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词鉴赏专题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点击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1、诗的体裁为五、七言格律诗,词、曲则为小令(其他可考性不大);2、多为名家名篇,名篇中往往有名句(太偏、太怪者可考性不大);3、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4、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5、艺术技巧均为常见技巧,大都是其他文学作品所共有的而学生在学习中又接触过的技巧。 考情分析近年来中考诗歌命题的特点 1、答题不规范,不会使用鉴赏术语。 2、漏掉某些答题要点,不能拿满分。 3、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
2、言传”。考情分析诗歌鉴赏中失分严重的原因1、先读全诗分类别(知题材,定主旨)2、后半部分找中心(后半部分多为主旨所在)3、前半部分寻意象(前半部分多为写景 )4、详读全诗五必看1)必看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2)必看作者(了解作者,知人论世)3)必看注释(有时答案便在其中)4)必看名句(中心、诗眼常常在此)5)必看题干(看清要求和指向性)5、回头审视析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方法指导诗歌鉴赏的五步程式一、从题目切入 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切入,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 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
3、的八个切入点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题中的“闻笛”不可忽视。全篇四句,前三句全写笛声,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其中“暗飞声”、“满洛城”写出了笛声的韵味,“闻折柳”则写出了笛声的内涵,末句“故园情”写出了“闻笛”的感受。抓住题中“闻笛”,笛声“折柳”的内涵也便迎刃而解了。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题中的“过”与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过”相同,意谓“访问”“探望”。诗题的显性的信息就是探访著名香积寺院。诗中描写的重点就是在深山密林中的所见所
4、闻,最后流露出的“安禅制毒龙”的佛学情感也是由探访而来的。 约客,题目交待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 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待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在未读诗句时,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二、从注释切入 命题者在试题中作注释,或注释词语,降低难度。如:江城子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
5、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答案: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三、从意象切入 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简单的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6、”、“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等就是意象。 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意” 即主观情感, “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意象是诗歌写作的焦点,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有意象就有诗味,无意象就无诗味。因此诗歌的写作既忌有意无象,也忌有象无意。如: “天才与勤奋作伴 成功与刻苦相连 不要期待幸运 也不要坐等明天 听天由命,是懒惰者的信条 把握人生,是勤奋者的箴言。” 这样的诗,只是一般哲理的直白,缺乏比喻象征,忽视形象,不讲意象,因而就像“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一类的小格言一样,作为格言尚可,作为诗实在不行。 常见意象象征意义归纳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
7、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
8、悲伤)。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东篱(高雅,洁身自好)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 纯净洁白兰花象征高洁、美好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竹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桃花形容美女的容颜牡丹表现富贵、美好松柏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绿叶表现希望、活力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禾黍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草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表现荒凉、偏僻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花落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鸳鸯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杜鹃哀怨、凄恻、思归
9、或冤魂悲鸣表猴猿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杜鹃哀怨、悲伤、凄凉燕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鱼表现自由、闲适乌鸦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青鸟指代情人的使者太阳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细雨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夕阳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细雨潜移默化的教化月亮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暴雨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寄托思乡、思亲之情;雪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 ,冷清霜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春风表现希望、旷达、欢娱、得意西风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
10、衰败浮云表现游子漂泊、飘零晴天表现光明、欢娱浓云表现愁肠压抑阴天表现压抑、愁苦、寂寞玉象征高洁、脱俗 尺素指代书信吴钩佩带的刀剑,看吴钩,建功立业的抱负珍珠表现美丽、纯洁无瑕船漂泊、无拘无束,自由旷达红色象征青春、热情,表现喜事白色象征纯洁无瑕,表现丧事绿色象征希望、活力、和平黑色表现黑暗、绝望或神秘蓝色表现高雅或忧郁黄色象征温暖、平和 紫色表现高贵、神秘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南园泛指花草园林落日惆怅冬雪冷峻秋雨忧愁流水叹惋、时间流逝落叶失意、伤感丁香指愁思或爱恋情结大漠苍凉旷野凄清美酒壮行红豆相思竹林闲趣、隐逸孤灯孤苦、羁旅凄凉,思乡怀人秋虫
11、凄凉故园乡愁烛相思、别愁枯藤萧瑟、荒凉古琴知音古道荒凉飞鸟空远长亭送别楼兰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莲“怜”谐音双关,借以表达爱情阑(栏)干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孤雁思亲,思乡,孤独寒蝉悲凉、离愁别绪梅子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自然景物:月亮思乡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植物:菊花 坚贞、高洁的品格 如: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动物:杜鹃鸟
12、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如: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四、从题材切入 同一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通常具有同一性,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鉴赏时,抓住题材切入,便不会离谱背弦。古诗按题材分类主要有:借景抒情诗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伤春伤别诗(闺怨诗)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 表达对战
13、争的厌恶羁旅行役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山水田园诗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对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生活的向往; 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壮丽山河热爱;表现归耕隐居之乐,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情,表现不同流俗的清高,追求隐逸,有消极避世的思想。托物言志诗托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7、悼亡游仙诗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8、边塞征战诗描写塞外风光表现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
14、精神描写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及其不幸遭遇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9、赠友送别诗借对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五、从背景切入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都打上了一定的时代的印记。因此,欣赏古代诗歌不能不联系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往往会对一些影响诗歌内容理解的背景作简略注释。从“背景”入手,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歌中的内容、主旨。方法指导把
15、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例1、 鹊桥仙夜闻杜鹃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惊残:惊醒。 故山:即家乡。 这首词前三句描绘了一幅 的景象;“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运用 手法,突出了杜鹃悲切的叫声;全词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 的
16、思想感情。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衬托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六、从语言切入 首先是巧用试题信息,利用储备,读懂诗词。古人创作诗词特别重视语言的锤炼,不少诗歌都因为一个或几个字词运用精当而使整首诗生动耐读而意兴盎然。如: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参考答案: 春天景色有层
17、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木,波面生纹,如细绉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七、从细节切入 优秀的诗歌,总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以局部反映整体。这里的“个别”、“局部”便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透视过这个独具特点的个性,便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着的情感。如: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至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写诗人枯坐敲棋
18、,独静无聊,与前文构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焦躁怅惘的心绪。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参考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八、从“情语”切入 这里的“情语”是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点睛之笔。把握了这些词句,便可触摸到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到理解诗歌、进入诗
19、人情感世界的切入点。如: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两岸人家接画檐” 这一句写出了江南 的特点。 2、这首小令以描写客观景物为主, 、 、 、 这些景物都带有江南水乡风光的特点,而且又景中含情,美好的景致中寄托着作者 的心境和 的感情。人口稠密,繁华富庶两岸 菱荷沙鸥 画船恬静舒适对江南的喜爱方法指导把握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又如: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诗所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要运
20、用象征手法,写景喻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以泉水激起的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第一种模式:炼字型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意境=意象+情感)第三种模式:分析句意型第四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第五种模式:分析主旨型第六种模式:分析技巧型第七种模式: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第八种模式:鉴赏景物(意象)型第九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第十种模式:分析情感形象型第十一种模式:观点不同型第十二种模式:综合解答型方法指导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1、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1、2)诗中为什么要用某个字?说说某字在诗中的作用?(3)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有什么作用?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2、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3、答题步骤: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即:释含义(
22、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某个字(某句话)运用了手法(修辞方法等),表面的意思是言外的意思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某个字(某句话)运用了手法(修辞方法等),表面的意思是言外的意思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换作某,就起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4、答题示例: 南 浦 别 白 居 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解释字意).。离人孤独地走了,还
23、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放在句中描述景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意境、情感)。示例二 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
24、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含义、描景象)。“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点情境)。示例三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 “空” 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空”意即空寂、空旷(步骤一:解释字意)。“空” 字描写了思妇登楼远望俯眺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步骤二:放在诗句中进行景象描述)。表露了“盈盈楼上女”孤寂、哀怨而又缠绵的期待。(步骤三:烘托的意境、表达的感情) 示例四 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郭
25、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步骤分别是“明”和“出”。步骤这两个字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步骤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步骤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第二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
26、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4、答题步骤: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
27、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 即: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包含的诗人的感情,或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术语链接A.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B.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6、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
28、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描绘诗中图画)。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概括氛围特点)。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分析思想感情)。示例二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
29、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鸣”之景都显示了山中的宁静幽远(点氛围),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感情)。示例三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十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
30、新火。(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步骤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江南烟雨图。 步骤江南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 步骤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 步骤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第三种模式 分析句意型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简析这句诗的作用和艺术效果。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
31、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答题模式: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简要说明艺术效果。答题示例: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步骤诗人独立水边,此时山雨骤然
32、停歇,天地间一片寂寥。 步骤这句诗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步骤作者借景抒情,情蕴景中,使读者感觉作者的孤寂之情更是情动于衷。示例二 谒金门 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按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举头闻鹊喜。问:试分析“碧玉搔头斜坠”的好处。步骤(1)通过描写女子头上的装饰(细节描写)步骤(2)反映女子久等情人不来的心绪不宁和庸懒。步骤(3)诗人没有直接刻画人物心理,而是借助形象的描写,因此使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33、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 。(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即: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语言风格释析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平淡
34、(质朴、自然):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绚丽: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奔放:直率有气势沉郁:用苍老遒劲的笔调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答题示例: 春 怨 金 昌 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
35、语化(步骤一:点明特色),“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具体分析特色)。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表达的情感)。示例二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步骤一:明特色)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塞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步骤二:列例证)我
36、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步骤三:析感情)示例三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步骤一)。“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步骤二)。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步骤三)观祈雨 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答案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
37、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第五种模式 分析主旨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解答分析:分析主旨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社会现实。答题模式: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 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示例 春日偶成 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酒偷
38、闲学少年。(2)试从内容主旨角度评析这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一、二句写景:白云、春风、丽日、红花、绿柳、碧水,上下辉映,生机盎然。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步骤一)“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步骤二)第六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手法)(2)结合
39、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阐运用)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析效果)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咏梅石灰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言志寓理叙事与议论(抒情)结合表现手法分 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反衬(1)衬托正衬:描写手法主要有:“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动静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2)联想和想像(虚实结合):“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
40、)对比:今昔对比、彼此对比、兴衰对比等。(4)白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犹饿死”。(6)象征(化实为虚)(5)情景交融(8)托物言志(6)细节描写(7)对写,即主客移位。比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拟:把物拟人化,把人拟物化,把抽象的概念拟物或拟人化,使描写的事物或抒发的情感形象生动具体,使读者觉得亲切,增强诗歌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强调和突出该事物,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等等;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古诗中常出现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双关
41、: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互文:使诗歌内容更加凝练;用典:使诗歌内涵丰富;内容更加凝练;化用前人诗句:使诗歌内涵丰富;内容更加凝练;对比:使事物的性质、状态与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设问: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古诗中常出现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答题示例: 早 行 陈 与 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指出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
42、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解释原因)。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传达怎样的感情)。示例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1、绿绮:古代名琴。2、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答:“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答: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明手法)诗人听完
43、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得真快啊!(阐运用)写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析效果)示例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步骤这句诗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步骤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步骤这句诗蕴含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第七种模式 分析构
44、思(结构思路)型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解答分析:诗歌有思路,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讲究起承转合。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有时还有铺垫、过渡、烘托。 答题模式:概述诗句的内容。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示例山 房 春 事 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问: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步骤(1): 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步骤(2):这样,一、二句烘托出凄
45、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显示主旨。步骤(3):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第八种模式 分析情感形象型提问方式: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作者表现的情感2.解答分析:回答此类题先应该理解全诗试着用白话文翻译一遍,抓住具体体现情感之句,体现情感之词结合作者生平、诗作背景分析情感。3.答题模式:(1)先点出作者的情感(2)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3)表达感情的特点(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或者:这是一首(?)诗,作者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塑造了一个(?)的形象。4.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五种主要情感:忧国忧时揭露统治阶级的昏庸
46、腐朽,穷兵黩武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同情人民的疾苦昔盛今衰的感叹,借古讽今的情怀。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人生感受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恋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长亭送别不舍的留恋深情的勉励坦陈的告白5.古典诗歌中常塑造的五种艺术形象豪迈洒脱、傲岸不羁、狂放自负的形象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答题示例 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备设施的安全评估与造价咨询协议
- 拍卖物品归属未确定协议
-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件 第1、2章 Python 概述;Python 基础语法
- 舞台地板施工方案
- 提问我国远洋重大件货物标准是重长宽讨论冷藏货物要保证哪两方
- 中医中药课件
- 个人消费贷款合同利率调整协议
- 建设项目合同纠纷处理实务案例
- 【课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课件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2025年度设备维修保养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街道全面加强乡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
- 小米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 黄冈市2025年春季九年级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集成电路(IC)制造产业全景调查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25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目的明确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5届高三一模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 心肾综合征诊疗实践指南解读
- 加油站防汛抗洪应急预案范本
-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