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课件(PPT 42页)_第1页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课件(PPT 42页)_第2页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课件(PPT 42页)_第3页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课件(PPT 42页)_第4页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课件(PPT 4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 第1页,共42页。19992006年,全国中药注射剂市场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2008年销售排名前十位中成药品种中中药注射剂占了其中的六种。截止2009年,中药注射剂产业年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亿元,每年有4亿人次使用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病毒以及一些急症的治疗领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讲座背景第2页,共42页。2001-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频繁出现中药注射剂(8个品种);2006年,鱼腥草注射剂因严重ADR被暂停使用。截止2009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整体中药病例报告的72.64%,其中严重不良反应占中药严重病例报告的7

2、6.57%。 2009年,国家启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讲座背景第3页,共42页。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达69万余份,中药占总报告的13.8%,其中中成药占99.7%,中药注射剂占50.9%,饮片不足0.4%。中成药报告数量排名前20位的品种中,中药注射剂有17个品种。中成药的严重报告中,中药注射剂占87.2% 讲座背景第4页,共42页。讲座提纲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典型示例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要点第5页,共42页。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作为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剂型,中药注射剂问世已70年。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研制成功了我国也是世界上

3、第一个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 第6页,共42页。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新中国成立后,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1954年12月,武汉制药厂对柴胡注射液进行了重新论证并批量生产,成为新中国大批量生产的第一个中药注射剂品种。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我国陆续研制成功了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20余个品种,为中药注射剂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7页,共42页。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70年代,全国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很多,仅当时中国药典收载的就有23个品种。此外,各地卫生部门制订的“中草药制剂规范”中也收载了大量的中药注射剂。据统计,当时有报道的中药注射剂达700余种,但绝大多数

4、为医院自制制剂。 第8页,共42页。清热类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注射剂,数量多,多用于抗细菌和病毒感染,用于耐西药的细菌及病毒感染、不耐受抗生素的患者群体。如双黄连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 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临床分类第9页,共42页。 补益类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虚证。如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注射用脑心康、肾康注射液等。 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临床分类第10页,共42页。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 活血类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等。如丹参

5、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临床分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临床分类第11页,共42页。 抗肿瘤类对肿瘤的治疗侧重于抑制肿瘤生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两方面,作为抗癌的辅助治疗药。如艾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猪苓多糖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临床分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临床分类第12页,共42页。 祛风类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如穿山龙注射液、当归寄生注射液、丁公藤注射液、黄瑞香注射液、雪莲注射液、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祖师麻注射液等。 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临床分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

6、现状临床分类第13页,共42页。 其他类如治疗皮肤病的补骨脂注射液等;治疗淋巴结核、肺结核的骨痨敌注射液;治疗痔疮的消痔灵注射液;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临床分类第14页,共42页。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药物成分以液体状态注入人体组织,血管或器官内,作用迅速,尤其是静脉注射,药液直接进入循环系统,适于危重病症抢救之用。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某些药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有的具有刺激性,有的易在消化道失活。如某些动物药成分以多肽为主,口服存在胃肠道失活和难以通过生物膜吸收等问题,如静脉注射,则具有可靠的药效。优势特点第15页,共42页。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

7、的患者:患者处于神昏、惊厥等状态或存在消化系统障碍均不能口服给药。采用注射剂是有效的给药途径。可以穴位注射:穴位注射体现了中医药的特点,应用中药注射剂进行穴位注射,有助于某些特定疾病的快速治疗。优势特点第16页,共42页。严重过敏反应急性肾功能损害溶血反应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示例清热解毒类多第17页,共42页。鱼腥草注射液ADR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作用1978年首次批准肌肉注射液;1994年初次批准静注剂型。剂型变化:2ml/支10ml/支,50ml/瓶,100ml/瓶20ml/支;发展到鱼腥草素钠、合成鱼腥草素钠、新鱼腥草素钠等多个制剂品种第18页,共42页。典型案例患者,女

8、,35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予静脉滴注鱼腥草40ml,5%葡萄糖250ml,约15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恶心,全身湿汗,面色苍白。查体:面色发绀、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测不到。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经过3h抗休克、抗过敏治疗后,患者神志恢复清醒,呼吸平稳,面色红润,周身温暖。第19页,共42页。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大分子杂质合并用药原药材成分过敏体质中药注射剂ADR辅料给药剂量和滴速第20页,共42页。三、临床合理用药皮肤试验谨慎用药审慎配伍辨证用药注意剂量注意疗程辨别溶媒规范操作输液器具第21页,共42页。谨慎用药双黄连双花黄芩连翘

9、无毒ADR静脉注射一般情况,不首选注射剂第22页,共42页。谨慎用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无毒 注射给药 严重ADR第23页,共42页。中药注射剂宜单独使用,说明书上也要求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静滴,但两组或两组以上液体序贯静滴的情况还较普遍。确实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液体治疗的情况下,需适当间隔一定时间,防止两种药物在血液中混合而引起不良反应。审慎配伍第24页,共42页。辨证用药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如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肝阳上亢证等等。注意区别证、症、病。中医是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中药注射剂需要辨证吗?第25页,共42页。辨证用药中药注射剂也是中药,也应辨证。临床

10、中,辨证失误、用药不当,甚或不经辨证、随意滥用,是导致中药注射剂ADR原因之一。热证误用温热药物,易导致耗损阴津;寒证乱投寒凉药物,易导致损伤阳气。 第26页,共42页。辨证用药双黄连注射剂【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第27页,共42页。辨证用药清开灵注射剂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烧,以及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第28页,共42页。辨证用药寒证与热证的鉴别:寒证:恶寒喜暖、

11、面色白、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迟或紧。热证:恶热喜凉、喜渴冷饮、面色红赤、四肢灼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数。第29页,共42页。辨证用药康莱特注射液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消肿散结。适用于不宜手术的气阴两虚、脾虚湿困型原发性肺癌及原发生性肝癌。配合放疗、化疗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对中期晚期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抗恶病质和止痛作用。第30页,共42页。辨证用药参附注射液【功能与主治】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感染性、失血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 第31页,共42页。辨证用药阳虚: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

12、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气阴两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潮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脉虚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第32页,共42页。注意剂量中药注射剂有其安全用量范围,随意加大剂量也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医务人员应对剂量给予足够重视,临床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或规定的剂量给药。中药注射剂的量效关系和最佳剂量的确定需要药效、药代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第33页,共42页。注意疗程说明书上一般有给药的疗程,临床遵照执行时也要把握“中病即止”的原则。中药注射剂的优势在于快速取效,适用于急症处理,对于慢性病证,风险比口服用药大。因此,病情缓解后,可改用口服制剂,避免长

13、期使用注射剂带来的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第34页,共42页。辨别溶媒溶媒是小容量中药注射剂输入静脉的载体。药液被溶媒溶解或稀释时,药液内微粒会剧增,而不溶性微粒可引起静脉炎、热原反应、过敏反应、局部组织坏死等。溶媒的选择对于保证药物成分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参麦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等宜选5%葡萄糖注射液(5%GS)复方苦参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宜选用0.9%氯化钠(NS)。第35页,共42页。配液时应注意药液配制顺序、加药方法,尤其是粉针剂,应注意先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常规注射溶媒中;如果直接用溶媒溶解,可能

14、导致溶解不充分、微粒数增加。如双黄连粉针应先以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再加入到溶媒中。规范操作-配液、滴速第36页,共42页。配药后放置时间也会影响药液微粒和稳定性,放置时间越长越会增加污染的机会。有些药品对配液时间有明确规定。如灯盏花素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应在稀释后,4小时以内使用。因此,应尽可能缩短药物配液后搁置的时间,最好现配现用。规范操作-配液、滴速第37页,共42页。规范操作-配液、滴速静脉滴速过快(80-120滴/min)是诱发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输液速度过快可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或年老病人。第38页,共42页。规范操作-配液、滴速一般而言,输液速度一般成人60滴/分,儿童20-40滴/分,老年体弱、婴幼儿、颅脑、心肺疾患者输液均宜以缓慢的速度滴入。建议中药注射剂滴速要适当慢些,用药前10min内滴速宜控制在1520滴/min并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10min后若无不良情况发生再将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