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真正的人_第1页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_第2页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_第3页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品德培养从哪里开始作者:孙云晓教授作者简介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树人天地教育机构国家级顾问。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孙云晓教授是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曾以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等。教育代表作有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藏在书包里的玫瑰等。其中藏在书包里的玫瑰2004年出版后引起社会重大反响。前言全中国的父母没在一起开过

2、会。许多人都会说一句相似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是多么可怕的国民共识啊!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这也是本书作者、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的一个著名论断。2004年3月22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应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开始。培养一代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这对于中华民族优良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习惯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

3、21世纪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习惯问题。成年人也要有好的习惯,成人的言行是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活教材。忘不掉的才是素质,而习惯就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老师与父母应该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但是,习惯不是一般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可以说,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因此,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工作,还是家校合作的一个最佳结合点。本书揭示了: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

4、。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透过一个细微的习惯,往往能分析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的程度。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我们说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培养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培养与纠正孩子的习惯七大步骤:A.认识习惯的重要。B.与孩子及相关人员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C.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D.持之以恒地练习。E.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F.逐步培养良好的集体风气。G.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本书适合广大父

5、母亲阅读,当然也是广大幼儿园、中小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最佳教程之一。一个熟视无睹的问题中国父母是爱孩子的“世界冠军”全世界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五花八门。爱的结果千奇百怪。中国的父母在爱孩子方面,几乎称得上世界冠军,可当这个冠军是喜是忧值得怀疑。作一个有意思的比较:外国的孩子摔倒了,都要自己爬起来,父母一般是不过来帮忙的。中国的孩子摔倒了,父母或爷爷奶奶会飞速赶来,不但把孩子抱起来了,也许还会拍几下地,嫌地让孩子摔倒。外国的孩子到了18周岁,即使是总统的孩子,也要离开家出外独立生活。中国的孩子到了18岁,能够独立生活的大多是出门打工的农村青年,而城市的18岁青年独立

6、者寥寥无几。非但如此,他们读到博土恐怕也要靠父母养活。有了孩子也靠老人代为照料。还有一些青年二三十岁了也不工作,就呆在父母家里混吃混喝,更没有丝毫独立意识。因此,有专家推测:中国青年至少比西方青年晚独立5年到10年!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说:“独立不独立有什么要紧的?关键是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否则,孩子大了靠什么生活?”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就业压力大,没有高学历,可能会缺乏竞争力,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此,尽量让孩子多读几年书,是明智的选择。问题是:教育的目标是否就是让孩子争取高学历呢?除了学习,真的什么都不用管吗?全中国的父母没在一起开过会。许多人却会说一句相似的话:“

7、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是多么可怕的国民共识啊! 据我们1999年做的全国少年儿童状况调查发现6岁14岁的少年儿童认为:父亲对自己的关心依次为:学习86.7%;健康72.5%;思想品德48.4%;吃饭穿衣36.7%;体育锻炼35.8%;与同学交往27.0%;业余爱好22.6%;师生关系20,2%。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依次为:学习82.8%;健康73.8%;吃饭穿衣54.0%;思想品德46.7%;与同学交往32.3%;体育锻炼30.2%;业余爱好21.3%;师生关系21.2%。显然,父母关心孩子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健康,再次才是思想品德。为什么如此重视学习呢?另一项调查可以佐

8、证。据中国青年报2000年3月26日报道,在被调查的千名学生父母中,95%希望孩子拥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68%希望孩子能读硕士,46%希望孩子读博士。据钱江晚报2000年1月6日报道,天津教育科学院调查109所中学和3所小学发现,父母(49.3%)最担心的问题是孩子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至于“思想品德出问题”、“不能独立”、“染上不良习气”都在其次。可是,有了高学历就算是成功吗?2000年初,在北京某著名学府里发生这样一个惨案:同室居住的两名博士生,都是名教授的得意门生,却因难以相处导致相互伤害,结果双双死亡。同年2月16日,教育部长陈至立召开会议,请我和一些大学的校长等人发言。一所著名大学的

9、党委书记介绍说,在该校一年级新生中的调查发现,35人有自杀倾向,770人自述有心理问题。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我们得出个深刻的结论,即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也就是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这是父母的根本任务。有一种危机叫失败九年义务教育本是国民素质教育,是合格教育,成功教育,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在相当程度上被扭曲为选拔教育、淘汰教育,而淘汰教育就是失败教育。徐力杀母案是典型的例证。但这毕竟是极端的事件,更普遍的是令人担忧的厌学现象。据我们1998年的全国学习调查发现,回答“喜欢学习”的小学生占8.4%,初中生l0.7%,高中生仅占4.3%。而且,小学生以“考大学”为学习目的的人数比例

10、(14%)竟然超过初中生(8.3%)和高中生(11.1%)。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43.6%的中小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很大。20%的中小学生把学习压力视为最令自己烦恼的事情。厌学像癌症一样难以治愈。厌学是万恶之源。厌学教育是毁灭教育。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常呼吁与厌学现象做斗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是让大多数人成为失败者,甚至成为厌学者,更可怕的是摧毁了做人教育的根基良好习惯的养成,据上海调查发现,高中生五成不倒垃圾不扫地;六成不自己叠被子;七成不洗碗;也不洗自己的衣服;九成不洗菜做饭。但是,82%的高中生表示愿做家务,之所以言行不一,是因为父母不让做或没教过怎么

11、做。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所做的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l15;犯罪率为l10;爱干家务的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此外,他们的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我曾经写过夏令营中的较量和千年警世钟等文章,都揭示了应试教育造成的深重危机。今天,在成年人身上,由于不良习惯而导致的败局乃至悲剧比比皆是。父母“上岗”也要有执照1998年,国家劳动部、国家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组织编制颁发厂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中国社会职业分为1838个,又分为8大类、6

12、6个中类、413个小类,并具体确定了每个职业的名称。 1998年2月,劳动部下发文件,决定在1998年至2000年三年内,组织1000万下岗职工参加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从全国乃至全世界来说,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先培训后上岗,不合格则下岗,经过培训合格了再上岗,这是现代的从业规律。据新华社天津1995年4月5日消息,天津大学一名博士,因为没有通过授课前的考核,被免去上讲台及申报教授的资格。另外,因知识陈旧、技术老化,沈阳1405名科技人员也下了岗。这都是知识经济时代里的正常事。请问,做一名孩子的父母,承担起教子成人的神圣职责,是多么重要而艰巨的职业呀!马克思明确说过,做教育孩子的父母是一门职

13、业。可是,几千年来,谁来考核过父母的资格?哪位父母获得过教子执照?难道这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吗?进入2l世纪之后,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父母是非常难当的。过去是孩子不了解大人,大人很神秘;今天是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复杂的对象,简单的教育,这教育怎能不苍白乏力?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发现,决定父母成功的并非学历,也不是社会地位,而是教育孩子的素质,即教育素质。教育素质包括五大要素,即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也许可以说,父母教育素质的考核便是父母执照考核的主要内容。据报道,奥地利政府正准备推行父母执照,即“要当父母先考执照”。奥地利儿童缺乏纪律

14、性,政府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状况。正准备推出一项计划,让那些打算或刚刚为人父母的奥地利父母都必须取得执照,确保他们有能力担当教育儿女的重任。要取得执照。这些父母们必须重返学校,学习全套教育子女的本领。执照到手后,方有资格享受社会提供的各种家庭福利。如果父母拒绝上课,将与这些福利无缘。此外,今后夫妻离婚时,领有父母执照的一方在获得子女抚养权方面将得到优待。主张推行这一计划的议员们认为,人的一生,几乎什么事都要接受像驾驶汽车那样的训练。偏偏在教育子女这一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上却缺乏足够的培训。奥地利政府是明智的。当然,要推行父母执照,既需要重大的观念变革,也需要强大的财力和人力保障。在13亿人口的中国

15、,短时期是难以做到的。然而,每一位父母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一个成功的父母是需要学习的,是需要相当资格的,而核心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人格与人格的形成不会做人,何以生存?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第二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人格与人格的形成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即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用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的话来说:“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这里的“指南针”就是“首先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或者说“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首先没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即使培养成为一个“才”,也是可能会

16、发生问题的。那么,什么是人格呢?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而实际上,人格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的现象。譬如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人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若一个孩子缺乏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别人,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行为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但是,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对个体生活史的作用有很好的描述,比如:埃里克森说:

17、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班都拉指出:一个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行为、语言等。罗杰斯认为: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人格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这些描述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孩子人格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外界经验或个体的生活史中,有哪些重要因素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高玉祥列举了家庭、学校、生活实践(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等)三个因素。在儿童全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

18、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论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支持。高玉祥先生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概括(在他看来,人格与个性含义是一致的),如下表: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影响父母的态度 孩子的人格支配的消极的、缺乏自主性、依赖的、顺从的干涉的癔病、神经质、被动的、幼稚的娇宠的 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温和拒绝的 自我显示、冷淡、乱暴的不关心的攻击的、情绪不安定的、冷酷的、自立的专横的反抗的、情绪不安定的、依赖的、服从的民主的 合作的、独立的、坦率的、社交的等除了家庭,学校教育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儿童是在学校里形成较固定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学校对儿童的评价以及儿童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对

19、儿童的人格发生着影响。在独生子女的生活实践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同龄群体。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同龄伙伴的影响,年龄越大,其影响也越大。在现代社会里,除了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社会学理论也将大众传媒列为影响独生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非常关注现代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方式能否使儿童具有健康人格。比如,我们会提出如下问题:l,儿童能否专注于学习活动?2,是否感到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种胜任感?3.是否是学习活动中的活跃的参与者?4.是否有自由感,是否有获得创造性培养的机会?5.能否根据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自己的生活?6.是否能够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7

20、.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8.是否对新的经验有一种开放的态度?这些方面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儿童的人格。我们以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现代社会中儿童所应具有的健康人格,也就是说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至少具有以下特点: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态度是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能充分发挥潜能,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我们希望儿童都能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以充分地享受人生。不会做人,何以生存?2001年10月的一天晚上,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先生约我长谈。他对中国教育界关于“学会做人”的理念表示不解,因为此概念是由“学会生存

21、”一语译出来的。把“学会生存”译成“学会做人”,是否反映了一个倾向性的问题呢?黄先生表示要写一本书,书名就叫学会生存在美国。一年之后,他的书写完了,出版社与某著名媒体合作,拟专题讨论:“为什么把学会生存译成了学会做人?”并请我参与对话。此时,我才感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早在1998年1999年,我曾主持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课题研究,结合中国国情来研究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做人。研究的背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终身学习”与“教育四大支柱”这两个相互关联的中心思想。作为研究成果,我们出版了走进学习时代丛

22、书5册,并请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惟一的中国委员、中央教科所副所长周南照研究员担任主编。那么,为什么把“学会生存”译成了“学会做人”呢?周南照先生在丛书前言中有详细的阐述。他写道:学会做人的立论基础就是对教育目标的阐述:“发展的目标是人的完整实现,是人作为个体、家庭成员、社区成员、国家公民、生产者、发明者、创造性的梦想者等具有丰富内涵的个性的完整实现。”也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在认知、情感、伦理、审美、身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而非畸形、片面发展的人。因此,“to be”的原意,在这里不应是“生存”、“存在”,而应是“to be human”,“to be a complete man”,即“

23、成为真正的人”,“成为完整的人”。学会做人在这里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像、创造、独立判断、批讦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做人与我国教育方针强调的“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相吻合,正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和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2002年9月,我接到黄全愈先生自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又讨论了“学会生存”与“学会做人”的问题。我想,把“生存”两字译为“做人”是更为准确的,因为它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回归。简而言之,不会做人,何以生存?生存之道正是做人之道

24、,学会做人是生存之本。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那么,应当如何看待习惯与人格的关系呢?我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应当是人格化的,而非技能化的。”这里涉及到习惯与人格两个重要的概念的关系,涉及许多复杂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或许可以说,很少有人深入研究过这一问题。因此,2001年秋天。我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著名教授张梅玲女士讨论之后,决定做“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该课题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也是团中央和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的重点课题。经过半年多的研究。我们课题组特别是张梅玲教授对习惯的概念做出了初步的解释: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习

25、惯一旦养成了,就变为自动化动作的需要了。因此也可以说,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一种行为方式。习惯按其价值可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如小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能做到自我检查的习惯,这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提高其学习能力,这就是积极的良好习惯;如有的小学生做作业时,一边吃零食,一边听音乐或看电视,不能专心致志地抓紧时间完成作业,这就是一种不良习惯或称之为消极习惯。习惯按其水平可以分为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如吃饭前洗手的习惯。这是生活方面的一种基本卫生习惯。有人做任何事情总是要了解各方面情况后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有人做事不习惯先计划,想到就做,而且任意

26、改变这种做事的计划性、策略性等,这应该说是一个有无智慧性习惯的问题。习惯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一个人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性习惯和一个人所独有的个性化习惯,如敬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等习惯均为社会公德性习惯。有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总要在房间内来回地走动才能有思路,有人则喜欢一个人闭上眼睛默默地思考才更有效,这些都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一些习惯。习惯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一般性习惯和某种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性习惯。如一个人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等,这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如建筑师、艺术家等职业更需要形成在头脑中利用表象构图的习惯。习惯总是表现于一个人的行为中,而且是比较稳定和自动的。但习惯形成

27、和表现于行为也受着一个人诸多因素(如一个人的理念、能力、智慧、性格等因素)的影响。而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的深化和整合又能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如一个人形成了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总是习惯于要认真地制定计划,并听取有关人士的意见,这就是一个人的责任心的体现。而责任心是属于健康人格的,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责任心这种人格特质在有的人身上可以表现得很强,在有的人身上则表现得不强,因此,对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智慧性习惯和社会公德性习惯,应该是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的。习惯与人格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也许可以说,年龄越小,习惯对人格的影响越大;年龄越大

28、,人格对习惯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儿童时期重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为健康人格奠定基础,后文将专门探讨习惯的培养。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开出良好习惯的花朵,收获健康人格的果实。请父母参与思考人格其实不仅仅是一个道德的词语,那么又是什么呢?我们以前的认识是否有些偏差?习惯与人格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习惯决定命运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质。第三章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决定命运198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

29、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段对话是耐人寻味的。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诚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三岁决定一生。”在培根论人生一书中,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曾专门论述习惯与命运的关系。他说:人们的行动,多半取

30、决了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在这一点上,也许只有宗教的狂热可与之相比。除此以外,几乎所有的人力都难战胜它?即使是人们赌咒、发誓、打包票、都没有多大用。个人的生活受习惯支配,而社会的习惯,则是种可怕的力量。古印度教徒为了遵守宗教惯例,可以引火自焚,他们美丽的妻子,也心甘情愿跟着跳入火坑;古斯巴达青年,每年要在神坛上受鞭笞,以锻炼坚忍的耐力。而伊丽莎白初期,一个爱尔兰死刑犯受绞刑前。要求用荆条,不是绳索那是他们民族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小就应该建立一种好习惯,通过教育,通过陶冶,直至我们终生不忘。幼年学习语言,轻松又自如,中年以后就很困难,这是

31、一种习惯。体育运动也是如此。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可以用事实来证实习惯是怎样决定命运的。1995年,我们做过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研究,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杰出青年,良好习惯与健康人格是最重要的原因。科学家通常认为,成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种天才的光辉在某些人身上会愈发亮丽。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会逐渐黯淡。为什么呢?现在我们认为,最终能成功的人身上具有特殊的品质中,即良好习惯与健康人格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而智商并非主要因素。那么当代杰出青年所具有的良好习惯与健康人格是怎

32、样的呢?在148名杰出青年身上,集中体现出这样6种人格特点:A.自主自立精神;B.坚强的意志力;c.非凡的合作精神;D.鲜明的是非观念和正确的行为;E.选择良友;F.以“诚实、进取、善良、自信、勤劳”为做人的基本原则。举例说明,他们在童年时,如果未完成作业而面对游戏的诱惑,60.13%的人“坚持认真完成作业”;66.8%的人非常喜欢“独立做事情”;79.73%的人对班上不公平的事情“经常感到气愤”;而54.05%的人“经常制止他人欺负同学的行为”。几乎在148名杰出青年的调研同时,我们还有一篇极有震撼力的调研报告,即悲剧从少年开始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调查。该报告写道:调查表明:115名死

33、刑犯从善到恶,从人到鬼决不是偶然的。他们较差的自身素质和日积月累的诸多弱点是他们走上绝路的潜在因素,是罪恶之苗,是悲剧之根。他们违法犯罪均源起于少年时期,他们中的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基本都有劣迹,从小就有不良行为习惯。柏拉图曾告诫一个游荡的青年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也说:“首先我们养出厂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因此只要这些劣迹少年身上的潜在因素得不到改变,他们迟早都有走上犯罪道路的危险。通过调查分析,这种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少文化、缺知识、不知礼、不懂法;贪吃好玩,奢侈为荣,怕苦怕累,不学无术;“哥们义气”重如生命,为“朋友”交情,不

34、惜两肋插刀;自作聪明,我行我素。显赫逞能,亡命称霸;伦理错位,黑白不分,是非颠倒,荣辱不清。这一概括是深刻的,并有许多个案足以证明。如抢劫、盗窃、伤害、杀人犯邓车生,家庭富有,从小就吃香的,穿新的,用好的,玩高级的。5岁吸烟,6岁喝酒,7岁打牌,8岁赌博,l0岁坐馆子,12岁进舞厅,14岁亲(吻)姑娘,15岁会嫖宿,由此养成三大恶习嫖、赌、逍遥。他对朋友说:“嫖、赌、逍遥我从小养成,对我来说像烟虫酒鬼对吸烟喝酒一样成性成癖,像人吃饭、穿衣一样需要。”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不同的童年造成了杰出青年与死刑犯青年之分,更造成了健康青年与病态青年之分。而这“不同”的基本点之一就是行为习惯的不同。忘不掉

35、的是真正的素质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俏皮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有重视孩子健康人格培养的传统。被誉为“智慧的化身”的诸葛亮在训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大学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学也,意也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家席。将复何及!”用白话翻译

36、过来,意思是:君子的品行是: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来陶冶品德。如果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安定宁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想要学习必须心静,想要有才能必须学习。不学习就不能扩充自己的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自己的学业。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自己专心致志,轻薄骄躁就不能陶冶自己的品性。年龄与时光一同流逝,意志与岁月一同远去,理想不能实现,不能有益于社会。像枯草一样凋落,空白悲伤地固守着简陋的房屋。想要改变(回复到过去)又怎么来得及。我的一位朋友给孩子起名为“宁远”,便是取诸葛亮的意思,即“宁静致远”。大家想一下。自然会悟出道理,如果没有良好习惯为基,任何理想的大厦都难以建立起来。请父母参与

37、思考我们经常讲的“素质”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远不是那么抽象和空洞,简单而言就是我们说的“习惯”,那么习惯为什么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呢?基石一:爱心;基石二:诚信;基石三:责任心;基石四:自信心。学会做人的四块基石基石一:爱心我们已经知道了,做人绝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范畴内的概念,更不仅仅是一个空泛的词语,它与我们的生活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长期以来,做人似乎总是停留在纯粹的道德范畴,实际上它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概念。比如拥有一颗爱心是做人的基础,而自信则是人格的核心,因此,做人离不开四块基石,即真诚待人(爱心)、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基石一:爱心爱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来自与我们的生活紧

38、密相关的孝心,没有孝心就没有爱心。宋代人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开篇即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明代人吕得胜与小儿语,在六言开头言道:“儿小任性骄惯,大来负了亲心,费尽千辛万苦,分明养个仇人。”古人看得明白,想得深远,留下真言,让我们读来依然鲜活如新。一个孩子如果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孝敬,怎么会爱他人呢?可今日父母有几个还敢奢望孩子有孝心?许多老人感慨地说:“谁是孙子?我是孙子!我给儿女当孙子!”的确,当今社会,父母给孩子当牛做马者比比皆是。有一位老奶奶果真成了外孙的坐骑,不让骑就不吃饭。于是,老奶奶只好从命,天天趴在地上让孙子骑。孙子得意之极,用绳子栓住奶奶的脖子,一边骑一边叫。结果

39、,一天把绳子系了死结。孙子只顾自己尽兴,却把奶奶勒得气绝身亡。试想,我们能责怪孩子吗?三字经说:“养不敦,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讲到这里,做父母的可能会有些伤感:我们对孩子投入了全部的爱。告诉他许多做人的道理,可根本听不进去,连孝心的影子也不见。有一位母亲甚至伤心地对20岁的女儿说:“我整个儿一个热脸贴到你的凉屁股上了!”这是真实的情况。但是,原因呢?恐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并未体验到更未理解父母的艰辛,没有唤醒沉睡的孝心。为了让孩子从孝敬父母开始,学会爱、感受爱,许多学校开展了爱的教育。北京二中举办了“热爱生命”主题班会,请来了同学们的父母。一位母亲讲述了她们在农村插队的磨难、自己痛苦

40、的十月怀胎及艰辛的分娩经历,在场的人全都哭了。这位母亲说: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都是不容易的,都是母体生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换来的。每个孩子的诞生成长都意味着母亲及家庭沉重的精力、体力、财力的消耗和推卸不掉的责任与义务。这种巨大的付出和消耗是为了爱,因为爱,世界才能存在。在培养孩子从小拥有一颗孝心方面,中国社科院的周永琴女士是成功的,无愧于全国十佳母亲的光荣称号。10多年以前,北京的桔子挺贵。周永琴一家三口都爱吃桔子,但她买桔子都按3的倍数买,吃的时候由儿子分,每人一个。可是,就剩下最后三个桔子的时候,儿子没过来分,却看着父母,那潜台词是:就剩下三个了,你们还吃吗?母亲给父亲一个眼色:吃。结果

41、,父母一边吃桔子儿子一边流眼泪。显然。这位母亲的做法是明智的。如今的孩子缺的不是两个桔子,缺的是心中有别人。社会学家说,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什么是社会化?当孩子心中有了别人,他的社会化就开始了。当孩子能够处理你我他之间的关系,他的社会化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事隔多年,周永琴的儿子好习惯养成了没有呢?2002年2月23日晚上,我忽然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见到了周永琴,恰好讲起她的儿子。原来,她儿子考进了北京大学。春节去看藏族的奶奶时,儿子掏出自己的500元钱,双手送给奶奶,说是给奶奶压岁钱。激动得藏族奶奶流下热泪。要知道,那500元钱是儿子考上北大之后亲戚们

42、的贺礼,总共500元呀,儿子一分未留。就连母亲周永琴也未料到儿子会有此举。一叶知春。多年来,为了让独牛儿子孝敬老人,他们做了好吃的饭菜,总让孩子先给姥爷姥姥送去尝一尝。给家住外地的爷爷奶奶汇款,也让孩子去办理手续。可见,持之以恒的培养终于使爱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扎下了根,化为了自动的行为习惯。这难道不是成功的教育吗?周永琴教子的故事说明,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任何习惯必定是行为,行为必定需要训练乃至强化,对于孩子尤其需要规范其行为,才会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基石二:诚信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不堪为伍的;一个言而无信的民族,是自甘堕落的。据著名社会学家郑

43、也夫先生考证,论语中“信”一共出现了38次,高于“善”、“义”、“勇”、“耻”、“诚”等。诚信的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A.遵守诺言、说话算数的习惯;D.实事求是的习惯;C.真诚待人接物的习惯;0,守时的习惯等。有一位中国留学生在英国读硕士。小伙子在实验室里成绩非凡,很受赏识。一天,导师说:“xx先生,明天我要外出开会,您能一个人在实验室工作吗?”小伙子连连点头。第二天,导师走了,小伙子拼命打公费的国际长途电话。月底结账时,导师发现电话费很高,一核对恰好是她外出那一天电话费最高。她问中国学生:“xx先生、那一天是您一个人在实验室工作吗?”小伙子点头。导师又问:“那么,您打国际电话了吗?”“没有。

44、”小伙子一口否认。导师什么话也没说,内心里却非常愤怒,第二天宣布辞退了中国学生。也许,有些人不把撒谎当回事,可在许多国家是难以容忍欺骗的,更不肯与撒谎者共事。坦率地说,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正受到严重挑战。儿童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年人的不良影响,或让孩子因说真话而受惩罚,或自己就常常说谎。实际上,谎言是灾难的导火索。有这样一个故事:1946年7月4日,德国法西斯已经灭亡了一年零两个月。这一天,离华沙170公里远的凯尔采市的几百名群情激愤的市民冲向街头,见犹太人就打、就抓、就杀,有的犹太人被抓到帕兰蒂大街7号的一幢房子里被活活打死。这场肆无忌惮的屠杀从早上10点持续到下午4点,有42人被杀

45、害,其中2人是被误认为是犹太人而被打死的。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这次屠杀竟是由于小孩说谎而引起的。赫里安,波兰一个鞋匠的孩子,当时他和父母从20公里外的乡村搬到凯尔采市,住了才几个星期,对城里的生活很不习惯。7月1日,他偷偷搭车回到乡村小朋友之中,3天后他又溜回城里。见儿子回来,父亲不禁恼恨交加,拿起鞭子就揍他,并大声责问:“你这顽皮鬼,这几天跑到哪儿去了?是不是给犹太人拐去了?”孩子见爸爸凶神恶煞,害怕了,于是顺水推舟地“承认”了这几天是被犹太人拐了去,还谎称犹太人把他拐到帕兰蒂大街7号的一个地窖里虐待他。第二天上午,愤怒的父亲到警察局去报案。在回家的路上,很多路人好奇地问父子俩发生了什么事,父

46、子俩绘声绘色地说赫里安被犹太人拐去折腾了几天。当时,虽然二战已结束了,但德国法西斯的排犹思潮阴云未散。几个群众听信了谎言,异常愤怒,声言要对犹太人报复,而捏造的“事实”在几小时内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走样(甚至传说赫里安被犹太人杀害了)。于是酿成了这一天对犹太人的屠杀惨剧。如今赫里安已经59岁了,每当他回想起这段历史,就有一种负罪感。帕兰蒂大街7号这幢房子如今已重新修葺,改为纪念馆,让世人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信任犹如一根细丝,一旦折断了它,就很难再把它接上。”这是巴基斯坦前总统阿尤市罕曾说过的一句话。宋庆龄是闻名中外的伟大女性。也以守诺如金为人格的特征。童年时,母亲倪桂芝对她讲了“自食其言”

47、的故事:春秋战国时,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数。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一天,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臣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么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信守诺言。小庆龄铭记心间。一个星期天,父亲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

48、着我们呢!”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怎么啦?”父亲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着急地说。“为什么不能去,孩子?”母亲望着女儿问。“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咱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我原以为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着庆龄的手就走。“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里抽回来。“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可以吗?”妈妈说。“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

49、,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么可以随意改变呢?”小庆龄不停地摇着头说。”“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宋庆龄的英文名字作者注)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接着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父母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门,父亲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小庆龄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么急事吧!”“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母亲心疼地对女儿说。“不,小珍没有来,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小庆龄说。听了小庆龄的话,父母满意地点了点头。做为父母,如果对孩子守

50、信用,孩子就会仿效。当孩子诚实守信时,父母也要及时鼓励孩子。请记住,孩子撒谎有三大原因:一是说真话受到惩罚;二是为了逃脱困境;三是把想像中的事当真的说了出来。因此,只有让说真话的孩子得到鼓励,而让说假话的孩子受到惩罚,并持之以恒,便会让孩子逐步养成诚信的好习惯。基石三:责任心是否具有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现代人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少年儿童社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分工越细越需要责任心。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职,都可能导致整个事业的崩溃。一代代人的责任心状况,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负责任的习惯包括:A.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51、;B.经常反省的习惯;C.正确面对过失,勇于承担责任的习惯;D.在家庭和学校中承担具体责任的习惯;E.服务他人的习惯,有社会责任感等。没有责任心的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不难想像,一个人如果在儿童时期事事依赖别人,没有独立做事的锻炼,在成年之后是难以独立于社会、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的。不少父母认为孩子缺少独立性是独生子女的“先天不足”,把原因归结为“独生”。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独生还是非独生,作为“自然人”来到世上,并没有本质的差异,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独立性作为人格特征之一,同样不是与生俱来或自然形成的。它是个体通过主

52、观努力和接受教育而获得的。对未成年人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对他们独立性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向人们揭示,儿童发展依赖于成年人,又独立于成年人,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孩子小的时候,对成年人有着显著的依赖性,需要成年人的帮助。但这种依赖性是暂时的,随着孩子的成长,独立自主性将是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因为人出生后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形成孩子的独立性,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独立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父母朋友们,当您的孩子在外面闯了祸以后,您是怎样处理的呢?生活中,由于孩子年幼,缺乏知识和经验,经常会造成一些过失,这时,父母们如何处理就成了一门艺术。有一些父母会因

53、此训斥孩子。如,有的父母会说:“你是怎么搞的?能这么做吗?”“你这个孩子,简直不给大人省心!”“赶快回家吧,还在外面呆着干什么?回去写作业去!”于是,孩子没事了,什么责任也不必负,回家去该玩就玩,该学习就学习,而父母则留下承担责任,又是道歉,又是赔偿,如此这般,孩子怎么可能有责任心?细想一下,这不正是父母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吗?也许有的父母会觉得责任心并不那么重要。他们会说:孩子是否有责任心谁说得清楚? 我只要他成材,只要他能够在同龄人中成为优胜者。但是,只要父母们仔细想一想自己培养孩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就会重视责任心的问题了。身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杰出的人?可杰出的标准是什么

54、呢?如果您仅仅是为了孩子有个好成绩,那么,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仍然有毁于心理崩溃者;如果您是希望孩子将来有个好工作,那么一些身居要职的人仍然可能玩忽职守;如果您希望您的孩子幸福,那么一些人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呢?应该说,作为父母,养育孩子的最大愿望还是希望孩子首先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人.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成为一个受人欢迎和尊敬的人,成为一个获得良好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责任感的教育应当渗透在一时一事中、一言一行中。其中,父母们特别要注意对孩子所犯过失的处理。一般来说,孩子有过失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

55、明白的道理有可能使孩子刻骨铭心。当然,在这种时候,父母应当保持理智和冷静,尽量不要大声训斥,更不要夸大其辞恐吓孩子,而应当实事求是地讲清道理,明确指出弥补过失的办法。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可以把孩子发生过失的时刻称为关键时刻,因为能否处理过失具有关键作用。如果处理不当,孩子也许会毫不在意责任心,或者过于恐惧而导致精神崩溃;如果处理得当,孩子可能会吃一堑长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现代人。所以,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当让他承担责任。这是现代父母的真正爱心,2002年10月28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对我的长篇专访,题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重点谈了让孩子对自

56、己的过失负责。下列几个建议也许会对父母们有用:给孩子分配一些劳动任务。在家庭中给孩子分派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打扫卫生、长期取报、取牛奶、负责给花草浇水等,并及时对孩子所做的一切给予鼓励。和孩子讲一讲自己的烦恼。父母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也要经常和孩子谈谈自己的内心感受与社会体验,不要总是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也不要因此而拒绝向孩子坦露心扉。如果父母们总是对孩子报喜不报忧,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这个家庭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只要自己不捣乱,不惹祸就可以了。听取孩子对家庭生活的建议。经常和孩子讲讲家里的花销添置、人事来往,并请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请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当父母经常聆听他们的意见

57、、采纳他们有价值的建议的时候,甚至让孩子当一段家,孩子就会在心中油然而生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还小”、“你不懂”、“你不行”,而要给孩子一定的锻炼机会。孩子们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远远超出成年人的想像。成年人认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完全有能力驾驭。因此,父母们要尽量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和勇气,这样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务中增强责任心。基石四:自信心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但这种重要性并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即使那些挚爱孩子的父母,也往往忽略了自信心对孩子发展的决定性意义。1.自信导致成功,自卑导致失败在上海闸北八中采访的日子。我最深的感悟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即自信导致成功

58、,自卑导致失败。闸北八中是一所初中学校,曾有“垃圾学校”和“差生集中营”之称。该校地处上海火车站北大门,是有名的“三高三低”地区,即犯罪率最高、离婚率最高、下岗工人比例最高;人均受教育限制最低、每万人大学生比例最低、每万人科技人员比例最低。该校生源之差绝对名列前茅,留级生达38%左右。但是,自1987年开始,在刘京海老师主持下,搞成功教育实验至今,闸北八中成为一所名校。该校毕业生合格率百分之百,平均成绩稳居全区中上水平。最令人惊讶的是,该校的学生个个是低着头进去昂着头出去,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所以,教育部一直将该校作为素质教育的典型向全国推广,我为该校写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书名为唤醒巨人。我认

59、为,教育是一种唤醒,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而这巨人就是自信。刘京海曾是闸北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后担任了闸北八中的校长,他可以说是中国“差生”研究最有成就的人。他对我说:“反复成功的孩子越来越好,反复失败的孩子越来越差。因此,成功教育就变反复失败为反复成功。失败固然是成功之母,但是,成功更是成功之母!”说着说着,他激动起来:“人是怎么生活的。靠自我概念!你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你才会像个好人一样去生活;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坏人,你便会像个坏人一样生活。所以,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是个能人!”1990年,当成功教育实验在闸北八中取得阶段性成功之后,闸北区教育局派刘京海到中兴路第二

60、小学具体帮助指导小学的成功教育研究。刘京海赞成这个决定。因为从大量研究中他得出一个重要的启示:一个人的反复失败往往是从小学开始的,而且10岁左右即小学三、四年级是“差生”产生的高峰期。中兴路二小欢迎刘京海的到来,因为“差生”频频出现,令他们头疼不已,校长贺玲凤邀清刘京海讲课。刘京海幽默地说:“三、四年级家长会怎么开的?有些老师说,一、二年级狗熊、英雄分不清,四年级开始分清了。于是,师生与父母纷纷瞪大眼睛找狗熊,结果发现,狗熊越找越多!”教师们会意地笑了起来。的确,这样的说法不知流行了多少年了,却头回听到质疑的声音,他们感到贴切而又刺激。“人格的核心是自信心,而10岁左右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