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细部及环境应对策略第三章建筑保温、隔热和隔声_第1页
建筑构造细部及环境应对策略第三章建筑保温、隔热和隔声_第2页
建筑构造细部及环境应对策略第三章建筑保温、隔热和隔声_第3页
建筑构造细部及环境应对策略第三章建筑保温、隔热和隔声_第4页
建筑构造细部及环境应对策略第三章建筑保温、隔热和隔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构造细部及环境应对策略第三章建筑保温、隔热和隔声第三章 建筑保温、隔热和隔声第一节 建筑保温 和隔热一、 研究路径 保温 寒冷需取暖地区 热源在室内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 隔热 炎热地区 热源在室外按自然条件 按人工热环境 超越地域限制建筑热工分区及设计要求 分区名称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分区指标主要指标最冷月平均温度-10最冷月平均温度0-10最冷月平均温度010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最冷月平均温度10最热月平均温度2529最冷月平均温度013最热月平均温度1825辅助指标 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145天 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90145天 日平均温度5 (090天)

2、日平均温度25 (40110天) 日平均温度25的天数100200天 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090天设计要求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的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应满足冬季保温的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部分地区应注意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一、 研究路径 研究目标改善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人的舒适感 节约能源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 注意水汽在扩散过程中对外围护结构的影响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二、建筑热环境 围护结构良好的热工性能 热稳定性 节约能源 人的舒适感 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速、 辐射换热、劳动强度、

3、衣着条件 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三、热传导的方式 导热在物体或媒质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通过接触进行热传递 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处理“热桥” 对流在流体中各部分因温差而相对运动 关注门窗气密性、利用对流带走热量 辐射用电磁波来传导热能 利用反射性能良好的材料 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四、水汽的影响绝对湿度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结露 空气温度变化造成其中水蒸汽相对饱和从而析出,在物体表面形成冷凝水的现象结露对外围护结构的影响发霉、冻融,影响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保温材料的破坏热压高处向热压低处渗透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一)常用保温材料及其特征保温材料性能容重小 宜采用

4、吸水率低或不吸水的材料 平均传热系数 将组成外围护结构的各种材料所具有的导热系数与该种材料做成的构件的垂直于热流方向的表面积的乘积之和去除以外围护结构的总的表面积,得到的平均导热系数被认为更能够接近真实情况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一)常用保温材料及其特征保温材料性能容重小 宜采用吸水率低或不吸水的材料常用保温材料 保温砂浆(如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2025厚) 保温板材(如膨胀聚苯板 30厚;挤塑聚苯板 25厚; 半硬质憎水型矿棉板 3035厚;聚氨酯外墙保温板 25厚 ) 保温块材(如砂加气块 、水泥聚苯空心砌块4060厚) 保温卷材(如矿棉毡、玻璃棉毡等)挤压型聚

5、苯板半硬质玻璃棉板玻璃棉毡岩棉板岩棉散料保温块材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二)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方案1.保温构造方案外保温保温层设置在外围护结构的外侧,外围护结构较少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且不占室内空间;但外装修有一定难度内保温保温层设置在外围护结构的内侧,要占据部分室内空间;外围护结构仍会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保温层及装修部分如依附在外维护结构上,易受其变形的影响而产生裂缝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二)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方案2. 保温层设置位置对保温材料及构造做法的要求和影响内保温注意材料的安全性能及水汽的影响, 与装修统合,尽量避免裂缝的产生保温

6、层置于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 保温层之下需设置隔蒸气层(以 卷材为主),并令水汽易于排出外保温保温层置于防水层外侧 保温层材料需自防水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二)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方案3. 屋面保温构造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结构层内侧屋面保温构造保温层置于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花油法粘贴水汽出口屋面保温构造保温层置于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屋面保温构造保温层置于防水层外侧屋面保温构造保温层置于防水层外侧屋面保温构造保温层置于结构层内侧屋面保温构造保温层置于结构层内侧屋面保温构造保温层置于结构层内侧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二)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方案4. 外墙保温构造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a) 外墙内

7、保温示意(b) 外墙外保温示意(c) 外墙中保温示意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二)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方案4. 外墙保温构造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1). 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及空鼓;(2). 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 (3). 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4). 在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不产生破坏; (5). 罕遇地震时不从基层上脱落; (6). 防火性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7). 具有防止水渗透的功能; (8). 各组成部分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的组成材料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二)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方案4. 外墙保温构造第一节 建筑

8、保温和隔热外墙外保温保温浆料外粉刷 界面砂浆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保温砂浆)聚合物砂浆耐碱玻纤布柔性耐水腻子表面涂料外贴保温板材 粘结胶浆(与辅助机械锚固)阻燃膨胀聚苯板(挤塑或半硬质矿棉板)抹面胶浆耐碱玻纤布面层涂料(出于高层建筑进一步的防火需要,在高层建筑60m以上高度的墙面上,窗口以上的一截保温应采用矿棉板)外加保温砌块墙 选用保温性能较好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等全部或局部在结构外墙的外面再贴砌一道墙a. 保温砂浆外粉刷b. 外贴保温板材外墙外保温构造图示保温砂浆外粉刷及外贴保温板材加钉辅助连接外墙外贴保温板材示意外墙结构粘结胶浆保温板柔性抹面胶浆玻璃纤维网格布外墙饰面外

9、墙外贴保温板材及装修实例.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张砚同学摄于某建筑工地.外墙外贴保温板材粉刷层内置玻纤网格布外墙外保温构造热桥处理及外贴保温砌块墙用挤塑型聚苯板做外墙模板支模浇捣混凝土后,进行外墙饰面以保温材料兼作外墙模板的工艺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二)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方案4. 外墙保温构造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外墙内保温硬质保温制品内贴在外墙内侧用粘结剂粘贴增强石膏聚苯复合保温板等硬质建筑保温制品,然后在其表抹粉刷石膏,并在里面压入中碱玻纤涂塑网格布(满铺),最后用腻子嵌平,做涂料 保温层挂装 先在外墙内侧固定衬有保温材料的保温龙骨,在龙骨的间隙中填入岩棉等保温材料,然后在龙骨表面安装

10、纸面石膏板 外墙内保温构造硬质保温制品内贴外墙内保温构造保温层挂装 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二)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方案4. 外墙保温构造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外墙中保温在多道墙板或双层砌体墙的夹层中放置保温材料,或者并不放入保温材料,只是封闭夹层空间形成静止的空气间层,并在里面设置具有较强反射功能的铝箔等外墙中保温构造保温板材置于基层墙板与装饰面材间外墙中保温构造保温板材置于基层墙板与装饰面材间外墙中保温构造基层墙面上喷涂发泡聚氨酯,外设装饰面板用带反射铝箔的玻璃棉毡做中保温的墙体带保温层的复合墙体中水气的导出五、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二)外围护结构保温构造方案5.严寒和寒冷地区地面保温

11、构造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建筑底层室内如采用实铺地面构造,则对于直接接触土壤的周边地区,即从外墙内侧算起的范围之内,应作保温处理如底层地面之下还有不采暖的地下室,则地下室以上的底层地面应全部作保温处理满铺保温板的建筑底层地面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五、建筑外围护结构隔热构造(一)基本构造原理如采用容重大、蓄热性好的材料 相当于“穿盔甲”,产生延迟效应 利用空气的对流,迅速带走热量 相当于“扇扇子”第一节 建筑保温和隔热五、建筑外围护结构隔热构造(二)基本构造做法设空气间层 利用浅色的面层表面,反射部分太阳的辐射热 利用植被遮荫或蓄水屋面散热通风空气间层隔热工作原理平屋面架设通风隔热层构造示意做架空隔热板的屋面实例结合装修做架空隔热层的上人屋面实例“平改坡”屋面形成架空通风间层某穹顶建筑屋面隔热层与建筑造型的结合坡屋面利用铺瓦构造形成空气间层并设反射铝铂加强隔热效果反射铝铂种植屋面构造轻质塑料夹层板在种植屋面构造中的应用种植屋面实例幕墙玻璃表面处理对隔热及节能的影响程度幕墙玻璃镀反射膜可能获得的节能效果漫反射全反射吸收不同的门窗玻璃对节能可能构成的影响双层玻璃幕墙对节能可能产生的效果可“呼吸”的双层玻璃幕墙对节能可能产生的效果采光天窗下设遮阳板对节能可能产生的效果.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尚一飞同学拍摄.第三章 建筑保温、隔热和隔声第二节 建筑隔声一、 声音的传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