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门大桥81悬索桥概述课件_第1页
美国金门大桥81悬索桥概述课件_第2页
美国金门大桥81悬索桥概述课件_第3页
美国金门大桥81悬索桥概述课件_第4页
美国金门大桥81悬索桥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章内容: 钢悬索桥概述,悬索桥的主缆、主塔、加劲梁、吊索、锚碇等构造特点,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悬索桥的计算方法。第八章 钢悬索桥8.1 悬索桥概述悬索桥的定义悬索桥由主缆索、塔架、锚碇、吊杆、加劲梁和桥面等主要构件所组成,桥面荷载经加劲梁、吊杆传给主缆索,再由主缆索传至塔架和两端的锚碇。8.1悬索桥概述悬索桥的发展1883年,第一座现代悬索桥,美国Brooklyn桥,主跨486m1931年,第一座突破千米的悬索桥主跨1006米的美国纽约华盛顿桥1937年,主跨1280米的悬索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1940年,美国华盛顿州 塔科马悬索桥8.1悬索桥概述悬索桥的发展1997年,丹麦大海带桥,

2、主跨1624米悬索桥1997年,中国香港青马大桥, 主跨1377米, 是当时最大跨度公铁二用悬索桥1998年,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主跨1991米,是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1999年,中国江阴长江大桥,主跨1385米,中国第一座超千米悬索桥8.1悬索桥概述悬索桥的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悬索桥进入了一个朝低高度主梁、高强度材料和大跨径方向发展的阶段,加劲梁以桁架为主,梁的高跨比在1/150左右。二战后,悬索桥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欧洲各国采用了抗风性能好的薄壁箱形截面加劲梁。8.1悬索桥概述我国悬索桥的发展汕头海湾大桥西陵长江大桥(主跨900米)广东虎门大桥(主跨888米)香港青马桥(主跨1377米)江阴

3、长江大桥(主跨1385m)8.1悬索桥概述按锚固形式分地锚式:主缆拉力依靠锚固体传递给地基。自锚式:主缆拉力水平分力直接传递给加劲梁(轴向压力)承受;竖直分力(较小)由端支点承受。适宜:跨度不大、软土地基、城市桥等。按力学性态分柔性悬索桥刚性悬索桥8.1悬索桥概述典型的悬索桥美国新的旧金山海湾大桥方案8.1悬索桥概述典型的悬索桥美国金门大桥8.1悬索桥概述典型的悬索桥明石海峡桥8.1悬索桥概述典型的悬索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8.2 悬索桥构造特点主缆 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重构件;通过塔顶索鞍悬挂在主塔上并锚固于两端锚固体中的柔性承重构件。8.2 悬索桥构造特点主塔 是悬索桥抵抗竖向荷载的主要承重构件

4、;支承主缆的重要构件8.2 悬索桥构造特点加劲梁 悬索桥承受风荷载和其它横向水平力的主要构件,提供桥面和防止桥面发生过大的挠曲变形和扭曲变形,主要承受弯曲内力8.2 悬索桥构造特点吊索 将加劲梁自重、外荷载传递到主缆的传力构件,是连系加劲梁和主缆的纽带。8.2 悬索桥构造特点锚碇 锚固主缆的结构,它将主缆中的拉力传递给地基 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主缆结构形式双面平行主缆(绝大多数);单面主缆;空间主缆;复式主缆(双链吊桥: 朝阳大桥)。截面形状(六角形)尖顶形;平顶形;方阵式;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主缆编制方法AS法 通过牵引索作来回走动的编丝轮,每次将两根钢丝从一端拉到另一端,待钢丝达到

5、一定数量后(可达400500根)编扎成一根索股。钢束股数较少,便于集中锚固,起吊设备轻便;架设主缆时抗风较弱所需劳动力也较多。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主缆编制方法PS法 避免了钢丝编成钢丝束股的作业从而加快主缆的施工进度,但要求大吨位的起重运输设备和拽拉设备来搬运钢丝束股。目前多采用61、91、1275左右钢丝,最重可达40吨。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主缆的保护锈蚀原因 架设期间水份进入;防护完成后线形变化、温度变化引起伸缩而导致粗糙表面的油漆开裂和索夹上受损的密封部位开裂,水的渗入导致主缆湿度高而锈蚀。防护方法 施工期间镀锌钢丝外涂底漆或者树脂类,然后手工满刮腻子,再缠绕钢丝(退火镀锌4钢丝

6、),最后作外涂装。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改良措施:以S 形截面的缠绕钢丝代替圆端面钢丝,使主缆表面光滑、丝丝相扣,油漆不易开裂、水不能渗入。开空气导入法:将除湿机产生的干燥空气用管道输送,通过入口索夹输入主缆,经出口索夹排出主缆(出入口索夹间距140米左右),一般可维持相对湿度在40以下。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吊索布置形式:竖直;倾斜(提高整体振动时的结构阻尼值)。材料:刚性吊杆(少量小跨:圆钢或钢管);柔性吊索:钢丝绳或者平行钢丝索(多采用)。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吊索钢丝绳索绳心式:以一股钢丝绳为中央形心,外围用钢丝束股围绕扭绞而成。股心式:7股钢丝束股扭绞而成,中央一股为股心。注意

7、:钢丝束股的扭绞方向与其间钢丝的扭转方向相反。平行钢丝索(PWS):多根57镀锌钢丝外加PE套管。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索夹作用 刚性索夹与柔而松的主缆索体间的连接为不稳定连接。依靠摩擦力来保证主缆在受拉产生收缩变形时也不致滑动。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索夹构造六边形(中小跨):少用;圆形 一对铸钢半圆构件以高强螺栓相连接,依靠高强螺栓拧紧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吊索与索夹的联结方式4股骑跨式 两根两端带锚头的钢丝绳索绕跨在索夹顶部的嵌索槽中,锚头与加劲梁连接。不宜用平行钢丝索,索夹分左右两半。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吊索与索夹的联结方式双股销铰式 两根下端带锚头、上端带销铰的钢丝绳索或平行

8、钢丝索,上端利用销铰与索夹下的耳板(吊板)连接,下端用锚头或者同样用销铰与加劲梁连接。索夹分上下两半。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吊索与索夹的联结方式8.3 悬索桥的构造 特点吊索与主缆连接4股骑跨式8.3 悬索桥的 构造特点吊索与主缆 连接双股销铰式索箍索夹8.3 悬索桥的 构造特点骑跨式吊索与主缆(索夹)以及与加劲梁之间的连接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桥塔材料 圬工(古老、小跨简易) 钢筋砼(框架式;实心矩形或者箱形)最高155米 钢(框架式、桁架式;箱形、多格箱形、H形)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桥塔桥塔纵向结构形式摇柱塔(摆动式):单柱塔下设铰、塔顶索鞍固定于塔,适于小跨。柔性塔:一般为下端固

9、定式,塔顶水平变位量相对较大,适于大跨。刚性塔:塔顶水平变位量相对较小,单柱或者A形,多用于多跨悬索桥的中间塔柱,纵向刚度较大,塔顶位移小从而减小加劲梁内的应力。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桥塔桥塔横向结构形式:刚构式(框架式):单层或者多层门架,明快简洁桁架式:若干组交叉的斜杆与水平横梁组成桁架,施工时稍显困难混合式:仅在桥面以下设置交叉斜杆以改善受力和经济性能8.3 悬索桥构造特点桥塔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桥塔塔柱横向可竖直或者稍带倾斜(斜柱式)或转折点(折柱式),后两者稳定性能好且较为经济。钢筋砼刚构式桥塔是悬索桥的桥塔最佳选择。8.3 悬索桥构造特点加劲梁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加劲梁比

10、 较 项 目加 劲 梁 形 式钢 桁 梁钢 箱 梁砼 箱 梁抗 风 性 能 涡 流 激 振最不易发生易发生不易发生自 激 振 动可能性大可能性小静态阻力系数大小小风 致 变 形大小小结 构 刚 度小大结构梁 高高低低用 钢 量最大低最低桥 面 系一般与主梁分离一般与主梁结合为整体为主梁的一部分制造制 造杆件多,节点结构复杂,标准化大量生产困难箱梁由板构件组成,标准化大量生产容易工厂预制节段,标准化生产容易施工架 设单根杆件平面构件立体节段多样化节段法架设或与现浇节段并用预制节段法养护养 护 维 修油漆养护难油漆养护方便一般无需养护桥 面菲结合型损伤时易与主梁结合损伤难维修损伤时易维修此外,钢板

11、梁也有采用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锚碇(地锚式悬索桥)由主缆的锚碇架及固定装置、锚块、锚块基础组成基本分类重力式锚碇隧道式锚碇岩锚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锚碇(地锚式悬索桥)重力式锚碇:依靠锚块自重来抵抗主缆的竖直分力,水平分力则由锚碇与地基之间的摩阻力(包括侧壁的)或者嵌固阻力来抵抗。前锚式:主缆采用PS法施工时的缆索锚固方式,支承(定位)钢构架与传力钢构架的结合。后锚式:主缆采用AS法施工时的缆索锚固方式,铸钢索靴与眼杆的结合。目前预应力锚拉工艺已经陆续取代前两者。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锚碇(地锚式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岩洞式) 主缆散开后各索股通过岩洞中的混凝土锚块内埋设的锚梁与拉杆的伸

12、出端连接,并利用预应力工艺调整松紧。岩锚(岩孔锚): 各索股先分散在各个岩孔内(每股一个孔),最后再进入锚固室。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锚碇(地锚式悬索桥)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 (重力锚碇实例)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目前常采用的锚碇构造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其它的特殊的锚碇多跨悬索桥的共用锚墩三角形空腹构架式重力锚平板式重力锚软土层中的深基础重力锚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索鞍(鞍座)塔顶主索鞍塔顶主索鞍边跨靠近岸端的墩架或钢排架的顶部,改变主缆在竖平面内的倾角展束锚固索鞍多设置在桥台上,使构成主缆的许多钢丝束股在水平向及竖直向分散开的支撑鞍座,并导引各索股入锚固部分。8.3 悬索桥的构

13、造特点索鞍(鞍座)塔顶主索鞍: 鞍槽、腹板底板和加劲肋板等(腹板传递鞍槽压力,横肋加强)构成布置形式: 两块斜腹板;单(两)块竖腹板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索鞍(鞍座)塔顶鞍槽的纵向曲率半径:纵向圆弧半径(可为纵向非对称多段圆弧)不小于主缆直径的812倍,入口处鞍槽半径局部略小以防破坏主缆防腐。鞍槽的截面形状:配合主缆钢丝索股的排列形状。制造方法:全铸、铸件鞍槽焊接钢板(铸焊)倾向、全焊。8.3 悬索桥的构造特点散索鞍构造形式:为调节主缆在各种条件下的长度变化,散索鞍由辊轴、摇轴支承,或者作成摆柱构件。鞍槽的纵向曲率半径:入口处鞍槽形状与塔顶鞍槽相同,出口处略小,满足转向和散索。鞍槽的截面形状

14、: 配合主缆钢丝索股的排列形状。8.3 悬索桥构造特点塔顶鞍座虎门主索鞍江阴主索鞍散索鞍8.4 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跨度比(边跨与中跨之比)一般取值自由度较小,为0.30.5单位桥长用钢量随跨度比的减小而增大; 结构的竖向变形及竖向挠角随跨度比的减小而减小取消悬吊的边跨加劲梁又导致结构的整体刚度降低大跨悬索桥多小边跨来增加刚度的同时又使用钢量较省,跨度比在0.20.4之间。8.4 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垂跨比 (主缆矢跨比)(f/l)一般取值范围为1/91/12垂跨比对主缆拉力影响较大,垂跨比越小主缆拉力越大钢桥塔的用钢量随垂跨比的增加而增加8.4 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垂跨比 (主缆矢跨比)垂跨

15、比越大,悬索桥的竖向、横向整体刚度越大对振动特性的影响:垂跨比增大时,竖向挠振固有频率和极惯矩降低;扭振固有频率增大8.4 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高跨比(加劲梁高与主孔跨度之比) 加劲梁在恒载作用下除了承受与吊索节间长度有关的挠曲应力外,一般处于无应力状态,加劲梁高度与主孔跨度基本没有关系减小加劲梁竖向变形的有效办法是减小跨度比而不是增大加劲梁高度8.4 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高跨比(加劲梁高与主孔跨度之比) 一般而言,桁架式加劲梁的高度为814米,箱型加劲梁高度为2.54.5米。已建桁架式加劲梁悬索桥的高跨比大致在1/1801/70;箱型加劲梁悬索桥的高跨比大致在1/4001/300 ;8.4

16、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宽跨比一般中小跨度桥梁:(B/l)一般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20但是大跨度悬索桥的宽跨比尚无合理而科学的标准。8.4 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宽跨比一般而言,宽跨比越大,梁体越宽,梁体横向挠曲刚度越大已建大跨度悬索桥的宽跨比大致在1/401/60。 8.4 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加劲梁的支承体系简支(双铰)体系 适于边跨建筑高度小、曲线边跨。由于边跨主缆的垂度较小对荷载变形有利,架设主缆时索鞍预偏量较大;梁端用吊杆或者摆柱作支撑的悬浮体系,纵向位移不受限制。不太适合铁路桥。8.4 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加劲梁的支承体系连续体系 加劲梁挠度(竖向及横向)、梁端角变位及伸缩量较小。但是

17、,主塔支点处产生较大弯距;梁穿过塔,使塔柱间横向间距大,基础尺寸也相应加大;制造、架设误差以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加劲梁应力影响较大。8.4 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加劲梁的支承体系:单跨悬索桥中的一些特殊布置: 单跨悬索桥加劲梁在两个非悬吊的边跨内各带有连续伸出段。可有效减小变形。8.4 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主缆与加劲梁的特殊联结传统做法:主缆只通过吊索与加劲梁联结8.4 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主缆与加劲梁的特殊联结特殊做法: 主跨中点将主缆与加劲梁直接固结。优点:可以减小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提高纵向位移的复原力,减小正常情况下活载引起的振动以及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引起的纵向位移量8.4 悬索桥的结构设计特点主缆与加劲梁的特殊联结布置方式: 主跨跨中设计特殊夹具连接主缆与加劲梁;主跨跨中设计一对相对的短斜索;主跨跨中(中斜索)以及边跨端部(端斜索)设计一对相对的短斜索。8.5 悬索桥的计算方法弹性理论不考虑结构体系变形对内力的影响,按普通的结构力学方法计算,计算结构偏大。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跨度小于200m且加劲梁的高度为跨径的1/40左右时的悬索桥。8.5 悬索桥的计算方法挠度理论随着悬索桥向大跨度方向发展,主缆的几何非线性问题非常突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