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_第1页
《反杜林论》_第2页
《反杜林论》_第3页
《反杜林论》_第4页
《反杜林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反杜林论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反杜林论写作的历史背景一、反杜林论写作的历史背景1、反杜林论写作的国际背景:2、反杜林论写作的德国形势: 二、反杜林论写作的伟大意义1、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2、反杜林论的写作特点:3、反杜林论发表的意义:第一、反杜林论的发表彻底粉碎了猖獗一时的杜林及其宗派小集团;第二、反杜林论的发表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许多领导人,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水平,克服了由于对杜林的迷恋而产生的动摇;第三、反杜林论的发表教育了德国广大的党员和干部;第四、反杜林论的发表有力

2、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第二部分:反杜林论哲学篇的研究概况 一、关于杜林哲学体系的性质问题1、杜林哲学性质的不同观点关于杜林哲学体系的性质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杜林的哲学性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第二、杜林的哲学性质是唯心主义的;第三、杜林的哲学性质是折衷主义的。2、杜林哲学性质问题争论的焦点3、恩格斯与杜林哲学论战的实质二、关于形而上学的作用问题1、“形而上学”的涵义对于形而上学的涵义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 方法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第二、 宇宙观、发展观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第三、 思维方式上的形而上学;2、“形而上学“在历史上的作用第一、大多数人肯定形而上学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第二、少数

3、人否定形而上学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3、“形而上学”在现代的作用4、“形而上学”在今天仍流行的原因的探讨5、“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6、形式逻辑和形而上学思维的关系三、关于真理的问题 1、真理是否包含谬误 2、“相对真理”和“相对谬误”是否一回事四、关于道德问题 1、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 2、永恒道德与共同道德的问题五、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规律的问题 1、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2、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述问题第三部分三个版本序言 一、一版序言1878年7月,恩格斯把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三篇汇集在一起,在莱比锡出版了全书第一版。书名是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哲学

4、。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恩格斯为这版写了序言,这就是第一版序言的由来。第一版序言主要说明反杜林论的写作原因、写作方式和写作态度。1、反杜林论的写作原因第一、为了维护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第二、为了教育和挽救那些受蒙蔽的同志;第三、为了揭露党内杜林派的宗派活动。 2、反杜林论的写作方式及其原因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采取了论战的写作方式,之所以这样,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由批判对象本身的性质所迫使的;第二、为了从正面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第三、为了纠正当时德国思想界“创造体系”的不正之风。3、恩格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论敌的蔑视第一、恩格斯严谨的科学态度;第二、恩格斯对论敌的蔑视。 二、

5、二版序言 二版序言写于1885年9月。主要内容是说明反杜林论出版后的广泛传播、再版原因、修订和增补情况,介绍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中自然观的斗争情况,并阐述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义。1、反杜林论再版的原因第一、反杜林论的再版是“由于帝国政府的帮忙”;第二、反杜林论的再版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2、反杜林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成果3、反杜林论再版修订的情况和原因第一、反杜林论基本上未作修改的原因;第二、增补第三编第二章理论的原因;第三、想修改而又未作修改的两个内容。 4、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义 (1)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条件 第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创立; 第二、是需要有数学和自

6、然科学的知识。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过程 第一、在自然观上确信存在着辩证运动规律; 第二、必须批判旧的自然哲学; 第三、从自然界中找出辩证法规律并从自然界出发加以阐发。 (3)唯物辩证法对建立科学自然观的意义 第一、理论自然科学的进步会产生自发的辩证自然观; 第二、只有自觉掌握唯物辩证法,才能适应和促进理论自然科学的革命;第三 、掌握唯物辩证法,必须学习哲学史,学会运用概念的艺术。 三、三版序言 三版序言写于1894年5月。主要说明反杜林论第三版增补第二编第十章批判史论述的理由。1、新版修改的情况和增补的理由2、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引论引论是反杜林论全书

7、的引言,包括概论和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概论主要从正面论述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过程。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着重从反面揭露、批判杜林及其理论体系。一、概 论概论的中心是说明社会主义怎样由空想变为科学的。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恩格斯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批判了杜林的错误理论。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1)现代社会主义的现实内容和理论形式(2)18世纪法国启蒙学说的特点及局限性(3)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过程和破产原因第一,空想社会主义

8、产生的原因;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过程;第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第四,空想社会主义破产的原因。首先,三大思想家“和启蒙学者一样,并不想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解放全人类。”其次,三大思想家“和启蒙学者一样,想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最后,三大思想家把历史看作是天才人物的历史。2、唯物辩证法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1)从古代辩证法到近代的形而上学第一,古代朴素辩证法的特点和局限性;第二,近代形而上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第三,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本质区别。(2)近代德国哲学的历史功绩和局限(3)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及其意义3、“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1)唯物主义历

9、史观的创立第一,唯物主义历史观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首先,除原始社会外,“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其次,“这些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此,一定时代的经济关系是产生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最后,“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总之,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三,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恩格斯指出:它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

10、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3)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4、杜林向当代挑战的背景二、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 1、揭露杜林的自我吹嘘和狂妄自大2、揭露杜林对先驱者及其学说的攻击和谩骂第五部分分类.先验主义 恩格斯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原则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认识的辩证过程以及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基本原理,批判了杜林在分类和构造哲学体系、建立真理体系以及数学方面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错误。一、批判杜林在“分类”问题上的先验主义错误,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杜林的主要哲学观点(1)哲学的定义。杜林认为,从狭义上讲,“哲学是世界和生活的意识的最高形式的阐发”;从广

11、义上讲,哲学“还包括一切知识和意愿的原则”。(2)哲学的研究对象。杜林说:“无论在哪里,只要某一系列的认识或刺激,或者某一类存在形式为人的意识所考察,这种形式的原则就应当是哲学的对象”。(3)哲学对象的性质和功能。作为哲学对象的原则在性质上讲,“是简单的或迄今被设想为简单的成分,(简单的成分或终极的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意愿”。因此,这些原则和各种知识的关系,就像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关系一样,有了化学元素就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化合物也可以还原为它的基本元素;有了原则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意志,而知识和意志也可以分解还原为原则。作为哲学对象的原则,作用是巨大的,“一旦被发现

12、,就不仅对于直接知道和接触到的东西,而且对于我们不知道和接触不到的世界也都有意义。因此,哲学原则就成了科学要成为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进行解释的统一体系所需要的最后补充”。(4)哲学体系的内容。杜林把他的哲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一般的世界模式论、关于自然的学说、关于人的学说。这三个部分包含“某种内在的逻辑次序”,其中,对一切存在都适用的一般世界模式论走在前面,而运用世界模式论得出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学说跟在后面。2、杜林“原则在先”的先验主义(1)批判杜林从思维自身中获得原则的错误(2)阐述原则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第一,恩格斯阐述了原则和外部世界何者是认识的出发点问题。针对杜林把原则作为出发点的先验

13、主义错误,恩格斯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第二,恩格斯说明了原则和外部世界谁先谁后的问题,批判了杜林从原则出发得出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错误,指出:“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第三,恩格斯论述了原则和外部世界谁适应谁,谁检验谁的问题,批判了杜林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去适应原则,把原则作为外部世界的标准的错误作法,认为,“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3、杜林“原则在前”的观点和哲学体系是对黑格尔哲学全书的抄袭4、批判杜林使意识、思维脱离人和自然界的唯心主义

14、错误,阐述了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理论(1)杜林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第一、杜林用自然主义即非历史的观点看待意识和思维;第二、杜林使意识和思维脱离了它的真实基础人和自然界。(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理论第一,思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二,思维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第三,思维和意识的客观内容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人脑对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 二、批判杜林妄图建立“终极真理”体系的形而上学错误,论述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1、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错误恩格斯指出,杜林使思维脱离人和自然界的另一个动机,是妄图建立一个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终极真理”体系。这是一种妄想。因

15、为,(1)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哲学体系已不再需要(2)建立穷尽一切联系的“终极真理”体系是不可能的(3)建立一个最后完成的“终极真理”体系的想法是反科学、反历史的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辩证过程的理论(1)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矛盾统一“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人们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是永远不能解决的”。(2)认识过程的无限和有限的矛盾,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3)认识过程中的无限和有限的矛盾,只能“在人类的无限的前进发展中一天天不断得到解决” 三、批判杜林在数学问题上的先验主义错误,阐述理论思维对现实世界的依赖性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6、1、杜林在数学问题上的先验主义观点2、批判杜林的数学先验主义,论述纯数学和现实世界的关系(1)纯数学来源于外部世界,决不是思想的自由创造物。第一,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数和形都是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具有客观的物质内容。第二,纯数学的对象是客观的,它的高度抽象性只是表面地掩盖了它起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实,并不表明它是先验的。(2)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夸大它必然陷入唯心主义3、杜林哲学体系的先验主义和他的数学先验主义的联系4、数学公理的贫乏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5、揭露杜林观点的折衷主义性质第六部分世界模式论 世界模式论揭露和批判了杜林在本体论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和折衷主义错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

17、的观点,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重要原理。一、批判杜林用思想的统一性证明世界的统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阐述了存在的统一性决定思维统一性的唯物主义观点1、杜林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可分解为两个有联系的问题:第一,世界是否是统一的?第二,世界统一于什么?杜林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其论证的方法和根据却是错误的。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暴露了杜林哲学的折衷主义错误。世界具有统一性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基础是世界具有多样性。哲学家们正是面对着多样性的世界,才会思考它们是否是统一,以及统一于什么的问题。(1)应当运用数学中的公理方法来解决哲学问题,包括世界统一

18、性问题(2)杜林提出的公理“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这就是现实哲学的一个公理,是杜林解决世界统一问题上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由于自满自足,没有任何东西同它并列、在它之上。因而这种存在就是唯一的。如果给它加上第二个存在,那就使它成为不是它本来那样的东西,即成为一个更广大的整体的一部分或组成部分。“一切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意识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这是杜林把存在的唯一性变为统一性的论据。(3)杜林按照公理方法推出了世界的统一性2、恩格斯对杜林观点的批判恩格斯对杜林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点进行了以下分析批判:(1)“包罗万象的存在是惟一的”,这是同义反复(2)把思维的本质理解为综

19、合是形而上学片面性观点(3)用思维的统一性证明存在的统一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4)杜林的观点是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观点的翻版(5)杜林对世界统一性的论证无法驳倒宗教唯心主义第一,杜林对世界统一性的论证不能同唯灵论划清界限。第二,杜林论证世界统一性的方法是经验哲学证明上帝的本体论论证方法。二、批判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衷主义错误,论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唯物主义原理1、“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命题(1)杜林的存在概念是抽象同一性概念(2)杜林的存在概念掩盖了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2)世界的真

20、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恩格斯批判杜林时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理。恩格斯在提出这个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时并没有给物质概念下定义,但他所讲的物质是和精神相对立的东西。当他指出世界统一于物质时,显然是针对物质和精神的对立而言的。对精神现象,人们通常在两种意义上来理解,即人类的主观精神和离开人而存在的客观精神(包括宗教所讲的天国、上帝和神灵),因此,世界统一于物质也就必须从两种意义上来理解。第一、人类主观精神之外的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无论天上和地下、宏观和微观,到处都是物质的世界,宗教所宣扬的天国、上帝和神灵以及客观唯心主义所说的理念世界是不存在的。在反

21、对宗教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中,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第二、人类的主观精神和外部世界也是统一的,统一于外部世界,这种外部世界相对于人类精神而言就是物质世界。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需要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三、批判杜林的世界模式论的唯心主义实质,揭露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抄袭1、杜林的“存在基本形式”是对黑格尔逻辑学中“存在论”的抄袭(1)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是从“纯粹的存在”开始的(2)杜林的“有效模式”是严格照抄黑格尔逻辑学的“存在论”的2、杜林的“存在的逻辑特性”是对黑格尔逻辑学中“本质论”的抄袭3、杜林是在黑格尔的范畴模式的笼子里谈哲学第七部分

22、道德和法 永恒真理恩格斯在道德和法。永恒真理中揭露和批判了杜林的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和永恒道德,阐述了真理发展的辩证法和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一、揭露杜林在真理、道德问题上的谬论1、揭露杜林在思维和语言关系上的谬误2、揭露杜林永恒道德观和永恒真理观的谬误总之,杜林在道德观上和真理观上的谬误,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道德原则是永恒的,是超历史、超民族和超阶级的,是适用于一切世界、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第二、真正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它不受一切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而道德原则就是这种终极的最后的真理。二、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真理观,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1、批判杜林永恒真理观的必要性2、批判杜林关于个人

23、思维至上的谬论,论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关于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杜林的用语,它们是就人的认识能力而言的。思维的至上性是指认识的绝对性、无限性和无条件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认识的相对性、有限性和有条件性。因此,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关系。(1)什么是“人的思维”恩格斯指出,关于研究人的思维是不是至上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回答是与不是就能说清楚的,而是应该明确什么是“人的思维”,然后才能回答人的思维是不是至上的。在恩格斯看来,人的思维不是指单个人的思维,而是指“无数亿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这就是说,所谓人的思维是指整个

24、人类的思维,是就整个人类认识能力而言的。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只能谈整个人类思维的至上性、绝对性,而根本不能谈个人思维的至上性、绝对性。也就是说,从一方面看,只要人类能够无限地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只要在人类认识器官和认识对象中没有给这种认识规定出界限,那么,人类是可以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人类思维是至上的、绝对的。但从另一方面看,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每一个具体的人和每一代人,由于受一定的主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有限的。从这里我们看到,杜林鼓吹个人的思维(主要是他杜林个人的思维)是至上的,绝对可靠的,具有无条件的真理权,这是十分荒谬的。其错误就在于把他的个人思维和整个人类的思维相

25、混淆。(2)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恩格斯指出“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这就是说,在人类社会世世代代地无限延续的过程中,作为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而且在实践活动中,一代比一代深化,这样就能对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作出正确的认识,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但是人的思维,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或者一代一代的人来实现的。而每一代人,以及构成一代人的许许多多的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绝不可能具有无条件的真理权,他所获得的认识只能是有条件的相对真理。这里所讲的“无条件的真

26、理权的那种认识”,即指绝对真理性的认识。这里所说的“一系列相对的谬误”,并不是说相对真理包含着谬误。真理的相对性,就在于它的条件性,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必定还有不完善的因素。这些不完善的因素,对后人较完善的认识来说,就是谬误了。所以,人的认识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如果认为相对真理中包含着谬误,那就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由此可见,思维的至上性以及拥有无条件真理权的那种认识,绝不是某一时代,更不是任何个人所能达到的,只有在人类生活的无限前进过程中才能实现。(3)恩格斯论述了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和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这个矛盾是:“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绝对的。”这就是说,客观世界是可以认

27、识的,世界不存在什么不可认识的东西。“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的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就是说,人的思维不能脱离具体的个人思维而存在,而个人的思维所能认识的东西是极为有限的,而且还免不了犯错误。这就是矛盾。那么这个矛盾如何才能解决呢?恩格斯指出:“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这就是说,这个矛盾的解决,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代人能实现的,而只能在子子孙孙无限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照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

28、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实现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这里所讲的“本性”,就是思维的本质。从思维的本质来看,它是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它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东西。从这方面看,人的思维是无限的、至上的、绝对的。这里所讲的“使命”,就是指思维的任务。思维的任务,就是要究根究底、完全彻底地认识世界。我们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那些未被认识的东西,将会逐渐转化为已被认识的东西。事实证明,人们在实践中,是能够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人们的认识不断进步,从而

29、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这方面讲,人的思维也是至上的、无限的。从认识的“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看,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我们知道,作为人类的思想,它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无数人的思维。这样,过去未被认识的东西,今天被人们认识了,现在未被认识的东西,子孙后代无限延续下去,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的。而且,人们利用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指导实践,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综上所述,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不至上的,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这一至上和非至上、有限和无限的矛盾的不断发展与解决,推动着人类认识不断地向前发展和不断地走向深化。杜林的错误就

30、在于否认思维的矛盾性,割裂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他只承认思维的至上性、无限性,只承认绝对真理,而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和无限性,否认相对真理,这是极端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3、批判杜林关于“永恒真理”的谬误,阐述人的认识的相对性4、批判杜林把真理和谬误绝对对立的观点,论述认识过程中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第一,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第二,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三、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杜林把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应用到道德领域,得出了超历史、超阶级的道德观。他认为道德原则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社会、

31、一切民族和一切阶级的,既适用于地上,也适用于天堂。这种道德观不仅是唯心主义的,也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恩格斯对杜林的这种道德观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在批判中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观点。1、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1)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观,论述道德的历史性第一,从道德的基本概念来看,其内容是变化发展的;第二,从道德的类型来看,道德的种类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批判杜林的超阶级的道德论,论述道德产生的经济根源和阶级实质2、揭露杜林道德观的荒谬性第八部分道德和法 平等在道德和法。平等中,恩格斯深入地批判了杜林的平等观,阐述了平等的产生和历史发展,揭露了资产阶级

32、平等观的阶级实质,深刻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平等观的根本要求是消灭阶级。一、揭露和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平等观1、批判杜林建立平等观的先验主义方法恩格斯指出,杜林把先验主义的方法用来研究平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是:第一步把每一认识对象分解为简单的要素;第二步把不证自明的公理应用于这些要素;第三步要素加上公理得出他的结论,并把结论强加于客观事物。杜林认为,这是数学方法在历史、道德和法方面的应用,因此,应当在这些领域内得出如数学那样确实可靠的真理,即具有真正不变的永恒真理性质那样的真理。对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恩格斯从两个方法进行了批判。(1)杜林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先验主义方法的变种先验主义方法的基本特点

33、是,“不是从对象本身去认识某一对象的特征,而是从对象的概念中逻辑地推论出这些特征”。(2)杜林关于道德和法的学说的虚伪性和阶级实质2、批判杜林的所谓“平等公理”杜林主张,两个人是组成社会的“最简单的要素”,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和细胞。于是,他就按公理同这两个人打交道。他说:“两个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彼此完全平等的,而且一方不能一开始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在杜林看来,两个人的意志是完全平等的,一方不能命令另一方,这是道德的基本公理。把这个公理应用于两个人,就得出了“道德正义的基本形式”和“法律正义的基本形式”,用它就可以“阐发根本的法律概念”,说明一切道德关系和法律关系,衡量一

34、切社会现象等等。恩格斯对杜林的“平等公理”进行了批判:(1)两个人的意志完全平等,这不仅不是公理,而且是“过度的夸张”。(2)杜林用两个人去解决社会问题,是从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抄袭来的。(3)杜林的根本错误在于抽象地谈论人和平等。3、批判杜林所谓不平等和奴役起源于暴力的谬论按照杜林的平等理论,两个人的意志中一方不能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或否定的要求。如果一方竟然这样做了,并用暴力来满足自己的要求,那就发生了不正义的情况。这就是杜林的所谓不平等和奴役起源于暴力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杜林还认为,人类过去的历史就是这种应受斥责和惩罚的不正义的历史。恩格斯列举了四个方面的例子来批判杜林的上述错误观

35、点:4、揭露杜林平等观的自相矛盾及其本质杜林的平等观是违反客观现实的,所以经常陷入自相矛盾之中。为了摆脱困境,杜林不得不步步退却,承认不平等的存在。恩格斯揭露了杜林的三个自相矛盾,即三次退却。(1)杜林承认了两个人在生理上的不平等(退却一)(2)杜林承认了两个人在道德上的不平等(退却二)(3)杜林承认了两个人在精神上的不平等(退却三)二、论述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1、阐明马克思主义对平等问题的基本态度2、论述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平等观3、说明早期基督教和封建社会的平等观4、阐述资产阶级平等观的产生、发展及其阶级实质(1)资产阶级平等观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2)资产阶级平等观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

36、济关系的迅速发展,与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为了摆脱封建政治制度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资产阶级提出了平等的要求,主要有三点:第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扩大,需要有自由的、在行动上不受限制的商品生产者,而这些商品所有者都有进行商品交换的平等权利;第二,从手工业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自由工人为前提;第三,“人的劳动的平等”,即人的抽象劳动是平等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计量的”,只有这样,商品才能进行等价交换;第四,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特点及阶级实质。三、阐述无产阶级的平等观1、无产阶级平等观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和资产阶级的平等

37、要求是根本对立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观要求消灭的是封建等级制,消灭封建阶级的特权;而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则要求消灭阶级本身。2、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是消灭阶级3、本章的总结恩格斯指出,第一,平等只能是历史的产物,经济的产物。恩格斯说,无论是无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的平等观,都是历史的产物,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同的历史,不同的阶级,有不同平等观念的内容,所以,永恒的、超阶级的、超历史的平等观是没有的。第二,平等,不论是哪个阶级的,不管它如何普遍传播,都不可能是永恒真理,都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东西。18世纪的平等观念之所以广泛流行,那也不是由于它是永恒真理,而是由于它合乎当时的时代潮流,

38、从而能够得到普遍传播。第三,揭露杜林的平等观是18世纪平等观的翻版,其阶级实质是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杜林的两个人完全平等的道德公理,不平等起源于暴力的理论,纯属杜林的主观虚构,是极端荒谬的东西。杜林的平等观完全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杜林本人就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第九部分道德和法 自由和必然在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中,恩格斯主要批判了杜林在自由和必然关系上的错误观点,同时还批判了杜林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及其庸俗的人生哲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一、批判杜林在法学和政治学上的唯心主义和超阶级的谬误1、揭露和批判杜林在法学和政治学上的唯心主义和超阶级的谬误2、揭露杜林对近代资产阶

39、级法律的无知(1)揭露杜林对法兰西法的无知(2)揭露杜林对英吉利法的无知(3)揭露杜林对现代法律的无知3、杜林至多是一个蹩脚的旧普鲁士的法学家二、批判杜林关于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谬误,论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1、道德和法与自由和必然的关系在哲学上,自由和必然是揭示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唯意志论者认为,人的意志是绝对自由的,不受任何必然性的制约。宿命论者则认为,个人意志没有任何自由,只有绝对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既承认必然性,又承认个人意志的相对自由,认为自由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2、揭露杜林在自由和必然问题上的错误观点3、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1)“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

40、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一论断有三层含义:第一、承认和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自由的前提;第二,自由是以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为基础的;第三,“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2)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4、批判杜林的历史虚无主义三、批判杜林的庸俗的人生哲学1、杜林所谓调节生活的“差异规律”是老生常谈2、杜林的生活准则是庸人哲学第十部分辩证法 量和质在辩证法两部分内容中,恩格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集中批判了杜林的形而上学观点,驳斥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歪曲和攻击,阐明了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杜

41、林想当唯物主义者,而又不时地滑到唯心主义泥坑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的形而上学。杜林的形而上学错误,集中表现在他否认矛盾。否认矛盾就是否认辩证法,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歪曲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一、批判杜林否认事物矛盾的谬论,阐明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批判杜林否认事物矛盾的谬论,阐明了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2、提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论断,论述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分析杜林否认矛盾辩证法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源(2)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第一,它指明了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和动力。第二,说明了矛盾是运动的实在内容。(3)矛盾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性3、批判杜林攻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辩

42、证方法(1)揭露杜林攻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一般与个别辩证法思想(2)揭露杜林攻击马克思辩证法的目的在于妄图推翻资本论的科学结论(3)揭露杜林论战方法的荒谬性二、批判杜林对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论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揭露杜林对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和攻击2、论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第十一部分辩证法 否定的否定这一章恩格斯揭露和批判了杜林攻击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谬论,阐明了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深刻地揭示了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原理;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黑格尔关于否定之否定的思想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科学地阐述了否定之否定规

43、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一、批判杜林对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攻击,阐述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揭露杜林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攻击第一、杜林污蔑马克思把黑格尔的否定的否定当成证明的工具,才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杜林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与黑格尔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区别,胡说黑格尔的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执行了“助产婆的职能”,起了拐杖的作用;第二、杜林攻击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是从宗教领域抄袭来得荒唐类比;第三、杜林捏造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所有制的混沌世界”。2、批判杜林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否定之否定方法的歪曲(1)批判杜林所谓“既是个人的又

44、是社会的所有制”的谬论(2)驳斥杜林污蔑马克思把辩证法作为单纯证明工具的谬论3、辩证法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论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第一,这个定义揭示了辩证法的革命性质。第二,这个定义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性,使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严格区别开来。第三,这一定义科学地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2、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1)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否定看作外力强加于事物的东西(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肯定和

45、否定绝对对立起来(3)形而上学否定观否认否定形式的多样性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的否定则认为否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事物否定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第一,不同性质的事物有不同的否定形式;第二,否定形式的基本形态也不一样,有的否定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否定,有的则是事物某些特征的否定;第三,由于事物发展的复杂性,有些事物在一个大的否定过程中,常常包含着若干小的否定的否定过程,所以使否定过程也表现出多样性。3、小结第十二部分结 论结论是恩格斯对整个哲学篇的总结,也是对杜林哲学的总的评价。虽然篇幅不长,恩格斯却把

46、它单独作为一章安排,由此可见它在整个哲学篇中的地位。杜林向我们许下“一切”的诺言,可他“一个也没有”履行。他标榜自己的哲学是“以自然和生活的现实为目标的哲学”,是“严格科学的世界观”,是“创造体系的思想”。但是,“只要我们一接触,就暴露出是纯粹的欺人之谈。”“世界模式论”是杜林整个哲学的基础,被杜林吹嘘为“已经稳固地确立了存在的基本形式,而丝毫没有损害思想的深度”。其实不过是“黑格尔逻辑学的一个肤浅得无以复加的复制品”而已。在自然哲学方面,他的天体演化学的出发点是一个既不能被理解为静止也不能被理解为运动的“物质的自身等同的状态”。这种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最无可救药的混乱观念,最后必然求助于上帝

47、的推动,才能使它由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在论述有机界时,杜林先把达尔文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看作“一种与人性对抗的兽性”而加以否定,然后又把这两者作为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因素从后门放了进来。在生物学方面,杜林同样表现他的无知。在道德和正义的领域中,杜林吹嘘发现了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的永恒的道德原则。其实,他的平等说只不过是对卢梭平等学说的拙劣的抄袭。至于在法学方面,尽管杜林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但是除了他知道一点旧的普鲁士邦法外,对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广泛流行的法兰西法和英吉利法却全然不知。总之杜林对我们许下的诺言一个也没有实现。这位自称在思维方式上“排除受主观主义限制的世界观”的任何倾向的哲学

48、家却由于其极端贫乏的知识、狭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滑稽可笑的自高自大以及幼稚的奇奇怪怪的想法而受到主观主义的限制。杜林的论战手法就是自我吹嘘,丑化别人。虽然自己无能,却会肤浅地剽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端地指责别人,把别人没有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恩格斯指出:“他对别人采用的真正批判的观点就在于固执地把别人从来没有说过的、而且杜林先生一手炮制的东西硬加给别人”。杜林的人生观充满了庸人的气味。他用一些庸俗无聊的陈词滥调教人们怎样提高生活的价值,怎样追求生活的享受和乐趣等。恩格斯讽刺杜林说,为什么杜林对歌德的浮士德非常不满呢?就因为歌德把不道德的浮士德当作主角,而不把现实哲学家瓦格纳作为自己剧本的主

49、角。意思是说杜林和瓦格纳一样,都是脱离生活、崇尚空谈的庸人。总之,杜林的哲学归根到底是一盆“最稀薄的清汤”,只是在里面加了些神谕式的只言片语,才使它变得稠厚和浑浊起来。所以,恩格斯指出,当我们读完全书的时候,除了各种新的无稽之谈,毫无所得。“这个人吹号打鼓来吹嘘自己的手艺和商品,不亚于最下流的江湖骗子,而在他的那些大字眼后面却是空空如也,简直一无所有”。可是,他还恬不知耻地竟敢把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这样的著名人物叫作江湖骗子,他们当中最渺小的人与杜林相比也都是巨人。确实有江湖骗子,但那是谁呢? 古人言,学问学问,既是学习,更是讨问。要想学好功课,仅仅靠读书、读资料,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思考

50、、要讨论、要不断的追问。本课程为便于开展课程的研讨,采取如下的讨论方式:1.课堂讨论。不仅仅是有准备的讨论,更多的是随机性的提问和研讨。2.课余时间可以借助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同老师联系。3.可以同老师电话预约面谈。4.可以登录网站通过在线答疑和终南论坛探讨问题。一、填空题 1.反杜林论写于(1876 )年,发表于(1878 )年。2.(唯物史观 )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3.空想社会主义和启蒙学者一样,他们并不是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解放(全人类)。4.杜林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这种观点犯了(折中主义)错误。5.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由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

51、物,所以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6.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7.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8.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9.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它之上的(哲学)。10.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需要把它发现出来,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11.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杜林把运动归结为(机械力)这样一种所

52、谓的运动基本形式,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12.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而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则是(阶级特权)。13.人对一切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无知为基础的。14.马克思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然辩证法)并且把它转变为(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15.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思维),人类社会和(普遍规律)的运动和发展的科学。16.(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17.(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

53、展)的产物。18.在原则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问题上,杜林的观点是(原则在先),这种哲学观点是一条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哲学路线。19.杜林的哲学材料在整理上分为三个部分,这就是一般的(世界模式)论,关于自然原则的学说,以及最后关于(人的学说)。20.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旧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21.形而上学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全是鬼话。2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3.恩格斯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即(存在和非存在)的矛盾。24.人类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

54、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25.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性的(否定的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方式 ),它同时就获得(发展),每一种观念和概念也是如此。26.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27.辩证法所说的扬弃,就是说,既被(克服 )又被(保存)。28.恩格斯认为生命首先正是在于:生物在每一瞬间是它(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29.恩格斯指出不仅(道德)上的不平等,而且( 精神)的不平等也足够排除杜林的两个意志的“完全平等”。30.基督教只承认一切人的一种平等,即(原罪

55、的平等)这同它曾经作为以奴隶和被压迫者的(宗教)的性质是完全适应的。二、名词解释 1.世界统一于存在这是杜林的一个折衷命题,杜林承认世界统一的,但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他把世界统一性的前提同世界统一性自身混为一谈了。诚然,世界必然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但存在或不存在只能说明世界的有或无,它同揭示世界的本质和基础的统一性问题不是一回事2.先验唯心主义一种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而产生的认识论理论。先验唯心主义是与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的认识论,颠倒了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3.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基本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它认为自然、社会

56、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是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事物的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4.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是使用的术语,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的统一。思维的至上性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5.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分析了与辩证法思维方式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它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在思维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无视事物的具体的联系,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懂得全面地看问题,否认真正的发展会导致质变,否认对象和现象的内在矛盾是事

57、物发展的动力。6.否定之否定体现事物自身辩证法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的哲学概念。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的,但是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有规律的过程。具体地说,这一过程就是三个“环节或阶段两次否定”有节奏的运动。在事物自我发展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到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的全过程中,否定之否定阶段是整个过程的核心7.扬弃揭示新旧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同时其有否定与肯定双重意义的哲学概念。黑格尔明确地把扬弃一词作为同时具有否定与肯定双重意义的概念加以使用。恩格斯对扬弃进行唯物主义的阐述,认为“扬弃”就是既克服又被保存。克服是新事物否定旧事物,是旧质到新质

58、的飞跃。新旧事物之间的这种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哲学上就称为扬弃。8.平等公理它是杜林提出的一个观念。他主张两个人是组成社会最简单要素,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和细胞。于是,他说“两个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彼此完全平等的,而且一方不能一开始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在他看来,这是道德的基本公理,运用这个公理就可以说明一切道德关系和法律关系、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等等。9.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提出的社会主义思想。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刚确立时就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上层建筑。他们力图论证和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大胆地预测了未来的

59、社会,并且各自拟订了社会改革方案,对未来社会提出很多设想,也提出了一些积极主张。但由于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不知道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是无产阶级,因而陷入乌托邦。他们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10.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哲学思想、理论的统称。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准备。其特点是:以哲学上的辩证发展思想为社会变革作理论上的准备。每一位哲学家都建构了一个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思辨性强的哲学理论体系。其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德国19世纪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哲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整体研究的思维方式,给认识带进了辩证法,德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许多反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思想也有助于

60、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德国古典哲学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从康德、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的哲学发展形成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过程。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形成了德国古典唯物主义的理论。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11.本体论哲学用语,指哲学中关于存在研究的理论。广义上是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思辨分析而得到,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即为本体论。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关于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从本体论和宇宙论关系上讲的。12.唯理论西方哲学史上一种认识理论或学说,与经验论相对立。认为运用抽象推理就可以达到事物及其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