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引起的老鼠的侵犯行为(共9页)_第1页
电刺激引起的老鼠的侵犯行为(共9页)_第2页
电刺激引起的老鼠的侵犯行为(共9页)_第3页
电刺激引起的老鼠的侵犯行为(共9页)_第4页
电刺激引起的老鼠的侵犯行为(共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理(shngl)心理学实验(shyn)实验名称:电刺激引起的老鼠的侵犯行为班 级 13应用心理(1)班 姓 名 王璐 学 号 2013326670020 实验日期 2015年4月27号 指导教师 严璘璘 问题(wnt)(1分) 问题(wnt)一:在电刺激下,是否会引起单只大鼠或小鼠侵犯行为?问题(wnt)二:在电刺激下,是否会引起大鼠的种内的攻击行为?问题三:在电刺激下,是否会引起大鼠的种间的攻击行为?问题四:在电刺激下,是否会引起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假设(1分) 假设一:H0: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不能观察到老鼠的侵犯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无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单只大鼠或小鼠

2、不会引起侵犯行为。H1: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老鼠的侵犯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单只大鼠或小鼠会引起侵犯行为。假设二:H0: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不能观察到大鼠对大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无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不会引起大鼠的种内的攻击行为。H1: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大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的种内的攻击行为。假设三:H0: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不能观察到大鼠对小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无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不会引起大鼠的种间的攻击行为。H1:如果在递增的电刺

3、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小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的种间的攻击行为。假设四:H0: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不能观察到大鼠对玩具鼠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无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不会引起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H1:如果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玩具鼠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那么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预期(1分)预期一: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老鼠的侵犯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在电刺激下,单只大鼠或小鼠会引起侵犯行为。预期二: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大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

4、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的种内的攻击行为。预期三: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小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zhngchng)情况下有显著差异,在电刺激下,会引起(ynq)大鼠的种间的攻击行为。预期(yq)四: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大鼠对玩具鼠的攻击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在电刺激下,会引起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方法(5分)研究对象 健康成年雄性大鼠(200克左右)16只(4*4), 健康成年小鼠4只(1*4)变量(1分)2.1自变量:1)交流刺激电压(小鼠10v、20v、30v;大鼠20v,30v,40v,50v,60v,种内,种间,玩具鼠

5、 20v、40v、60v)2)实验匹配(大鼠和大鼠;大鼠和小鼠;大鼠和玩具鼠)2.2因变量:各情况下大鼠是否产生侵犯行为。2.3控制变量:每只大鼠的健康状况电刺激持续时间(10s)电刺激间隔(1min)大鼠/小鼠熟悉实验箱的时间(3min)环境安静实验设计(1分)单因素被试内,多因素被试内设计实验任务和流程(1分)(1)实验材料 带有电栅的透明实验箱、0-600v可变电源、带电击夹的导线、秒表(0.1s的精确度)、健康成年雄性大鼠(200克左右)4只、健康成年小鼠1只、玩具鼠1个,有摄像功能的手机,2个鼠笼。 (2)实验方法:将大鼠进行编号1、2、3、4。 观察单只大鼠和小鼠电刺激时的行为 将

6、一只大鼠或小鼠单独置于实验箱中,连接好电源,待其熟悉5分钟后予以交流电刺激。刺激参数(刺激的时间和强度)视动物反应的强弱而变,一般刺激时间10s,刺激时间间隔3-5min,刺激电压为小鼠(10v、20v、30v)大鼠(10v、20v、30v、40v、50v、60v)。一般可观察到下述三种反应,对刺激无反应或探索行为;退缩、躲避;奔跑、尖叫,有时还引起排便。观察记录大鼠或小鼠对刺激的探索、攀爬、蜷缩、尖叫、排便等行为的次数和部分行为的持续时间。 种内的攻击行为 将1、2号两只大鼠放入实验箱中,让其熟悉环境,并观察行为5min,然后进行电刺激(20v、40v、60v),每个刺激持续(chx)10s

7、,刺激间隔为3-5min,观察大鼠之间是否产生攻击行为。种间的攻击行为(n j xn wi) 将3号大鼠和小鼠放入实验箱里,让其熟悉环境,并观察行为5min,然后依次进行电刺激(10v、20v、30v),每个刺激持续10s,刺激间隔为1min,观察大鼠是否(sh fu)产生攻击行为并记录。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将4号大鼠和一个玩具鼠放入实验箱里,让其熟悉环境,并观察行为5min,然后依次进行电刺激(20v、40v、60v),每个刺激持续10s,刺激间隔为1min,观察大鼠是否产生攻击行为并记录。统计方法(可以体现在结果分析里,记分1分)平均数比较结果(2分+1分统计)观察指标设定:弹跳次数:

8、四肢离开电栅一次,记弹跳一次。(小鼠)攀爬行为:大鼠双爪攀爬到实验箱四周壁上,爬动一次,记攀爬一次(小鼠和大鼠)快速踏步行为:大鼠踏步连续五次以上,记快速踏步一次。(大鼠) 尖叫行为:老鼠尖叫超过0.5s,记尖叫一次。(小鼠和大鼠)记录并汇总单只大鼠和小鼠在递增电刺激环境下的各种行为变化观察单只大鼠和小鼠电刺激时的行为 单只大鼠的行为变化(16只大鼠数据)攀爬现象表1:16只大鼠平均攀爬次数汇总表0v10v20v30v40v50v60v攀爬次数平均值15.500.520.291.292.573.714.14攀爬次数标准差4.201.050.701.031.592.251.88平均每分钟攀爬次数

9、5.173.121.717.7115.4322.2824.85图1:16只大鼠平均每分钟攀爬次数由表1,图1的数据(shj)表明:在逐级递增的电压下,大白鼠的平均(pngjn)每分钟攀爬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0v时是大鼠熟悉环境时,出现的行为现象,四处攀爬,对新环境的一个探索。10v及20v,大鼠都未有明显的攀爬现象变化,而30v后,大鼠的攀爬现象显著增加,也可以进一步说明电刺激增加大鼠的攀爬现象。快速(kui s)踏步现象表2:16只大鼠平均快速踏步次数汇总表0v10v20v30v40v50v60v快速踏步次数平均值0.000.290.713.144.854.005.86快速踏步次数标准差0.

10、000.450.880.990.832.071.12平均每分钟快速踏步次数0.001.714.2818.8529.1424.0035.14图2:16只大鼠平均每分钟快速踏步次数由表2,图2的数据表明:在逐级递增的电压下,大白鼠的平均每分钟快速踏步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0v时是大鼠熟悉环境时,四处游走,对新环境的一个探索,但并未出现快速踏步或疾走现象。10v及20v,大鼠都未有明显的快速踏步现象变化,而30v后,大鼠的快速踏步现象显著增加,大鼠变得越来越急躁,和频率越快的踏步疾走,也可以进一步说明电刺激增加大鼠的快速踏步现象。尖叫现象表3:16只大鼠平均尖叫次数汇总表0v10v20v30v40v5

11、0v60v尖叫次数平均值0.000.000.001.145.285.287.71尖叫次数标准差0.000.000.001.211.803.041.60平均每分钟尖叫次数0.000.000.006.8631.7131.7146.29图3:16只大鼠平均每分钟尖叫次数由表3,图3的数据(shj)表明:在逐级递增的电压下,大白鼠的平均每分钟尖叫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qsh)。0v时是大鼠熟悉环境时,对新环境的一个探索,但并未出现尖叫现象。以及10v、20v,大鼠也未出现尖叫现象,说明电压为导致它引起强烈疼痛或不适。而30v后,大鼠开始出现尖叫,且尖叫的次数越来越多,也可以进一步说明电刺激增加大鼠的尖叫

12、现象。【总结(zngji)】在16只大鼠(单独)的观察下,可以明显发现,电刺激下,引起了大鼠的侵犯行为。且观察发现在30v后,大鼠出现了排便,抽搐,颤栗,撕咬等现象。单只小鼠的行为变化(4只小鼠数据)攀爬现象表4:4只小鼠平均攀爬次数汇总表0v10v20v30v攀爬次数平均值15.504.755.259.75攀爬次数标准差3.542.364.992.50平均每分钟攀爬次数5.1728.5031.5058.50图4:4只小鼠平均每分钟攀爬次数由表4,图4的数据表明:在逐级递增的电压下,小鼠的平均每分钟攀爬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0v时是小鼠熟悉环境时,出现的行为现象,四处攀爬,对新环境的一个探索。随

13、着电刺激增强,小鼠的攀爬次数也不断增加。说明电刺激增加小鼠的攀爬现象,引起了其侵犯行为。弹跳(dn tio)现象表5:4只小鼠平均(pngjn)弹跳次数汇总表0v10v20v30v弹跳次数平均值0.000.007.007.50弹跳次数标准差0.000.006.162.08平均每分钟弹跳次数0.000.0042.0045.00图5:4只小鼠平均(pngjn)每分钟弹跳次数由表5,图5的数据表明:在逐级递增的电压下,小鼠的平均每分钟攀爬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0v时是小鼠熟悉环境时,并未出现兴奋或急躁地弹跳行为。而随着电刺激增强,小鼠的弹跳次数也不断增加。说明电刺激增加小鼠的弹跳现象,其试图弹跳到四壁

14、上,摆脱电刺激。电刺激引起了其侵犯行为。尖叫现象表6:4只小鼠平均尖叫次数汇总表0v10v20v30v尖叫次数平均值0.000.004.008.00尖叫次数标准差0.000.003.160.82平均每分钟尖叫次数0.000.0024.0048.00图6:4只小鼠平均每分钟尖叫次数由表6,图6的数据表明:在逐级递增的电压下,小鼠的平均每分钟尖叫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0v时是小鼠熟悉环境时,并未出现尖叫行为(xngwi)。而随着电刺激增强,小鼠的尖叫次数也不断增加。说明电刺激增加小鼠的尖叫现象,感受到其因电刺激引起的不适及疼痛。电刺激引起了其侵犯行为。【总结(zngji)】在14只小鼠(单独)的观察

15、下,可以明显发现,电刺激下,引起(ynq)了小鼠的侵犯行为。小鼠的尖叫,弹跳等可以明显看出,其想要摆脱电刺激,其受到侵犯。比较大鼠与不同对象之间的攻击行为的变化,分析产生不同行为现象的机制和意义种内的攻击行为3min熟悉时间:两只大鼠开始进入还是有遗留的恐惧,活动比较频繁,不断攀爬、探索。1分钟左右后,开始和同伴相偎相依,也不断为自己梳理毛发。20v电刺激:两只鼠均表现比较平静,没有出现明显的快速踏步、攀爬、尖叫行为。两只大鼠之间并没有产生攻击行为。休息时间:两鼠保持警惕,有站立现象。40v电刺激:两只鼠均表现出明显尖叫、攀爬,快速踏步,双方差异不大。不过多为独立的求生行为,不断往上攀爬。休息

16、时候:两只大鼠都站立,攀爬在四壁上,有部分出现,一只大鼠欲爬到另一种大鼠身上,害怕电击的行为。并且发现有明显的颤栗,腹部等有抽搐现象。60v电刺激:两只鼠更多表现攀爬、尖叫、抽搐或者有的是蜷缩。有部分大鼠互相欲爬到对方身上,以来摆脱电刺激。休息时候:两只大鼠,不断往外攀爬。种间的攻击行为3min熟悉时间:大鼠和小鼠互相之间不交流,相互独立。都有向上攀爬的现象,对环境的探索。20v电刺激:大鼠表现比较平静,几乎蜷缩在一个角落。小鼠有不断弹跳,尖叫,攀爬的现象。小鼠有侵犯到大鼠的身上。休息时间:大小鼠有站立的现象,小鼠出现抽搐,不断攀爬。40v电刺激:大鼠,小鼠均表现出明显尖叫、攀爬,快速踏步,小

17、鼠还伴随着弹跳,双方差异不大。不过多为独立的求生行为,不断往上攀爬,小鼠有不断跳到大鼠身上,而大鼠对小鼠没有攻击行为,只出现了本能求生行为。休息时候:大小鼠蜷缩,颤栗,不断往外攀爬。60v电刺激:两只鼠更多表现攀爬、尖叫、抽搐、跳跃或者有的是蜷缩。最终小鼠跳到大鼠身上,大鼠不断攀爬。休息时候:大小鼠,蜷缩,抽搐,颤栗。大鼠对玩具动物的攻击行为3min熟悉(shx)时间:大鼠表现出攀爬(pn p)、探索、洗漱行为,从玩具鼠上爬过,鼻嗅、啃噬玩具鼠。 20v电刺激(cj):大鼠表现出攀爬、快速踏步行为,部分有尖叫行为。休息时间:大鼠保持温和的探索行为。40v电刺激:大鼠表现出跳跃、攀爬、尖叫行为,

18、并四肢打颤。休息时候:大小鼠蜷缩,颤栗,不断往外攀爬。60v电刺激:鼠表现出跳跃、尖叫、攀爬行为,在一段时间内踩在玩具鼠上攀爬。休息时候:大鼠啃噬箱角,持续探索行为。分析原因:大鼠未在种内、种间及与玩具鼠之间出现显著的攻击行为。大鼠在高强度电刺激下,表现最多的是本能求生行为,攀爬,快速急促地踏步欲逃离,疼痛不适导致的尖叫。在不能保证自己生存的情况下,表达对伙伴的愤怒及不满而产生的攻击行为将被弱化。【结论】1、在递增的电刺激下,能观察到老鼠的侵犯行为,或行为与正常情况下有显著差异,在电刺激下,单只大鼠或小鼠会引起侵犯行为。2、在递增的电刺激下,未能观察到大鼠对大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未产生显著的种内攻击行为。3、在递增的电刺激下,未能观察到大鼠对大鼠之间的攻击行为,未产生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