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_第1页
一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_第2页
一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_第3页
一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_第4页
一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医学免疫学教案首页School of Medicine第次课授课时间 年 月曰教案完成时间 年 月曰课程名称年 级级专业、层次教 师张荣波专业技术职 务副教授授课方式 (大、小)大班 学时 2学时授课题目(章、节)第15章 适应性免疫: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医学免疫学(第4版)陈慰峰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2.掌握T淋巴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3掌握T淋巴细胞活化后的表现4掌握细胞免疫应答效应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辅以启发式提问,配以多媒体投影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10min)T淋巴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15min)3

2、T淋巴细胞活化后的表现(15min)4细胞免疫应答效应(40min)共 80min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免疫应答概念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T细胞应答的效应及其机制 难点:T细胞应答的效应及其机制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学组长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2004年 月 日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十五章 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1概述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体内抗原特异性淋 巴细胞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失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 物学效应的全过程。免疫应答的类型细胞免疫应答(cell immunity)免疫细胞发挥清除和破坏抗原性物质的 效

3、应称为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ity)成熟B细胞遭遇特异性抗原,则发生 活化、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通过产生和分泌抗体发挥清除病原体的作用。 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是B细胞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故将此类应答称 为体液免疫应答。免疫应答过程:分为识别、增殖分化和效应三个阶段。免疫应答的场所:主要在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和脾脏)。初始T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相遇前的成熟T细胞一般被称之为初始T细胞)第一节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初始T细胞膜表面抗原识别的受体TCR与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的抗原 肽一MHC分子复合物特异结合称为抗原识别(antigen recognition)

4、,这是T细 胞特异活化的第一步。其日在特异性识别APC所提呈的抗原多肽的过程中,必 须同时识别与抗原多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这种特性称为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一 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抗原的摄取:APC通过吞噬、吞饮及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取抗原。其中 DC是激活初始T细胞的最重要APC。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外源性抗原以抗原肽一MHC-II类分子复合物形式呈递给CD4+Th细胞识别 *内源性抗原以抗原肽一MHC-I类分子复合物形式呈递给CD8+T细胞识别二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结合初始T细胞进人淋巴结的副皮质区,T细胞利用细胞表面

5、的黏附分子(IFA 一 1、CD2)与APC表面相应配基(ICAM 1、IFA3)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而 短暂的,仅是为T细胞表面TCR提供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肽的机会。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在T细胞与APC的短暂结合过程中,若TCR识别相应的特异性抗原肽一 MHC 复合物后,则T细胞可与APC发生特异性结合,并由CD3分子向胞内传递特 异性识别信号,导致LFA 1分子构象改变,并增强其与ICAM的亲和力,从 而稳定并延长APC与T细胞间结合的时间(可持续数天),以便有效地诱导抗 原特异性T细胞激活和增殖。APC和T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在细胞与细胞接触部位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结构,称T细胞突触

6、(T cell synapse),又被称为免疫突触。第二节T细胞活化的过程一、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MHC限制性识别:TCR不仅识别抗原肽,还须识别与抗原肽结合成复合物的 MHC分子。*抗原识别:双识别:TCR-肽,TCR-MHC共受体:CD4-MHCII, CD8-MHCIAPC与T细胞共刺激分子对的结合:特舜懵号特异信号由回刺新i转 - ycd找刺盘 、!_无能旅初由新师活化并增值二、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PLC-7活化TCR活化信号传向胞内时,首先使CD3分子胞浆区易于被PTK作用的特定 序列 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发生磷酸化,ITAM磷酸化后,胞内 带有SH2结构域的ZA

7、P-70分子则与CD3分手的ITAM结合。(二) MAP激酶活化ZAP-70活化后可经Ras活化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级联反应。激活的 ZAP-70使接头蛋白LAT和SLP-76发生磷酸化,再激活生长因子生长结合蛋白 -2(Grb-2)和鸟苷酸置换因子,在鸟苷酸置换因子(GEF )的作用下,无活性的 Ras蛋白-二磷酸鸟苷结合物(Ras-GDP)转变为有活性的Ras-GTP。激活的Ras 结合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af(又称为MAPKK,即MAP激酶的激酶),再由Raf 顺序激活MAP激酶。进入细胞核,使底物发生磷酸化作用。三、T细胞活化信号涉及的靶基因使T细胞活化的基因有近百种,包括

8、细胞原癌基因、细胞因子基因和细 胞因子受体基因、分化抗原基因及MHC分子基因。四、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CD4+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CD4+T / CD8+T细胞的活化活化信号1 (抗原识别信号)双识别:TCR-肽/MHCII/MHCI共受体:CD4-MHCII, CD8-MHCICD3传递特异性抗原识别信号活化信号2 (协同刺激信号):如B7-CD28等黏附分子结合细胞因子(如IL-1等)也是T细胞充分活化重要条件CD4+T细胞增殖和分化初始 CD4+Tt Th0 TTh1 和 Th2. CD8+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Th细胞非依赖性(直接活化)由病毒感染的APC直接激活CD8+

9、T细胞,无须Th细胞辅助。Th细胞依赖性(间接活化)*APC表面同时表达抗原肽一MHCI类分子复合物和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 物,向CD4和CD8T细胞递呈抗原;CD4+T细胞和CD8+T细胞需识别同一 APC所递呈的特异性抗原;CD4+T细胞提供IL-2或刺激APC表达协同刺激分子,辅助CD8+T细胞活化、 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4.活化T细胞的转归*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活化T细胞转变为记忆T细胞,参与再次应答;*活化T细胞发生凋亡,及时终止免疫应答。其机制: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和被动细胞死亡(PCD)。第三节 效 应T细胞的应答效应1 .效应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合成和

10、分泌多种效应分子:多种细胞因子、细胞毒素表达多种膜分子*活化M如FasL杀伤靶细胞;也可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CTLA-4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高表达CD2和LFA-1,增强T细胞与靶细胞的亲和力;2. CT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特异性识别与结合阶段:*非特异性结合:效-靶细胞通过黏附分子非特异性结合*特异性结合:CTL的TCR与靶细胞表面表达的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 特异性结合致死性打击阶段:*穿孔素/颗粒酶途径穿孔素(perforin)导致靶细胞坏死颗粒酶(granzyme)导致靶细胞凋亡FasL /Fas和TNF/TNFRI途径介导靶细胞凋亡CTL连续杀伤靶细胞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

11、应Thl细胞对巨噬细胞的作用*通过分泌IFN-Y等细胞因子和细胞膜上表达CD40L,激活巨噬细胞;*通过分泌IL-3、GM-CSF、TNF-a、MCP-1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诱生并募集 巨噬细胞Th1细胞对T细胞的作用产生IL-2,促进Thl和CTL增殖,放大免疫效应。Th1辅助B细胞产生调理性抗体Th1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产生LT和TNF-a,活化中性粒细胞,促进其吞噬杀伤作用。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 T细胞活化后引起的细胞凋亡性死亡。因 为活化后的CTL可表达FasL,通过FasL/Fas途径杀死自身或相邻表达Fas的 T细胞。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对免疫应答的调节或维持自身耐受是非常重要 的。(教案末页)本次课小结T细胞通过TCR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复合物,在协同刺激分子的作用下,T 细胞被激活,进一步增殖、分化呈效应T细胞发挥生物学效应。名词:细胞免疫应答T淋巴细胞活化的要求信号细胞免疫应答效应复习思考题, 作业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