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_第1页
泾县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_第2页
泾县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_第3页
泾县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_第4页
泾县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泾县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加快建设旅游强县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计划。一、发展目标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八大工程建设,打好基础、练好内功,开创旅游业发展新局面。到2017年,全域旅游建设初显成效,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旅游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新创建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家、高星级旅游饭店和主题酒店2家左右。省级优秀旅游乡镇达到6个左右,省级、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达到10个左右。二、行动要点(一)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加强文化产业与旅

2、游业的深度结合。修编完善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文化旅游产业做全方面的规划设计与产品定位,引领泾县文化旅游科学发展。加大对各级文保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的保护开发力度,实施黄田景区旅游综合开发、查济传统村落保护、万家酒巷民俗文化街等项目。大力推进大桃花潭景区开发建设工程,启动并完成大桃花潭文化景区5A创建,着力打造与两山一湖相呼应的文化艺术旅游基地;进一步推进中国宣纸传习基地和中国宣笔文化园建设,启动丁家桥中国宣纸故里文化旅游区建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第一品牌;进一步完善水西、云岭、茂林等红色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实施云岭军事体验中心、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游客中心及生态停车场项

3、目,着力打造经典的红色旅游景区。积极创造条件,着力开发诸如印象桃花潭之类的文化演艺产品,既丰富夜游项目,又提升泾县旅游的历史文化内涵。(二)休闲旅游转型工程加快由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升级。以榔树口休闲旅游度假区、水墨汀溪景区(二期)、兰博基尼水上CASA、桃花潭文化商业街、桃花岛旅游度假村、石山台泉寺、泾县彩色森林公园等项目为重点,大力提升泾县休闲度假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努力把泾县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休闲旅游后花园城市之一。加快实施青弋江城区段及两岸综合开发,规划建设高铁车站(青弋江)旅游接待综合服务中心、特色餐饮街区等项目。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更多的旅游元素,完善休闲游乐设施、公共信息图形

4、符号、交通指示标识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范门楣广告设置,倡导书法体广告,提升现代城市品位和综合旅游功能,打造宜游、宜居、宜业的新型旅游县城。(三)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加快全县乡村旅游发展。结合泾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实施美好乡村建设,体现乡村处处是景点、村村是景区。推进实施月亮湾景区提升工程、若水山庄、银海山庄(二期)、绿林漂流、映山红生态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景观农田、农业观光园,采摘园、养殖园、垂钓园,建设大山人开心农场等特色农业旅游示范区项目,进一步拓展农业教育、农业生态、农业科技示范等综合功能。推进昌桥乡清逸农庄旅游项目、新园油茶基地、茂林十里长坑等乡

5、村旅游项目开发,推动桃花潭镇、蔡村镇、汀溪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规范和提升农家乐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产品,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四)旅游业态创新工程旅游新业态是旅游发展的新大陆。要把握旅游市场需求,抓好旅游新业态的开发。完成水墨汀溪蹦极项目建设,推进丕岭古道、九华古道、黄子山登山等徒步游开发,积极建设绿道,拓展绿道旅游,规范提升漂流项目,开发体育休闲旅游;推进国家养老工程皖南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开发候鸟式分时养老、疗养旅游;充分利用特色产业优势,推进桃花潭历史文化园、木梳文化园等项目建设,推进以工艺流程参观、体验、品尝、购买等为主的工业旅游项目,并融入全县大旅游线路体

6、系。(五)旅游市场推广工程创新营销方式,加大营销力度,加快泾县旅游形象塑造。大力开拓培育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和京福高铁沿线城市客源市场,以高铁沿线城市为宣传重点,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做到城市旅游形象宣传与企业产品落地推广并举。构建全媒体时代的立体营销系统,做好电视电台、报纸、推广活动等传统营销,加强网络营销宣传。同时,举办乡村公路自行车赛、龙舟赛等赛事节庆活动,丰富主题活动内容,推出旅游主题活动、民俗节庆活动、市民优惠活动等。充分发挥印象皖南文化旅游公司的作用,完善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与旅游企业联合营销,在广告宣传、产品线路组合、市场细分、营销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取得实质性效果。(六)旅

7、游质量提升工程以满足游客需求为中心,全面提升旅游质量。加大旅游商品创新开发力度,推出泾县旅游必购商品,推进宣纸大市场及景区购物中心建设。鼓励饭店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大力扶持文化主题型、经济连锁型、精品商务型酒店发展和自驾游营地、民宿(家庭旅馆、农家乐)发展,实现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多元化。积极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支持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开展全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做好旅行社、饭店、景区点标准贯彻和等级评定工作。结合泾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县工作,组织开展文明旅游、优质服务主题活动,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游客满意度;加大教育培训投入,举办饭店、旅行社、景区点、导游人员相关岗位服务技能大赛,推动旅游企业加强自主

8、培训;突出抓好对导游、讲解员的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导游服务质量。以创建安徽省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为抓手,搭建网络软件平台,为游客提供手机导游、导览等即时信息服务,实现景区智能化、交通智能化、商务智能化。(七)旅游环境优化工程大力推进两高两快等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建成内成环、外相联的快捷通道,做到快旅慢游.新建陈村大桥、汀溪河月亮湾大桥、S214郎泾路(白华至茂林段)等项目,加快洗马桥至白华、桃花潭至查济、沙园至茂林、乌姚路、厚佛路等县内旅游公路网络及其配套设施的改造步伐。加快公共停车场、景区停车场建设,完善各景区、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指示标识系统,开通江南第一漂景区公交专线,建设蔡村旅游集散中心、滨河

9、景观游步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国省道沿线和青弋江两岸实施绿化、美化、彩化措施,推进绿色长廊建设,对沿线山坡进行林相改造,建设多色彩、多层次的森林生态景观长廊。加快重点旅游景区、旅游乡镇、旅游示范村的供水、供电、金融、通信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开展三线四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对旅游景区、重点旅游公路沿线及其可视范围内的建设管控和资源保护。(八)旅游体制改革工程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企分开、管办分开,推行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做实做强印象皖南文化旅游公司,通过融资和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的办法,积极筹措开发建设资金。完善景区基础设施设施,增添二次收费项目;在查

10、济、黄田建设学生写生基地,开发旅游地产。通过公开招聘和挂职锻炼方式,组建公司行政和经营管理队伍,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开始现代企业集团管理模式经营。推进与县内旅游企业的开发合作,坚持行业联合、企业联手、景区联动,做到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宣传。四、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进一步发挥县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旅游业发展重大政策制定、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旅游发展规划、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等重要工作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组织体系,抓好工作的推进和落实。2、机制保障。继续实施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建立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和旅游发展协作机制,进一步形成发展合力。每年底,由县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对旅游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3、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财政设立全域旅游发展基金,并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增加,主要用于全域旅游宣传营销、智慧旅游建设、行业创建奖励等支出。同时,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资等方式,扶持有前景的旅游企业发展。4、政策保障。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和完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扶持、鼓励政策,对各类资本投资重大旅游项目,在规划、建设、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抓好省、市、县有关文化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