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2)二氧化硫和氧化氨是大气污染物。请写出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并标出元素的化合价:(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

10、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氢气能支持燃烧A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燃烧,火焰为淡蓝色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 铁的金属活动性将铁丝和锕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表面无变化BCD比铜强将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中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显酸性高温下,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粉末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27.图一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有:通过氧气时,白磷易被冲散而较难与氧气接触;逸散的五氧化二磷会造成空气污染图二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改进实验装置,由 A、B、C 三部分组成请认真阅读下列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资料卡: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常见

11、的酸性氧化物有CO 、SO 、SiO 、P O 等2222 2(1)在仪器中加入 1 药匙二氧化锰,用注射器吸入约 4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刺入橡皮塞中仪器的名称为 (2)在广口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其中上部,旋紧双孔塞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3)取一专人绿豆大小的白磷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约 80热水(热水的高度以小试管高度 为宜);将大试管必须要小,其原因是(5)缓慢推动注射器仪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装置 B 小试28(2016衡阳)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海底蕴含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

12、物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可燃冰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与 CO 反应生成 CO 和 H ,CO 和 H 又可化合222成液体燃料 CH OH,则参加反应的 CO 和 H 的分子数之比为3229.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实验装置 实验 1I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 I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入瓶内,塞紧瓶塞实验 2II打开 K,从长颈漏斗向 II打开 K,从长今漏斗向瓶内加入稀盐酸,至浸没 瓶内加入约 80的热水,锌粒至浸没白磷III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 III从 a

13、口向瓶中鼓入空时,关闭 K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 K(1)连接仪器后,关闭 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2)实验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象是。;步骤中,关闭 K 后的现。(3)实验 2 中,仅对比步骤和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参考答案1-10 CCABA DACCB24.(1)水 (2)红磷 (3)氧气25. (4 分)(1)(0.5 分)(2) AD( 1 分)11-20BABAC CDCAD 21-23 BBD(3)SO +H O=H SO4(1 分)322(4)CO(0.5 分)14.4 (1 分)26.(1)石油;CH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