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八上历史期末测试题_第1页
2014-2015八上历史期末测试题_第2页
2014-2015八上历史期末测试题_第3页
2014-2015八上历史期末测试题_第4页
2014-2015八上历史期末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考号: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110,共10分)1、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最初的对外政策是( )A.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2、然而西方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西方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以致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

2、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4、“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D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5、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6、1923

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7、马关条约签订后,为警醒世人,严复译著了天演论,书中宣传的观点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实业救国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民主、科学8、在政府以法令形式强制推行后,男子剪掉辫子和女子停止缠足的做法逐渐被人们接受。这种情况最早应该发生在( )A辛亥革命后 B戊戌变法后C新文化运动后 D五四运动后9、作为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

4、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京张铁路圆了他的这个梦,他是(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严复10、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牌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中华民国成立 B、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C、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和新文化运动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一)帝国的没落(7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不断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我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备尝屈辱和悲苦的中华民族为了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项目条约(1)在下列表格中的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5分

5、)背景时间内容影响割地赔款其他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割香港岛给英国2100万银元(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1895年割台湾等地给日本(略)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1901年4.5亿两白银(略)(2)造成清政府没落的方针政策主要是什么?清政府的没落很大程度上,缺乏有识之士和人才,当时清政府的教育制度是什么?(2分)(二)道路的探索(8分)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

6、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伤害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请回答:(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3分)(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

7、面大旗而闻名?(2分)(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1分)(三)新生的起点(10分)材料一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材料二 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材料三 l935年10月,毛泽东在红军胜利会师后写下了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

8、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2分)(3)红军长征途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一次会议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对中国革命起到关键作用的内容有哪些?(4分)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四)周边关系探究(8分)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材料一 2014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月决定把9月3日

9、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把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材料二 2014年9月9日,由中国日报社和 HYPERLINK /2013/japan/index.html t _blank 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十次一年一度“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东京发布。对于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中方选择“相对变差”选项的比例最高,普通公众为35.4%,有识之士为48.8%,分别较2013年上升了13.6个百分点、 33.5个百分点。与此相类似的是,在日本,36.8%(去年28.3%)的日本民众认为日中关系今后会“继续恶化”或“继续相对恶化”,认为日中关系今后会“变好”或“相对变好”的

10、日本人只有8.0%(去年13.1%)。其中,日本人的对华印象进一步恶化,认为“不好”或“相对不好”的比例高达93.0%。2014年日本内阁府12月公布的外交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不抱亲近感”的日本人比例为83.1%,再度升至历史新高。如何处理历史问题,如何改善国民感情等课题考验着中日双方的智慧。材料三 有记者在2014年5月就“当代日本人怎样看甲午中日战争的问题”,采访过一些日本平民百姓。他们有的“谦虚”地表示:“我的历史知识不够,说不清楚”,有的则说:“120多年的事情了,谁还能够记得”。在东京的东乡神社里面,所展示的东乡平八郎的事迹中,甲午战争根本不被提及。一位日本媒体记者说:“那场战

11、争,日本胜利了,所以日本不愿意过多地提及,避免刺激中国”。但在8月15日记者拍摄的日本靖国神社照片却是另一番场景: 前来参拜的民众可不是“一小撮”。队伍 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真佩服日本人在炎 这群台湾来的参拜团体,统一服装和标准,热的太阳下的耐心。 引起日本人的鼓掌。造成中日两国关系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学科的角度,(1)根据你所学的近代史知识总结一下,日本参与或直接进行的对中华民族造成重大伤害的事件有哪些?(3分)(2)对于中日高层和民间关系现状,2015年作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可以预见将会有高调纪念活动。请回答,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时间是哪

12、一年?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并举出抗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3分)(3)台湾右翼势力和台独组织的亲日表现,是有历史原因的,你知道台湾被日本作为殖民地一共有多少年么?源于哪一个条约?(2分)(五)走向胜利(7分)材料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中共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全国材料二1945年8月28日,当毛泽东等走下飞机时,山城重庆沸腾了,举国上下无不对中共真诚谋求和平的行动大加赞赏。民主人士柳亚子称赞毛泽东的行为是“弥天大勇”。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

13、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事件的和平解决?材料中的国共合作是国共两党历史上的第几次合作?(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次事件的结果是签订了什么重要文件?(2分)(3)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1分)(4)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参 考 答 案十六中 余新志1、B 2A 3D 4D 5B 6B 7A 8

14、A 9B 10C一、(1)项目条约背景时间内容影响割地赔款其他南京条约鸦片战争1842年割香港岛给英国2100万银元(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割台湾等地给日本2亿两白银(略)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4.5亿两白银(略)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闭关锁国/封建科举制二、(8分)(1)事件:洋务运动(1分)。根本目的: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或维护清朝的统治)(1分)(2)时间:1911年(1分)。历史意义: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3)两面大旗:民主(1分)、科学(1分)(4)主题:近代化的探索三、(1)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反动势力在城市过于强大。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3)1935年1月遵义。解除了博古的军事指挥权,成了毛泽东等三人军事领导小组,确立了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