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之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之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之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之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之蜀道难学案粤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蜀道难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2、领会诗歌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提高诗歌欣赏能力。3、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背诵全诗。学习重点:1、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本诗的意境、风格、章法、气象和基调等艺术表现手法。 走出围城的李白 -蜀道难背景资料 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于长安送别友人入蜀,感慨于时事的艰辛,社会的莫测,作蜀道难以赠友。天宝元年(742),李白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但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座右铭,李白也不例外。但这一标准在李白身上却多了一份旷达

2、和潇洒。放浪形骸于不羁,掩盖的是诗人一颗孜孜以求的疲惫的心。蜀道难正是这一心境的真实写照。 王勃在他的腾王阁序中将有识之士的人生境界定为“四美”,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所谓“赏心乐事”,无外乎遇知遇之主,尽人臣之义,唯其如此,“良辰美景”才显得物有所值。与蜀道难写于同期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宝三年),也是李白被迫离京,告别友人时所作。诗人将人生的失意和追求幻化成梦游天姥。天姥山名不见经传,但在诗人的眼中,却超凡脱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极尽夸张之能事。其目的何在,就是为与人仙的会晤作铺垫,那一幅人仙同欢,实际上就是对君臣同乐的演义。然而

3、那也仅仅是诗人的画饼充饥,梦醒时分,“魂悸魂动”长叹不已。这就是现实。深感仕途险恶的诗人,面对友人追慕“锦城之乐”,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从皇帝的近臣沦为一介平民,世事的变迁,地位的落差,使诗人倍感世态的炎凉,人事的无常。刻骨铭心的伤痛,诗人一时难以释怀。而诗人伟大之处还在于,他能痛定思痛,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加以发酵,酝酿出生命真谛的甘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锦城,是城都平原上的一块盆地,这里民风淳朴,茂林修竹,山清水秀。 李白是一位酷爱大自然的诗人,一生遍览祖国名山大川,并将自己的人生句号画在风光秀丽的江南水乡。而在诗中,诗人却极力劝阻友人入蜀之行,“问君西去

4、何时还?”,“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真的是为友人旅途的安全着想?显然这有悖诗人的初衷。从“天姥之乐”,我们不难看出“锦城之乐”的寓意。比较这两首诗,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其内在的联系。首先,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大致相同的。诗人长安仕途生活不济,人生追求搁浅,对“兼济天下”的理想充满着困惑。怀才不遇的诗人自然会将这一情绪融入当时的作品中去。其次,两首诗取材相近,都为写登山。同样充满神奇色彩的攀越,在诗人的笔下,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的登山,而是仕途跋涉的象征。这两首名为送别诗,实际上既无离别场景的描写,也无丝毫离愁别绪的宣泄,只是借送别来阐发诗人人生的体验。纵观中国古代文人立身世途的惨淡经营,以身相许者,有之

5、,像屈原,愁肠百结者,有之,像杜甫,浅尝辄止者,有之,如陶渊明,也有有始无终者,如白居易。或凝重,或惋惜,在感慨他们的为后世留下不朽之作之余,不免多了份遗憾。在这一灰色的背景上,李白这颗巨星,就变得尤为辉煌耀眼。李白在蜀道难中,极尽夸张铺陈之能事,采用虚拟的笔法,将“蜀道”渲染得既石破天惊,也扑朔迷离。“蚕从及鱼凫”“五丁开山”的传说,让全诗笼罩在一片缥缈的氤氲之中。诗中既充斥浩然之气,亦流露出面对“波折”的无奈。浩然者,乃诗人不羁之人格,也是诗人对世途追求的精神体现。富有挑战精神的诗人,不是一位轻易言败的人,急风暴雨更激发了诗人的斗志。蜀道的云波诡谲正是诗人对世途独到的诠释。这条路,充满着神

6、秘,诗人怀着极大的好奇,在这条迷宫似的路上摸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虽“抚膺”“长叹”,而此时此地,浩然之气也油然而生。诗人抱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情,在惊涛骇浪中探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对世途的清醒认识,也是诗人弄潮风浪时发出的长啸。浪漫的诗人,桀骜但不狂癫,自信而不狂妄。他深知,在艰难的世途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天地,不是鬼神,也不是奸邪,而是自己。不遇和孤寂,像高加索山上的猎鹰,会不断撕裂那刚愈合的创口。这才是对追求者的真正考验。诗人将这种寂寞幻化为“号古木”的“悲鸟”,月夜啼鸣的子归。在空寂的蜀道上,这哀叫声,让人不

7、寒而栗,也让人难以自持。于是,屈原在指天斥地之后,自沉汩罗,白居易在悲天悯人之后,遁入空门。背负经天纬地大任的中国古代文人,有几人能走出这自缚的蚕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泣血的肺腑之言,这更是对敢于闯滩的同志的有力鞭策!“古来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这是诗人酒后的真言。“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这等的浪漫潇洒,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寂寞! 中国的古代文人的闻达之路,实际上是一条羊肠小道,而且是一条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在这条小道上,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古代文人,无论是隐忍者,还是洒脱者,其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只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司马迁报任安书)的苦衷。李白

8、戏弄高力士的恶作剧,颇给饱受压抑的文人出了一口恶气。然而这只能是“謪仙人”李白,这也只能是顷刻的宣泄。洒脱俊逸的诗人最终也无法逃脱被外放的命运。宫廷的倾轧,官场的虞诈,造就了历史上一幕幕世途的悲欢离合。即便君臣近在咫尺,但由于奸佞的阻隔,也有天涯之感。不甘屈节的诗人,疾恶如仇,视小人如“猛虎”“长蛇”,更不愿以狼豺为伍。然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官场,永远给随波逐流者开绿灯,刚直之士,只能“止步”。那峥嵘的剑阁,犹如狰狞的恶魔,眈眈独坐于要害之位。无法逾越人格沟壑的诗人,义愤填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边是充满诱惑的“锦城”,一边是张牙舞爪的鬼魅魍魉,个

9、人力量的微弱,化就不平之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看似无奈,实则诗人冲天的怒气。“不如早还家”,看似对朋友的善意规劝,其实不然。这里不是退却,而是解脱。“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与其在无涯宦海中痛苦挣扎,不如放浪形骸,移情于山水之间,陶然自在。“家”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这是一个纯粹的诗人的精神归宿。没有“进亦忧,退亦忧”的尴尬,只有进退自如的潇洒。一头是守着君臣之义的“錦城”,一头是守着个性操守的“家”,多少人徘徊于不能两全的唯谷,抑郁终生,而我们的诗人,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以一个超然的姿态兀立于世,这,是一个大大的智者。 这,就是李白,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这,就是蜀道难,一

10、首融奔放与沉郁于一体的文人绝唱。一、课前热身:1、作者简介: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查阅有关资料,为李白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传。要点:姓名字号,朝代身份,主要经历,代表作品及创作风格,地位评价2、李白诗歌诵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初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唐,李白)(初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填空:给加点字注音鱼凫( ) 秦塞( ) 石

11、栈( ) 猿猱( ) 扪参( )( ) 巉岩( )飞湍( ) 喧豗( ) 砯崖( ) 趑趄( )( ) 崔嵬( )( )咨嗟( ) 吮血(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危乎高哉( ) 开国何茫然( )但见悲鸟号古木( )( )可以横绝峨嵋巅( )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青泥何盘盘( ) 扪参历井仰胁息( ) 使人听此凋朱颜( ) 化为狼与豺( )通假字:所守或匪亲( )古今异义:危乎高哉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开国何茫然词类活用:猿猱欲度愁攀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砯崖转石万壑雷使人听此凋朱颜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侧身西望长咨嗟问君西游何时还特殊句式:(指出句式,并翻译)蜀道之难,难于上

12、青天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但见悲鸟号古木二、诗题诠释 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词的瑟调曲,乐府古题要解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这只歌曲的内容就是歌咏蜀道的艰难、行旅的辛苦,李白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而作。三、整体感知:1、概括每段大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答案】 第一段从历史角度说开辟之难第二段从山势高危的角度说攀越之难第三段从现实的角度说安居之难2、有人说,蜀道难全诗内容可用一个字概括,你觉得是哪个字?【答案】 难从诗歌内容看,以感叹山高路难,战祸之烈为主。贯穿全文的主旨句就是感叹。其它也多以感叹句为主。(亦可提出自己见解,言之成理即可)四、难点探究:1、在第一节

13、中,作者叙蜀开国历史、说“五丁开山”故事和表现蜀道之难有何关系?【答案】通过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出蜀道自古以来就是难以逾越的险阻。 借助神话传说,为蜀道之难点染神奇色彩。2、在第二节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气氛?【答案】畏途巉岩,悲鸟古木,夜月空山,接天连峰,绝壁枯松,飞湍瀑流,砯崖转石,如雷壑鸣。“但见”四句:悲凉凄清的气氛。 “连峰”四句:惊心动魄的惊险气氛。 3、诗中最后写剑阁险峻,战火频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诗人从地势的显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关注,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4、本诗以七言为主,间以杂言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案】 使语言节奏多变,体现了李

14、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 情之所至,脱口而出,不受束缚与限制,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炽烈奔放的情感。 五、延伸拓展:(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

15、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

16、已卒,年六十余。(新唐书卷二O二) 【注】 任侠:以“侠义”自任。 谪仙: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乐章: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遁:隐藏。 B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擿:挑剔。 C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辟:征召。 D还寻阳,坐事下狱 坐:因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知章见其文,叹曰 问之人以穷其短 C帝赐食,亲为调羹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3下面材料全能说明李白狂放不羁性情的一项是( ) 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17、 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A. B. C. D.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个性和性格特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去应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 D李白游览并州时,曾见到郭子仪,认为他是奇才,因此,郭子仪犯了法,是李白为他救免的。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8、)(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3分)译文:(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3分)译文: 【答案】 1 A(“遁”应释为“逃走”) 2 C(C组前“为”,介词,引进省略的动作行为的对象“之”,可译为“给”、“替”;后“为”,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A组两个“因”均为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可译为“于是”、“就”。B组两个“其”均为代词,称代第三者,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D组两个“于”均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 3 C(陈述对象是李白的先人,是指高力士有意陷害李白 ) 4 D(主客颠倒。应是郭子仪认为李白是奇才) 5

19、.(1)这个人天生英才,聪慧出众,只要用学问进一步加以磨砺,便可以赶得上司马相如。(提示:“是子天才英特”是个判断句。“是子”即“这个青年”或“这个人”;“少益以学”既是省略句,“益”字后省略“砺之”,又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时要把“以学”移至“少益”前。“天才”指天生俊才;“英特”即聪慧出众;“益”,进一步、稍微的意思) (2)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提示:“为”表被动,构成被动句。“亲近”,动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身边受宠的人”。“骜放”,指傲慢不驯。“自修”,即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在隋末因犯罪被流放到西域

20、,神龙初年,(从西域)逃回来,寄居在巴西郡。 李白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梦见了太白星,于是就用它来给李白取名。十岁时就通晓诗书。长大以后,隐居在岷山。曾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去应试。苏颋担任益州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异,说:“这个青年天生英才,只要用学问进一步加以雕琢,便可以赶得上司马相如。”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之术,爱剑术,以“侠义”自任,看轻财物而乐于接济别人。后来又寄居任城,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住在徂徕山,每天酣饮沉醉,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李白)前往拜见贺知章,贺知章看到他的诗文,赞叹说:“你,是天上贬谪下凡的仙人啊!”并向唐玄宗举荐。唐玄宗就

21、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国家大事,李白献上一篇颂赋。皇上赏赐食物,并亲自替他调羹。皇上下令,让他在翰林院任职。李白还是和酒友在闹市喝得烂醉。皇上坐在沉香亭子赏景,心里有所感触,想要李白创作歌词,就把李白召进宫中,可是李白已经喝醉了。酒醉稍醒,取笔给他,即刻写成歌词,辞藻委婉绮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皇上非常喜爱他的诗才,多次设宴。李白曾经伺候皇上宴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靴。高力士一向高贵,认为这件事耻辱,就挑剔他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皇上想任命李白担任(重要)的官职,杨贵妃就毁谤阻止。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后来恳求回家,皇上就赏赐钱打发他回家。李

22、白漫游四方,曾经乘船和崔宗之从采石到金陵,身穿宫廷的锦袍端坐在船中,旁若无人的样子。安禄山反叛后,永王李璘征召他为幕府属官。李璘起兵(不久被肃宗消灭),李白逃回彭泽;李璘兵败后,李白(受牵连)罪该判处死刑。当初,李白游历并州时,见到郭子仪,(郭子仪)认为他是个奇才。郭子仪曾经犯法,李白救助他免受处罚。到这时郭子仪请求免去自己的官职来赎李白的罪。皇上下令,把李白长期流放到夜郎。后又恰逢天下大赦,回到寻阳,因事而被关进监牢。当时宋若思率领吴兵三千人到河南去,经过寻阳,释放囚犯,并征召李白为参谋。不久,李白辞职。李冰阳做当涂县令时,李白去投靠他。代宗即位,召李白到朝廷担任左拾遗的官职。但李白已经去世

23、,时年六十多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送友人入蜀 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释】蚕丛路:蚕丛,传说中蜀国的开国君主。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春流:泛指春天水涨,江水奔流;一说指流经成都的郫江、流江。蜀城:指成都;一说泛指蜀中城市。简要分析首联与蜀道难首句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答案】本诗首联只是平静叙述,宛如好友娓娓而谈,感情诚挚恳切。“见说”一词显得委婉。蜀道难首句是饱含强烈激情的感叹句,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雄奇豪放的基调。具体描绘蜀道“崎岖不易行”的是哪几句?简要分析其中一句。 【答案】“山

24、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悬崖峭壁迎面而来,就在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马头蒸腾升起,人似腾云驾雾。生动表现了山岭的迂回险峻,栈道的狭窄高危。颈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义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你能概括出几点内容?【答案】 春林茂盛繁密。峭崖高耸险峻。栈道曲折幽深,时隐时现。(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在西域读李白夏立君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

25、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大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的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庭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

26、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开放的年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是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

27、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

28、。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成了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1作者在第段中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其缘由何在?(3分) 【答案】李白是一个游侠诗人,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含有游牧民族的血液,具有西域骑士剽悍、洒脱的特性;他生活在开朗雍容的大唐

29、盛世。2文章第段,作者为什么要猜测李白是半个胡儿?(3分) 【答案】为下文表现李白与众不同的气质特征作铺垫。3第段 “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和第段“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两句中的“此”分别指什么?(3分) 【答案】前者指“伟大的漂泊者被孕育出来之时”;后者指“饱含异质的李白与开朗雍容的大唐的相遇”。4第段“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中的“契机”指:(26字以内)有着开朗雍容的气势的大唐与饱含异质的天才李白相遇5、品味文中下列语句,回答问题。(6分)(1)“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3分) 【答案】“根”指故乡。因为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

30、,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 (2) “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该怎样理解? (4分) 【答案】李白漫游大唐各地,发现并用诗歌播撒了各地的风情与美丽。(意思对即可,抓住两点:漫游和诗歌;发现与表现了大唐的美丽。)李白通过自己与社会的广泛接触,运用手中的笔,将大唐山水都赋予了神奇的内涵,使大唐的诗歌独树一帜,让人感动,让人神往。6、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5自然段,分条表述。每条均不能超过5个字。(3分) 【答案】(1)重侠轻儒(2)轻财重义(或“重友情”)(3)藐视权贵7、作者在第6自然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马队等诸多形象,其作用是什么

31、?【答案】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特征,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的诗歌中“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8、作者为什么说李白“连死都是一首诗”?试用一句话对李白的一生作出概括性的评价。 【答案】这句话是说李白醉酒落水抱月长眠的生命终结方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李白用他的一生唱出了平等、自由、清纯、激情的生命之歌。参考资料: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

32、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更是杜甫视为宗祖.他的影响力巨大.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

33、)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高蹈之间。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他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在他的行路难中他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等太行雪满山”来形容自己艰难处境。由于当时高力士杨国忠的受宠,贤士都被据在朝门之外,因此他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叹,但他的乐观主义天性又使他对理想追求都是执着的。他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在夜泊牛渚怀古中他写道“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借用谢尚知遇袁宏的典故来表明自己的怀才不遇渴望知音的心情。以上都说明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