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_第1页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_第2页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_第3页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_第4页
从上海M50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上海创意园看城市转型中的创意产业崛起1研究背景与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逐渐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前者,城市空间与土地使用运行的过程中,政府为主导者,随着社会与都市结构的转变,政府职能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政企合一”转变成市场经济转型的“政企分开”,即以经济效益而非从行政级别来衡量市场发展的贡献。在市场运作转变之下,政府的职能适度下放,以责任明确分工的原则给予地方政府更多行使权责,而中央政府则在宏观经济管理层面适时调节市场失灵的情况;具体来说,从土地开发的角度,由中央制定指导思想,地方政府依循中央指导原则,为城市制定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与地区发展规划等,以政策法规开放吸引外资的进

2、入,而区、县政府在拥有部分的行政执行权力下,对于区内的发展与建设能够进一步妥善管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不论是体制或是环境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推进的政策方针牵涉到新旧产业的汰换与空间的转变。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观察,1990年代后期,依循中央指导的产业策略,并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为目标,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实现土地开发与产业布局转换;区政府鉴于老城区遗留的大量工业生产空间,透过政策优惠,吸引文化创意产业进驻以转变产业空间格局。上海苏州河畔的民族工业在1930年代逐渐形成轮廓,由于1990年代的“退二进三”的城市产业政策推进,苏州河沿岸遗留大批都市化发展过程的产物;大部分的工业厂房随着

3、都市演变的需求被拆迁改建,M50创意园是其中一个幸运被保留下来的老工业厂房,并成功利用文化创意产业转化空间机能,也为老厂房创造更大的收益。据此,本研究主旨在探讨经济全球化后,上海的城市转型诱发出不同的空间规划机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脱胎于过去的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而转向于以创新产业空间为主的现象。希望通过M50创意园区这一案例,探讨其空间置换与再发展的利基。2研究进行方法本文采用质化研究方法来分析个案经验,通过2008年1月以及7月两次为期30天的实地田野踏勘与对专家学者的深入访谈,企图掌握上海城市体制调整与产业空间转变过程的关联性,并藉由土地使用置换的现象进行探究。次级资料方面,包

4、含:(1)制度演变与发展沿革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上海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2)研究个案-M50创意园个案的发展模式、运作机制,来丰富本文研究命题。二、相关文献回顾文化创意产业与后工业化的连结Bell(1973)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预测的研究中,指出在1970年代不少西方城市(具体如美国、英国等)已逐渐发展成为后工业社会,先进发展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冲击传统的工业社会形态。在全球经济再结构的过程中,工业城市历经去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的阶段,透过都市用地的调整与开发计划促进城市的经济活动,以争取跨国流动的资本(吴幸玲,2008),李冬生(2005)研究关于中国老工

5、业城市用地的调整,当中提到当工业区的物质型态与社会功能随着城市的新陈代谢衰退到低于其土地价格时,也就是应该调整老工业用地的时机,更新的方式包含物质型态与社会功能的更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透过政府层面在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政策的调整策略与法规上的松绑,配套硬件层面的用地规划调整、硬件建设的兴建与环境整治等工作,扭转城市在全球产业的格局,塑造城市的特色并吸引外资进入,这是在后工业化阶段城市争相追求的目标。西方国家在面临制造业衰落的背景下,文化资源重新被诠释与利用作为发展都市观光工业的基础,甚而是引发都市再发展的重要触媒的发展历程,文化产业蕴含有文化性的社会本质与经济效益的衍生性价值(廖淑容,20

6、00)。传统都市计划里,单以居住形式或硬件改造的都市更新手法,显然不足以应付诡谲多变的全球化进程。应运而生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都市再生与地方经济活化的重要策略。1980年到1990年代左右是西方文化产业与政策的全盛期,当文化的领域扩张,形成支撑服务产业发展与规范的模式,这个模式可以把创意产业视为经济的一部分,可能导致目前边缘化的内容产业(contentindustries)重新复苏(Cunningham,2004)。文化创意产业的萌生,常常是以老的工业化城市作为背景的,例如英国伦敦港的更新改造、德国卢尔区的工业用地调整等(李冬生,2005),这些城市在工业经济的年代里,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曾经是

7、城市的经济命脉,但是当工业经济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与时代的变迁,取而代之的是知识经济崛起,这些城市亟待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透过培养新的产业和生产关系,凸显新的城市功能,来适应环境所带来的冲击。换言之,在全球化的推进下,全球新经济已转变为以创新为主的知识经济形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多样性、小型性、分散性,可促进就业人口和产值能量,以创新的能量资源注入,提升国家的全球竞争力。2空间规划与都市治理的转变治理的概念一般被认为可追溯到世界银行(WorldBank)于1989年对非洲的发展报告所提出的治理危机”(crisisingovernanee),其概念受到广泛的讨论(孙本初、锺京佑,2005;刘兆隆,200

8、8;锺京佑,2003)。孙本初、锺京佑(2005)在探讨统治与治理相关概念时指出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政府的政策即使受到普遍的反对,仍可能执行;后者则在被多数人接受才有可能生效的规则体系之中。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组织联盟与跨国企业使经济活动不再局限于地理疆界,主权民族国家的式微驱使各国朝向治理的运作方式转型(林庭瑶译,2004)。John(2001)认为从统治走向治理的概念,意味着在受到经济竞争与行为模式改变的影响下,传统机构的职能转变,而非政府组织发挥重要的作用。刘阿荣(2007)提到,都市权力的典范转移攸关国家发展与运作,而治理的目的是为了使都市甚至国家能够永续经营与发展;治理概念带动

9、了国家的职能调整,希冀藉此达到永续经营管理的目的,创造发展的长远的效益,随着政策制度上的转变,逐渐下放的政权与多元化的主体,国家也成为市场运作中的参与者。简明辉(2005)的研究中指出,近代欧美地区的政府意识形成深受工业化的影响,到了二十、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效应所带来的贸易全球化、文化冲击、国际分工等因素,造成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在全球化的竞争之下,都市管理模式由过去的统治逐渐转变为有效治理的方式,治理的概念有别于传统的统治模式(表1),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生成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可能包含了小区主体、组织等单位,且强调的是多元的沟通、协调。这也说明了中国的制度与政府职能在全球

10、都市竞争的影响之下进行了转变,描绘出更多都市空间再生的可能性。三、上海城市变迁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随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与工业革命的影响,都市空间与产业型态起了变化,在城市演变过程中,都市治理的策略扮演重要的角色,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国家的机关与政策也因应需求而有所调整,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亦是在此时悄然形成。在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中,政府针对上海的发展策略与城市定位作调整,从工业城市转型为金融贸易与服务业为主的目标,藉由产业政策与体制的转变来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与汰换。首先,从土地政策的转变上来观察,过去的土地无偿转让机制,促使上海中心城区充斥着老旧工业生产空间,降低了土

11、地的利用价值,缺乏经济市场的带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藉由体制上的调整,诸如“有偿、有限期”的转让制度、闲置土地管理、物权法等,藉此活络土地的流动性与价值;其次,政府以各种优惠减免税率措施吸引特定产业类型的企业入驻,藉此增加企业的投资意愿,降低国家在发展上的开支;第三,具体施行经济体制转变之下“政企分开”的理念,将行政权与企业资产作分割,以促进内资市场经济的运作。例如,与本研究个案M50创意园相关的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于1996年从原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行政机构转制为国资经营单位之后,即以企业制度建立了控股公司集体协商制度,针对内部职工的福利保障、子公司制度与集体协商等问题签定合同,建立完整的

12、公司管理制度。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政策与结构的背景之下生成,老旧工业园区以转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方式达到政策的目的,在新兴产业的带动下,也为上海市带来更高的产业效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成为另一种新的产业空间转换出路,亦大量形成于上海中心城区。四、M50创意园区个案经验探究莫干山路50号地块是上海民族资本企业的集中地,拥有19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老工业园区转变成为创意产业园区的过程,曾经因为规划制度的冲突,面临拆迁的危机,最终工厂管理方藉由艺术家进驻的机会,将传统的工业厂房成功地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1.发展历史背景脉络莫干

13、山路50号历史工业区位于苏州河南岸中段,原厂房是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周氏家族的产业;1937年筹建信和纱厂,从事纺纱、漂染与机械加工;1952年改为信和棉纺厂;1962年改为羊毛纺织厂;1966年以后,改为上海第十二毛纺厂;1994年由于经济与厂房收益下滑等问题,进行改制与拓产,重新建立且命名为上海春明粗纺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1999年春明粗纺厂由于经济效益下滑停产歇业,首先面临的是土地闲置与下岗工人安置问题。厂房从最初的出租以至于到最后转变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其中政府政策对厂房的去留起了很大作用。首先,普陀区政府将地块批租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商(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取得

14、土地之后成立子公司(凯旋门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做整体的开发改造方案,而春明粗纺厂(上海纺织控股之下的工业厂房、M50创意园的管理方)藉由出租厂房收取租金解决下岗工人的生活问题。在工业厂房管理方以出租厂房空间的方式,收取租金以解决工厂的后续问题时,一些艺术家看中了这片位于苏州河边、保存了从1930年代到1990年代各个阶段建筑风格的老厂房,陆续来到这里租下厂房作为工作室使用。同时,上海市开始重视保护历史文脉的工作,春明粗纺厂的厂房因为上海纺织工业的历史被保护下来;2004年上海市的文化工作会议中,春明粗纺厂被命名为视觉艺术特色街区;2005年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授牌为第一批创意产业聚集区。换言之,莫

15、干山路50号因为艺术家们入驻,吸引更多艺术创作者进入,工厂也藉由出租的业态管理促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春明粗纺厂也因此成为大家所称的1M50创意园”,在经过上海市经委授牌正名之后,更使M50创意园名声远播。园区管理机制与运作方式为了能维持M50创意园的型态,园区针对管理与维护的问题,有几项基本的要件。一是在保留仓库原貌的基础上,对厂房硬设备进行部分修缮维护,承租户于装修工作上也必须通过厂方的审查,不得破坏建筑物原貌;二是对入驻艺术机构及艺术家的管理,通过艺术创作活动的举办与质量的管控,提升园区的艺术气息;三是有对象地协助艺术家,对享有知名度但生存困难的艺术家,给予减免租金等不同形式的帮助,改变

16、了以往简单的房客与房东的关系。管理方一方面支持艺术家在此生存发展,另一方面藉此维持M50的艺术氛围,让他们不至于随着租金的提升而受到淘汰。此外,工厂管理方在M50创意园运作管理上,成立四个部门,进行园区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通过企业化的运作方式,针对不同事项,成立专职部门作管理工作,因此也让文化创意产业的型态得以长久维持。M50创意园能够形成并维持文化创意元素的原因,除了最初便宜的租金与宽敞的厂房吸引了艺术家进入以外,工厂管理方在业态管理方面也管控得很严格;厂方在租金方面依据不同的业态与进驻时间给予的租金条件,藉此控制园区内的创意产业类型。个案型构之特征归结工厂管理方与艺术家在M50创意园形成过程

17、当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起初在厂方与艺术家的激荡之下,艺术工作者群聚在老旧工业厂房进行艺术创作,并且自发性的将莫干山路50号这块工业生产空间塑造为艺术工作场所,在此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气息,也因此使上海政府对此的规划发生转变,同意保留老旧工业厂房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从拆迁转为支持的角色。从启动关键的角度来说,是由于工厂管理方与艺术创作者群聚的力量所促成的,当然不乏历史文物保护专家的呼吁与传媒的力量,故在个案当中本研究认为有三股力量影响着M50创意园的留与否。一是艺术家的自发性力量,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说,艺术品的客源通常是经济能力较足够的,社会地位阶层较高的人;因此,当莫干山路50号的厂房面临拆迁

18、危机时候,能够藉由历史建物保护专家的出面呼吁,增加社会大众对此事件的重视;二是市政府的干预力量,原本划定批租的地块后来会有规划改变的情况,也是政府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成不易,在上海转变产业政策之下,老旧厂房的转型与已形成规模的创意产业园难能可贵,在市规划局的支持下,M50创意园才能持续运作;三是企业集团的力量,春明粗纺厂透过企业化的方式租赁管理厂房,且为了让厂房能够以创意产业园区的型态被保留下来,也针对内部业态与建物作管控,从个案当中亦显现出另类的草根规划力量。五、结论:打破产业空间置换僵局的文化创意M50创意园空间的再结构过程,表现出草根规划力量的生机,工厂管理方与政府在都市发展及规划的拉锯战,在产业结构转换与土地批租的过渡时期中,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注入提升内部空间产业格局,不仅打破产业空间置换的僵局,亦扭转被拆迁的命运。1.另类的空间规划思维随着全球化新国际分工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结合老旧空间的再发展,成为都市更新与空间规划的崭新历程,此现象尤其表现在上海城市之产业结构及布局随之快速的转变,并藉此提升城市特色与竞争力,前述的上海案例显示出活跃的市场运作是促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要素之一。上海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走向资本流动社会,市场的经济活动受到全球新国际分工与跨国企业的影响,产业发展定位从传统劳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