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配套检测_第1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配套检测_第2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配套检测_第3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配套检测_第4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配套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顾成,字景韶。祖父操舟江淮间,居江都,为诸大贾纪纲。诸顾负气好事,号“拳棒成卒年八十有五。成履行阵,被创弗却,料敌制胜,百不一,身至大将,不以富贵骄A诸顾率负气好事率:轻率“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配套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0分)顾成传率顾”。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自文其身,欲入水以御龙罔象。有盗入其舟,同舟震去,成独持短兵斗盗,盗披靡走。事张士诚不乐,来归,常持伞盖,待上出入。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奋斗入城,众不继,为其所缚。成绝缚,身亦投乱流中,得间归。青军据扬州,成以母在扬州,往说之降,不得,以计将母亡去。历从中山、开平战功,升金吾卫副

2、千户。洪武元年,扈从陈州,舟胶,负舟而行,上壮之,即日升坚城卫指挥佥事。从临江侯时西取蜀道,调成都后卫总帅守之,禽妖贼王玄保于重庆。太祖名其省曰“四川”,隶以贵州归附诸蛮,以成为贵州卫指挥佥事。九年,先后讨平瓮傍、洛邦、洛河、鼓组诸叛蛮。蛮中慑成,呼为“老虎”,以止儿哭。十四年,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守普定,为留后。出兵克西堡,尝生擒十八人,斩其十七,纵一人归,曰:“吾夜二鼓杀汝。”夜二鼓,乱鼓角以击之,贼俱喙走,追败之,悉平普定所隶诸蛮。十七年,平河黑等十余寨,降尾洒蛮酋乃马之众。土官阿宗来攻普定,成深入,屡败之,其党杀阿宗以降。立普定为卫,析三州六长官司分制之。升镇国将军,征康佐叛蛮阿老诸

3、寨洞。二十七年,平都匀、丰宁等寇,升骠骑将军都督府佥事。佩征南将军印,征水西叛寇,斩其酋居敬德。已而西堡及诸夷复叛,诛其叛首,余众悉降之。建文初,为右都督从长兴侯耿炳文北伐,败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命辅世子居守北平。燕僧道衍不习兵,成与议多不合,世子卒任成计,却南军。燕王即位,封镇远侯,镇贵州如故。时高煦有篡嫡意,成上书内宁以防北虏,亦请早建东宫,上嘉纳之。召还,复遣镇贵州如故。爽人。在镇之日,蛮彝生祠之,及卒,吏民哀恸。(选自查继佐罪惟录,有删节)注罔象:传说中的水怪。青军:元末,张明鉴在淮西聚众,以青布作为旗号,称为“青军”。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身亦投乱流中

4、,得间归间:机会C舟胶,负舟而行胶:搁浅D百不爽一爽:差错解析:选A率:全都,一概。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盗贼袭击顾成的坐船,同船人纷纷逃走,只有顾成和他们短兵交战,击退了歹人。B青军占领扬州,把顾成之母作为人质,胁迫其投降,顾成不为所动,用计策带着母亲逃走了。C顾成镇守普定,土官率军来犯。顾成屡挫敌军,土官的党羽杀死首领,向顾成投降。D顾成北上作战被浮,燕王不但释放了他,还委以要职,命他辅佐世子留守北平。解析:选B“胁迫其投降”错,应是“顾成前往劝说青军投降”。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

5、挫辱之乃已。译文:(2)燕僧道衍不习兵,成与议多不合,世子卒任成计,却南军。译文:参考答案:(1)顾成在顾氏子弟中尤其刚强勇武,常常为人打抱不平,遇到强横的人一定要使其受到挫折凌辱才算罢休。(得分点:“诸”,各位,1分;“持不平”,打抱不平,1分;“强项”,强横的人,1分;句意通顺,2分)(1(2)燕军的僧人道衍不熟悉战争,顾成和他意见多有不合,世子最终听从顾成的计策,击退南军。得分点:“习”,熟悉,分;“卒”,最终,1分;“任”,听从,1分;“却”,击退,1分;句意通顺,1分)4简要概括顾成的形象特点。(4分)答:解析:根据“有盗入其舟,同舟震去,成独持短兵斗盗,盗披靡走”等内容,可概括出“

6、生性勇猛”;根据“以计将母亡去”“料敌制胜,百不爽一”等内容,可概括出“有智有谋”;根据讨平诸叛蛮的叙述,可概括出“善于用兵”;根据“身至大将,不以富贵骄人”,可概括出“平等待人”。参考答案:生性勇猛;有智有谋;善于用兵;平等待人。(每点1分)参考译文:顾成,字景韶。祖辈父辈在江淮之间撑船为业,后来定居江都,成为富商中的首领。顾氏子弟一概争强好胜,号称“拳棒顾”。顾成在顾氏子弟中尤其刚强勇武,常常为人打抱不平,遇到强横的人一定要使其受到挫折凌辱才算罢休。顾成给自己身上刺青,打算下水与龙和水怪相搏。有盗贼闯入他的舟中,同舟的人都震骇逃散,只有顾成持短兵器与盗贼相搏斗,盗贼望风而逃。顾成侍奉张士诚

7、不称意,来投奔太祖,常常手持伞盖,随从太祖出入。跟随太祖攻打镇江,和十个勇士奋战入城,但后力不继,为敌军所擒。顾成挣断绑缚,跳入激流当中,找机会逃走。青军占据扬州,顾成因为母亲在扬州,便前往劝说青军投降,没有成功,便用计策带母亲逃亡。先后追随徐达、常遇春立有战功,升金吾卫副千户。洪武元年,随从太祖到陈州,舟搁浅,顾成背负舟前行,太祖赞赏其雄壮,当天升他为坚城卫指挥佥事。顾成跟随临江侯西取蜀道,调任为成都后卫总帅,把守成都,在重庆生擒妖贼王玄保。太祖命名这个省叫“四川”,把贵州归附诸蛮划归其管理,任命顾成为贵州卫指挥佥事。洪武九年,顾成先后讨平瓮傍、洛邦、洛河、鼓组诸叛蛮。诸蛮慑服于顾成的威势,

8、称他为“老虎”,来吓唬孩子,止小儿啼哭。洪武十四年,顾成跟随颍川侯傅友德征讨云南,把守普定,担任普定留后。顾成出兵攻克西堡,曾经生擒十八人,斩首十七人,放一人逃回,说:“我今夜二鼓来歼灭你们。”当夜二鼓,顾成吹角鸣炮,贼人都叫嚣溃逃,顾成追击,把普定所属诸蛮全部平定。洪武十七年,顾成平定河黑等十余寨,降服尾洒蛮酋乃马的部众。土官阿宗来攻普定,顾成深入,屡败敌军,土官的党羽杀死阿宗投降。朝廷划普定为卫所,分三州六长官司来治理。晋升顾成为镇国将军,征讨康佐叛蛮阿老诸寨洞。二十七年,顾成平定都匀、丰宁等寇,升为骠骑将军都督府佥事。佩征南将军印,征讨水西叛寇,斩其首领居敬德。不久西堡及各部族再次叛乱,

9、顾成诛杀其叛首,剩下的敌人全部投降。建文初年,顾成以右都督身份随长兴侯耿炳文北伐,兵败于真定,被擒。燕王解开他的绑缚,命他辅佐世子留守北平,燕军的僧人道衍不熟悉战争,顾成和他意见多有不合,世子最终听从顾成的计策,击退南军。燕王即位,封顾成为镇远侯,依旧镇守贵州。当时朱高煦有谋求太子之位的心意,顾成上书安定国内来防北边之敌,并请早早确立太子,皇帝嘉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召还顾成,又遣还他镇守贵州,和以前一样。之总揽,远不能望盛宋之治。而崇陵末年,疾病恍惚,宫闱,干预朝政,时事有不可胜公殁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修复其旧,遗构宛然。无锡,南方士大夫入都,过之者顾成八十五岁去世。他亲临战阵,受伤不退,料敌

10、制胜,极少出差错,身至大将,不仗着富贵骄横待人。在地方官任上,蛮夷为其立生祠,等他去世,官吏百姓都很哀痛。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20分)遂初堂记归有光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扁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遗址而莫知所在。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扁;以书来求余记之。按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夙好,为桓温所讥。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相当者。昔伊尹、傅说、吕望之徒,起于胥靡、耕钓,以辅相商、周之主,终其身无复隐处之思。古之志得道行者,固如此

11、也。惟召公告老,而周公留之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及其已至贵显,或未必尽其用,而势不能以遽去。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当宋皇祐、治平之时,欧阳公位登两府,际遇不为不隆矣;今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而知公之不安其位也。况南渡之后,虽孝宗之英毅,光宗戚畹道者矣。虽然,二公之言,已行于朝廷;当世之人主,不可谓不知之,而终不能默默以自安。盖君子之志如此。孔道登其堂,犹或能想见公之仪形。

12、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慨于中也已。(有删改)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按兴公尝隐会稽按:追究,查办B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际:人们之间的关系C宫闱戚畹戚畹:外戚D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孔道:大路,要道解析:选A“按”在此处意为“考察”。整句话的意思是“据考察,孙兴公曾隐居会稽”。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初堂建在无锡,书斋的名字取自孙兴公的遂初赋,宋光宗赵惇曾为其书写匾额相赐,尤文简的后代在没有找到书斋遗址的情况下重新修建了一个遂初堂。B伊尹、傅说、姜子牙等人原来只是奴隶、平民,后来得到赏识,来辅佐商、周的君主,他们的志向得到了满足,理想得

13、到了实现,再也没有生发过隐居的念头。C归有光说,“后之君子”虽已显贵但仍“不安其位”,不免产生退隐之思。欧阳修“位登两府”,而有“思颍之诗”、“归田之录”,便属于这一类情况。D归有光由遂初堂这一书斋的名字,引发了自己对古人是隐居还是入仕的抉择的见解,虽是受人之托作记,但是却对书斋主人尤文简做了直接而严厉的批评。解析:选D“直接而严厉的批评”表述有误,首先这篇文章是尤文简的后人请作者为遂初堂写的记,所以作者只是提出委婉的批评。另外由文中“文简公历仕三朝不相当者”可看出作者的批评是婉转的。包括后文谈到尤文简为官之不易,并举了欧阳修的例子,说尤文简有隐退之念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可看出作者批评时对话语

14、分寸的把握。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译文:(2)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慨于中也已。译文:参考答案:(1)那么他们想过退隐生活的志向,应该时常表现在言语文字里,然而有的人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关键词“高世遐举”“时”“自已”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如果读了我这些文字,他们也不能在内心里没有感慨吧。(关键词“余”“慨”“中”各1分,句子大意2分)8作者认为尤文简以遂初堂为书斋命名不合适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分)答: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找到原文表达作者这一观点的内容。“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

15、相当者”的观点出现在第二段,原因就是其前的“按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夙好,为桓温所讥。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理解分析其意思,分点作答即可。,参考答案:遂初堂取自遂初赋有出仕归隐之意,“遂初”即本初的意愿得到实现;(2分)尤文简三朝为官,到老也不能离开朝廷,违背了他本初的意愿。(2分)参考译文:南宋尤文简曾经很喜爱孙兴公的遂初赋,就用“遂初”给他的书斋命名,宋光宗赵惇(死后葬在永崇陵)书写匾额赐给他,书斋在现在的无锡九龙山下。尤文简的第十四代孙子尤质,字叔野,寻找遂初堂的遗址但没有人知道在哪里。他按照自己的猜测在九龙山的南面规划测量,

16、修建了新的书斋,仍用“遂初”为匾额;写信来求我作记。只据考察,孙兴公曾隐居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的志向,所以才作这篇赋。那之后他经历的人生历程,违背了他本初的意愿,被桓温讥讽。尤文简三朝为官,身受皇帝的知遇之恩,到老也不能离开朝廷;而他拿“遂初赋”作比照,似乎有不恰当的地方。古时候的伊尹、傅说、姜子牙一类人,原本是奴隶、平民,来辅佐商、周的君主,终其一生没有再生发过隐居的念头。古代那些志向得到满足、理想得到实现的人,原本就是这样。有周朝的召公告老还乡时,周公挽留他说:“你睿智努力地辅佐大王,正是诚实地顺应了天命,思念文王德行,很好地继承了无穷无尽的忧虑。”当时的君臣关系可以想见了。后来的君子,

17、再没有古人那样的际遇,而道义上不能不做官。等到他们已经成为显贵了,也许并没有用尽他们的才能,但形势上又不能马上离去。然而其中的所谓坚定不移的人,终究不肯随着世俗而改变;虽然高居三公的官位,享受万钟的俸禄,而根本上他们的心一天也不能安稳。那么他们想过退隐生活的志向,应该时常表现在言语文字里,然而有的人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在宋皇祐、治平年间,欧阳修登上了两府的官位,际遇不能说不好了;现在读他的“思颍”诗、“归田”录,就知道他不安于他的官位。况且南渡(建立南宋)之后,虽然有孝宗的英明果断和光宗的集中大权,但都远不能与宋朝鼎盛时期相比。而光宗末年,因患病时常神志不清,后宫外戚干预朝政,当时的有些事说

18、都说不完。即使这样,尤文简和孙兴公的观点,已在朝廷推行;当时的皇帝,不能说不赏识他们,可他们终究不能默默地安心于政事。大概君子的志趣就是这样的。尤文简去世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够修建复原遂初堂的旧貌,像原来的建筑一样。无锡,是南方的士大夫们入都的要道,经过的人进入遂初堂,也许还可以想象到他当年的风度。如果读了我这些文字,他们也不能在内心里没有感慨吧。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20分)外制集序欧阳修庆历三年春,丞相吕夷简病,不能朝。上既更用大臣,锐意天下事,始用谏官、御史疏,追还夏竦制书。既而召韩琦、范仲淹于陕西,又除富弼枢密副使。弼、仲淹、琦皆惶恐顿首,辞让至五六不已。手诏趣琦等就道

19、甚急,而弼方且入求对以辞,不得见,遣中贵人趣送门,使即受命。呜呼!观琦等之所以让,上之所以用琦等者,可谓圣贤相遭,万世一遇,而君臣之际,何其盛也!于是时,天下之士孰不愿为材邪?顾予何人,亦与其选。夏四月,召自滑州,入谏院。冬十二月,拜右正言、知制诰。是时夏人虽数请命,而西师尚未解严。京东累岁盗贼,最后王伦暴起沂州,转劫江淮之间,而张海、郭貌山等亦起商邓,以惊京西。州县之吏多不称职,而民弊矣。天子方慨然劝农桑,兴学校,破去前例以不次用人,哀民之困而欲除其蠹吏,知磨勘法久之弊而思别材不肖以进贤能,患百职之不修而申行赏罚之信,盖欲修法度矣。予时虽掌诰命,犹在谏职,常得奏事殿中,从容尽闻天子所以更张庶

20、事、忧闵元元而劳心求治之意。退得载于制书,以讽晓训敕在位者。然予方与修祖宗故事,又修起居注,又修编敕,日与同舍论议,治文书所省不一,而除目所下,率不一二时,已迫丞相出。故不得专一思虑,工文字,以尽导天子难谕之意,而复诰命于三代之文。嗟夫!学者文章见用于世鲜矣,况得施于朝廷而又遭人主致治之盛。若修之鄙,使竭其材犹恐不称,而况不能专一其职,此予所以常遗恨于斯文也。明年秋,予出为河北转动使。又明年春,权知成德军事。事少间,发向所作制草而阅之,虽不能尽载明天子之意,于其所述百得一二,足以章示后世。盖王者之训在焉,岂以予文之鄙而废也?于是录之为三卷。不数日,奉使河东。还,即以来河北。故其所作,才一百五十

21、余篇云。(选自文白对照唐宋八大家文钞,有删改)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用谏官、御史疏用:采纳B手诏趣琦等就道甚急趣:催促C而民弊矣弊:困乏D以尽导天子难谕之意导:引导解析:选D导:传达。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欧阳修为其所撰写的诰命所作的序言,文中强调了整理帝王诰命的重要作用。B在这篇序言中,作者阐析了庆历初天下之形势、人主之治政与君臣之关系等。C皇帝看重韩琦、范仲淹、富弼三人,但他们却对皇帝的任命推辞谦让,作者对这三人表达了批评之意。D作者认为虽然迫于草制的时间要求等,制书不得“尽载明天子之意”,但仍足以诏告后世。解析

22、:选C从“观琦等之所以让,上之所以用琦等者,可谓圣贤相遭,万世一遇,而君臣之际,何其盛也”可以看出,作者并未对韩琦、范仲淹、富弼三人表达批评之意,而是称赞他们为贤臣。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于是时,天下之士孰不愿为材邪?顾予何人,亦与其选。译文:(2)若修之鄙,使竭其材犹恐不称,而况不能专一其职,此予所以常遗恨于斯文也。译文:参考答案:(1)在这个时候,天下的士人谁不愿意成为人才呢?只是我是什么人,也在皇上的选择之列。关键词“孰”(谁)、“顾”(只是)、“与”(在之列)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像我欧阳修这样鄙陋的人,即使竭尽自己的才华还担心不称职,更何况不能把心思

23、专注在职责上,这就是我经常对这些文章感到遗憾的原因。关键词“鄙”(鄙陋)、“所以”(的原因)、“恨”(遗憾)各1分,句子大意2分12根据文章内容,皇帝“锐意天下事”的做法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答: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筛选的对象和内容,本题要求筛选的对象是“皇帝”,要求筛选的内容是“锐意天下事”的具体做法,据此推断答题区间是文章的第一、二两段,找出皇帝在对待贤才、百姓、官吏、法制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概括说明即可。参考答案:任用贤才,破例用人;劝农桑,兴学校;罢黜蠹吏;申行赏罚之信,修法度。(每点1分,意对即可)参考译文:庆历三年春,丞相吕夷简生病,不能上朝。皇上改用大臣后,专注于天下大事,开始采纳谏官、御史的奏疏,追回让夏竦制书的命令。不久从陕西召回韩琦、范仲淹,又任命富弼为枢密副使。富弼、范仲淹、韩琦都惶恐叩头,推辞谦让到五六次也不停止。皇上亲笔拟写诏书很急切地催促韩琦等人上路,而富弼将要入宫为辞谢求回复,没能见到皇上,皇上派遣宦官赶紧(把诏令)送到门,让他立即接受命令。啊!观察韩琦等人之所以辞让,皇上之所以任用韩琦等人,可以说是圣君和贤臣相逢,万世才能遇到一次,而君臣的会合,多么壮观兴盛啊!在这个时候,天下的士人谁不愿意成为人才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