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理科)_第1页
14课(理科)_第2页
14课(理科)_第3页
14课(理科)_第4页
14课(理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相互借鉴社会主义国家 苏俄(苏联)资本主义国家 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特殊的抉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材料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恨,它们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而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也企图恢复“失去的天堂”,不断在各地发动

2、叛乱。1918年3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协约国决定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于是,帝国主义干涉者与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从四面八方向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苏俄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国内战争。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列强干涉,国内叛乱,威胁到苏维埃政权苏俄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困难1.背景材料二 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赢得战争胜利的需要材料三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

3、党并没有明确建设一个什么样社会主义的问题,也没有放弃世界革命的目标,但是比较谨慎,最初实施的政策基本上只限于“四月提纲”的内容。然而在国内战争时期,布尔什维克党改变了初期的谨慎做法,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2.内容材料 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制,即绝对禁止任何私人的粮食贸易,必须把全部余粮按照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 人民委员会决定:宣布设在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的下列工业和工商业企业及其全部资本和财产(无论其现状如何),一律归苏维埃共和国所有。 1918年11月决定取消私人商业,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组织供应。随着

4、产品日渐缺乏和物价不断上涨,政府实行凭证供应。 货币依然存在,但其作用受到极大限制。 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义务劳动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企业全面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强制劳动,实物配给制3.评价材料一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材料二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材料三 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

5、用品。进步性: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局限性:损害了人民利益,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思考:结合教材及材料,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基础是什么?当时的俄国情况如何?智慧的迂回-新经济政策1.背景材料一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同时,这个国家的经济已陷入瘫痪状态,这主要是由于1914年至1921

6、年间的接连不断的战争。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10%,粮食产量从1916年的7400万吨下降到1919年地3000万吨。最大的灾难是1920年和1921年的全国性干旱,它促成了俄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甚至喀琅施塔得的水兵,虽然以往一向是布尔什维克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这时却起来造反,提出了“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贸易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制(否决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7、制经济并存)(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平均主义)(按劳取酬)(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固定粮食税实行自由贸易实行工资制2.内容3.特点材料一 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选集卷四材料二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

8、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选集特点: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4.作用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巩固了 工农 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练习1.(2009广东22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练习1.(2009广东22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

9、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知识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2010福建学业水平测试)十月革命后,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苏维埃政权,苏俄采取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推行集体农庄制D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A2.“对发展经济来讲,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成功的。”究其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

10、知识点2:新经济政策3.(2010广东学业水平测试)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确立土地私有制C.推行全盘集体化 D.征收粮食税 D4.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苏俄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把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C5.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交换工业品等。”这表明苏俄将( )A.征收所有余粮 B.废除各种农业C.允许商品买卖 D.

11、取消自由贸易C6(2010温州模拟)某国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主要任务在于解决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符合该评价的历史事实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中国的改革开放 D.罗斯福新政 A7.(2010福建六校模拟)苏联漫画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形象,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超经济剥夺,挫折了 农民的积极性 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 烈欢呼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 反对 D人们对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的不满A8.下面是苏联农业发展统计表(部分),由

12、此得出的结论A.农业集体化推动了苏联(俄)农业的发展 B.苏联(俄)农业发展超过了工业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俄)农业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 C非常的回归-斯大林体制 所有制:单一公有制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 调节手段:指令性计划经济 管理手段:行政手段 经济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考:什么是 “斯大林体制”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也有人说,“他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 我看“斯大林模式”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光辉的成就迅速实现工业化材料: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

13、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光辉的成就为二战胜利奠基 美国罗斯福新政光辉的成就为西方国家提供借鉴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材料1:苏联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状况产业部门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农业产值 8.1%轻工业产值 210%重工业产值 550%光芒的背后材料2: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14、“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材料3: 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甚至“每一千块砖头,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由此开始开始,市场调节这个因素被苏联大地排除出去。材料4: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纳税,还得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这样,资金便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

15、93卢布。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饥饿的农民全盘集体化带有很大的强制性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光芒的背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 时 间粮食人均产量(公斤)肉类人均产量(公斤)19281929470351930193246020 2519331937440 45015 2019381940420 43025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这就是鲜明的对比光芒的背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针对病症,开出药方”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计划指令计划体制僵化比例失调,人民困难农民积极性不高压制地方、企业的积极性苏解体的历史根源

16、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要按比例协调发展;分组讨论2、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切实保障人民利益。3、改革必须注重增强企业活力4、制定政策须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5、调整经济政策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课堂小结斯大林体制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直接过渡。超越生产力水平引起危机,放弃。生产力发展基础上逐步过渡。适应生产力水平,后被取消。生产力发展与过渡同时。基本适应,弊端不少。日渐僵化。1.( 2009广东理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

17、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的做法在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2这是流行于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 “没有” 。“那牛奶呢?” “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表明了A.表明了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喝牛奶B.说明了社会主义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C.讽刺了苏联日用物资短缺问题D.赞扬了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讽刺了苏

18、联日用物资短缺问题提取信息:肉店没有肉卖,牛奶店没有牛奶卖 知识点3:斯大林经济体制3.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赫鲁晓夫改革C4.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B5.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B6.(2010大连模拟)苏联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这一体制( )与实施初期的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