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中医养生基础知识 第1页,共184页。緖论一 、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医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巨大的贡献。第2页,共184页。中国医学发展概况医学起源夏商时代我国历史年代:五帝夏商周(西、东)秦汉(西、东)三国晋(西、东)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第3页,共184页。1、医学起源于生产劳动原始人类在生产劳动的同时,在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渐渐产生了纯靠经验的早期医学。如穿着衣
2、服、构巢、修筑住所以防恶劣的气候,从而产生了人类最早的卫生保健。第4页,共184页。2、医学记载于甲骨文中夏代开始使用文字商代发展医学文字甲骨文中(殷墟出土)如肠胃病、五官病、牙病、小儿病、妇女病等第5页,共184页。3、卫生保健和中外医学交流内经“治未病”的思想预防保健思想的萌芽宋元以后“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中医药走向世界1613年朝鲜的许浚著东医宝鉴70年代以后出现国际性的“中医热”、“针灸热”、“中药热”75年WHO委托,北京、上海、南京举办国际针灸培训班第6页,共184页。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第7页,共184页。(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生理上的有机联系以经络、
3、皮毛、肌肉、筋骨、气血、津液、脏腑为组织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第8页,共184页。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肝热暴发火眼宜清肝,肺和大肠相表里,肺热咳,可用泻大肠火的治法来达到清肺热的目的心脉舌 与小肠相表里肝筋眼 与胆相表里脾肉口 与胃相表里肺皮鼻 与大肠相表里肾骨耳 与膀胱相表里第9页,共184页。2、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天气暑热汗多散热天冷汗少、尿多保温春季多温病,夏多痢疾、腹泻,冬多伤寒等第10页,共184页。(二)辩证论治何谓辩证论治?“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又叫“施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
4、相应的治疗方法第11页,共184页。 中医学的基本学说:中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主要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保健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一门科学。内容: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诊法,辨证、治则等第12页,共184页。阴阳五行学说 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古人借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3页,共184页。第一节 阴阳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相互对立两个方面的概括,反过来说,自然界一切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概括为阴阳。凡是活动的,外在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
5、,都属于阳。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机能衰减的,都属于阴。第14页,共184页。二、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阳 阴 下 表 内 背脏 腑五 六心 肝 脾 肺 肾阴 阳第15页,共184页。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物质阴 功能阳气阳 血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第16页,共184页。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精人体的抗病机能正气 阳气 阴邪致病因素邪气 阳邪第17页,共184页。4、用于疾病的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八纲阴阳里、虚、寒表、实、热慢性的、寒、虚、机
6、能低下属阴证急性的、热、实、机能亢进属阳证第18页,共184页。5、用于疾病的治疗“阳病治阴”因阴液不足,不能制阳 而致阳亢者,必须补其阴的不足“阴病治阳”因阳气不足,不能制阴 而造成阴盛者,必须补其阳的不足损其有余“热者寒之”阳热盛而损及阴液(损 其有余之阳)“寒者热之”阴寒盛而损及阳气(损 其有余之阴)阴阳调治第19页,共184页。补其不足“虚者补之”归纳药物性能阴阳属性性寒凉,滋润味酸、苦、咸作用敛降阴性温热,燥烈味辛、甘、淡作用升散阳第20页,共184页。第二节 五行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相互联系与变化。“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
7、;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第21页,共184页。二、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金曰从革”肃杀、潜降、收敛“土爰稼樯”生化、承载、受纳第22页,共184页。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对事物的五行归类1、直接归类(取相比类法)南方火心北方水肾中央土脾西方金肺东方木肝第23页,共184页。2、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长夏潮湿土秋燥金胆、筋、目木小肠、脉、舌火第24页,共184页。(二)五行的生克乘侮相生相互资生、助长;相克相互制约、克制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 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 克金
8、,金克木第25页,共184页。生我母 我生子我克为我所胜 克我为我所不胜乘乘虚侵袭 侮恃强凌弱相乘相克太过,超过正常约制的程度,是事物间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一种表现。如木旺,金不能克木,木乘土相侮是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事物间关系失调的另一种表现。如 正常金克木,若金不足,或木亢,则木反过来侮金第26页,共184页。三、五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肝木,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心火,心阳有温热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脾土,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第27页,共184页。肺金,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肾水,肾有主水,藏精化气的功能,水有润
9、下的特性第28页,共184页。五行还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A、说明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肾(水)之精养肝肝(木)之血济心心(火)之热温脾脾(土)化精充肺肺(金)肃降助肾水第29页,共184页。B、说明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抑制肝阳上亢肝(木)喜条达疏泄脾土郁滞脾(土)运化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制约肺金清肃太过第30页,共184页。(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说明在病理情况下的疾病演变关系:如肝病传脾木乘土 脾病影响肝土侮木 肝脾同病: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 心,为母病子 肝病 肺,为木侮金 肾,为子病及母第31页,共184页。(三)
10、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用于疾病的诊断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以及相关脉象的变化,在五行分类归属上有着一定的联系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心火亢盛第32页,共184页。脾虚 面见青色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水来克火2、用于疾病的治疗培土生金滋水涵木扶土抑木壮水制火第33页,共184页。经络一、经络的意义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把人体所有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使人体的机能活动保持相对协调和平衡。第34页,共184页。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经脉正经奇经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督脉任脉冲脉
11、带脉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统率经络络脉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第35页,共184页。经络一、经络的意义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把人体所有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使人体的机能活动保持相对协调和平衡。第36页,共184页。三、经络的生理功能1、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3、调节机能平衡4、感应传导作用第37页,共184页。四、阐释病理变化五、指导疾病的诊断六、指导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38页,共184页。 推拿是用手法作用于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八法:汗、通、泻、
12、和、 温、清、补、散第39页,共184页。脏腑概述:一、含义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第40页,共184页。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第41页,共184页。二、脏腑的生理功能五脏的生理功能: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神。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第42页,共184页。五脏一、心1、主血脉,其华在面(1)主血脉的含义:脉为血之府,是血液通引的隧道。心主血脉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第43页,共184页。 动力主导血液运行 通路心 脉第44页,共184页。(2)心主血脉的原理推动血液
13、运行的动力心气判断心气盛衰的标准脉搏面色脉搏和缓有力心气旺盛,血脉充盈虚、细弱心气不足,心血亏少第45页,共184页。面色红润有光泽白而无华心气旺盛,血脉充盈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有光泽其华在面心气不足,心血亏少脉搏虚、细、弱面色白而无华。血脱者,色白,夭然不得第46页,共184页。2、主神志(1)主神志的含义:主要指心有主持人的精神、思维活动的作用。神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思维活动。第47页,共184页。(2)主神志的原理:心主神志主要是通过心主血脉的功能来体现的。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的气血充盈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
14、充沛。心血不足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等。第48页,共184页。3、主汗液指汗液与心有密切的关系“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第49页,共184页。4、开窍于舌开窍联系生理上心经的别络上引系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第50页,共184页。病理上心有了病变,可以舌反映出来心血不足舌质泛白心血瘀阻舌质紫暗,有斑点心火炽盛舌质红降或舌炎赤或舌体糜烂心神不灵舌强语褰等第51页,共184页。心包含义:心的外膜心包,因它附有络脉,以供气血通引,故又称心包络。作用:保护心,代心受邪之作用。“热入心包”第52页,共184页。(二)肝1、主藏血,主筋,其华在爪(1)主藏血的含义: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
15、量的功能第53页,共184页。(2)肝是怎样藏血的?肝根据人体不同的生理情况来改变其血流量。当人在休息和睡眠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下降血藏于肝在劳动或工作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上升肝排出藏血,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肝血不足,常见两目昏花,筋肉拘挛,屈伸不利,妇女月经量少,甚至经闭等病症。第54页,共184页。(3)主筋,其华在爪筋是一种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充盈筋乃濡养运动正常肝血不足血不养筋虚风内动: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第55页,共184页。肝血足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肝血虚筋软无力,爪甲浮软,甚则变形或脆裂。“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第56页,共184页。2、
16、主疏泄(1)主疏泄的含义疏泄疏通畅达的意思。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疏泄即代表肝的柔和舒适的生理状态。第57页,共184页。(2)疏泄功能的具体表现:A、情志方面:指肝有调节某些情志活动的功能。肝失疏泄气机不调抑郁胸胁胀满,郁郁不乐,多颜善虑,闷闷欲哭亢奋急躁多怒,失眠多梦,头痛眩晕第58页,共184页。B、消化方面:肝之疏泄能帮助脾胃的消化及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肝疏泄正常调畅气机脾胃升降有常胆汁分泌排泄正常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常胸胁胀痛,嗳气呕恶,腹胀腹泻胆汁分泌排泄异常,口苦、尿黄。肝之疏泄实为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条件。第59页,共184页。3、开窍于目肝藏血,其经脉上联目系
17、,视觉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肝之阴血的濡养。第60页,共184页。(三)脾1、主运化,主肌肉四肢(1)脾主运化的含义:指脾有主管饮食和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A、运化水谷精微脾失运化腹胀、腹泻、消疲、倦怠、营养障碍等。第61页,共184页。B、运化水湿指脾有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脾失运化饮、水肿、泄泻等病症。第62页,共184页。(2)脾主运化的原理及脾功能特点:脾气的功能特点:主升,即所谓“脾气主升”脾有升清的功能。“升清”是指精微物质的上升与输布。脾气上升,甚或下陷,就会出现头目眩晕,久泄,脱肛或内脏下垂等。第63页,共184页。(3)主肌肉、四肢肌肉、四肢所需的营养,靠脾运化水谷精微以供给。脾功能
18、正常肌肉丰满发达,四肢轻劲有力。脾功能减退营养障碍肌肉消疲,四肢倦怠无力“脾病而四肢不用”第64页,共184页。2、主统血(1)含义指脾有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于脉道之中而不溢出脉外的作用(2)原理有赖于脾气的作用,由脾气来实现的。脾功能正常血液生化有源,气足血旺血液统摄有权,血循常道第65页,共184页。脾功能异常血液生化不足贫血,脾失运化血液统摄无权出血,脾不统血第66页,共184页。3、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主肌肉,气通于口,脾功能的好坏,也可从口唇反映出来。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口唇红润有光泽脾不健运气血不足口唇泛白无华故“其华在唇”。第67页,共184页。
19、(四)肺1、主气,司呼吸(1)主呼吸之气即肺有呼吸的功能。(2)主一身之气清气水谷精气宗气第68页,共184页。肺主气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肺气不足呼吸无力,气短,语音低微等气虚不足的症状。肺不主气(失去呼吸功能)清气不能吸入,则呼吸停止,人的生命也随之而停止。第69页,共184页。2、主宣发,外合皮毛宣发布散的意思。(1)主宣发的含义:肺主宣发指通过肺的宣发使卫气和津液输布全身,以温润肌腠皮肤。第70页,共184页。生理上:肺主宣发水谷精微输布,以滋养皮毛宣发卫气以温煦肌肤第71页,共184页。病理上:互相影响外邪皮毛肺气不宣恶,发热,鼻塞肺气不足皮毛憔悴枯槁,卫外功能下降易感冒
20、第72页,共184页。3、主肃降、通调水道(1)主肃降的含义肃降即清肃下降的意思肺主肃降指肺气处在清肃下降的状态肺居高位,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肺失肃降,则肺气上逆胸闷、咳嗽、喘息等症第73页,共184页。(2)主通调水道:通调水道指肺气有促进和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肺主宣发津液输布于全力主肃降水液下输于膀胱,保持水液的通利“肺主引水”,“肺为水之上源”小便不利,尿少,水肿,饮等病变第74页,共184页。4、开窍于鼻肺司呼吸,鼻是呼吸的门户,所以称“鼻为肺窍”。病邪犯肺,多从口鼻而入,出现鼻塞流涕,嗅觉不灵等症状;肺热盛,亦可见喘、鼻煽等症。第75页,共184页。(五)肾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
21、它的生理功能是藏精、生髓、主骨,又主纳气,主水、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1、主藏精(1)藏精的含义: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第76页,共184页。肾藏精指肾能贮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使之成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本源。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由脾胃化生第77页,共184页。(2)肾精的作用:A、精能化气,是生殖和生长发育的动力。幼肾气充青肾气盛,男精,女经,生育力老肾气衰,形衰第78页,共184页。B、精是肾阴肾阳的物质基础。肾阴又叫“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多脏腑组织有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又叫“元阳”“真阳”人体阳气之根本对多脏腑组织有着温煦
22、、生化的作用。第79页,共184页。2、主水指它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主要是靠肾的气化作用胃受纳脾转输肺敷布肾三焦气化清浊脏腑汗、尿排出第80页,共184页。3、主骨、生髓,其华在发(1)主骨、生髓肾藏精 髓 骨中生 居于赖以充养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坚固有力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骨骼脆弱无力(2)其华在发第81页,共184页。4、开窍于耳,司二便“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精不足耳鸣,听力下降老年人耳聋失聪肾精衰少肾气不能蒸化小便不通利肾气不能固小便失禁肾阴不足大便秘结肾阳虚衰黎明前的大便溏泄第82页,共184页。命门1、部位肾区“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两肾各一寸
23、五分之间。”2、功能“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命门火衰肾阳虚衰第83页,共184页。三焦1、部位人体十二脏腑中,分为上、中、下三位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大小肠、膀胱第84页,共184页。三、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腑1、心与肺气与血的关系2、心与肾火与水的关系3、肝与肾精与血的关系4、脾与肾后天与先天的关系5、肾与肺水和气的关系第85页,共184页。脾与胃生理上:胃气主降糟粕及以下行;脾气上升精气才能上输。胃为阳腑苔润恶燥脾为阴腑苔燥恶湿阴阳相和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维持正常消化吸收功能第86页,共184页。病理上: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胃
24、失和降纳呆、呕吐、脘胀等病症 饮食不节食滞胃脘浊气不降脾失健运腹胀、腹泻等症。第87页,共184页。 四诊概说:1、含义诊法,是诊察疾病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又称“四诊”。第88页,共184页。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色质的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了解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第89页,共184页。全身望诊:一、望神:观察病人的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矫健协调,反应是否灵敏等方面的情况,以判断脏腑阴阳气血三盛衰和疾病的轻重予后。第90页,共184页。第91页,共184页。二、望色1、内容:色色青、黄、赤、白、黑等颜色常色病色泽
25、光泽荣润有华精气盛;枯槁无华精气衰。第92页,共184页。2、“五色诊”五色主病:(1)青色主寒,主痛,主瘀,主惊风机制:寒凝气滞、经脉郁阻第93页,共184页。(2)赤色主热机制:血液充盈皮肤脉络血液热则行,脉络充盈,所以热证多见赤色。实热满面通红外感或脏腑阳盛;虚热午后颧红阴虚阳亢第94页,共184页。(3)黄色主虚,主湿机制:脾气虚健运无权水湿不化湿泛肌肤色黄而胖生化不足气血不荣面色萎黄湿邪内阻湿热黄色鲜明“阳黄”寒湿黄色晦暗“阴黄”第95页,共184页。(4)白色主虚容,主失血机制:a、阳气虚衰气血运行无力b、失血,血虚血脉空虚气血不荣面色白光白而虚浮;泛白而疲削。第96页,共184页
26、。(5)黑色主肾虚,主水饮机制:黑为阴寒水盛的病色。肾为水火之脏阳气之根。阳虚火衰水寒内盛经脉失养而拘急血行不畅面色黑。肾虚水泛目眶周围见黑色;肾精久耗面黑而干焦第97页,共184页。望小儿指纹部位: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用于三岁以下的幼儿指纹分风、气、命三关风关食指近掌部的第一节;气关食指近掌部的第二节;命关食指近掌部的第三节。第98页,共184页。正常指纹:在食指本节附近,隐隐显露,色淡红略紫。三关测轻重:可测知病情的轻重及病邪之深浅。风关 气关 命关指纹伸到指端“透关射甲”,病情较为深重。第99页,共184页。望舌舌诊原理:1、“舌为心之苗”2、“舌为脾之外候”3、舌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
27、。第100页,共184页。望舌的注意事项:1、望舌要在进食之前进行;2、注意区别“染苔”和其他假象:乌梅、橄榄染黑;黄连、核黄素及中药煎剂染黄;牛奶、豆浆及乳汁染白。第101页,共184页。舌诊的内容:舌质(舌体)全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舌面上的苔状物。舌象临床上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正常舌象 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即“淡红舌薄白苔”第102页,共184页。 八纲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辨证根据四诊搜集和掌握的材料(病史、证候、舌、脉象及体征),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的浅深、性质的寒热、邪正盛衰、类别的阴阳,即以表、里、寒、
28、热、虚、实、阴、阳八纲作为辨证的纲领。第103页,共184页。阴阳分辨疾病的类别;疾病的表现尽管复杂,不外阴阳两类。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病位的浅深,不在表就在里。寒热疾病的性质,不是热证便是寒证。虚实邪正的盛衰,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为虚证。第104页,共184页。(一)未病先防1、注重调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2、注重防止邪气的侵害3、养生保健预防为主第105页,共184页。(二)既病防变1、早期诊治2、先安未受邪之地第106页,共184页。1 深圳医学继教中心健康管理师中医养生基础知识课件 深圳市人民医院蒋红玉教授 2012.1. 第107页,共184页。Table of Contents
29、 健康的定义1 中医对养生保健的认识2 后天养生3第108页,共184页。健康的定义健-体壮曰健康-心怡曰康WHO1948年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全的完满状态。”健康是从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均正常的理想状态。第109页,共184页。 1990年,WHO增加了道德健康道德健康: 指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的能力。第110页,共184页。2000年WHO提出促进健康新准则: 合理膳食,戒烟,心理健康,克服紧张压力,体育锻炼。第111页,共184页
30、。中医健康人的生理特征(1)眼睛有神(2)呼吸从容(3)二便正常(4)脉象缓匀(5)形体壮实(6)面色红润(7)牙齿坚固(8)双耳聪敏(9)腰腿灵便(10)声音洪亮(11)须发润泽(12)食欲正常(13)情绪稳定(14)记忆良好 精充、气足、神爽 第112页,共184页。健康现状分析卫生部2010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前十位: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损伤及中毒、内分泌代谢病、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神经系统、精神障碍,占死亡总数90.6青年老化:“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肿瘤高发年龄段已从五、六十岁提前到四十岁,而且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31、WHO对1万名年轻心梗最低年龄20岁,80低于30岁,“30岁的身体60岁的血管”。上海5年间脂肪肝增加了50倍,低龄化趋势严重。第113页,共184页。健康状况西方白领:透支金钱,储蓄健康。中国白领:透支健康,储蓄金钱。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用钱买命。“财富富翁”“健康负翁”中国亚健康7亿人,占总人口60%70%。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机关干部70%以上。 “黄灯”“黄牌警告”对财富的贪婪远远超过对健康的需求度;管理决策中非理性思维,健康管理的不理性漠视。第114页,共184页。社会重大转型期,最易导致心理疾病卫生部:中国人群第四大死因。预测2020年升至第二位。每年28.7万人2005
32、年,28届国际心理学会,20%儿童存在抑郁症状,其中40%为临床抑郁。心理疾病第115页,共184页。WHO组成健康四要素父母遗传15%社会自然环境17%个人生活方式60%(我做主)医疗条件8%第116页,共184页。基因成人期环境成人疾病成人疾病起源的传统认识西方医学对健康的认识第117页,共184页。成人疾病起源的DOHaD概念基因宫内环境成人期环境成人疾病生后早期环境第118页,共184页。中医对养生保健的认识 “生、长、壮、老、死”生命规律养生及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养生:保养生命 中医养生学: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中医特色的、 研究人体生命规律,阐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
33、论和方法的学科。第119页,共184页。中医学的认识 三种状态:“未病” “欲病” “已病” (孙思邈)“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上医:维护健康养生医学。未雨绸缪,防病于先中医;早期干预的预防医学。防微杜渐,欲病救萌下医;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第120页,共184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遗篇刺法论中医把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御和清除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总称为“正气”,简称为“正”。“邪”是指那些足以破坏人体内部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相对平衡状态的各种有害因素,即致病因素。后天养生第121页,共184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人体疾病发生的
34、根本原因就在于机体正气的盛衰。只要体内正气旺盛,虽有病邪侵犯,也能抵抗,而使机体免于生病。反之,如因种种原因削弱正气,以致正气不足,不能抗御或及时消除邪气的侵袭和影响时,就有可能使正常生理功能受到破坏而发病。第122页,共184页。后天养生养 生:提高正气抗病能力,避免病邪侵袭。主要有以下措施: 1. 顺时调养 5. 药物调养 2 .饮食调养 6 .针灸调养 3. 中药药膳调养 7.运动调养 4. 精神调养 第123页,共184页。1 顺时调养根据四时季节特点,调节人体精神、起居和饮食,以养生防病。春季调养夏季调养秋季调养冬季调养第124页,共184页。四季养生的秘诀顺应阴阳气化第125页,共
35、184页。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_ 天人相应什么是相应?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律。第126页,共184页。日、月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气的变化叫阴阳气化。阴阳气化产生寒、热、温、凉四季变化及昼夜温差。一天之中的子时 (夜晚23至1点) 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而一天之中的午时 (11至13点) 、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第127页,共184页。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就是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阳转化,阳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阴转化。阴极之后,进入阳长阴消阶段;阳极之后,则又进入阴
36、长阳消时期。卯时是一天中的5至7时,是一年之中的春分;酉时是一天中的17至19时,是一年之中的秋分。简要言之,从子到午为阳时,从午到子为阴时。第128页,共184页。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相通的,具体是: 春 (风) 气通于肝。夏 (火) 气通于心。长夏 (湿) 气通于脾。秋 (燥) 气通于肺。冬 (寒) 气通于肾。第129页,共184页。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养神志以欣欣向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伤了肝气,就会降低适应夏天的能力。春季养生第130页,共184页。春季调养精神:心胸
37、开阔,情绪乐观。起居:“夜卧早起,广步于庭”饮食:宜酸、甘、温之品,忌辛、涩; 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之物。第131页,共184页。夏季养生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要使气得泄 (当汗出就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 (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会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第132页,共184页。夏季调养精神:神清气和,快乐欢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心神得养。起居:“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饮食:清热消暑,健脾益气。宜清淡爽口,少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当选取有酸味的、辛香的食物。 多辛温,少苦寒,节冷饮。第1
38、33页,共184页。秋季养生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 (完谷不化的腹泻) ,奉藏者少 (降低了适应冬天的能力)。第134页,共184页。秋季调养精神:神志安宁,收敛神气。起居:“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饮食:少辛增酸。第135页,共184页。冬季养生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奉生者少 (降低了适应春天的能力)。第136页,共184页。冬季调养精神:安静自如,勿使情志过极。起居:“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饮食:保阴潜阳。如鱉、龟、藕、梅、胡麻食品。宜减
39、咸增苦,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忌粘硬生冷食物。第137页,共184页。2 饮食调养合理调配谨和五味饮食有节因人制宜。第138页,共184页。合理调配“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素问五常政大论人们必须根据需要,全面摄取,兼而食之,实行多样化的饮食。反对偏食,单一化。第139页,共184页。谨和五味五味:酸、甘、苦、辛、咸。五味调和得当有利于人体健康;五味过偏,会损害健康。第140页,共184页。因人制宜体胖:少食肉食油腻之品;多食清淡之物。体瘦:少食肥甘厚味、辛辣燥烈之品;多食甘润生津的食品。阳盛体质:少食燥热食品,多食清热、养阴、清淡食品。阳虚体质:少食寒凉之品,多食温性食品。第14
40、1页,共184页。中药及药膳保健第142页,共184页。中药药膳保健药膳食疗食养药膳食物气味药膳配伍保健药膳四时宜忌药膳保健举例第143页,共184页。药膳食疗食养食疗是以食物来治疗疾病食养是以食物对身体进行调养药膳食疗原料绝大部分是常见的食物,无论是五谷杂粮、山珍海味,荤素菜肴,还是瓜果、糕点、汤浆、酒、茶,经传统的烹调技术和一些药物巧妙结合,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可以大大地增进食欲,易于消化吸收,达到饱腹乐口,防病治病地目的。第144页,共184页。药膳食疗食养药膳食养把食物和药物融为一体,食借药之力,药助食之功,补益气血、吸收良好,无碍胃气,毒副作用小,可以长期服用,防患于未然。孙思邈
41、用米皮糠煮粥预防脚气玉米预防心血管疾病山楂防治高血脂症薏米防治肿瘤绿豆汤预防中暑第145页,共184页。药膳食物气味气四气寒、热、温、凉寒者热之是指寒性体质要用热性的食物 去调养热者寒之是指热性体质要用寒性的食物 去调养味五味辛、甘、酸、苦、咸内经载有“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之说“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第146页,共184页。药膳食物气味辛味药食物发散、行气、行血,如大葱、生姜能解表散寒甘味药食物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食物的性味,如桑椹能补血养颜,滋补肝肾酸味药食物收敛固涩,如青梅、石榴、山楂能涩肠止泻苦味药食物燥湿,清热泻实火,如苦瓜清暑涤热解毒可治疗痢疾咸味药食物
42、软坚散结,滋阴潜阳,如海带能软坚化痰,可治疗甲状腺肿、淋巴结肿第147页,共184页。药膳配伍保健 相须配伍:同类食物相互配伍作用,起到相互加强的功效。如西瓜、番茄汁二种食物配伍在一起清热解暑可共同治疗夏季感冒发热 相使配伍:一类食物为主,另一类食物为辅,使主要食物功效得以加强,姜糖饮,温中和胃的红糖,增加了温中散寒生姜的功效第148页,共184页。药膳配伍保健相畏、相杀配伍:一种食物的副作用能被另一种食物减轻或消除。如扁豆的副作用能被大蒜减轻或消除相恶配伍:一种食物能减弱另一种食物的功效,如萝卜能减轻补气类食物的功效相反配伍:两种食物合用,可能产生不良作用。形成了食物的配伍禁忌。如猪心忌吴茱
43、萸,雀肉忌白术、李子第149页,共184页。药膳四时宜忌按五行学说推演四季药膳饮食的宜忌。 春季 肝木太亢,气有余,“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以还应吃梗米、牛肉、枣、葵菜等甘味的东西,养脾以缓和它。肝病忌辛 夏季 心火缓散不收,心气虚时,虚则补其母,所以还应吃胡麻、狗肉、李子等酸味的食物补肝来收养它,心病忌寒。第150页,共184页。药膳四时宜忌 长夏 脾易为湿所苦,为防脾土之疾下传肾水,还应该用大豆、猪肉、栗、藿等咸味的东西补肾以燥其湿,脾病忌酸。 秋季 肺气上逆有余,则应该吃麦、羊肉、苦瓜等苦味的东西以清泄其有余的金气,肺病忌苦。 冬季 肾性苦于干燥,宜补其金母,吃鸡肉、葱等辛润
44、的东西来滋养它,黑色宜肾,肾病宜食大豆、猪肉、栗、藿等咸味,肾病忌甘。第151页,共184页。药膳保健举例保健益寿类食疗方苏东坡九蒸芝麻方:芝麻1000g,茯苓200g,蜂蜜1000g制法:将芝麻即1日内蒸3次晒3次,重复3天即可完成。即九蒸九晒;茯苓洗净去皮晒干,共为细末,以蜂蜜炼熟,瓷器密贮备用。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匙,或蒸蛋、煮蛋、冲开水均可。第152页,共184页。唐朝永乐公主丰姿绰约方 配方:沙蒺藜500g,胡桃仁1000g,蜂蜜500g 制法:先将沙蒺藜洗净、烘干、研末、纱布包扎、置锅中文火熬汁。过滤,去渣留汁。胡桃仁切细,捣烂与蜂蜜同入汁中共熬成膏。密贮备用。 服法:每日早、中、
45、晚各1匙,开水冲服苏东坡悦颜怡神方 配方:芡实果适量 制法:芡实果洗净 服法:每日随时嚼食第153页,共184页。末代皇帝健脾和胃方 配方:山楂、神曲、麦芽各300g 蜂蜜500g 制法:三药炒焦,研成细粉、过筛,以蜂蜜炼成膏。 服法:每日早、中、晚饭后各服1匙。鸽蛋龙眼 配方:鸽蛋2个 龙眼肉10g 枸杞10g冰糖适量 制法:鸽蛋、龙眼肉、枸杞入锅内共煮,加冰糖适量 服法:每天早晨空腹服第154页,共184页。桑椹酒配方:桑椹1000g 糯米500g 酒曲适量制法:乌桑果水煎取汁液,再用汁煮糯米(或梗米)蒸饭,冷后,加酒曲发酵贮瓷缸中服法:每晚睡前服1小杯第155页,共184页。3 精神调养
46、形神合一:人的形体和精神是统一的。清静养神调畅神志保持乐观第156页,共184页。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第157页,共184页。清静养神清心寡欲安心养神静功锻炼第158页,共184页。调畅神志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常情况下,这些情志活动,不仅无害于人体,而且有利于调节脏腑的功能活动,对防御疾病,保持健康是有益的。情志过极,则可直影响机体内
47、环境的变化而伤害人体。第159页,共184页。情志伤肝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第160页,共184页。情志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年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第161页,共184页。情志伤脾胃“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第162页,共184页。情志伤肺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消化功能严重干扰之症。红楼梦中,多愁善感、悲忧伤身的林黛玉,就是很好的证明。第163页,共184页。情志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其可致人于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吓死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第164页,共184页。所以,对已产生的七情波动,要通过调节自己的感情,运用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合作建房项目竣工验收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涂料工程招投标代理与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电研发生产合同协议书标准格式
- 贵州2025年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蚌埠2025年安徽马鞍山和县中学招聘劳务派遣制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牡丹江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市直事业单位集中选调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淮安2024年江苏淮安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沈阳2025年辽宁沈阳市浑南区事业单位博士招聘3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柳州2025年广西柳州市事业单位招聘207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昆明2025年云南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26189.2-2024工作场所照明第2部分:室外作业场所的安全保障照明要求
-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身边的物体》全部课件(共7课时)
- 2025年中国水解聚马来酸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高考百日誓师动员大会
- 2025江苏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事业单位招聘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北京东城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表默写版(七~九年级)
- 体育科学急救知识
- 复工复产质量管理工作
- 2025年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