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_第1页
《羌村三首》_第2页
《羌村三首》_第3页
《羌村三首》_第4页
《羌村三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明代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唐音癸签“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 陈陈相因, 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 下痛民穷, 随意立题, 尽脱去前人窠臼。” 杨伦杜诗镜铨卷五。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羌村三首(其三) 杜甫 阜阳市第十七中学 储佳佳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 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读诗赏诗

2、请给这首诗拟个合适的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这首诗描写诗人回到羌村,父老乡亲携酒慰问的情景,哪句诗点出了此次慰问的氛围?赏诗“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谁叹?谁泪? 叹谁?泪谁?羌村三首背景 天宝末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瓦解了一度空前繁盛的大唐盛世。叛军攻占长安,杜甫携妻带子颠沛流离在难民的行列中,他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只身北上,投奔唐肃宗。长安收复后,杜甫却因直谏犯龙颜而获罪,从此永离长安,漂泊终身。 在乱离的三年里,杜甫眼见国家残破,人民遭难,写下了一系列不朽的动人诗篇。其中有著名的春望、北征、“三吏三别”。 羌村三首就是杜甫在凤翔因得罪皇帝而被放还,回到鄜

3、州羌村探亲时所写。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一组还家“三部曲”。 朗读诗歌峥嵘赤云西, 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 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 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晚岁迫偷生, 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 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 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 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 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 且用慰迟暮。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一)(二

4、)(三)艺术特色1、以白描见长:取材于一时见闻,而景实情真,略无夸饰。2、以小见大:诗人以回家后的一些生活片断,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共同的重大主题;“一字一句,镂出肺肠,才人莫知措手;而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者”(见杜诗镜铨引王慎中语) 仿写小练习 诗中写到:“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可是所歌内容却无具体叙写,你能从诗中气氛、意境等方面入手,以联想作补充,仿照诗句补写出所歌内容吗? 要点: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身世的感喟 他也曾“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也曾“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早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更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是他不知道,他人生的磨难才刚刚开始。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大唐盛世变成了曾经最美好的记忆,国家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他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