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课件:第2章 质量管理体系_第1页
质量管理学课件:第2章 质量管理体系_第2页
质量管理学课件:第2章 质量管理体系_第3页
质量管理学课件:第2章 质量管理体系_第4页
质量管理学课件:第2章 质量管理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产生和修订 2.2 ISO9000族标准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2.4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改进2.5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2.6 质量认证CHAPTER OUTLINE2注: ISO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而是从希腊语 “isos”派生的,意思是“平等”。2.1 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产生和修订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

2、dardization宗旨:“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 作的发展,以便于国际物资交流 和服务,并扩大在知识、科学、 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ISO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专门负责 质量体系的国际标准。下设三个分委员会: SC1负责质量名词术语; SC2负责质量体系标准制订; SC3负责审核和支持性技术文件制订。 1987年ISO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我国1988年12宣布修改采用ISO9000,定为GB/T10300系列; 1992年10月我国宣布等同采用ISO9000,定为GB/T19000系列; 199

3、4年ISO修订ISO9000; 2000年再次修订; 目前已有209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有限修改彻底修改两阶段修订战略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程序(1)提案阶段(2)准备阶段(3)技术委员会阶段(4)询问阶段(5)批准阶段(6)出版阶段WD (WORK DRAFT)工作组草案 CD (COMMITE DRAFT)委员会草案 DIS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国际标准草案FDIS (FINAL DRAF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最终国际标准草案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国际标准ISO标准发布历程:最初ISO90

4、00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标准组成: ISO8402:1986 质量术语 ISO9000:1987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1:1987 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 安装和服务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1987 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质量保证 模式 ISO9003:1987 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 量保证模式 ISO9004:1987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指南2.2 ISO9000族标准一、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及特点1、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核心标准:ISO9000:200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010年没有大的改动)ISO9001:2008 质量管

5、理体系要求;(用于认证、合同,2008.11.15出版)ISO9004:2009追求组织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 (针对如何打造组织持续成功的能力)ISO19011:2011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2011.11.11 ISO已发布)核心标准其他标准技术报告(TR)小册子技术规范(TS)ISO9000ISO9001ISO9004ISO19011ISO10012ISO/TR10006ISO/TR10007ISO/TR10013ISO/TR10014ISO/TR10015ISO/TR100171、质量管理原则2、选择和使用指南3、小企业的应用ISO/TS16949一、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及特点1

6、、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 是ISO9000族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标准和支持性标准2、ISO9000族标准的特点 面向所有组织,通用性强; 文件要求减少,结构简化; 确立了八项原则,统一理念; 鼓励过程方法,操作性强; 强化领导的关键作用; 自我评价测量,突出改进; 关心相关各方,利益共享; 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相互兼容。二、ISO9000:2005主要内容 质量管理原则; Quality management principles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Fundamentals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术语及概念 Terms a

7、nd definitions(一)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CUSTOMER FOCUS) Organizations depend on their customers and therefore should understand current and future customer needs, should meet customer requirements and strive to exceed customer expectations.2、领导作用(LEADERSHIP) Leaders establish unity of purpose and direc

8、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They should create and maintain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in which people can become fully involved in achieving the organizations objectives.例:日本工业的发展与戴明的关系。Operators work in the system, manager work on the systemW. Edwards DemingW.爱德华兹 戴明You do not have to do this; surviva

9、l is not compulsory!简介: 戴明(1900年10月-1993年12月),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 1950年应日本科技联盟邀请做统计学方法的报告; 在日本设立“戴明奖” 1980年,接受NBC采访,讨论“If Japan can, why cant we”; 戴明十四条; 戴明列举的企业7种“致命疾病”(DEADLY DISEASES)日本人称其为:“质量之神”获得“第三波工业革命之父”的美誉。资料1戴明(W. Edwards Deming)资料戴明十四条 制定目标一致的计划,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致力于超 过竞争对手。 采用新的质量管理思想; 停止依靠大量检验来提高质量; 不要

10、凭价格选择供应商; 发现问题并致力于改进工作机制; 采用现代的在岗培训方法; 建立新的领导机制,管理的目的是帮助员工和机器更好 地工作;现有的管理模式要重新检讨; 消除员工的畏惧感; 打破部门封锁; 消除那些要求员工做到零缺陷及高生产力水准的口号、 训示及目标。只能适得其反。管理者不要在不提供具体 方法的情况下要求提高生产率,造成低质量和生产率的 许多原因是“系统”的问题而非工人所能控制。 取消工作定额,代之以领导职能强化;消除目标管理。 消除各种影响员工为自己工作质量而自豪的障碍; 建立生动活泼的教育和自我提高计划。 建立使高层管理者能够推动每个员工按上述13条努力工 作的机会制度。资料戴明

11、十四条资料戴明-七种致命的职业病 没有一致的目标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计划,以使其在市场 立足; 短期利益行为; 对业绩评估、考核或年终评审; 管理层的流动性,瞎忙; 管理只依赖可见数字,不考虑不可见或不可知的数字; 过于沉重的医疗费用; 过于沉重的产品责任成本。戴明认为:管理层对质量问题应负94%的责任。3、全员参与(INVOLVEMENT OF PEOPLE) People at all levels are the essence of an organization and their full involvement enables their abilities to be used f

12、or the organizations benefit.例:沃尔马认为企业最大的财富就是员工 其员工标牌:“我们的员工与众不同” “我们的员工创造非凡” “沃尔玛相信最好的点子来自员工” 在重庆的“三米微笑服务”4、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 A desired result is achieved more efficiently when activities and related resources are managed as a process.ISO9001PDACISO9004Every one is customer.Everything is proce

13、ss.PLAN: 1、选择需改进的问题或过程,确定 改进机会; 2、针对改进机会,对过程进行描述; 3、找出所有影响因素,并确定关键 因素; 4、制订行动方案和预期目标。DO: 5、执行方案。CHECK(or CHECK): 6、检查执行结果和目标的差异;ACTION: 7、总结经验教训; 8、将经验制度化;将失败的教训或执行结果与目标的差 异作为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PDAC5、管理的系统方法(SYSTEM APPROACH TO MANAGEMENT) Identifying,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interrelated processes as

14、a system contributes to the organizations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in achieving its objectives.有效性效率6、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 Continual improvement of the organizations overall performance should be a permanent objective of the organization正常情况75-95%用于维持冰山问题海平面5-25%用于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FACTURAL

15、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Effective decisions a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ata and information.(情况不明决心大)(方法不多胆子大)8、互利的供方关系 (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R RELATION) An organization and its suppliers are interdependent and a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 enhances the ability of both to create va

16、lue.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可以统一、概括地描述为: 一个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充分发挥“领导作用”,采用“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建立和运行一个“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注重以数据分析等“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使体系得以“持续改进”。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前提下,使供方受益,并建立起“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以期在供方、组织和顾客这条供应链上的良性运行,实现多赢的其同愿望。(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1、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 是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总纲部分,说明了四个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帮助组织增进顾客满意; 组织依存于顾客; 组织持续改进的推动力来自于顾客; 质量管

17、理体系的重要作用。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ISO9000族标准区分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 ISO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何种类别的产品。ISO9001本身并不规定产品要求。 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或由组织通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或由法律规定。产品要求和有关过程的要求一起,被包含在诸如技术规范、产品标准、过程标准、合同协议和法规要求中。3、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八个步骤: 确定顾客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的过程和职责; 确定

18、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的资源; 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应用这些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建立并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ISO9000精髓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输出4、过程方法 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要求满意顾客利益相关方管理职责产品实现资源管理测量分析改进产品顾客利益相关方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输入增值活动信息流过程方法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理解和满足要求; 需要在增值方面考虑过程; 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19、 基于客观的测量结果对过程实施持续改进 PDCA方法可适用于所有的过程。5、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组织提供了关注的焦点。两者确定了预期的结果,并帮助组织利用其资源达到这些结果。 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质量目标需要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其实现是可测量的。 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产品质量、运行有效性和财务业绩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对相关方的满意和信任也产生积极影响。6、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制定并保持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通过增强员工意识、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在整个组织内促进质量 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确保整个组织关注顾客要求; 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

20、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并实现质量目标; 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质量目标; 确保获得必要资源; 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 决定有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措施; 决定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7、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1)文件的价值有助于: 满足顾客要求和质量改进; 提供适宜的培训; 重复性和可追溯性; 提供客观证据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2)文件的类型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 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指南:阐明推荐的方法或建议的文件;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图

21、样:提供如何一致地完成活动和过程的信息文件;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证据的文件。8、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为了保持和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定期客观地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判定是否需要进行改进。 标准要求: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应当对每一被评价的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过程是否予以识别和适当规定? 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自我评定。三种评价类型:1)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通过检查获得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信息和客观证据来评价其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和满足组

22、织质量目标和要求的有效性,以便识别改进机会。第一方审核(以组织的名义)第二方审核(以相关方的名义)第三方审核(经认可的外部独立组织的名义)内部审核审核类型内部审核外部审核2)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是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对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定期的和系统性的评价,确定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评审还应根据相关方的需要和期望的变化,作出修改或调整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决定。 这是组织最高管理者必须进行的重要活动之一,又称为管理评审。 内部和外部审核的结果与其他信息源一起用于管理评审。注:按ISO9004标准的各项主条款对其质量管理体系成熟水平

23、进行评定,也可用于局部过程和体系的一部分。3)自我评定 自我评定是组织为了追求优秀的业绩所建立的自我评价的过程。它是对本组织各项活动及其结果定期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其目的是对组织的业绩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建立完整的概念,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和确定改进的项目。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相比,其评价的范围和内容更为广泛和深入。9、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实施持续改进包括以下活动: 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的区域; 确定改进目标; 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目标; 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正式采纳更改(即形成正式的

24、规定); 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10、统计技术的作用 应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 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可获得的数 据进行决策。 在许多活动的状态和结果中,甚至是在明显的稳定条件 下,均可观察到变异。这种变异可通过产品和过程可测量 的特性观察到,并且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均可看到其存在。 统计技术有助于对这类变异进行测量、描述、分析、解释 和建立模型,甚至在数据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也可实现。这 种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对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 因提供帮助。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 题,并促进持续改进。注

25、: ISO/TR10017 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指南。11、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致力于使与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适当地满足相关方的需求、期望和要求。 组织的质量目标与其他的目标,如增长、资金、利润、环境及职业卫生与安全等目标相辅相成。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各个部分,连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合成一整体,从而形成使用共有要素的单一的管理体系。这将有利于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组织的整体有效性。组织的管理体系可以对照其要求进行评价,也可以对照标准如ISO9001和ISO14001的要求进行审核,这些审核可分开进行,也可合并进行。12、

26、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ISO9000族标准和组织优秀模式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依据共同的原则,它们两者均: 使组织能够识别它的强项和弱项; 包含对照通用模式进行评价的规定; 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 包含外部承认的规定。 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差别在于他们的应用范围不同。 前者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业绩改进指南,质量管理体系 评价可确定这些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优秀模式包含能够对组织业绩进行比较评价的准则,并能适用 于组织的全部活动和所有相关方,优秀模式的评定准则提供了 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业绩相比较的基础。三、ISO9001:2008标准标准的目的: 本标准规定

27、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除了给出产品质量保证之外,还旨在增强顾客满意。标准的属性: ISO900l的目的是给出产品的质量保证并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要求适合于下列情况: 组织需要证实其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的能力; 组织旨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持续改进体系的过 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一)标准的内容1、范围2、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4、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及文件要求)5、管理职责6、资源管理7、产品实现8、测量、分析与改进重点内容三、ISO9001:2008标准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

28、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组织应: a)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 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监视;4 质量管理体系(一)ISO9001:2000标准的内容 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注: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针对组织所外包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性的过程,组织应确保对

29、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4 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 质量管理体系4.2 文件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声明;b) 质量手册;c) 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P295);d) 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e) 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4质量记录的控制)。4.2.1 总则注:1、本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 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 决于: a) 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 b) 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 人员的

30、能力。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4 质量管理体系4.2.1 总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层次一般结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范/指南/图样记录质量计划4 质量管理体系4.2.1 总则4.2 文件要求4.2.2 质量手册 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称为质量手册。 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 理性; b)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c)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相互作用的表述,质量手册应予以控制。4.2 文件要求4.2.3 文件控制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 据4.2.4的要

31、求进行控制。内容: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是充分与适宜的;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 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4.2 文件要求4.2.4 记录控制 记录是指“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应予以控制和保持。作用: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

32、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要求:质量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质量记录的标识、 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5.1 管理承诺5 管理职责 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质量方针; 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d) 进行管理评审; e) 确保资源的获得。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所作出的承诺提供证据: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 管理职责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注: 在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时,考虑与产品有关的义务是重要的,包括法律和法

33、规的要求。5.3 质量方针5 管理职责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5.4 策划5 管理职责 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 质量目标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5.4.1 质量目标最高管理者应确保:5.4 策划5 管理职责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条款 4.1(总要求)的要求; 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

34、实施时,保持质 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 管理职责5.5.1 职责与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2 管理者代表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 求;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对顾客要求的意识。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 的外部联络。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3 内部沟通范围:涉及组织的不同层次和职能;方式:质量例会、小组简报、布告栏、

35、电话、确认单等。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5.6 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 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5.6.1 总则 审核结果; 顾客反馈;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以往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改进的建议。5.6 管理评审5.6.2 评审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5.6 管理评审5.6.3 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

36、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资源需求6 资源管理 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6.1 资源的提供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以:6.2 人力资源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6.2.1 总则6.2 人力资源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 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确保员工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37、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组织应:6.3 基础设施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过程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 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 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6.4 工作环境 组织应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7 产品实现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 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组织应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见4.1

38、)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 所必需的要求;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组织应确定: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 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收合同或订单的更改),并应确保: 若顾客提供的要

39、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收顾客要求前应 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 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发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3 与顾客沟通 产品信息; 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的修改; 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投诉。 组织应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7.3 设计和开发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 组织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实施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 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予以更新。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在进行设计和

40、开发策划时,组织应确定: 设计和开发阶段; 适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7.3 设计和开发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应对这些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性与适宜性,要求应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应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这些输入应包括: 功能和性能要求;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7.3 设计和开发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 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 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 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 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 设计和开发的

41、输出应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 设计和开发输出应:7.3 设计和开发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在适宜的阶段,应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 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7.3 设计和开发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 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7.3 设计和开发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 设计和开发的确认应按照计划的安排予以实施,以确保产

42、品能够满足规定或已知预期用途或应用的要求。只要可行,确认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 若在交付或实施之前实施全部确认不现实,应在可能 的范围内实施局部确认; 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7.3 设计和开发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应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在适当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更改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7.4 采购 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购 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

43、产品的影响; 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 选择供方; 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应予以规定; 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发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 持。7.4.1 采购过程7.4 采购7.4.2 采购信息采购信息应表述拟采购的产品,适当时包括: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批准的要求;人员资格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在与供方沟通前,组织应确保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7.4 采购7.4.3 采购产品的验

44、证7.5 生产和服务的运作 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 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 使用适宜的设备; 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 实施监视和测量; 对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实施规定的过程。7.5.1 生产和服务运作的控制 组织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7.5 生产和服务的运作7.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适当时(where appropriate),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suitable)方法识别产品。 组织应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注:在某些行业,技术状态管理是保持标识和可追

45、溯性的一种方法。 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组织应识别、验证、保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若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 注:顾客财产可包括知识产权。7.5 生产和服务的运作7.5.3 顾客财产 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组织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7.5 生产和服务的运作7.5.4 产品防护7.5 生产和服务的运作7.5.5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 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 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

46、记录的要求; 再确认。 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 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组织应规定确认的安排,适用时这些安排包括:7.6 测量与监控装置的控制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装置,定期或在使用前进行 校准和调整。当不存在上述基准时,应记录校准的依据; 防止发生可能使校准失败的调整; 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具有标准结果的记录; 在随后发生偏离校准状态时,再评价其参以往结果的有效性, 并采取纠正措施。 组织应识别需实施的测量及为确保产品符合规

47、定要求所必需的监控和测量装置。测量和监控装置的使用和控制应确保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相一致。当要求保持有效结果时,测量和监控装置应:注:用于测量和监控规定要求的软件,在使用前应予以确认。8 测量、分析与改进 证实产品的符合性;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8.1 总则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以便:8.2 测量和监控8.2.1 顾客满意 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8.2 测量和监控8.2.2 内部审核 组织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应规定审核的范围、频次

48、和方法。 通过内部审核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符合组织所确定的计划安排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 求以及本标准的要求; 得到有效地实施和保持。8.2 测量和监控8.2.3 过程的测量和监控 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控,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在适当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8.2 测量和监控8.2.4 产品的测量和监控 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控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是否得到满足。这种监控和测量应依据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

49、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能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8.3 不合格品控制 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记录。 应对纠正后的产品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组织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 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 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 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 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8.4 数据分析 顾客满意

50、和(或)不满意; 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 会; 供方。 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这应包括来自监控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方面的有关信息:8.5 改进8.5.1 持续改进的策划 组织应策划和管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必要的过程。 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 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促进质量管理体 系的持续改进。8.5 改进8.5.2 纠正措施 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投诉); 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评价确保不合格

51、不再发生的措施需求; 确定和实施所需的纠正措施; 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组织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纠正措施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应规定:8.5 改进8.5.3 预防措施 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 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确定并实施所需的措施; 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 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组织应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三、ISO9001:2008标准(二)应用 用于组织的质量管理;

52、 用于第二方评定和注册; 用于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注册; 用于合同引用情况; 用于法规引用的情况。注:ISO9001:2008标准的1.2条款中规定,当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除非删减仅限于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三、ISO9001:2008标准(三)与相关标准的关系1、ISO9001:2008标准与ISO9000族标准的关系(1)与ISO9000:2005标准的关系 ISO9000:2005的内容是ISO9001标准的理论基础;(2)与ISO9004:2009标准的关

53、系 两者协调一致,相互补充,但可单独使用; ISO9001是组织建立、实施、认证、评定质量管理体 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其关注的是体系 的有效性;而ISO9004是目标、范围更大的质量管理 体系指南,其关注的是持续改进组织的整体业绩与效率 2、ISO9001:2008标准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ISO9001标准具有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易于组织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四、ISO9004:2009标准1、范围2、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4、持续成功组织的管理5、战略方针6、资源管理7、过程管理8、监视、测量、分析与评审9、改进、创新与学习(二)作用 ISO9004:2009标准为

54、指南,组织可建立更为完 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追求有效性和效率,并使总体 业绩和能力得到持续改进。 依据ISO9004:2009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 织可使其所有的相关方都能从中受益。 贯彻ISO9004:2009标准,可引导组织推进和深化 全面质量管理。(三)应用 用于营造持续改进的内部环境,建立完善、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最高管理者追求超越ISO9001标准要求的组织业 绩改进。 (1)超越符合性要求,追求卓越业绩; (2)超越有效性,追求有效性和效率; (3)超越满足顾客需求,追求使所有相关方获益; (4)超越狭义的质量,追求广义的质量。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两大步骤: 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及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一、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1)领导决策,统一认识;2)组织落实,成立机构;3)教育培训,制定计划;4)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策划内容: 识别产品;识别顾客;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