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河姆渡和半坡张承鹏_第1页
主题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河姆渡和半坡张承鹏_第2页
主题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河姆渡和半坡张承鹏_第3页
主题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河姆渡和半坡张承鹏_第4页
主题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河姆渡和半坡张承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全国中职学校“创新杯”说课比赛说课课件兰州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张承鹏 老师中国历史文化单元三 中国古文化遗址主题三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河姆渡和半坡说课内容说学法二说教法三说教学过程四说教学反思五说教材一谢谢!2013年10月27日一、说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袁晓国主编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旅游与服务管理专业教学用书中国历史文化第三单元中国古文化遗址主题三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河姆渡和半坡 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要掌握我国两个重要的古文化遗址及其意义,探析我国古文明秘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一、说教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初步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2、理解河姆

2、渡和半坡都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文化遗址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对比认知以及实地参观考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知和体验,我国古代先民的勤劳与伟大,感受我国文化的历史悠久;结合本土“大地湾”文化遗址的旅游资源,以“学以致用”的态度将所学知识用于导游实践活动。一、说教材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发现、农业、手工业、建筑、宗教艺术等知识点。 这两处遗址是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的代表,学习我国原始社会必提的两处遗址。一、说教材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中,考古实物能说明的问题;

3、两处遗址异同的对比。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虽然都是母系氏族公社的代表,但在许多方面有区别,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混淆。要对比认知,实际上深层含义是说明我国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出现了文明的痕迹。二、说学法学情分析对象特点: 二年级导游专业学生,对导游专业兴趣较高;同时,生活阅历较少,文化感知力比较薄弱。认知基础: 学生虽有一定的公共基础课底子,但学习主动性较薄弱。情感基础: 本人曾担任基础公共课任课教师,师生关系融洽,师生相互熟悉授课风格和学习习惯。二、说学法学习方法 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学生们主要采用听讲、自主学习讨论思考、对比记忆、实地考察的方法进行学习。我是半坡人。我们是

4、河姆渡人。三、说教法针对学生学情,结合本节知识内容,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述法:对这两个文化遗址,主要由教师讲述各遗址的相关知识点,如发现时间、地址、遗物等。教师通过讲述知识点,引领学生的学习思路。 分析对比法:两个遗址知识点都讲到了,就需要进行对比认知记忆。特别是在引领学生进行知识对比时,要分析得出该知识点的意义。如粟和稻化石的发现,就证明的是远古农业生产的存在。 实地参观考察:针对导游专业学生,今后有机会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我省内“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布置拓展作业以实现“学以致用”。 四、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师: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旧石器时代的 遗址,代表遗址有哪些?生:元谋人

5、遗址、北京猿人遗址、山顶洞人 遗址等。师:在此基础上,今天学习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遗址,先来看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四、说教学过程 约7000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母系氏族公社走向繁荣。讲授新课一、长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文化二、黄河流域的代表半坡遗址四、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长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文化发现: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故名,距今7000年农业生产:工具:陶器、骨器、木器、石器 作物:水稻 家畜:猪、狗、水牛等手工业:打井 纺织工具:纺轮、骨针 木桨、独木舟建筑业:干栏式建筑遗迹艺术宗教:“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件四、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长江流域的代表河姆

6、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 陶器 骨器 石器 家畜 纺织 水稻 木桨 干栏式房屋 双鸟朝阳刻件四、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二、黄河流域的代表半坡遗址发现:1953年,陕西西安市发现,距今六七千年农业生产:工具:石斧、石锄、石刀、陶刀、骨铲 作物:粟、开始种蔬菜 家畜:猪、狗、牛、羊、鸡手工业:陶器:公共窑厂、彩陶,人面鱼纹盆建筑:半地穴房屋艺术宗教:彩陶的几何图案、契刻符号、瓮棺(留有小孔)四、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二、黄河流域的代表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 石斧 骨笄 粟和菜籽 人面鱼纹盆和彩陶罐 半地穴式和村落复原图 瓮棺葬四、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 在教师讲授两个遗址各知识点的同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从河姆渡

7、人或半坡人的某种遗物上,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例如:问:1、河姆渡的水稻和半坡的粟说明什么? 2、有动物图案的陶器说明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得出以下结论:1、粟和水稻说明我国农业起源很早。(教师可以补充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苏荷水稻的国家)2、有动物图案的陶器证号说明古人已经开始了家畜饲养。(教师可以补充:只有熟悉的驯化的动物,古人才能在生产和生活中充分表现。)四、说教学过程讲授新课 在教师讲授两个遗址各知识点之后,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对比思考,得出结论。例如: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和半坡半地穴式建筑,各自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南北方的建筑有这样的差别?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后,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8、1、干栏式建筑可以防潮,屋下可以饲养家畜;半地穴式建筑增加保暖,增强建筑的牢固程度。2、南北方自然条件的差异、生产力水平 的不同、生产生活的具体需要不同,产生了这种差异。四、说教学过程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繁荣的代表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考古实践证明:在距今7000年前,在中华大地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华夏先民的社会发展已至相当发达的水平,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四、说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课后作业:制作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对比表格 (农业、手工业、建筑、宗教艺术)拓展作业:搜集我省大地湾遗址资料,并与 河姆渡和半坡进行对比。将所学 知识用于实践,为今后导游工作 打好基础。四

9、、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河姆渡和半坡一、河姆渡文化 二、半坡遗址发现:1973年 浙江余姚 发现:1953年 陕西西安农业:水稻 农业:粟手工业:纺织 木桨等 手工业:彩陶等建筑:干栏式 建筑:半地穴式艺术宗教:双鸟朝阳刻件 宗教艺术:人面鱼纹盆 瓮棺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有如下几点:1、 本节课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导游专业学生,面对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压力,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比较高涨,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初步了解了河姆渡和半坡两个文化遗址 。2、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遗址的知识点主要由教师讲解,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引领启发学生得出正确结论,既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也体现学生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