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改造_第1页
上海外滩改造_第2页
上海外滩改造_第3页
上海外滩改造_第4页
上海外滩改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07建筑学一班 程彦铭 新上海外滩 -世纪大改造 外滩,上海的历史长廊,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改革开放以后,整个上海开始进行脱胎换骨的变化。外滩是上海展现自我的第一张名片,曾历经繁华与沦落的变迁,为了及时的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和迎接世博会,如今急需改造。历史的名片1870s1880s1890s1900s1910s1920s1930s1940s1950s1960s1970s1980s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2010年美名曰184

2、0年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放,184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自此至20世纪40年代初,外滩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据,并分别被叫作“英租界外滩”和“法兰西外滩” 租界俨然是一个主权区,西方列强以他们的方式经营、管理。建设租界,外滩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设和最繁华之地。早期的外滩是一个对外贸易的中心,这里洋行林立,贸易繁荣。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许多外资和华资银行在外滩建立,这里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东方华尔街”之称。 于是,外滩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在外滩拥有一块土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名誉的象征。商行、金融企业在

3、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公司大楼。外滩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使面积不算大的外滩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故外滩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外滩是上海人心目中的骄傲,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将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有机揉合、创新、发展的卓越能力。外滩历来是上海的旅游热点,除能观赏中外罕见的“万国建筑博览”外,还可领略外白渡桥与吴淞路闸桥的丰姿,黄浦公园的俊巧,防洪墙的设计匠心,以及大楼与江水交相辉映的胜景。浦江夜游更有一番情趣。加之这里交通发达,购物方便,历史掌故丰富,旅游设施完备,使人留连忘返。 改造背景 2010

4、年上海将举办空前世博会,外滩是国内外游客到上海的必经之地,上海要把外滩打造成一条最能展现上海现代物质文明的长廊 随着上海迈向世界超级大都会之列,过去的规划都显得寒酸,外滩车流和人流的混乱,使得外滩更像是车的外滩,人的公共空间过小。 现状 车流拥挤,外滩是车的外滩 “亚洲第一湾”无法真的给外滩增辉,反而成为景观杀手如何改造方案基础方案雏形外滩昔日水滨和城市之间关系草图步行天桥剖面图 缓坡剖面图 一:步行天桥引人登上滨水平台,消除车流和消极的绿化空间以及防洪空箱对欣赏两岸美景的影响二:缓坡上种植草皮和树木后,形成沿江的带状公园。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小径到达滨江步行道上三:草坡上设计了间或出现的一些构

5、筑物,这就使面向中山路的建筑立面为外滩提供必要的商业和服务空间 商业空间剖面图改造进行时改造一|“第一弯”改建广场展示外滩变迁外滩滨水区北起苏州河口,南至十六铺水上旅游中心北侧,岸线总长度约1.8公里。据介绍,现有规划通过对防汛墙空箱顶部平台进行局部节点的改造和与坡道衔接部分的适当放宽,以改善人流拥挤局面,提高游览观光的舒适度。同时通过增设平台广场,提供更好的外滩建筑物观赏场所和游人休憩空间。 现有规划设计中共设置了4处平台广场,总面积在5万至7万平方米之间新黄浦江公园手绘草图。其中黄浦公园拆除大门、围墙和零星建筑,开辟广场,与外滩源绿地同步开放;扩大陈毅广场的规模,在其北侧增设一处景观平台,

6、使广场面积比现在扩大一倍;在福州路路口增设中间层次标高的节庆广场,提供观赏外滩历史建筑和举办节庆活动的场所;在延安路路口原先“第一弯”的地方,以气象信号台为中心形成广场,展示外滩历史变迁 其中黄浦公园拆除大门、围墙和零星建筑,开辟广场,与外滩源绿地同步开放;扩大陈毅广场的规模,在其北侧增设一处景观平台,使广场面积比现在扩大一倍;在福州路路口增设中间层次标高的节庆广场,提供观赏外滩历史建筑和举办节庆活动的场所;在延安路路口原先“第一弯”的地方,以气象信号台为中心形成广场,展示外滩历史变迁。据悉,为了方便连接防汛墙空箱与外滩地面,将增设几处舒缓的坡道,坡度控制在3%-4%,形成安全自然的高度落差。

7、改造二|地下通道建成后吴淞路闸桥拆除外滩人行过街以地面为主,并保留现有北京东路、南京东路的过街地道。届时,吴淞路闸桥将在外滩地下通道建成以后拆除。 外滩地下通道建成后,快速过境交通将全部通过地下解决。地面道路则由11车道缩减为4条机动车道,另有2条备用车道,用于设置公交站点和临时停车。适当加宽西侧人行道,增加沿历史建筑的公共活动和观景空间。改造三|三条人行通道疏解南北向人流 交通路线图滨江地区由空箱顶和坡道、活动平台和广场,以及地面人行道形成三条南北向连续贯通的人行通道,以安全疏解高峰时段的南北向人流。 改造后,滨江地区绿化面积将与现有绿化面积基本持平。现有大树将尽量原址保留,并在不对优秀历史

8、建筑产生遮挡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乔木与灌木,以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此外,规划保留人民英雄纪念碑、陈毅雕像等重要的现状雕塑,并结合绿地和广场适当增设雕塑后记改造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上海外滩这个历史荟萃,需要保护的文物众多,交通人流拥挤的地方,改造更加凸显艰难。2009年的国庆即将来临,外滩上依然封闭着,负责这项工程的上海建工集团,顶着压力,细心的进行一项项的改造。有人将外滩上演的这出城市戏剧比作美国波士顿大开挖工程的中国翻版。波士顿大开挖堪称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环境挑战最强的基础设施项目,它从1991年开始到2007年,用了16年,耗资146亿美元,把1959年在波士顿滨海地区建成的

9、13公里长的高架中央干道彻底拆除,将过境交通引入地下隧道,修复地面城市肌理。犹如上世纪90年代的外滩,上世纪60年代的波士顿高架工程是美国城市改造运动的缩影。,历时十几年的大开挖计划使波士顿向老都市回归以人为尺度,保持较高的城市密度,道路密而不宽,发展公共交通,让步行者享受城市。此次外滩滨水空间的主要设计方美国CKS公司也是波士顿大开挖工程的主要规划机构,其主规划师赵亮说,“这说明城市的发展道路是一致的,最终是人的城市。在工业化时代,滨水空间更多与交通、货运、港口相联系,而到了后工业时代,对汽车的认识转变了,水边也大多变成公共活动空间,还给步行者”。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被称为十里洋场上海外滩,如今正在进行着历史上最大的改造,此次改造注定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亮点。外滩,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