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心、振动、电激等物理方法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重要手段B用原生质体制备人工种子时,要把原生质体置于等渗溶液中,防止细胞破裂C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获得单克隆抗体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其线粒体 DNA 来自供卵母体2将某
2、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连接,构建L-GFP融合基因,再将融合基因与质粒连接构建下图所示表达载体。图中限制酶E1E4处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建L1-GFP融合基因需要用到E1、E2、E4三种酶BE1、E4双酶切确保L1-GFP融合基因与载体的正确连接CGFP可用于检测受体细胞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D将表达载体转入乳腺细胞培育乳汁中含L1蛋白的转基因羊3某同学居家学习期间坚持每天在室内折返跑30min。叙述错误的是( )A跑步过程中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增加B小脑是调节跑步行为的最高级中枢C跑步过程中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D跑步过程中心跳加快是
3、神经和体液调节的结果4研究人员在家蚕中发现一种新的体态类型短体蚕,用这种家蚕与正常体形家蚕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F1短体蚕正常蚕实验一:短体蚕正常蚕788810实验二:短体蚕短体蚕1530790A可以通过连续自交多代的方式获得纯种短体蚕B短体蚕自交后代出现正常蚕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实验一中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短体蚕:正常蚕=2:3D实验二中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正常蚕占4/95下列对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在高温条件下都会发生变性B两者的多样性都与空间结构有关C两者都可具有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D两者的合成都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6在
4、外界环境条件恒定时,用下图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作用类型(假设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实验开始同时关闭两装置活塞,在25 下经过20 min后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此时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B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此时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C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D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有氧呼吸释放CO2的体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科学工作者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35S、1
5、8O和14C对噬菌体以及大肠杆菌成分做了如下标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噬菌体成分用35S标记未标记用14C标记大肠杆菌成分用32P标记用18O标记未标记(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_。(2)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氧元素有_。一般地说,第三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_(填“一定含有”或“一定不含有”或“不一定含有”)14C。(3)假如在第一组实验中,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_。(4)第二组与第三组
6、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_、_。8(10分)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抗HPV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准确检测出HPV,从而及时监控宫颈癌的发生,以下是以HPV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2)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_。(3)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_和_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中心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4)对于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应尽早进行克隆化,
7、克隆化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有限稀释法,即稀释细胞到311个/mL,每孔加入细胞稀释液11mL,目的是_。(5)可以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抗HPV抗体进行改造以延长其体外保存的时间,蛋白质工程是指以_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_,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9(10分)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需水较多、对干旱比较敏感的作物。培育转基因抗旱玉米新品种是解决玉米生产问题的重要途径。为增加玉米抗旱性,研究者从某微生物找到一种抗旱基因 ApGSMT2,将其移入到玉米中,终于培育出抗旱玉米,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将抗旱基因 ApGSMT2插入质粒得到重组质粒需
8、要的工具酶有_。(2)单子叶植物中常用的一种基因转化法是_。(3)将导入抗旱基因 ApGSMT2的玉米幼胚组织细胞培养成植株时,要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培养,为防止感染,器皿、培养基与植物组织等必须进行_处理。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再分化过程中,若要将愈伤组织诱导出根,则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配比应为:生长素含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分裂素含量。(4)筛选出抗旱的转基因玉米,既可以采用_方法来鉴定抗旱基因ApGSMT2是否表达,又需要进行个体水平检测,方法是_。(5)与杂交育种相比,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是_。10(10分)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供自身利用,是异养需氧型的原核生物
9、。某同学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圆褐固氮菌。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菌落的_等特征,进行反复分离、纯化可以分离得到纯化菌种。分离、纯化圆褐固氮菌时不能隔绝空气,其原因是_(答出两点)。(2)某同学计划统计土壤样液中圆褐固氮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倍数进行涂布,每个稀释倍数下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无菌操作的角度分析,该同学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组是_,其目的是_。在10-4浓度下一个培养基表面发现圆褐固氮菌菌落呈黄褐色,而有一个菌落半边呈白色,半边呈黄褐色。出现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3)若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圆褐固氮菌产生的固氮酶,和一般酶制剂相比,其优点是_;将
10、冷却后的海藻酸钠溶液与圆褐固氮菌菌液进行混合,通过注射器滴入CaCl2溶液中,这种技术称为_。11(15分)如图中是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1)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 Aabb的个体在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基因AA的分开可发生在_期和_期。(填细胞分裂方式的名称和时期)。(2)假设此为雄果蝇,它一个精原细胞中的 DNA用 15N进行标记,然后在 14N的培养基上培养两代,则含 15N的 DNA与含 14N的 DNA分子之比是_;假设此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 DNA分子用 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 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3)假
11、若该细胞分裂之后并成为精原细胞,在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之后产生了一种为 Ab的精子,请推测该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融合方法诱导手段用途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
12、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3、体细胞核移植:又称体细胞克隆,作为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常用技术手段,即把体细胞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能发育为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用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详解】A、离心、振动、电激等物理方法可促细胞融合,但是不能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植物细胞需要先去除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才能融合,A错误;B、制备人工种子,需要用完整植物细胞,借助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实现,不需用原生质体,B错误;C、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需要供核一方和供质一方(一般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细胞的细胞质),其线
13、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D正确。故选D。2、D【解析】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内容,一个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有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根据题意,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连接,构建L-GFP融合基因,其中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属于标记基因,用于筛选和鉴定。【详解】A. 构建L1-GFP融合基因需要先用内切酶处理获得L1基因和GFP基因,并将二者连接,故需要用到E1、E2、E4三种酶,A正确;B. 图中限制酶E1E4处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E1、E4双酶切可以有效减少载体自身连接和融合基因自身连接,保证L1-GFP融合基因与载
14、体准确连接,B正确;C. 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C正确;D. 为了获得L1蛋白,可将表达载体转入受精卵中而不是乳腺细胞,用于培育乳汁中含有L1蛋白的转基因羊,D错误。故选D。3、B【解析】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
15、条件。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详解】A、跑步过程中物质氧化分解加快,产热量增加,而体温恒定,所以散热量也增加,A正确;B、大脑是调节跑步行为的最高级中枢,B错误;C、跑步过程中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升高血糖含量,C正确;D、跑步过程中心跳加快是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理解体温恒定是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4、C【解析】A由杂交组合二数据分析可知,体形为短体的是显性性状,且显性纯合致死,正常体形为隐性性状,A错误;B短体蚕自交后代出现正常蚕是等位基因分离所致,B
16、错误;C实验一中F1的短体蚕基因型为Aa,正常蚕基因型为aa,故F1产生的配子中1/4A、3/4a,F1个体随机交配,由于显性纯合致死,后代中短体蚕:正常蚕2:3,C正确;D实验二中F1短体蚕基因型全为Aa,正常体形蚕基因型为aa,故F1产生的配子中1/3A、2/3a,F1个体随机交配,由于显性纯合致死,后代中短体蚕Aa:正常蚕aa1:1,D错误;故选C。5、B【解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有的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有的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如胰岛素,有的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对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
17、成具有重要作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RNA。【详解】A、蛋白质和核酸在高温条件下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所以两者在高温条件下都会发生变性,A正确;B、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空间结构有关,而核酸的多样性主要与碱基的排列顺序有关,B错误;C、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RNA,所以二者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C正确;D、蛋白质的合成需要mRNA作为模板,氨基酸作为原料,核酸中的DNA的合成以DNA为模板,脱氧核苷酸为原料,RNA的合成以DNA为模板,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蛋白质的合成和核酸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和酶,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和核酸之
18、间的区别和联系,考生可以结合基因表达的知识对蛋白质和核酸进行综合分析。6、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装置1中放置NaOH可吸收环境中的CO2,装置2中烧杯中为蒸馏水对CO2没有吸收作用。由于有氧呼吸时种子吸收O2量等于CO2的产生量,无氧呼吸过程中种子只释放CO2而不吸收O2,因此装置1中气体体积变化只会来自于O2的消耗,装置2中气体体积变化只会来自于无氧呼吸产生CO2量的变化。【详解】若装置l的红色液滴左移,说明呼吸过程消耗氧气,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消耗氧气的体积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故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若装置l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此时
19、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由于有氧呼吸时种子吸收O2量等于CO2的产生量,无氧呼吸过程中种子只释放CO2而不吸收O2,因此装置1中气体体积变化只会来自于O2的消耗,C正确;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说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体积大于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故该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02的体积减去呼吸消耗的氧气体积,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测定呼吸类型的装置,综合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难度。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18O 不一定含有 100%、
20、0 沉淀物 沉淀物和上清液 【解析】在探究遗传的分子基础道路上,有很多科学家做了相关的实验,其中著名的三大实验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为活体转化和离体转化,活体转化得到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使得R型转成S型;离体转化实验分别将S中的物质转入到R型中,得到DNA是S型菌的遗传物质的结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同位素示踪法分别标记噬菌体外壳和噬菌体的DNA,得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的结论。烟草花叶病毒实验:分别将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和RNA去感染烟草,得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的结论。【详解】(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在设计思
21、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2)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故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氧元素有18O。结合DNA的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得出:第三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不一定含有14C。(3)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等知识可得出: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00%、0。(4)用未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用18O标记的大肠杆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用14C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与DNA都被标记)去侵染未标记的大
22、肠杆菌,沉淀物和上清液的放射性都很高。【点睛】核酸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等证明,DNA和RNA都可以充当遗传物质。这三大实验是重点,也是常见的考点。学习时应注意在理解其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熟悉相关实验操作,并能分析相应的实验结果。还应注意32P和35S标记的结果不同,是常见的易错点。8、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糖蛋白 一些酶 使每个孔内细胞一般不多于一个,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 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 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解析】1.动物细胞融合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
23、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种细胞。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用专一抗体检测得到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工程技术的基础。4.灭火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5.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
24、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详解】(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的融合及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故涉及的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融合。(2)由分析可知,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工程技术的基础。(3)由分析可知,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4)克隆化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有限稀释法,即稀释细胞到311个/mL,每孔加入细胞稀释液1.1mL,使每个孔内细胞一般不多于一个,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5)由分析可知,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
25、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和动物细胞培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限制酶、DNA连接酶 基因枪法 灭菌、消毒 大于 抗原抗体杂交 将转基因玉米和不抗旱的非转基因玉米一起培养在干旱条件下,观察比较玉米的生长情况和产量 能打破生物种属的界限(或在分子水平上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或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解析】基因工程的三个工具是: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转基因技术
26、是否成功关键就是看能否合成相应的基因产物,分子水平上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最简便的是个体水平的检测,看植株是否具有相应的性状。【详解】(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2)基因枪法是单子叶植物中常用的一种基因转化方法,但是成本较高。(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应营造无菌环境,为防止感染,器皿、培养基与植物组织等必须进行灭菌、消毒处理;生长素含量大于细胞分裂素含量时,利于生根。(4)鉴定抗旱基因ApGSMT2是否表达即要看相关的蛋白质是否表达成功,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也可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检测,即将转基因玉米和不抗旱的非转基因玉米一起培养在干旱条件下,观察比较玉
27、米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若转基因玉米长势比非转基因玉米好,可证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5)与杂交育种相比,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是能打破生物种属的界限(或在分子水平上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或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作答。10、颜色、形状、大小 圆褐固氮菌是好氧细菌需要氧气,且还需要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 设置一个接种等量无菌水(或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 判断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有一个杂菌和一个圆褐固氮菌连在一起(一个圆褐固氮菌分裂为两个后,一个子代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形成了一个菌落 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固定化细胞 【解析】1.自生固氮菌是指在土壤中能够独立进行固氮的细菌,可以利用氮气作为氮源,所以培养基中不需要加氮源。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详解】(1)菌落的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圆褐固氮菌为需氧型生物,能自身固氮,需要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故培养圆褐固氮菌时不能隔绝空气。(2)为了证明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应该设置空白对照组,即在空白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车车位合同范本
- 个体铺面出租合同范本
- 冷冻肉购销合同范本
- 咸阳市1号桥施工方案
- 低价转让房子合同范本
- 出口英文合同范本
- 买卖诉讼合同范本
- 劳务扎钢筋合同范本
- 农村耕地长期转让合同范本
- 保定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第二节 物质的密度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4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职业教案编写指南:教师技巧
- 2024年股权转让合同书(含管理层收购条款)
- 2025-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教学计划
- 幼儿园市级课一等奖-大班语言健康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有声绘本课件
- 地方足球协会管理制度
- 2025年度墓碑石材购销与墓碑定制服务合同3篇
- DB32T 4401-202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标准
- 桥梁钢筋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 2025年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