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件:第一章 中 药3_第1页
中医学课件:第一章 中 药3_第2页
中医学课件:第一章 中 药3_第3页
中医学课件:第一章 中 药3_第4页
中医学课件:第一章 中 药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消导药概念:凡以消除胃肠积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主治饮食积滞的药物,称消食药。也称消导药。功效:消食导滞适用范围:主要用于饮食积滞所致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以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证。 使用注意:气虚而无积滞者慎用。 山楂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 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临床应用:1、肉食积滞2、泻痢腹痛 3、疝气痛 4、瘀阻胸腹痛,痛经、闭经。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大剂量30g。生山楂、炒山楂多用于消食散瘀,焦山楂、山楂炭多用于止泻痢。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者或胃酸分泌过多者慎用。孕妇慎用。鸡内金 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

2、 效:消食健胃,涩精止遗。临床应用:1、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2、用于肾虚遗精、遗尿。此外,本品尚能通淋化石。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每次1.53g。研末用效果比煎剂好。山楂兼行气散瘀,尤善消肉食积滞。 鸡内金兼涩精止遗,消石化坚。广泛用于各种食积。 消食药小结消食化积主治饮食积滞六、催吐药概念:以引起或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祛除胃内宿食或毒物的药物称为催吐药或涌吐药。功效:催吐适用范围:宿食停胃或误食毒物使用注意:本类药物大多具有毒性,且作用峻猛,故只能暂用,中病即止,不可连服、久服 瓜蒂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胃经。功效主治: 1、催吐痰食:用于误食毒物或宿食停滞(瓜蒂散);痰热

3、内扰所致痰涎涌喉、胸膈烦闷:+赤小豆、栀子 2、利湿退黄:湿热黄疸难愈者用法用量:煎服,2.5-5g。入丸散,0.3-1g注意事项:麝香0.01-0.015g解毒七、泻下药含义:以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治疗胃肠积滞、水肿停饮的药物性能功效:泻下通便适应范围:便秘及水肿分类:根据本类药物作用的特点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三类。 使用注意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孕期、产后及月经期当忌用奏效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毒性药物应严格炮制,控制用量,确保安全。(一)攻下药概 述: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功 效:攻下通便,清热泻火适用范围:热结便秘及火热上炎之里实热证。用于大

4、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证;用于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火热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以及火热炽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证。此外,对痢疾初起,下痢后重,或饮食积滞,泻而不畅之证,可适当配用本类药物,以攻逐积滞,消除病因。对肠道寄生虫病,本类药与驱虫药同用,可促进虫体的排出。 大黄 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 效: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临床应用:1.胃肠积滞大便秘结。2.实火证: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牙龈肿痛、咽喉肿痛。3.热毒疮疡,烧烫伤 。4.瘀血证。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复元活血汤)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5、。入汤剂后下,或开水泡服。生大黄泻下力强,酒大黄活血作用好,大黄炭多用于出血证。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忌用。芒硝 咸、苦,寒。归胃、大肠经。功 效:软坚泻下、清热解毒临床应用:1.实热所致大便燥结:大承气汤2.口舌生疮:冰硼散、西瓜霜3.肠痈:大黄、败酱草等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于丹毒、乳痈使用注意:不与三棱同用(二)润下药概述:富含油脂,味甘质润,入脾、大肠经 功效:润肠通便适用范围: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注意:使用本类药物还应根据不同病情,配伍其他药物。配伍行气药、补血药或清热养阴药。火麻仁 甘,平。有毒。归脾、胃、大肠经。功

6、 效: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用于肠燥便秘。用法用量:煎服,1015g,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孕妇及习惯性流产者忌用。食入过量可致中毒。 郁李仁 甘,辛、苦、平。归脾、大肠、小肠经。功 效: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用于肠燥便秘、脚气水肿用法用量:煎服,610g,生用,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三)逐水药概述: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积液从大便排出功效:峻下逐水适用范围:水肿、鼓胀、胸胁停饮注意:年老体弱及孕妇忌用,有毒,易伤正气,中病即止大戟 辛、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 效: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临床应用:水肿鼓胀,瘰疬痰核用法用量:煎服,1.53g,入丸散

7、,每次1g使用注意:过量服用易中毒,孕妇忌用,反甘草八、祛痰止咳平喘药 一、含义: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二、功效:化痰止咳平喘。 三、 适应症: 主治咳嗽、咳痰、喘证。四、分类: 根据药性、功能及临床应用的不同,化痰止咳平喘药可分为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及止咳平喘药三类。(一)清化热痰药药性功能:本节药物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 适 应 症:清化热痰药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若痰稠难咯,唇舌干燥之燥痰证,宜选质润之润燥化痰药;并适用于痰热

8、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使用注意:寒痰与湿痰证及脾胃虚寒者不宜用。川贝母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 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临床应用:1、用于虚劳咳嗽,肺热燥咳。2、用于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12g。使用注意:反乌头。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不宜用 浙贝母 苦、寒。归肺、心经。 功 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临床应用:1、用于风热、痰热咳嗽。本品功似川贝母而偏苦泄。2、 用于瘰疬,瘿瘤,痈疡疮毒,肺痈等。本品能苦泄清热毒,开郁散结。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12g。使用注意:反乌头。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不宜用 鉴别用药川、 浙二贝

9、之功,基本相同。 川贝母以甘味为主,性偏于润,肺热燥咳,虚劳咳嗽用之为宜; 浙贝母以苦味为主,性偏于泄,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咳嗽为宜。 而清热散结之功,川、浙二贝共有,但以浙贝为胜。(二)温化寒痰药药性功能:本节药物味多辛苦,性多温燥,主归肺、脾、肝经。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部分药外用有消肿止痛作用。 适 应 症:主治寒痰、湿痰证,如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腻之证;以及由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等。使用注意:不宜用于热痰、燥痰之证。半夏 辛、温。有小毒。 归脾、胃、肺经。功 效:温化寒痰、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临床应用:1湿痰,寒痰证。本品为燥湿化痰、温化

10、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2呕吐。半夏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 3梅核气。4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半夏夏秋间采挖,晒干,即生半夏;经白矾制后者,称清半夏;经生姜、白矾制后者,称姜半夏;经白矾、石灰、甘草、生姜制后者,称法半夏; 用法用量:煎服,310g,一般宜制过用。外用适量。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止咳 生半夏长于消肿散结 清半夏长于消痞和胃使用注意:反乌头、附子。 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半夏贝母化痰性温而燥适于寒痰、湿痰性寒而润适于热痰、燥痰反乌头、附子(三)止咳平喘药药性特点:本类药物主归肺经,其味辛、

11、苦、甘,其性或温或寒,质地有润、燥之异,故止咳平喘之理就有宣肺、清肺、润肺、降肺、敛肺及化痰之别。而药物有的偏于止咳,有的偏于平喘,有的则兼而有之。适 应 症:本节药物主治咳嗽气喘。 使用注意:表证、麻疹初起,不能单投止咳药,当以疏解宣发为主,少佐止咳药物,更不能过早使用敛肺止咳药。个别麻醉镇咳定喘药,因易成瘾,易恋邪,用之宜慎。苦杏仁 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 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1咳嗽气喘。为治咳喘之要药,可治多种咳喘病证。(三拗汤) 2肠燥便秘。本品质润多脂,味苦而下气,故能润肠通便。此外,本品外用,可治蛲虫病、外阴瘙痒。用法用量:煎服,310g,宜打碎入煎。使

12、用注意:阴虚咳喘及大便溏泻者忌用。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小儿慎用。九、温里药概念: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功效:温里散寒、温经止痛,个别药物还能助阳、回阳。 适用范围:主治里寒证。 1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证, 2肺寒痰饮证, 3肝经受寒,4肾阳不足证,5心肾阳虚证,6亡阳厥逆证 使用注意: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孕妇及气候炎热时慎用。 附子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 效:回阳救逆,温里助阳,祛寒止痛。临床应用:1.用于亡阳证。2、用于虚寒性的脘腹冷痛,泄泻,水肿,阳萎宫冷等证。3、用于寒痹证。4、虚寒痛经。用法用量:煎服,31

13、5g,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因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十、理气药含义:凡具有理气功效,以疏通气机、行气解郁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机郁滞诸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名行气药。功效: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功效。适应证:适用于气机不畅所致的气滞、气逆证。如: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肝气郁滞所致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 肺气壅滞所致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应用注意:本类药物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气阴

14、不足者慎用。 陈皮 苦、辛、温。归脾、胃、肺经。功 效: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临床应用:1脾胃气滞证。寒湿阻中之气滞最宜。 2湿痰、寒痰咳嗽。本品为治痰之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310g。香附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 效:行气解郁,调经止痛临床应用:1肝郁气滞胁痛、腹痛。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2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本品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612g。醋炙止痛力增强。十一、理血药含义:凡具有调理血液功能,以补血、活血、凉血、止血为主要作用,治疗血分证的药物,称理血药。分类:根据药物功效及主治症候不同,分为补血药,活血药,止血药及凉血药四类。凉血药及补

15、血药分别在清热药及补益药中介绍。 (一)活血药含义:凡以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功效: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并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止痛、调经、破血消癥,疗伤消肿、活血消痈等作用。 适应范围:本章药物主治范围很广,遍及内、妇、儿、外、伤各科。凡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均可用之。 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对妇女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证无瘀血现象者忌用;孕妇慎用或忌用。川芎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应用:1、血瘀气滞痛证;“血中气药”2、用于头痛,风湿痹痛。“头痛不离川芎”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11.

16、5g。使用注意:凡阴虚火旺,多汗及月经过多者,应慎用。 丹参 苦,微寒,归心、肝经。功 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肿,清心除烦。临床应用:1、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2、用于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3、用于疮疡痈肿。4、用于热扰心神所致的心烦不寐。 用法用量:煎服,5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使用注意:反藜芦。 川芎、丹参相鉴别:川芎与丹参,皆为常用的活血药,均能活血祛瘀,调经止痛。二者酒制均能增强活血作用。不同之处在于: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之气药”,寒凝气滞血瘀者尤为适宜。川芎秉升散之性,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又常用治头痛,为治头痛之要药。丹参味苦性微寒,既能活血,又能凉血,血热瘀滞者尤为适宜。并能凉血消痈,安神。 (二)止血药含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出血证的药物,称止血药。 性能功效:止血药均具有止血作用。 分类:止血药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四类。 适应范围:止血药主要适用于内外出血病证,如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使用注意:凉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易恋邪留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