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复习题_第1页
环境评价复习题_第2页
环境评价复习题_第3页
环境评价复习题_第4页
环境评价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目前可供选用的方法有类比法、物料衡算法和资料复用法。 1、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类比法也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排放量。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环境特征的相似性。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采用经验排污系数法计算时,必须对生产工艺、化学反应、副反应和管理等情况全面了解,掌握原辅材料、燃料成分和消耗定额。一些计算结果可能与实际存在误差,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结果的一致性。2、物料衡算法是用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在具体建设项

2、目产品方案、工艺路线、生产规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治理措施确定的情况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核算污染物排放量,即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品数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其计算通式如下:3、资料复用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虽然此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所以只能在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1、工程概况 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一般情况下,工艺流程应根据工艺过程的描述及同类项目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绘制。环境影响评价关心的是工艺过程中产污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所以绘制污染工艺流程

3、应包括涉及产污的装置和工艺过程,其他过程和装置可以简化,有化学反应发生的工序列出主要反应式。并在总平图上标出污染源准确位置,以便为其他专题评价提供可靠资料。3、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1)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2)物料平衡和水平衡取水量 重复用水量 耗水量耗水量:指整个工程项目消耗掉的新鲜水量总和。式中,Q1产品含水,即由产品带走的水;Q2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即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Q6生产用水量。Q3洗涤用水(包括装置和生产区地坪冲洗水)、直接冷却水和其他工艺用水量之和;Q4锅炉运转消耗的水量;Q5水处理用水量,指再生水处理装置所需的

4、用水量;(3)无组织排放源的统计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首先对项目可研等文件提供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及运行可靠性评价,若不能满足环保要求,需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替代方案)要点如下:(1) 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2) 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3) 环保投资构成及在总投资中占的比例。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现状实测法、物料衡算法、经验估计法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常规气象资料与现场观测资料相关性分析:对于气象站位于评价区外或建设地与气象站地形差异明显,则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资料,必须与现场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后方

5、可考虑其使用价值。相关分析方法可采用分量回归法,即将两地的同一时间风矢量投影在X(可取E-W向)和Y(可取N-S向)轴上,然后分别计算其X、Y方向速度分量的相关性。所用资料的样本数不得少于规定的观测周期所获取的数量。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资料,可根据求得的线性回归系数a、b值,对气象台站的长期资料进行订正。一级评价项目,相关系数r不宜小于0.45,二级评价项目不得小于0.35。 常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内容(1)地面气象资料:一级评价项目应至少包括以下各项:年、季(期)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 风玫瑰图;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 季(期)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年季(期)各风向,

6、各风速段、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及各级大气稳定度出现频率。(2)高空气象资料:可直接从符合要求的气象台站获得,如果没有符合要求的气象台,进行现场观测。规定时间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年、季(期)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包括从地面算起第一层和其它各层逆温)及其出现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规定时间各级稳定度的混合层高度;日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数不应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13个点进行监测。布点方法:扇形布点、网络布点、功能布点、同心圆布点水污染源调查水污染源分

7、类:影响地面水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按排放方式可分为点源和面源;按污染性质可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水体酸碱度(pH值)和热效应四类。点源调查内容a污染源的排放特点。 b污染源排放数据。 c用排水状况。 d废水、污水处理状况。 河流水质采样下列位置一般设立取样断面:(1)在调查范围的两端(2)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附近的水域(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4)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5)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6)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取样断面(7)还应适当考虑拟进行水质预测的地点(8)在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8、。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断面上取样垂线的确定。断面上取样垂线设置的主要依据为河宽。当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列方法布设取样垂线。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大河、中河:河宽小于50m者,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垂线应设在明显水流处),共设两条取样垂线;河宽大于50m者,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即共设三条取样垂线。特大河(例如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松花江、海河等):由于河流较宽,取样断面上的取样垂线数应适当增加,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有排污口的一侧可以多一些。如

9、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垂线上取样点的确定。垂线上取样点设置的主要依据为水深。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在水面下0.5m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在水深不足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 河口水质的取样取样断面布设原则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要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与河流相同。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和采样方式同前述的河流部分。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环境噪声现状评价方法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包括噪

10、声源现状评价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其评价方法是对照相关标准评价达标或超标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同时评价受到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1)对于噪声源现状评价,应当评价在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进行主要噪声源分析等。(2)对于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应当就现有噪声敏感区、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噪声功能区的划分情况等,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各边界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分析,并说明受影响的人口分布。(3)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结果应当用表格和图示来表达清楚。说明主要噪声源位置、各边界点和环境敏感目标点位置,给出距离和地面高差。对于改扩建飞机场,需要绘制现状WECPNL的等声级线图,

11、说明周围敏感目标受不同声级影响情况。典型工程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方法1、工矿企业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 2、公路、铁路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1、法规确定的保护目标:分类管理名录中环境敏感区包括以下区域:需特殊保护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区此外,环境质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亦应视为环境敏感区。环境影响识别方法一、清单法:又称为核查表法。简单型清单、描述型清单、分级型清单 二、矩阵法 三、其他识别方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根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对污染因子(即待评价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筛选。(1)首先应选择该项目等标排放量P

12、i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2)其次,还应考虑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3)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亦应将其作为评价因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一般为:(1)确定预测因子; (2)确定预测范围及计算点;(3)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 (4)气象条件计算清单;(5)地形数据计算清单; (6)设定预测情景;(7)选择预测模式; (8)确定相关的计算参数;(9)进行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有风点源扩散模式是高斯烟羽扩散模式,适于地面10m高处的平均风速1.5m/s,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粒径15mm的污染物,在模拟的单元时间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不变

13、,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在使用有风点源扩散模式时,需要调查污染源资料和气象资料。污染源的资料包括位置、源强以及排放方式,气象资料包括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河流中,影响污染物输移的最主要的物理过程是对流和横向、纵向扩散混合。横向扩散指由于水流中的紊动作用,在流动的横向方向上,溶解态或颗粒态物质的混合,通常用横向扩散系数表示。纵向离散是由于主流在横、垂方向上的流速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在流动方向上的溶解态或颗粒态质量的分散混合,通常用纵向离散系数表示。水质预测因子的筛选对于河流水体,可按下式将水质参数排序后从中选取:ISE=CpiQpi/(Csi-Chi)QhiI

14、SE值是负值或者越大,说明拟建项目排污对该项水质因子的污染影响越大。预测条件的确定(1)受纳水体的水质状况。(2)拟预测的排污状况。分废水正常排放(或连续排放)和不正常排放(或瞬时排放、有限时段排放)两种情况预测。(3)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在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多个阶段。(4)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或初始条件)。 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 见教材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的声级差计算 见教材等声级图绘制计算出各网格点上的噪声级后,然后采用某种数学方法(如双三次拟合法,按距离加权平均法,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并绘制出等声级线。等声级线间隔不大于5dB。对于Leq,最低可画得35d

15、B,最高可画到75dB的等声级线,一般对应声环境功能区的昼、夜间标准值要求;对于WECPNL,一般有70dB,75dB,80dB,85dB,90dB的等值线。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和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1)评价项目建设前环境噪声现状。(2)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相关环境噪声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在建设期(施工期)、运行期(或运行不同阶段)噪声影响的程度,超标范围及超标状况(以敏感目标为主)。(3)分析受影响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受到超标影响的为主)。(4)分析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分布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超标原因。(5)分析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设备布置和选型合理性,分析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措施

16、的适用性和防治效果。(6)为使噪声达标,评价必须提出适用的噪声防治措施,分析经济、技术可行性。(7)提出针对该项工程有关环境噪声监督管理、环境监测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生态制图的图件要求 (1)生态影响评价的图件需由正规比例的基础图件和评价成果图件组成,基础图件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土壤侵蚀图等。(2)3级评价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关键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图;(3)2级评价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基础图件和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和预测成果图,上述图件要通过计算机完成并可以在地理信息系统上显示;(4)1级项目除完成上述图件和达到上述要求以外,要用图形、图像显示评价区

17、域全方位的评价和预测成果。累积影响评价方法常用的累积影响评价方法有专家咨询法、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系统流图法、环境数学模型法、承载力分析、叠图法/GIS、情景(幕景)分析法、生态系统分析法等。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选取原则1.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 2.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 3.容易量化 4.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和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清洁生产分析指标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3.产品指标 4.污染物产生指标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6.环境管理要求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现代废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四大类。废水处理系统按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18、处理。一级处理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沉淀过程,主要是通过物理处理法中的各种处理单元, 如沉降或气浮去除废水中悬浮状态的固体、呈分层或乳化状态的油类污染物。出水进入二级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或排放。在某些情况下还加入化学剂以加快沉降。一级沉淀池通常可去除,90%95%的可沉降颗粒物、50%60%的总悬浮固形物以及25%35%的BOD5,但无法去除溶解性污染物。二级处理的主要目的去除一级处理出水中的溶解性BOD,并进一步去除悬浮固体物质。在某些情况下,二级处理还可以去除一定量的营养物,如氮磷等。二级处理主要为生物过程,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分解有机污染物。二级处理过程可以去除大于85%的BOD5及悬浮固体物质,

19、但无法显著地去除氮、磷或重金属,也难以完全去除病原菌和病毒。一般工业废水经二级处理后,已可达到排放标准。当二级处理无法满足出水水质要求时,需要进行废水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所使用的处理方法很多,包括化学处理及过滤方法等。一般三级处理能够去除99%的BOD、磷、悬浮固体和细菌,以及95%的含氮物质。三级处理过程常用于进一步处理二级处理出水外,也可用于替代传统的二级处理过程。 废水预处理1.均和调节 2.格栅 3.沉砂池 4.隔油废水的一级处理:沉淀池、中和处理、化学沉淀处理、浮选法废水的二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出水消毒废水的三级处理:1.悬浮物的去除2.除磷3.脱氮单

20、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某项目拟建于平原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NO2排放量为0.6t/h,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0.24mg/m3)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答案】B 此题是判别大气环境评价等级最简单的题目。据题算出pi=2.5109。但要注意两点:一是此值刚好是一个分界值,二是项目位于平原区,因此应判为二级。2.某项目拟建于沿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NO2排放量为480kg/h,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已知:

2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0.24mg/m3)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答案】B 据题算出pi=2109。位于2.5109与2.5108之间,且是复杂地形。此题注意两点:一是项目位于沿海,属复杂地形;二是NO2排放量的单位是“kg/h”,而导则公式中QI的单位是“t/h”单位要换算。3.某项目拟建于山区,年工作日为360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NO2排放量为6.2208106千克/年,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0.24mg/m3)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

22、级【答案】A 据题算出pi=3109。pi2.5109,且是复杂地形。此题主要注意排放量的换算,在实务中,可行报告往往提供的是这种数据。已知排放量是一年,应该按题中给的360天,而非365天。NO2排放量折算成公式中的QI是“0.72t/h”。4.某项目拟建于丘陵地区,年工作日为360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NO2排放量为3110.4吨/年,其SO2排放量为10.8103吨/年,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0.24mg/m3, S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0.50mg/m3)A.一级 B.二级 C.

23、三级 D.四级【答案】A 此题是计算中较为复杂的一题,涉及到复杂地形、单位换算和多要素。据题算出NO2的pi=1.5109, SO2的pi=2.5109,取其中最大的值,且是复杂地形,因此评价等级为一级。此题NO2排放量折算成公式中的QI是“0.36 t/h”,SO2排放量折算成公式中的QI是“1.25 t/h”。还要注意:“N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和 “SO21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很可能在题目中不提供,因2005年考试中,这些常见污染物的二级标准限值出现在考题中,自已要记住。5.某建设项目位于平原地区,经计算大气环境评价的级别为二级,此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不小于(

24、 )。A.10km B.14km C.16km D.20km【答案】A这类题除牢牢记住这几个数据外,还要注意跟大气环境评价级别的计算结合起来出题。比如说前面几个计算评价级别的题目直接让你回答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而不让你选择评价级别。6.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的面源调查,其网格和单元大小一般可取( )。A.300300(m2) B.100100(m2) C.22(km2) D.11(km2)【答案】D面源调查统计内容:将评价区在选定的坐标系内网格化。可以评价区的左下角为原点;分别以东(E)和北(N)为正X和正Y轴。网格和单元,一般可取11(km2),评价区较小时,可取500500(m2)。7.

25、对于一、二级评价,下述公式中k值可取( )。 A .1 B.2 C.3 D.4【答案】D三级评价项目可取k=0。8.每期监测时间,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的()有效数据。A.3天 B.5天 C.6天 D.7天【答案】D(2005年考过此题)9.对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气象调查期间至少应为最近( )。A.四年 B.三年 C.二年 D.一年【答案】B(2005年考过此题)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1.在评价区包含下列哪种情况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可适当缩小评价区的范围。A.环境保护敏感区 B.荒山 C.沙漠 D.沙尘暴源区【答案】BC“沙尘暴源区”属环境敏

26、感区的一种。2.对于新建项目一、二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对象应包括( )。A.拟建项目污染源 B.拟建项目老污染源C.评价区的工业污染源 D.评价区的民用污染源【答案】ACD 对于新建项目不存在老污染源问题,所以B不应选。考点: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的确定及调查方法。3.对于改扩建项目一、二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对象应包括( )。A.新污染源 B.老污染源C.评价区的工业污染源 D.评价区的民用污染源【答案】ABCD 考点: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及要求。4.对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 )。A.改造后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B.现

27、有工程排放量C.新扩建工程排放量 D.改造后污染物的削减量【答案】ABCD 对改扩建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三本帐”及改造后污染物最终排放量。5.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的面源调查统计内容包括( )。A. 排气筒高度和出口内径 B.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面源排放高度 D.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 E.面源分类【答案】BCE。AD选项是点源调查的内容。6.对于大气环境一、二级评价项目,如果气象台(站)在评价区域内,且和该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基本一致,则其( )可直接使用。A.风场 B.大气稳定度 C.年降水量 D.可能有的探空资料【答案】BD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如果气象台(站)在评价区域内

28、,且和该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基本一致,则其大气稳定度和可能有的探空资料可直接使用,其它地面气象要素可作为该点的资料使用。注意关键词是:地理条件、大气稳定度和可能有的探空资料。7.对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资料调查内容至少包括( )。A.年、季(期)风玫瑰图 B.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C.年、季(期)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D.季(期)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E.年、季(期)各风向,各风速段,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出现频率及年、季(期)的各级大气稳定度的出现频率【答案】ABCDE 考点:熟悉地面气象资料和高空气象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8.对于大气环境二、三级评价项目,地

29、面气象资料调查内容至少包括( )。A.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B.年、季(期)风玫瑰图C.年、季(期)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D.年、季(期)各风向,各风速段,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出现频率及年、季(期)的各级大气稳定度的出现频率E.季(期)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答案】BD这是2005年的考题,请大家仔细领会考试难度和知识点。9.如果符合可直接使用的气象台(站)有高空探空资料,对于大气环境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酌情调查下述哪些距该气象台(站)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 )A.规定时间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B.年、季(期)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包括从地面算起第一层和

30、其它各层逆温)及其出现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C.规定时间各级稳定度的混合层高度D.日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答案】ABCD,根据2005年类似考题进行编制。10.对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包括( )。A.一次(30min)和24小时取样时间的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B.不利气象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的频率C.评价区域季(期)、年长期平均浓度分布图D.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相应ABC三选项中各项的浓度分布图E.必要时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答案】ABCDE 考点: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及要求。11.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环

31、境影响预测内容包括( )。A .一次(30min)和24小时取样时间的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B.不利气象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的频率C.评价区域季(期)、年长期平均浓度分布图D.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相应ABC三选项中各项的浓度分布图E.必要时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答案】ABCD导则中只规定:“一级评价项目在必要时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则没说。12 如果当烟气热释放率Qh大于或等于是2100KJ/s,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T大于或等于35K时,计算烟气抬升高度,需要明确的计算参数有(): A 烟气出口温度 B 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 C

32、 烟囱距地面的几何高度 D 大气压力 E 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 F 用煤量【答案】ABCDE解析: 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建议按下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H(m)。当烟气热释放率Qh大于或等于是2100KJ/s,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T大于或等于35K时,H采用下式计算:13 联合频率是由()构成的组合频率。A 风向B 风速 C 大气稳定度 D 云量 E 风频【答案】ABC 解析:联合频率的含义。1、简述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中类比法的技术要点解析:采用类比分析是拟建工程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方法。1、类比分析方法技术要点 (1) 选择合适的类比对象。类比对象的选择(可类比性)应从工

33、程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考虑。 工程方面。选择的类比对象应与拟建项目性质相同,工程规模相差不多,其建设方式也与拟建工程相类似。 生态环境方面。类比对象与拟建项目最好同属一个生物地理区,最好具有类似的地貌类型,最好具有相似的生态环境背景,如植被、土壤、江河环境和生态功能等。 (2) 选择可重点类比调查的内容。类比分析一般不会对两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而是针对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进行类比调查分析,因而选择类比对象时还应考虑类比对象对相应类比分析问题的深入性和有效性。同时,环评中应对类比选择的条件进行必要的阐述,并对类比与拟建对象的差异进行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可以将此题转换成选择题:生态环境影响预

34、测方法中类比法的技术要点包括:A选择的类比对象应与拟建项目性质相同,工程规模相差不多,其建设方式也与拟建工程相类似。B类比对象与拟建项目最好同属一个生物地理区,最好具有类似的地貌类型,最好具有相似的生态环境背景,如植被、土壤、江河环境和生态功能等。C选择可重点类比调查的内容。D环评中应对类比选择的条件进行必要的阐述,并对类比与拟建对象的差异进行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1、某工厂烟囱有效源高50m,SO2排放量120kg/h,烟囱排放口风速4.0m/s。(1)试求SO2最大落地浓度(P1=40)。(2)若要使最大落地浓度下降至0.010mg/m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有效源高应为多少?1.解

35、: U=4.0m/s,He=50m,P1=402.Cm与He-2成正比,则2、某工厂一烟囱高度45m,内径1.0m,烟温100,烟速5.0m/s,耗煤量180kg/h,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取10%。已知项目位于平坦地形的工业区,Pa=1010hPa),地面气温20,风速2.0m/s,稳定度为中性条件下。(1)求排放的SO2源强;(2)烟囱出口处的风速;(3)修订前的扩散参数(4)根据取样时间修订后的扩散参数;(5)有效源高;(6)距源450m轴线上SO2小时浓度解: 求源强Q(mg/s)=BS% 0.8 2 (1-h) = 720mg/s 求出口风速U(mg/s) 查表得P=0.25。

36、求扩散参数 按照规定提级后查表 sz=29.05m sy=50.19m; (0.5h取样时间) 取样时间订正: 订正为1h取样时间:sy1h=1.23sy0.5h 查表,则 sy1h=61.79 m, sz不变 求有效源高 烟气量 Qv=(D/2)2Vs=3.9m3/s 温差 DT=Ts-Ta=80 k 热释放率 Qh=0.35PaQvDT/Ts =297.7 kJ/s 抬升高度 DH=2(1.5Vs D+0.01Qh)/U=7.2m 有效源高 He= DH+H=7.2+45 = 52.2m 求SO2小时浓度3、某监测断面三天水质监测得到一组COD数据:21mg/L、28mg/L、23mg/L

37、、24mg/L、18 mg/L、23mg/L。请计算。(1)极大值; (2)算术平均值; (3)内梅罗平均值 (4)评价水体COD污染状况解析:最大值:28mg/L算术平均值:22.8mg/L内梅罗平均值:25.5mg/LIII类水体COD标准值为20mg/L,单因子指数均大于1,说明已经不能满足III类水体质量要求。4、某工厂建一台10t/h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最大耗煤量1600kg/h,引风机风量为15000m3/h,全年用煤量4000t煤的含硫量1.2%,排入气相80%,SO2的排放标准1200mg/m3,请计算达标排放的脱硫效率并提出SO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解:SO2最大排放量(kg

38、/h):1600kg1.2%280%=30.72kg/hSO2排放浓度:30.72kg/h106/15000=2048mg/m3脱硫效率应大于 (2048-1200)/2048100%=41.4%总量控制建议指标:4000吨1.2%280%(1-41.4%)=44.945吨某印染厂上报的统计资料显示新鲜工业用水08万吨,但水费单显示新鲜工业用水1万吨,无监测排水流量,去排污系数07,其工业废水排放( )万吨。A126 B07 C075 D056标准答案:b解析:经验排污系数法在实务中用得较多新鲜工业用水如有自来水厂的数据应优先使用水厂的数据,如没有自来水厂的数据则用企业上报的数据。工业废水排放

39、量=1万吨0.7万吨。2.某业年新鲜工业用水09万t,无监控排水流量,排污系数取07,废水处理设施进口COD浓度为500L,排放口COD浓度为100L则此企业COD的年去除量为( )。A2520 kg B25200000kgC2520000 kg D25200 kg标准答案:a解析:COD去除量=9000吨0.7103(500-100)L10-6=2520千克。3.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9000t,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污染物总量为2000t,经净化处理的某污染物总量为500t,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t,某污染的排放量为5000t,则进入产品中某污染物总量为( )。A

40、14000t B5400t C1400t D6400t 标准答案:c解析:考点为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及计算方法。4.已知某电厂检测烟雾气流量为200标立方时,烟尘进治理设施前浓度为1200立方米,排放浓度为200立方米,无监控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年运转300天,每天20小时;年用煤量为300吨,煤含硫率为12,无脱硫设施。则该电厂烟尘去除量是( )kg。A1200 B1200000 C1440 D1200000000根据下列某项目的水平衡图回答问题:(单位:m3/d)标准答案:a解析:烟尘去除量=200(1200-200)3002010-6=1200千克5.项目的工艺水回用率为( )。A

41、714 B759 C788 D815标准答案:a解析:2005年考试有类似题(8分,填空2分),考点为考察水平衡与清洁生产有关指标的知识。根据工艺水回用率的公式:工艺水回用率=工艺水回用量(工艺水回用量+工艺水取水量),工艺水回用量为(400+600)m3/d,工艺水取水量为(200+200)m3/d。6. 项目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 )。A759 B815 C788 D839标准答案:c解析:根据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公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重复利用水量+取用新水量),重复利用水量为(1600+400+600)m3/d,取用新水量为(100+200+200+200)m3/d

42、。7. 某工业企业年耗新水量为300万吨,重复利用水量为150万吨,其中工艺水回用量80万吨,冷却水循环水量为20万吨,污水回量50万吨;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新水量为45万吨,工艺水取用水量为120万吨。此企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 )。A333 B500 C55 D343标准答案:a8.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识别首先应选择( )。A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B该项目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C该项目等标排放量Pi较大的污染物D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标准答案:c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时,采用的等标排放量公式,如果公式中的C0i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TJ36/79中都没有相应值

43、可选,致癌物质、毒性较大、可积累的物质可取( )。A年平均允许浓度限值 B季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1倍C日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05倍 D日平均允许浓度限值标准答案:d10.某厂有一台链条炉(烟气中的烟尘占灰分量的80),装有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为80,用煤量为181t/h,煤的灰分含量为25,含硫率为2。该锅炉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A32000mg/s B16000mg/s C40000mg/s D64000mg/s标准答案:b11、污染系数是指( )。A风向频率与该风向最大风速的比值 B联合频率与该风向平均风速的比值C联合频率与该风向最大风速的比值 D风向频率与该风向平均风速的比值标准答案:d12

44、、采用国标法计算混合层高度,下列公式错误的是( )。Ah=asu10/f Bh=bs(u10/f)1/2Ch=as(u10/f)1/2Df=2sin 标准答案:c13、当( )时,大气为稳定状态。A探空曲线斜率干绝热减率 B探空曲线斜率干绝热减率C探空曲线斜率干绝热减率D探空曲线斜率干绝热减率标准答案:c14、影响地面水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按排放方式可分为( )A直接进入和间接进入 B持久性污染物和非持久性污染物C点源和面源 D集中排放和分散排放标准答案:c15、( )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水的质特征。A常规水质因子 B特殊水质因子C底质因子 D其他方面因子 标准答案:b16、河口水样保存、分析的原

45、则与方法依水样的盐度而不同,对水样盐度( )者,按海湾原则与方法进行。A2% B3 C3 D5%标准答案:c17、在植物样方调查时,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大小,对于森林而言,其样方面积不应小于( )。A100m2 B10m2 C1m2 D200m2标准答案:a18、遥感可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提供大量的信息,通过卫星影响不同波段信息组合形成各种类型的植被指数,较好的反映某些地面生态学特征,以下那种指数常被用于进行区域和全球的植被状况研究( )。A比值植被指数RVI B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C农业植被指数 D多时相植被指数MTVI标准答案:b19、一般所指的环境容量是在保证不超过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

46、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 )。A允许排放量 B最大允许排放量C最佳允许排放量 D最小允许排放量城市远郊区某磷肥厂排气筒高50m,出口直径为1m,废气排放量为65000m3/h,排出HF的量为480kg/d,排出废气的温度为60,大气温度为10,排气筒口上的平均风速为5m/s,现场大气压为1003千帕。 标准答案:b20、中性条件下,有风时烟气的抬升高度为()A175m B152m C638m D138m标准答案:d21、在中性条件下,有风时排气筒下风向500米处HF地面轴线浓度为( )已知y=45679m,y=23138mA94810-5mg/m3 B74810-5 mg/m3C89810-

47、5 mg/m3 D65310-5 mg/m3标准答案:b根据参考教材中相应公式进行计算,注意:exp是指e的指数,如exp(-0.489)=,e2.71822、以下哪项不属于耗氧系数K1的单独估值方法( )A实验室测定法 B两点法Ckol法 D经验公式法标准答案:d耗氧系数K1的单独估值方法有实验室定法、两点法、多点法、kol法,复氧系数K2的单独估值方法有欧康那-道宾斯公式、欧文斯等人经验式、丘吉尔经验式。23、( )具有对SO2速度快,管路和设备不容易堵塞等优点,但吸收剂价格昂贵。A镁法 B钙法 C氨法 D钠法标准答案:d24、工艺简单,目前使用较广,成本较低,处理效果好,排烟脱氮转化率达

48、90%以上,但还不能达到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目的。此方法是()。A选择性催化还原法B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C碱液吸收法D分子筛吸附法标准答案:a25、以下哪项不属于好氧生物处理法( )。A活性污泥法 B接触氧化法CUASB D氧化沟法标准答案:c26、甲企业年排废水600万吨,废水中氨氮浓度为20mg/l,排入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氨氮去除率为60%,类水体氨氮浓度的排放标准15mg/1。则甲企业废水处理前氨氮年排放量为( )吨。A12 B120 C1200 D12标准答案:b 6001042010310-9=120吨。注意单位的换算27、甲该企业废水氨氮达标年排放量为( )吨。A60 B80

49、 C48 D72标准答案:d 6001041510310-9=90吨。28、某企业建一台20t/h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最大耗煤量2000kg/h,引风机风量为30000m3/h,全年用煤量5000t,煤的含硫量15%,排入气相80%,SO2的排放标准900mg/m3请计算达标排放的脱硫效率并提出SO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则此企业SO2最大排放量为( )kg/h。A60 B48 C75 D96标准答案:b SO2最大排放量(kg/h)=2000kg1.5%280%=48kg/h。注意如果题中给的单位是吨,注意单位换算。29、在标准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中,下列哪种方法在环境影响经济评价中,最常用的,

50、而且最经济的。()A成果参照法 B隐含价格法C调查评价法 D人力资本法标准答案:a30、在可能的情况下,下列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方法中,哪一组方法首选考虑。()A医疗费用法、机会成本法、影响子工程法、隐含价格法B隐含价格法、旅行费用法、调查评论法、成果参照法C人力资本法、医疗费用法、生产力损失法、恢复或重置费用法、影子工程法D反向评估,机会成本法标准答案:b选项B是有完善的理论基础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也称标准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3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将建设项目实施()管理。A分级B分类 C分层次 D分区域标准答案:b3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于污水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

51、和污染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排放口考核。A单位 B污水处理设施C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 D车间标准答案:c3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范围内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范围内。A上风向250m, 下风向250m B下风向250m,上风向250mC下风向1050m, 上风向1050m D上风向1050m, 下风向1050m标准答案:b3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废气无组织排放,一氧化碳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处()范围内浓度最高点。A5m B10m C15m D20m标准答案:b建设项目竣工环境

52、保护验收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浓度最高点,其它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处10m范围内浓度最高点。35、对于用装置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的建设项目,同时应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 )。A产生位置 B产生量 C处理方式 D污染物的种类标准答案:a, d36、无组织排放源是指( )排放的污染物。A排气筒高度低于10米排放源 B没有排气筒C无规律 D排气筒高度低于15米排放源标准答案:b, d 37、下列哪些方法属事故风险源项的定量分析法。()A故障树分析法B加杈法C事件树分析法 D因素图法 E危险指数法标准答案:a,

53、b, c, e 38、下列哪些指标在清洁生产分析中必须有定量指标。()A产品指标 B资源能源利用指标C污染物产生指标 D废品回收利用指标标准答案:b, c清洁生产指数要力求定量化,对于难于定量的也应给出文字说明。清洁生产指标及面比较广,有些指标难以量化,如选择A和D 39、清洁生产中的信用水量指标包括()。A单位产品新用水量 B单位产品循环用水量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D工艺水回用率E万元产值取水量标准答案:a, b, c, d, e 40、原辅材料的选取是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的重要内容之,它放映了在资源选取的过程中和构成其它产品的材料报废后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定性分析( )A

54、毒性B经济性C可再生性D生态影响标准答案:a, c, d 41、下列哪些是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清洁生产分析编写的原则规定。()A所有项目的环境报告书均应单列“清洁生产分析”一章或节B应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对整个环境影响报告评价过程的有关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C报告书中必须给出关于清洁生产的结论D报告书必须给出采取清洁生产方案建议标准答案:a, b, c, d42、PT大气稳定度的判别方法是根据( )。A气温 B地面风速 C日照量 D云量标准答案:b, c, d 43、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酌情调查下述距该气象台(站)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 )A规定时间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B规定时间

55、各级稳定度的混合层高度C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D年、季(期)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包括从地面算起第一层和其它各层逆温)及其也现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标准答案:a, b, c, d 4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时,需要从农、林、牧、渔业资源部门、环保部门和专门研究机构收集以下哪些现有资料。( )A污染物采样分析 B污染源调查资料C社会经济资料 D文化历史资料 E土壤类型资料标准答案:a, b, e对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时,从农、林、牧、渔业资源管理部门和专门研究机构收集生态和资源方面的资料,包括生物种清单和动物群落,植物区系及土壤地图等资料;从环保部门和评价区其他工业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收集有关

56、评价区的污染源、生态系统污染水平的调查资料、数据。45、Helliwell(1974)根据物种存在的相对频度推定物种的“保护价值”,以下哪些关于“保护价值”的说法正确。( )A将各物种的“保护价值”相加可产生一个栖息地、一个生态系统或一个地区的物种保护总价值B考虑了物种的环境因素C考虑了物种潜在的动态变化D考虑了该物种在局部地区和全国范围的丰度E反映的数据比较客观标准答案:a, d, e Helliwell(1974)根据物种存在的相对频度推定物种的“保护价值”,其优点是比较客观,而且同时考虑了该物种在局部地区和全国范围的丰度。将各物种的“保护价值”相加可产生一个栖息地、一个生态系统或一个地区

57、物种保护总价值。方法的缺点是没有考虑了物种环境因素和潜在的动态变化。46、下列关于生态制图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生态制图是将生态学的研究结果用图的方式表达B生态制图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C生态制图不能直接用于影响评价D生态制图有手工制图和计算机制图两种方法E生态制图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表达方式标准答案:a, b, d, e 47、按照现行相关规定,典型日一般可选取( )。A现状监测的一天或几天 B与风玫瑰相似的C对保护目标影响严重的一天或几天 D初步估算污染严重的几天标准答案:a, b, c, d 48、筛选预测水质因子的依据有(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 C评价等级 D当地的环保要求

58、E项目敏感性标准答案:a, b, c, d 49、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根据( )确定。A项目建设范围 B区域内人类活动范围 C敏感生态目标D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 E动物活动范围标准答案:c, d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以及敏感生态目标的保护需要确定。50、下列哪些因子是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A=RKLSCP中的计算因子。( )A降雨浸蚀力因子 B土壤可蚀性因子C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D坡长和坡度因子E气象因子标准答案:a, b, c, d通用水土流失议程式A=RKLSCP中,R:降雨侵蚀力因子;K:土壤可蚀性因子;L:坡长因子;S:坡度因子;C:

59、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51、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的技术主要包括( )。A可靠性 B先进适用性C实用性 D合理性标准答案:a, b, c, d 52、废水处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以下处理属于物理法的有( )。A混凝 B格栅 C气浮 D过滤 E蒸发标准答案:b, d解析:常见的物理法有格栅、筛滤、离心、程青、过滤、隔油等,混凝、气浮和蒸发均为物理化学法。53、如果开发建设项目对以下哪些重要生境在生态功能上可能产生影响时,要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采取了简易的防护措施后,仍不能达到有效的保护要求,则应重新检查项目选址方案或项目设计( )A面积超过1hm2的耕

60、地 B面积超过1hm2的湿地C面积超过1hm2的草原、草山和草坡 D面积超过1hm2或长度超过500m受干扰的沙滩E面积超过1hm2的天然或次生林地标准答案:b, c, d, e 54、以下哪些关于生态影响补偿的说法,正确的有( )。A补偿可在当地,也可在异地 B就地补偿建立的新系统要和原系统完全一致C异地补偿要注意补偿地点和补偿形式与建设地区生态类型和功能的联系D所有物种和生境受到工程影响时都应补偿E异地补偿应在补偿量上与原系统等当量标准答案:a, c, e当重要物种(如树木)、生境(如林地)及资源受到工程影响时,可采取在当地或异地(工程场址内场址外)提供同样物种或相似生境的方法得到补偿。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