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短文两篇陋室铭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 给加粗的字注音。灵( ) 案牍( ) 陋室( )德馨( ) 鸿儒( ) 调( )素琴2.下列选项中有错字的是( )A无案牍之劳形 B谈笑有鸿儒C何陋之有 D台痕上阶绿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2)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 。(3)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4.解释下列词语。鸿儒: 白丁:丝竹: 劳形: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鲜: 蕃:5. 文学常识填空。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6.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二、阅读理解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加点的词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何陋之有”中“之”的用法是(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3.翻译下列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译

3、文: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 何陋之有?译文: 4. 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D. 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5.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 给加粗的字注音。lng d luxn hng r tio解析:根据字典查找正确的字音即可。2. 下

4、列选项中有错字的是D解析:D项中台应该是苔。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解析:本题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首先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填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意思是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描写的是写陋室环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思是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突出交往之雅。4.解释下列词语。鸿儒:博学的人。 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劳形:使身体劳累。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

5、,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鲜:少。 蕃,很多。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我们首先理解所在语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5.文学常识填空。全唐文 唐代 刘禹锡解析:根据自己的文学积累填写即可。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D解析:本题是考查语句停顿,划分停顿时,结合语句的意思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划分停顿。A项应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项应该是: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项应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二、阅读理解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1)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2)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3)素:素

6、朴;金经:佛经。(4)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5)名:著名。解析:本题是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们要注意特殊的用法。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名,名词做动词,著名。2E解析:本题是考查“之”字的用法。“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应该是“有何陋之”,“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3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有什么简陋的呢?解析:本题是翻译句子,我们首先理解重点的词语和句式,然后翻译语句。句中名,名词做动词,著名。句中“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4A解析:本题是理解文章的内容,A项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意思是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所以应该是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陋室的寓意。5表达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解析:本题是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