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动系统第一节 骨与骨连结教学目标:一、骨学概述掌握骨的分类及其力学特征;重点掌握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骨的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年龄特征及其训练;了解影响骨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掌握骨龄的概念及测定意义。第6次课教学内容:一、骨学概述 1.人体骨的组成 2.骨的形态分类及其力学特征 3.骨性标志与体表标志 4.骨的结构 5.骨的理化特征、年龄特点与训练 6.骨的发生、生长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7.骨龄的测定及其意义 8.骨的功能 9.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1.人体骨的组成数目:206块中轴骨 颅骨:23 + 6 听小骨=29 躯干骨:胸骨 1 肋骨 24 = 51 椎骨 26附肢骨 上肢骨:肩胛骨、锁
2、骨、 肱骨、尺骨、桡骨、腕 骨、掌骨、指骨 32*2=64 下肢骨:髋骨、股骨、髌 骨、胫骨、腓骨、跗骨、 跖骨、趾骨 31*2=622.骨的形态分类及其力学特征 长骨:两端一体、骨干中空(骨髓腔)力学特征:两端膨大,增大关节接触面积,减小压强长度长,可引起大幅度运动骨干中空,不影响承载而轻便分布:四肢2.骨的形态分类及其力学特征 短骨:较短小力学特征:立方形; 承压大、灵活。分布:腕、踝部2.骨的形态分类及其力学特征 扁骨:板状、薄而宽大且有曲度。力学特征:宽大,有利于肌肉的附着、保护器官;具有曲度,能缓冲。分布:颅等处。2.骨的形态分类及其力学特征 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与需要相适应,部分
3、骨内空腔力学特征:空腔内含气,发音时共鸣;可降低重量。分布:颅、脊柱3.骨性标志与体表标志 骨性标志:骨表面因受肌肉牵拉,血管、神经、器官的挤压,形成骨表面的突起、凹陷等形态特征部位。体表标志:在人体表面可以触摸到的骨性标志。重要的骨性标志:构成关节的关节面;重要肌肉、韧带的附着点与体育测量有关的常用体表标志。 4.骨的结构 骨膜:二层骨外膜:致密结缔组织 功能:保护骨内膜: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 功能:营养、感觉 结构:骨膜骨质骨髓;血管神经4.骨的结构 骨质:二种 骨密质:骨干、骨表面 骨松质:长骨两端与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内部骨小梁的排列方式与力的作用方向一样;系统训练方法可使骨小梁排列
4、的方向与力的方向更为一致,以提高骨的力学性能。4.骨的结构 骨髓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贮脂;保留潜在造血能力(大量失血或严重贫血时)。 运动与骨小梁的重建5.骨的理化特征、年龄特点与训练骨的化学成分:有机物:约占骨重量的1/3;骨胶原纤维+粘多糖蛋白;骨胶原纤维在骨板中成层排列。无机物:约占骨重量的2/3;钙盐:磷酸钙+碳酸钙;沉积在骨胶原纤维的周围。 5.骨的理化特征、年龄特点与训练物理特性:有机物:使骨具有弹性、韧性;无机物:使骨具有很大的硬度。股骨承受的压力: 17002200N/cm25.骨的理化特征、年龄特点与训练儿童少年:特点: 骨内有机物较多,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可达1:1左右,故硬
5、度较小,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 尚未完成骨化,可塑性大。体育锻炼与训练: 强度较小,以对抗自身体重为宜; 持续时间较短; 密度较大;项目:游戏、各种舞蹈、健美操等发展儿童少年灵敏素质、反应、协调性、节奏感、柔韧性的练习。5.骨的理化特征、年龄特点与训练骨的年龄特点及其训练:成年人:特点:骨中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为3:7,具有很大的硬度与弹性。体育锻炼与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等训练的一般原则;项目:健身适宜以有氧运动为主的各种项目。5.骨的理化特征、年龄特点与训练骨的年龄特点及其训练:老年人:特点:骨内无机物含量更多,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甚至可为2:8左右,弹性减小而脆性增大,故骨折
6、的可能性较大; 骨质疏松。体育锻炼注意事项:强度小,动作较缓慢;密度小;持续时间较长;项目:各种有氧舞蹈 、民族舞蹈、太极拳、慢跑、快走、爬山等运动。6.骨的发生、生长及其影响因素发生:膜内成骨:纤维性结缔组织膜成骨;扁骨软骨细胞分裂与增生软骨细胞形成柱软骨细胞增大软骨细胞间钙盐沉积于基质成熟的软骨细胞死亡骨原细胞成骨细胞新血管营养骨细胞6.骨的发生、生长及其影响因素软骨成骨骨领:成骨细胞在软骨体中部产生骨质形成的;骨膜:骨领处的软骨膜形成;原发骨化点:间充质随血管进入软骨体形成红骨髓,开始造骨的部位;继发骨化点:出生前,骨骺处出现的骨化点,不断造骨骨干+骺软骨+骨骺6.骨的发生、生长及其影响
7、因素生长:增长:骨两端的骺软骨不断地增生、钙化而成增粗:成骨细胞造骨增粗,破骨细胞破骨使腔增大。 影响因素:遗传、营养、激素、机械力(纵向压力)。7.骨龄的概念及测定意义 概念:骨龄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以及骺与骨干的愈合年龄。测定意义:预测身高:为运动员选材提供重要依据;了解、评价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情况与规律。8.骨的功能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器官杠杆:运动中的骨杠杆造血:红骨髓储存钙、磷:钙与肌肉收缩有关;磷是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与ATP的形成有关。9. 运动对骨的影响 促进骨的生长发育 青少年骨处于骨化过程,骨有机物含量多、可塑性大、长骨两端仍保留有使骨增长的骺软骨。体育活动中
8、,骨承受各种运动负荷的刺激,可促使骺软骨细胞的正常增殖,利于骨的增长。同时,在进行体育活动中,血液循环加快,保证骨的营养供给及新陈代谢加强,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经常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体育锻炼,由于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可使皮肤内的部分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对儿童少年的骨骼生长发育特别有益。 9.运动对骨的影响 骨增粗经常参加运动锻炼,可使骨表面的隆起更为显著,骨密质增厚,管状骨增粗,骨小梁配布更符合力学规律。骨的这种良好变化,与肌肉的牵拉作用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举重运动员肱骨体横径较粗、骨体外侧壁增厚、三角肌粗隆突出明显;跳跃运动员的下肢骨明显增粗、骨壁显著
9、增厚、踏跳足的第二跖骨横径明显增大;足球运动员的第一跖骨骨密质增厚,芭蕾舞演员的第二、三跖骨的骨密质增厚。另有研究发现,由于小腿肌肉、足肌和韧带牵引结果,运动员跟骨的骨小梁比一般人明显。 9.体育运动对骨的影响 提高骨的机械性能 骨形态结构的良好变化,使骨的抗压、抗弯、抗折断和抗扭转等机械性能得到提高。例如:一般人股骨可承受236400kg压力,运动员的股骨承受的压力可达700kg以上。9. 运动对骨的影响 注意事项: 合理休息:运动刺激的效应需要在运动后的休息期间来完成,在剧烈活动之后,必须有足够的休息; 间歇压力:固定不变的压力,会导致骨的萎缩,只有间歇压力才有利于促进骨的生长;负荷:过长
10、时间负荷或过度训练则能引起骺软骨过早愈合,骨化过程提早完成,影响骨的继续增长;单侧负荷过多、过久,易引起身体两侧骨的生长发育不均衡而导致畸形;多样化与经常化:当体育锻炼停止后,骨所获得的变化就会慢慢消失;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不宜持续过久的剧烈运动,体育锻炼项目要多样化和经常化。 第7次课教学内容:骨连结概述1.骨连结的分类2.关节的结构3.关节的分类及其运动4.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5.运动对关节的影响教学目标:骨连结概述了解骨连结的分类;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了解关节的辅助结构;理解关节的分类及其运动;理解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理解运动对关节的影响。1.骨连结分类及其特点 骨连结
11、的概念骨结缔组织骨韧带、软骨、骨、结缔组织膜1.骨连结分类及其特点 分类及其特点: .纤维连结:两骨间借致密结缔组织相连,无腔隙;.软骨连结:两骨间借软骨组织相连,无腔隙.骨性结合:两骨间借骨组织相连,无腔隙,无活动性;.滑膜关节关节:两骨间借膜性结缔组织囊相连,有腔隙,具有活动性。 2.关节的基本结构组成: 关节面与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腔。概念:指构成关节必备的三个基本结构。2.关节的基本结构组织结构及功能:关节面与关节软骨: 关节面:两骨相对应的骨面,多为一头一窝。 关节软骨:多为透明软骨,光滑、耐磨、富弹性; 功能:缓冲和减少关节面间的摩擦。关节囊: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分纤维层(外)
12、、滑膜层(内); 功能:封闭关节面之间的腔室,具有保护、连结、分泌滑液的功能。关节腔:密闭的腔室,内为负压; 功能:加固关节;腔内有滑膜层分泌的少量滑液,具有润滑关节的作用。 3.辅助结构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其功能 组成:韧带;关节唇;关节内软骨;滑膜襞;滑膜囊。概念:经特殊分化,可提高关节灵活性或稳固性的一些结构。3.辅助结构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其功能 组织结构及其功能韧带:致密结缔组织 功能:连结、加固、限制关节向对侧过度运动。关节内软骨:纤维软骨构成关节盘、半月板; 功能:缓冲、填充、改变关节的运动度等。 3.辅助结构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其功能 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关节唇:纤维软骨构成,关节窝的周
13、围; 功能:加大加深关节窝,增加关节的稳固性。3.辅助结构的组成、组织结构及其功能 组织结构及其功能滑膜囊:滑膜层向纤维层缺口突出形成; 功能:减少腱与骨面的摩擦。滑膜襞:滑膜层向关节内陷形成; 功能:填充腔隙,扩大滑膜面积。 4.关节的运动形式 屈伸: 矢状面冠状轴 向前运动为屈; 向后运动为伸。 特例:膝、踝关节的运动方向相反;骨盆为前、后倾。外展内收: 冠状面矢状轴 向外为展; 向内为收; 特例:头、颈、脊柱称侧屈;骨盆为侧倾。 4.关节的运动形式 旋转: 水平面垂直轴 向前向内为旋前、内 向后向外为旋后、外 特例:头、脊柱、骨盆为左、右旋转(回旋) 4.关节的运动形式 环转:绕冠状轴、
14、矢状轴之中间轴的运动,运动环节近侧端关节为支点,远侧端作圆周运动,其运动轨迹为划个圆锥体。例如:肩、桡腕、髋、膝、踝关节与脊柱均能完成环转运动。4.关节的运动形式 水平屈伸: 水平面垂直轴上臂在肩关节处外展90后;向前运动为水平屈;向后运动为水平伸。取标准的解剖学姿势时,经肩关节能完成。4.关节的运动形式 5.关节的类型及其运动 依运动轴与关节面的形状分单轴关节屈戍关节:头滑车形,窝弧形凹;绕冠状轴屈伸运动车轴关节:头圆柱形,窝弧形凹;绕垂直轴旋转运动5.关节的类型及其运动 双轴关节椭圆关节:头为椭圆体的部分;鞍状关节:关节面马鞍形运动:屈伸、展收、环转运动。5.关节的类型及其运动 多轴关节球
15、窝关节:头为球形的部分,窝为圆形凹;运动:绕冠状轴、矢状轴、垂直轴完成各种运动形式。平面关节:面平、有一定的曲度;运动:屈伸、外展内收、旋转、环转与水平屈伸6.单关节与复关节、 单动关节与联合关节的概念 单关节:关节由一头一窝包在关节囊内构成;复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三骨或以上)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构成。单动关节:拥有独立运动的关节;联合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在结构上独立,但运动时必须同时参与的一组关节。 7.关节运动幅度的概念 定义:指运动环节绕某一关节运动轴,进行转动的最大活动范围,用角度表示。分类: 主动幅度被动幅度测定意义:评价柔韧素质的重要指标。8.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构成关节
16、的关节面弧度差:关节面差异大,运动幅度大;反之则小关节囊的厚薄与松紧度:关节囊薄而松,运动幅度大;反之则小韧带的多少与强弱:少而弱运动幅度大;反之则小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与伸展性:肌肉的伸展性好,运动幅度大;反之则小关节周围的骨结构:小,运动幅度大;反之则小对抗肌的协调放松能力:好运动幅度大;反之则小年龄、性别、训练水平、气温:年龄小、女性、高、高,运动幅度大;反之则小。9.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增强关节的稳固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增强,关节软骨和关节囊增厚,韧带增粗,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在体育活动中,受机械力作用,关节面的骨密质增厚,使其能承受更大的负荷。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长期活动
17、,可使关节软骨增厚、肌腱、韧带增粗,在骨附着处直径增大,胶原纤维量增加。关节形态结构的这些变化均有利增强关节的稳固性。 9.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增大关节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通过体育锻炼,参与关节运动的原动肌力量得到增强,对抗肌的伸展性提高,同时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也得到提高,故关节的运动幅度增大、灵活性提高。研究证明:进行伸展性练习,关节运动幅度增大、灵活性提高,仅可保持810周,长期不活动会降低关节运动幅度和灵活性。因此,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 9.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是一对矛盾,肌肉力量大,韧带、肌腱、关节囊增厚,对关节稳固性和防止关节损伤有利,但给关节的灵活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18、在体育锻炼中要处理好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的关系,采用全幅度训练法,在发展肌肉力量的同时,要配合发展其伸展性动作的练习,使肌肉力量和伸展性得到同步发展,使关节既稳固又灵活。 教学目标:骨骼肌概论理解骨骼肌的分类与命名。掌握骨骼肌的大体结构。理解肌肉的物理特性及其与体育运动动作的关系。理解影响肌力的解剖学因素及其与体育运动动作的关系。理解肌肉的配布、协作关系、工作性质。理解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掌握分析研究肌肉功能的方法。1.骨骼肌的分类与命名 据形状分类命名: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据肌纤维排列方向命名a.梭形肌、羽状肌(半羽肌、多羽肌);b.斜肌、横肌等;据头数命名: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等;
19、据位置命名:胸大肌、背阔肌等; 1.骨骼肌的分类与命名 据功能分类命名屈肌:指长屈肌等;伸肌:指伸肌等;旋前肌:旋前圆肌等旋后肌:旋后肌等;提肌:肩胛提肌等;收肌:大收肌等肌腹位置:肌肉中部;组织结构:骨骼肌纤维;神经末梢分布:感觉、运动神经末梢;功能:收缩、感觉。2.骨骼肌的大体结构肌腱位置:肌肉的两端;组织结构:致密结缔组织;神经末梢分布:感觉神经末梢;功能: 为肌肉提供附着; 传递肌拉力; 感觉肌张力的变化。2.骨骼肌的大体结构骨骼肌的血管:骨骼肌含有丰富的血管,在肌束膜中分布着小动脉和小静脉,并有吻合支互相连,具有瓣膜,阻止血液逆流入肌肉。人的骨骼肌每平方毫米约有毛细血管3000条;人
20、的全部肌肉毛细血管长度估计为10万公里;其总表面积约为6300平方米。安静时:肌肉中毛细血管并不全部开放,平方毫米仅100条开放。运动时:可全部开放。2.骨骼肌的大体结构骨骼肌中的神经每块骨骼肌都有神经支配,支配骨骼肌的神经有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三类。功能: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运动。运动单位motor unit:由一个神经细胞(细胞体和它的突起)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构成, 运动单位是骨骼肌的基本机能单位。运动单位的大小取决于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分支所支配的肌纤维数目。2.骨骼肌的大体结构骨骼肌中的神经60运动神经:在大肌肉中一个运动单位中一个运动神经元支配的肌纤维可多达2000条。在小肌肉
21、(如眼肌)中一个运动单位中一个运动神经元支配的肌纤维仅612条。运动单位中的运动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这个运动单位中的肌纤维同时发生收缩。一个运动单位内含的肌纤维愈多则收缩时产生的力量愈大,反之则产生的力量愈小。2.骨骼肌的大体结构肌肉力量的大小与参与收缩的肌纤维数目多少有关,即参与的运动单位愈多则力量愈大。在正常安静状态下,人体各骨骼肌都有少数运动位的肌纤维轮流交替收缩,使肌肉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一定姿势。运动单位根据包含的肌纤维性质不同分为两类;即快缩运动单位和慢缩运动单位。快缩运动单位中的肌纤维都是快缩肌纤维,慢缩运动单位中的肌纤维都是慢缩纤维。2.骨骼肌的大体结构骨骼肌中的神经感觉神经:主要
22、位于肌梭与腱梭;肌梭位于肌腹中;腱梭位于肌与腱连接处。功能:感觉神经除传导肌肉的痛、温等一般感觉外,主要传导肌肉收缩感觉。交感神经:肌肉的交感神经主要调节肌肉的营养、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 2.骨骼肌的大体结构3.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筋膜:分深、浅二种浅筋膜:疏松结缔组织; 位于皮下,含血管、神经深筋膜:致密结缔组织; 分隔肌群和肌肉。功能:a.分隔肌肉、肌群,减少摩擦,保证肌群的独立活动;约束、支持肌腱。b.防炎症扩散,保护肌肉。3.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腱鞘:纤维层滑膜层 功能:减少摩擦,保护肌腱。滑膜囊:前述 3.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籽骨:肌腱骨化而成; 功能: 减少腱与骨面的摩擦; 改变肌拉力方
23、向; 增大肌力臂。 4.肌肉的附着与工作条件 起点与止点:起点:指肌肉靠近身体正中面或肢体近侧端的附着点;止点:指肌肉远离身体正中面或肢体近侧端的附着点。4.肌肉的附着与工作条件 定点与动点:定点:肌肉收缩时,相对固定的附着点;动点:肌肉收缩时,相对移动的附着点 。肌肉的动点与定点随动作变化而改变。4.肌肉的附着与工作条件 近固定与远固定:近固定:肌肉工作时,相对固定的附着点是起点时的工作情况;远固定:肌肉工作时,相对固定的附着点是止点时的工作情况。4.肌肉的附着与工作条件 无固定:肌肉工作时,两端的附着点均相对移动,运动环节完成“相向运动” 。如:挺身式跳远4.肌肉的附着与工作条件 5.肌肉
24、的配布规律 据关节运动轴与关节面的形状配布单轴关节:配布两群一组作用相反的肌肉屈戍关节:屈肌与伸肌车轴关节:旋内旋外肌双轴关节:配布四群二组作用相反的肌肉椭圆关节:屈伸与外展内收肌群。鞍状关节:屈伸与外展内收肌群。5.肌肉的配布规律 据关节运动轴与关节面的形状配布多轴关节:配布六群三组作用相反的肌肉: 球窝关节:屈伸、外展内收与旋转肌群。6.肌肉的物理特性及其与动作的关系 伸展性与弹性概念: 伸展性:指在外力作用下,肌肉可以被伸展拉长的特性; 弹性:指除去外力后,肌肉可恢复原长度的特性与体育运动动作的关系:肌肉伸展性好,关节运动幅度大;肌肉弹性好,收缩的弹性回缩力大,肌力大。(2)粘滞性:概念
25、:肌肉收缩与舒张时,肌纤维内部分子间、肌纤维肌肉间因摩擦产生的阻力。与体育运动的关系:粘滞性大,肌肉工作时易拉长,且妨碍肌肉的快速收缩与舒张;粘滞性受温度影响,温度高,则收缩速度加快,不易受伤。 6.肌肉的物理特性及其与动作的关系 7.影响肌力的解剖学因素及其与体育运动动作的关系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生理横断面积:指横切所有肌纤维所得的面积之和;与肌力的关系:肌力与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成正比;与体育运动动作的关系:肌肉横断面积大,肌力大,则动作速度快,且轻松自如。 7.影响肌力的解剖学因素及其与体育运动动作的关系 (2)肌肉的初长度概念:初长度指肌肉收缩之前的长度。与肌力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初长
26、度肌力与体育运动动作的关系:适宜的初长度,可使肌肉收缩前被拉长时,将能量以弹性势能贮存,收缩时弹性回缩力量增大。8.研究肌肉运动功能的方法 解剖学分析法是目前解剖学教学中常用分析肌肉运动功能的方法。起、止点法:观察肌肉标本,辨认要分析的肌肉起、止点,确定要分析的肌肉所跨过的是何种类型的关节,是单轴关节、双轴关节,还是多轴关节。 8.研究肌肉运动功能的方法 解剖学分析法 定点与动点:根据肌肉的定、动点进行分析确定肌肉收缩时定点是哪一端(侧),从而决定分析其近固定功能,还是远固定功能。 8.研究肌肉运动功能的方法 解剖学分析法 肌拉力线与肌拉力方向: 肌拉力线的概念:一般是指肌肉起点的中心点与止点
27、的中心点之间通过肌肉纵轴的连线。肌拉力方向一般指向定点。 两者的关系:肌拉力线有的与关节运动轴成垂直交叉,有的与关节运动轴不成垂直交叉,和关节运动轴垂直交叉的肌肉使环节绕该轴运动;不和关节运动轴垂直交叉的肌肉,其拉力可分解为两个或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然后根据这些分力的方向,决定肌肉能使环节作何种运动。 8.研究肌肉运动功能的方法 解剖学分析法 肌拉力线与冠状轴: 当肌拉力线跨过某关节冠状轴,则使环节绕该关节做屈、伸运动。 从前方跨过,肌拉力方向向前,使其屈;反之,使其伸; 但跨过膝关节、踝关节、跖趾关节、足趾间关节的肌肉则相反。 8.研究肌肉运动功能的方法 解剖学分析法 肌拉力线与矢状轴: 当
28、肌拉力线跨过某关节矢状轴,则使环节绕该关节做外展、内收运动; 从外侧或上方通过,则使环节绕该关节外 反之,使其内收。 8.研究肌肉运动功能的方法 解剖学分析法 肌拉力线与垂直轴: 当肌拉力线跨过某关节垂直轴,使环节绕该关节做回旋运动 从前方跨过,肌拉力方向从外侧向内侧牵拉,使环节旋内; 在后方跨过,肌拉力方向从外侧向内侧牵拉,使环节旋外。 8.研究肌肉运动功能的方法 电刺激法:在活体上用适当的感应电极刺激某块肌肉收缩,观察环节运动情况,用于确定某块肌肉的功能。扪触法-活体实践法:做某个动作时,对肌肉进行外形观察并触摸其紧张度,以确定该动作是哪些肌肉起作用。由于此种方法全凭肉眼观察和手触摸的感觉
29、,准确程度不高。临床研究方法:根据临床观察患者某块肌肉瘫痪或损伤,并与正常人(或健侧肢)作比较,观察何种功能丧失,从而推算出该肌的功能。 8.研究肌肉运动功能的方法 肌电图法 发明:自1922年爱兰格(Erlanger)用阴极射线示波器装置了肌电图机之后,奠定了肌电图方法学基础。应用:1944年,肌电图首次被应用于解剖学,以后便被广泛应用于肌肉功能的研究。工作原理:活体肌肉在其兴奋状态时都会产生生物电,通过肌电图机将做某一动作时参与工作的肌肉电位变化曲线记录下来,没有电位变化,即是表明肌肉不参加活动。确定肌肉工作程度,可根据肌电图所描记出的电压、电位的频率及振幅,以及参考巴斯梅金氏的分析法。表
30、示方法:无活动、轻度、中等、明显、最明显。 8.研究肌肉运动功能的方法 肌电图法: 对肌电图作定性分析,静力性用力时,肌电的幅度小、频率低、持续的时间却较长;动力性用力时,肌电的幅度较大、频率较高、持续时间却较短;爆发性用力时,肌电图则在短时间内显示出大幅度、高频率电位变化。肌电图的定量分析:目前多采用肌电图积分 的方法。在体育科研上主要是应用表面电极的遥测肌电,并配合高速摄影进行工作。 8.研究肌肉运动功能的方法 肌电图法 应用范围:用肌电图法能在活体上研究随意运动时所参与工作的功能,也可测出参与动作的肌肉收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电极:采用表面电极究表层大肌肉或肌肉群的功能,研究深层肌肉要用针
31、电极引出,使用针电极,受试者在进行活动时会产生疼痛,运动时往往受限制。影响因素:肌肉的动作电位变化精确程度还受体位、运动方式、训练程度、电极型号和性能等因素影响。多角度研究:在分析肌电图时,需要结合其他手段,如动作电影图片、肌肉的起、止点和工作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9.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肌肉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肌力增大评定指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肌肉体积显著增大,这种增大常以肢体的围度作为评定指标研究结果:根据第三届全运会人体测量研究组调查材料证明,田径、体操、排球等9个项目运动员的肢体围度均大于对照组。正常人骨骼肌重量约占体重的40,而运动员可达5060。肌肉体积的增大主要是肌纤维增粗,包
32、含着肌原纤维增粗和纵裂增多所致,肌肉生理横断面增大,肌力得到增大。 9.体育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肌肉中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肌质网增多、脂肪减少线粒体数量,体积:研究证明,没有经过系统耐力训练者,肌肉中的线粒体都较少,而系统进行耐力训练者,肌肉中线粒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线粒体的增加,为肌肉收缩提供更多能量以适应耐力项目有氧训练的需要。肌质网:肌纤维中的肌质网能摄取和释放钙离子,参与肌纤维的收缩,经系统训练,肌质网相应增多,以适应肌肉收缩的需要。脂肪:尤其是耐久力训练,肌纤维中的脂滴和肌膜上的脂肪相应减少。脂肪的减少使肌肉收缩时的粘滞阻力变小,肌肉的收缩效率相应提高。 9.体育运动对骨骼肌
33、的影响 肌肉中毛细血管数量及其分支吻合增多毛细血管数量:通过体育锻炼,肌肉中毛细血管数量增多,可使肌肉血液供给得到改善; *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肌纤维之间的毛细血管平均配布的数量在训练后增多,其中静力负荷练习增多的数量比动力负荷多;分支吻合:静力负荷促使肌肉中毛细血管行程迂曲,分支吻合丰富,毛细血管吻合处出现膨胀状;动力负荷主要是促使毛细血管分支吻合增多;剧烈活动,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为安静时的20-30倍,肌肉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从而提高肌肉工作的能力,有利肌肉进行剧烈而持久的工作。 9.体育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肌肉的结缔组织增厚肌腱、韧带、肌外膜、肌束膜、肌内膜:在运动中,肌肉收缩
34、的反复牵引,促使肌腱和韧带中的细胞增殖,亦使肌外膜、肌束膜和肌内膜增厚,肌肉变得坚实,抗张强度提高,从而增强了肌肉抗断能力。研究表明:力量练习肌膜增厚,抗张强度提高比速度练习更为明显。肌肉中运动终板增多、增大: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系统的运动训练可以使肌肉中运动终板底盘直径相应增大,运动终板核数量明显增多,有利于提高肌肉的活动能力。这种变化,静力练习比动力练习更明显。9.体育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肌肉的化学成份发生变化与体育运动动作的关系收缩成分: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肌肉中肌糖元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红蛋白和水的含量;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是肌肉收缩的基本物质,它的增加使肌肉收缩能力提高;与体育运动动
35、作的关系酶活性: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促使ATP分解,释放能量,以及时供给肌肉的能量;与体育运动动作的关系肌糖原:肌糖元原含量,增加肌肉内能源贮备;与体育运动动作的关系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量,使肌肉中贮氧能力也大大提高,为肌肉用力收缩提供更多的氧气。 10.发展力量和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 发展力量的解剖学依据抗阻力练习法:从解剖学角度讲,肌肉定点和动点互相接近(即使在肌肉处于离心工作状态,肌肉拉力力图使肌肉定点和动点相互接近)克服一定的阻力,是肌肉力量的表现,这种练习方法称抗阻力练习法。10.发展力量和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 发展肌肉力量的方法近固定与远固定练习: 同一块肌肉在不同动作中,其固定条件不
36、同; 在肌肉力量训练中,既要使肌肉处于近固定条件下练习,又要使其处于远固定条件下练习,以适应不同动作对肌肉力量和肌肉拉力方向的不同要求。 10.发展力量和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 发展肌肉力量的方法动力与静力练习: 运动动作复杂多样,有动力性动作,如跑、跳、投等;又有静力性动作; 在肌肉力量训练中,既要重视动力练习,又要结合静力练习。 10.发展力量和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 发展肌肉力量的方法 向心与离心收缩练习: 动力性动作中,有些肌肉是以向心收缩完成动作。 在练习肌肉力量时,既要有肌肉向心收缩练习,也应进行肌肉离心收缩练习。 10.发展力量和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 发展肌肉力量的方法大肌肉与小肌肉力量练
37、习 许多体育动作往往是大肌肉群开始收缩发力,最后用力依赖于小肌肉群收缩发力。 在训练肌肉力量时,应该是大肌肉力量和小肌肉力量练习相结合。 10.发展力量和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 发展肌肉力量的基本方法等动训练法:近年来提出的等动训练法,是采用一种等动练习器进行的力量练习。等动练习器:在离心制动器上连一条尼龙绳,扯动尼龙绳越快,由于离心制动器的作用,器械产生的阻力就越大;扯动尼龙绳越慢,器械所产生的阻力就越小;器械所产生的阻力总是和用力大小相适应,利用这种练习器能在关节活动的全部范围内都给肌肉相应的阻力。 10.发展力量和伸展性的解剖学依据 发展肌肉力量的基本方法: 等动训练法有人用等动练习器测出爬泳划水动作过程中力量的变化,在划水动作前的13部分,拉力是29.5kg,在中间13部分,也就是两臂通过胸前提肘划水时,拉力是22.6kg,而划水的最后13部分,拉力又回升到32.6kg。当两臂通过胸前提肘划水时,运动环节处于不利位置,肌肉用不上劲,力量最小;针对爬泳动作划水力量变化情况,采用动力性或静力性力量练习来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动画素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设计基础形态构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音乐学院《园林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经典选读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大学《资赋优异教育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实验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教师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普通化学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鱼灯非遗文化知识介绍
- 儿童常用药物及安全用药课件
- 冬季安全生产知识讲座
- 女生青春期知识讲座(六年级)课件
- 幼儿园厨师厨房岗位管理培训教学课件(一)
- 采购需求管理附件2采购需求-PR-PO操作说明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简要分析课件
- 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
- 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 应聘登记表员工招聘登记表
- 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共识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