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正弦逆变电源设计(共11页)_第1页
单向正弦逆变电源设计(共11页)_第2页
单向正弦逆变电源设计(共11页)_第3页
单向正弦逆变电源设计(共11页)_第4页
单向正弦逆变电源设计(共1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PAGE 2015年西安邮电大学第六届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jngsi)设计(shj)报告 参赛序号 编号:21参赛题目 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B类)参赛队员白进宝、刘森林、郭紫燕指导教师邢立冬报告日期2015年4月19日目录(ml) 摘要(zhiyo)2一系统(xtng)方案3 1设计(shj)要求32系统构思3二理论分析与计算31逆变电路42控制电路43SPWM波分析44滤波电路55过流保护电路56单片机供电模块5三硬件设计61.使用IR2011驱动H桥电路72、滤波电路73、过流保护电路7四软件设计81程序流程图8五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9摘要(zhiyo)逆变电源是将一

2、种电能变换的装置,是从稳恒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随着电子(dinz)技术的发展,逆变电源越来越广泛。根据(gnj)系统要求,输入UI=15V的直流电,设计并制作输出正弦交流电压Uo。本系统首先用单片机输出两个镜像的spwm波,将spwm波输入到逆变电路从而实现将15V的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将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经过滤波电路后形成正弦交流电。通过过流保护电路保证电源和负载的安全。【关键字】 逆变电源 SPWM 单片机 系统(xtng)方案1设计(shj)要求(1)UI=15V、Io=1A条件(tiojin)下,输出电压Uo=100.2V,频率fo=500.5Hz,输出正弦波无失真(2)UI=15

3、V、Io=1A条件下,尽量提高逆变电源效率。(3)UI=15V、Io在0.11A范围内变化,负载调整率SI1%。2系统构思通过单片机产生spwm波,控制H桥的导通,把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再通过滤波将交流电滤成正弦形式,最后输入到负载电路上。并通过过流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单片机产生可变SPWM波LC滤波输出IR2110驱动H桥逆变负载过流保护电路 设计流程框图理论分析与计算逆变电路:H桥,常用于逆变器(即直流变交流)。通过开关的开合,将直流电逆变为某个频率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如图11所示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工作原理开关T1、T4闭合,T2、T3断开:u0=Ud;开关T1、T4断开,T2、T3闭合:u0

4、=Ud;当以频率fS交替切换开关T1、T4和T2、T3时,则在负载电阻R上获得交变电压波形(正负交替的方波),其周期Ts=1/fS,这样,就将直流电压E变成了交流电压uo。其原理图如下:2.控制电路设计(shj):输出(shch)两路镜像的spwm波控制由IR2110芯片控制(kngzh)的H桥逆变电路,SPWM波的占空比是按照正弦形式的。3、SPWM波分析:等效正弦波频率为20Hz、30Hz、40Hz、50Hz载波比给定为20。计算后可得:400Hz、600Hz、800Hz、1000Hz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占空比为:0.1251、0.3632、0.5657、0.7128、0.7902、0.712

5、8、0.5657、0.3632、0.1251。又由公式可计算出高电平时间。(程序见附录)4.滤波电路:一般滤波电容的设计原则是,取其放电时间常数RLC是其充电周期的确25倍。对于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容C的充电周期等于交流周期的一半,即RLC(25)T/2=25/2f,由于(yuy)2f,故RLC(25),取RLC3则C=3/RL5、过流保护(boh)电路:其中(qzhng)100K电阻用来限制,通过比较器LM311对电流互感器采样转化的电压进行比较,LM311的3管脚接10K电位器来调整比较基准电压,输出后接100的电阻限流它与后面的220F的电容形成保护时间控制。当电流过流时比较器输出是高电

6、平产生保护,使SPWM不输出,控制场效应管关闭,等故障消除,比较器输出低电平,逆变器又自动回复工作。电路图如下:6、单片机供电模块:采用54340芯片(xn pin)为单片机供电。硬件(yn jin)设计1.使用(shyng)IR2011驱动H桥电路2、滤波电路3、过流保护电路四软件设计 1程序(chngx)流程图中断开始中断标志=? 否清除中断标志SPWM查表读取A/D取样值PI调节修正将修正值给比较寄存器中断返回五、测试方案(fng n)与测试结果先用示波器检测(jin c)单片机产生的SPWM正弦波。然后经过整流桥和滤波带负载用示波器检测(jin c)输出信号。加大电流,用示波器检测单片

7、机是否停止输出SPWM波。最后回复正常电流,再检测是否可以输出SPWM波。结果:参 考 文 献1 魏伟. 正弦波逆变电源的研究现状(xinzhung)与发展趋势J.电气技术, 2008,(11).2 谈扬宁,朱兆优,王海涛.基于PICFxx单片机控制的正弦波逆变电源J. 电子(dinz)元器件应用, 2009,(08).3 杨庆江,李晔,包西平. 一种(y zhn)应用于独立光伏系统的新型逆变器J. 太阳能, 2007,(01).4 赵建武. 单相SPWM逆变电源仿真设计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5 张竹,张代润,何易桓,王超. 一种多功能逆变电源的设计与实

8、现J. 电源世界, 2009,(01).6 电力电子技术.廖冬初,聂汉平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09).7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培训系列教程模拟电子线路设计.高吉祥主编.2007,(05).diaM100ng 8单片机原理使用教程基于Prpteus虚拟仿真.徐爱钧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1).9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7).10信号与系统基础.金波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5006,(05).11 廖家平,袁兆梅,张治国.基于单片机PWM 控制逆变电源的设计TM.2006,(5).12 李娜,邵利敏,赵秋霞,郭燕霞.基于16位单片

9、机的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TM.2007,(10).13 陈晓萍,王念春,马玉龙.基于PIC单片机的SPWM控制技术.2006,(09).14驱动芯片IR2110的功能简介.电子元器件应用.2006,(08).15 周俊杰,钱晓耀,陈上挺.一种基于PIC系列单片机的SPWM逆变电源TM.2008,(04).16 基于STC系列单片机的SPWM波形实现.2007,(12).17 自制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2010,(09).18 张峻岭.逆变电源稳定性分析TM.2006,(01).19 陈维,郭必广.正弦逆变器输出短路过流保护设计.2009. 内容总结(1)2015年西安邮电大学第六届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 目录 摘要(2)本系统首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