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居易?昭君怨?诗歌艺术特色探微摘要:本文以白居易的诗歌?昭君怨?作为评述对象,通过对作者创作背景及内容进展分析来探究诗歌中所蕴含的艺术特色,简要归纳出该诗反映现实、借史咏怀、情理并现等艺术特征。关键词:白居易?昭君怨?艺术特色王昭君不仅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使者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自汉以后,昭君出塞的题材,便不断出如今文人的作品中。在中国诗歌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唐朝,更是出现了有关昭君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作为唐代四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一生之中就曾写过多首咏昭君的诗作,其中包括两首?王昭君?,一首?昭君怨?和?过昭君村?。?昭君怨?写于
2、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元和十年,即公元八一五年之后,已过不惑之年而又经过了宦海沉浮的白居易,人生阅历更加丰富,心智也更加成熟,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的那么是浓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理性的人生态度。在对王昭君这一经典文学形象的再创作过程中,作者实现了叙事、抒情、说理的完美交融。现将全诗摘录如下并且加以粗浅的分析。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概括起来,白居易的这首?昭君怨?主要有以下三个艺术特色:一、为时为事,反映现实生活白居易的诗文主张可以用他自己在?与元九书?中所提到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来加以
3、概括。其实,为时为事也是白居易诗歌创作的目的所在。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出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与透彻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其身处当时士大夫阶层所具有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他认为,诗歌应该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诗歌创作必须来源于生活并批判现实。当然,他所说的生活和现实也包括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诗歌的根底是事,它是诗人藉以进展再次加工创作的源泉,也是触发诗人内心情感波澜的催化剂;通过作者对详细历史事件的艺术加工,传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和说明相应的道理,应该是一首优秀诗作所具备的特点。白居易适逢中唐,当时的国家藩镇割据,外族入侵,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因此诗歌创作成了他批判现实
4、,针砭时弊的强大武器,并试图使诗歌担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使命。从这一点来看,说白居易是现实主义的诗人,应该是恰当而公允的。详细到?昭君怨?这首诗,诗中所描绘的是一个风流绝代,本该得到重视却被疏远而远嫁大漠的无奈的昭君形象,与之对应的那么是一个不辨美丑、薄情寡恩而又不愿成认过失的君王形象。两相比拟,妍媸自现,让人自然地联想到当时朝廷内部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乱状况,从而到达了比直白陈述更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二、借史咏怀,抒情真挚自然唐代初期的诗坛,沿袭了梁陈诗风,这时的题咏昭君之作以?昭君怨?为题者最多,根本上都是据题咏事,代昭君写愁,很少涉及作者的个人感受。1中唐时期的诗人白居易,虽然仍采用
5、抒写昭君之怨这一传统的诗题,但并未仅仅停留在替古人垂泪的阶段,而是借助昭君出塞这一题材,来抒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怀,我们也不妨将诗题昭君怨理解为香山怨。储大泓在?历代咏史诗选注?中说:作者历经宦海沉浮,此时心情与写?王昭君?二首时注:当时白居易只有十七岁已大不一样,显然是借题发挥,别有寄托。此诗作于白居易仕途失意之时安史之乱的硝烟未尽,大唐帝国开场由盛转衰,作者也正经历着人生的重大转折。痛定思痛,无论是国家的变故还是个人的遭遇,都深深地触动了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正如霍松林在?诗的形象及其他?中指出的那样:白居易那些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诗歌,都不是从概念出发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从被生活事件激起的情
6、绪的根本上培养出来的。2艺术源于生活,诗歌是情感的载体。我们结合作者当时的经历,就可以深化地理解他的诗歌。昭君容貌出众,理应得到椒房应四星的礼遇,正如作者才华横溢,本该受到朝廷的重用,从而施展平生的抱负。可现实总是和理想相差太远。昭君与乐天,均被疏远一个远嫁大漠,一个寄身异乡。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坎坷命运,让作者找到情感的共鸣,精神的皈依。借助于这首诗,白居易向我们传达出了昭君之悲怨,同时间接写出了自己之胸臆虽为借古咏怀,却是诗人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三、情理并现是感伤也是讽喻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情是诗之根,义是诗之实,二者指的是诗的情感和义理。在这首?昭君怨?中
7、,白居易正是由情发端,最后归于义理的。从全诗来看,白居易对昭君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借昭君抒发出了压抑于心中的怨恨,但这还不是作者的最终目的,他要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来美刺时政,以实现自己的诗歌创作理想。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对自己的诗作进展了简要的分类,他说: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谓之讽谕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谓之感伤诗。这首?昭君怨?,作者将其归入感伤诗一类。笔者认为,本诗写于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之后,其人生经历了宏大的转折,内心难免有感时伤事的情绪;同时,除了这种个人的哀怨之外,我们也能看到作者对封建君王薄情寡恩、不辨美丑的指斥,
8、归结起来可以说这首?昭君怨?兼有感伤、讽喻双重特色。感伤,是为抒写一己之怀抱;讽喻,是为到达美刺时政的目的,二者并不矛盾。相较白居易以前诗人的作品,这首诗的一大亮点是:将造成昭君不幸命运的根本原因归结到最高统治者汉元帝身上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蒋方教授在?昭君与唐诗?中指出:白居易公然表示不同意长期以来对画师的谴责,他指出昭君美而被弃的原因应是君主不识贤庸,又缺恩少义,批判锋利而词锋锐利。3白居易结合切身经历,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最高统治者,相较于杜甫?咏怀古迹?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的隐晦的批评,白居易不避嫌疑、平白直露的表达是对自己倡导的诗歌讽喻功能的大胆理论,这在当时
9、来说,无疑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四、结语白居易利用了昭君出塞这一历史题材,但却不受历史事实本身的局限。他勇于探究,推陈出新,对昭君这一文学形象的内涵进展了深化开掘,既隐喻了自身怀才不遇的悲愤,同时不忘对统治者加以劝谏,而后者也是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理想的积极践行,从而使这首诗到达了叙事、抒情与说理的完美交融。宋代伟大的改革家和文学家王安石所写的两首?明妃曲?中分别出现了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以及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的诗句,其中多少是受了白诗的影响吧。注释:13蒋方:?昭君与唐诗?,?昭君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第364页。2霍松林:?诗的形象及其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第108页。参考文献:1白居易.白居易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杜甫.杜工部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57.4储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新员工试岗期职业发展规划与实施合同3篇
- 应急预案与突发事件类型
- 电子行业产品维修培训总结
- 建筑与市政工程质量安全巡查的背景
- 托育防恐防暴安全教育
- 交通运输行业促销策略评估
- 二零二五版外贸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委托托管合作协议3篇
- 《学校心理辅导》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居间服务合同范本6篇
- 新能源充电站运营手册
- 2024年兰州新区实正鑫热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血透室护士长述职
- (正式版)JTT 1218.4-202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
- 2024年汉中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
- 客车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艺术培训校长述职报告
- ICU新进人员入科培训-ICU常规监护与治疗课件
- 选择性必修一 期末综合测试(二)(解析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数学选修一
- 学校制度改进
- 各行业智能客服占比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