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观-PPT课件_第1页
科学技术观-PPT课件_第2页
科学技术观-PPT课件_第3页
科学技术观-PPT课件_第4页
科学技术观-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自然辩证法2022/7/191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历史形成基本内容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科学的本质、结构技术的本质、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2022/7/192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2022/7/193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社会条件:在科技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思想理论背景:德国古典哲学、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成果科学技术基础:三大发现、两次革命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022/7/194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1、对于科学和技

2、术的理解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是特殊的意识形式2022/7/195对于技术的理解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2022/7/1962、科学的分类与统一分类: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五种运动形式)统一: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2022/7/1973、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科学技术推动哲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受到哲学的影响和制约2022/7/198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一般生产力自然科学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2022/7/1994、科学技术的生产

3、动因生产需要是科学技术的基本动力2022/7/19105、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打破宗教神学的禁锢推动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2022/7/19116、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新兴资产阶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只有在劳动共和国科学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2022/7/19127、技术异化劳动异化资本主义制度是异化的根源技术异化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统治工具与反抗的武器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2022/7/1913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2022/7/1914一、科学的本质特征2022/7/1915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

4、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是特殊的意识形式2022/7/1916科学的本质2022/7/1917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使认识从初级的经验形态发展到高级的理论形态,出现了作为认识认识活动成果的科学;与此同时,科学成为进一步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锐利武器。正是科学的巨大力量,使得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高。2022/7/1918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是由科学劳动者

5、、科学劳动对象、科学劳动资料、科学管理等要素构成的,大规模的、有目的、社会化的生产知识的社会劳动。2022/7/1919科学是生产力“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资本衡量的”,而固定资本“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的技巧”“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他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运用”2022/7/1920科学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是整个人类知识

6、体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精神财富。科学作为生产力要素被用作致富的手段。2022/7/1921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反映了两种相互作用的属性。首先,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反映了科学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的结构特性。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有成千上万的男男女女从事科学,科学是一种集体的事业。科学成为社会建制,作为社会职业和社会部门被越来越细致的分类,越来越结构化在社会中,形成与社会越来越紧密的关系。其次,它反映了科学是一种历史演化范畴。例如,历史上的科学曾经作为小科学形态出现,今天科学则成为大科学。齐曼关于科学具有学院科学的特质和后学院科学的新性质的观点,也在一定意义上表明

7、了科学的演化特性。科学的这种结构特性和演化特征,不仅给成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出了重要的思考框架,也给即将走上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道路的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出了理解科学的多样性要求。2022/7/1922科学是一种文化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创造方式,是人类文化最活跃的组成部分。2022/7/1923科学的本质特征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2022/7/1924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学科结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基础科学:对客观世界基本规律的认识,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结构和运动形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石。技术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和工艺工程中的共同性规律,它以 人工自然为研

8、究对象,目的是把认识自然的理论转化为改造自然的能力。工程科学:研究将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工艺流程的原则与方法,以供改造自然。2022/7/1925现代科学的知识结构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2022/7/1926一、科学事实:科学事实:科学认识的主体关于客观存在、个别的事物(过程、事件、现象、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为单称命题。是科学认识的最初成果,属于认识论范畴,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022/7/1927科学事实的分类:事实:客体与仪器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描述。(一块铀石与实验仪器相互作用时,在仪器上显示出的

9、图象或数字)(心电图)事实:对观察实验所得到的结果的陈述和判断。事实(理论事实):被观察与实验证明了的理论结论(万有引力等) 2022/7/1928科学事实的特点:可重复性(与可检验性相关)科学事实渗透理论应该是比较系统的相对独立性2022/7/1929科学事实的作用: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根本依据,是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2022/7/1930二、科学定律科学定律: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科学定律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具有客观性,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其逻辑形式为全称命题。2022/7/193

10、1经验定律:来源于科学事实(经验),具有描述性和直接实践性,拥有直接可判定或测量的经验内容,在原则上可由观察或实验程序所获得的现象证据加以确认。理论定律:并不来自于经验概括,反映着客体更深刻的本质,具有更大的普遍性。2022/7/1932科学定律的特征科学定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科学定律具有简明性的特征。2022/7/1933科学定律的作用科学定律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科学定律有助于科学概念或科学理论的形成科学定律是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经验定律和理论定律都具有解释和预测的功能)2022/7/1934三、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

11、试性解答。2022/7/1935一个案例: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2022/7/1936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1880.11.1-1930.10.30)最初的猜想是1910年观察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相似性,感到惊奇而引发思考的,之后,他广泛涉猎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大地测量学的各个领域,从而形成和发展了大陆漂移说。2022/7/1937大西洋两岸的相似性魏格纳首篇论文发表1912年,1915年出版大陆和大洋的起源设想的精髓:地球活动论,反对地球固定论。2022/7/1938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图右上:石炭纪晚期右中:始新世右下:第四纪晚期白色为陆地细点为浅水淹没

12、的陆地斜线为洋底2022/7/1939科学假说的特点科学性与猜测性的统一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变异性的统一。2022/7/1940科学假说的作用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形式。假说本身是人类创造性的高度表现。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手段。不同假说的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2022/7/1941四、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科学理论的构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定律、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见202

13、2/7/1942从科学认识形成的过程看:科学理论是科学认识的高级成果从整体上揭示了课题更深层次的本质往往以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形式存在理论符合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从认识成果的逻辑关系看:科学理论是以科学事实、科学定律和科学假说作为基础和前提,在更高层次上统一了的科学认识成果。2022/7/1943科学理论的特征客观真理性: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区别于科学假说)全面系统性:逻辑完备性:完备性、无矛盾性和逻辑关联性科学预见性:解释某一领域的所有现象;提供新知识;预言未知2022/7/1944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辨证关系科学事实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事实

14、是科学认识的 经验形式,是建立科学理论、科学定律和科学假说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检验科学定律的工具。)。科学定律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过度形式。科学理论是科学成果的系统体现。2022/7/1945现代技术的本质和体系结构2022/7/1946技术的本质特征1、社会性和自然性自然性:技术是客观自然界的一部分,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必须依靠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现代技术更是人类自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社会性: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又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否则难以成为现实生产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制约使

15、技术活动只有在社会的共同整合下才能产生和实现。2022/7/19472、物质性和精神性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仅是改造自然的资料和手段,包含着物质因素,而且还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怎样生产”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或“操作方法的知识”,即实践的知识体系。2022/7/19483、中立性和价值性技术的内在价值:技术自身具有的属性极其产生某种效应的内在可能性。这是由技术的自然属性规定的。技术的现实价值: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技术作用于客体而产生的实际效应。这是由技术的社会属性规定的。2022/7/1949技术中立论和技术价值论:前者认为技术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和手段,

16、在政治、文化、伦理上没有对错之分,其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后者认为,任何技术本身都蕴涵着一定的善恶、对错甚至好坏的价值取向。任何技术都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其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技术的现实价值的统一。2022/7/19504、主体性和客体性技术是主体的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工具、机器设备等)的统一。2022/7/19515、跃迁性和累计性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同,表现出技术的跃迁性:材料技术能源动力技术生物技术当新技术出现后,原来的技术并非被否定、被废弃,而是在主导技术影响下经过改造、提高的扬弃过程,形成技术的多层次性和多种技术的相互融合特征(生物技术生物材料技术、生

17、物能源技术、生物信息技术)2022/7/1952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一)技术的形态结构1、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经验、技能等主观性技术要素;它经历了三种不同形态: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以机器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和以技术知识为基础的经验技能。经验: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的体验,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方式及方法等直觉体验的积累和综合。以技术知识、劳动工具和经验为基础,在劳动所表现出的主体活动能力 ,包括:技巧、诀窍等实际知识。2022/7/19532022/7/1954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指以工具、机器等生产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它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历史形式:手工工具

18、、机械装置和自控机床;可分为:“活技术”和“死技术”。“活技术”:在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手段。“死技术”:不在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成果和技术对象。2022/7/19552022/7/1956知识形态是技术要素:主要指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它是现代技术构成中的主导要素;技术知识: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掌握的技术经验和理论。它有两种表现形式: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经验知识: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规范化的描述或记载。理论知识:关于生产过程和操作方法的机制规律性的阐述。2022/7/19572022/7/19582、门类结构实验技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一定的目的,通过实验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的条件下控

19、制或模拟自然现象的技术或方法的集合。实验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加工和改变自然信息,检验假说和理论;其产品为数据和样品。包括:天文观测实验技术等。2022/7/1959基本技术机械技术:运用自然界机械运动规律的力学方法,创造人工机械运动过程,改变自然界机械运动状态和自然界形状的技术。机械加工技术、采掘技术运输技术等物理技术:运用自然界物理运动规律的物理学方法,建立人工物理过程,改变自然物质物理性质的过程。各种能量转换技术化学技术:运用自然界化学运动规律的化学方法,建立人工化学过程,改变自然物质的成分与结构的技术。化工技术。生物技术:运用自然界生物运动规律的生物学方法,改变生命活动过程与形态的技术2

20、022/7/1960产业技术基础产业技术:物质材料技术、动力能源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制造产业技术服务产业技术2022/7/1961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与动力2022/7/1962现代西方学者的观点2022/7/1963科学理论的累积式发展观一、古典归纳主义的累积发展观代表人物:培根、惠威尔基本观点:科学知识体系是以观察所提供的可靠的经验事实材料为基础,通过归纳法建立起来的。科学发展规律为:经验事实材料公理概括性更强的定律和理论。它是真命题的不断增加,是量的积累和递增。特点:科学无飞跃,理论不可错,对归纳法的推崇2022/7/1964惠威尔的科学发展模型:支流江河模型惠威尔科学发展的三个步骤

21、:把事实分解为基本事实概括为定律和理论演绎出相同事实和不同事实2022/7/1965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发展观1、科学理论的“正统观点”:科学理论是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假定出发,用数学演绎方法和逻辑推理,推演出的一系列命题。科学理论中的命题只有在通过经验证实,证明它们同我们各个单独的经验相符和时才能成立科学理论是通过新的经验事实的证实而不断发展的。2022/7/19662、理论的接受:理论的确证度高3、科学的进步:理论的适用范围的扩展;理论被新的理论所包容2022/7/1967科学理论的否正式发展观波普尔提出了其著名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P1TTEEP2。这里P1表示问题,TT表示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

22、,EE表示进行批判和选择和过程, P2表示新的问题。2022/7/1968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一般经历以下四个步骤:(1)科学始于问题。这是因为科学理论是一种对自然界或认识对象的普遍性的猜测,而猜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2)科学家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大胆的猜测和假设。这些猜测和假设就是各种科学理论。在波普尔看来,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猜测和暂时性的假设。(3)各种猜测或理论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和批判,并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4)新理论被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所否证,又会出现新的科学问题。正是上述四个步骤的不断循环往复,推动了科学的不断前进。20

23、22/7/1969科学理论发展的社会历史观代表人物:库恩基本思想: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2022/7/1970范式: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的研究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客观世界是可知的)、传统(理论传统)、理论和方法(科学方法)科学共同体: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团体2022/7/1971前科学时期这一时期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共同体,没有一个公认的范式,存在着许多相互竞争的学派。各个学派各执己见,对各种问题都争论不休。在历史上,最早形成科学范式,从前科学时期步入科学时期的是天文学,天文学最早形成的范式是地心说,而其后步入科学时期的则是力学,亚里士多德的力学是最早的力学范式。 2022/7/1972常规科学时期。有了公认的范式,科学共同体就在范式的支配下进行研究,常规科学时期便由此开始。这一时期大部分科学家几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