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与法院确权判决冲突问题研究4600字_第1页
限购令与法院确权判决冲突问题研究4600字_第2页
限购令与法院确权判决冲突问题研究4600字_第3页
限购令与法院确权判决冲突问题研究4600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限购令与法院确权判决冲突问题研究4600字 摘 要:为遏制房价的攀升,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房屋限购令以解决这一难题。随着各地房屋限购令的施行,因“借名买房行为而引发的不动产权属之争在理论中愈演愈烈,同时还面临法院确权判决与限购令相冲突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躲避限购令施行的“借名买房行为且不涉及第三人利益的情形进展深化剖析,设立裁判登记,力求在司法判决和限购令之间找到“平衡点。 毕业 /2/view-11437840.htm关键词:限购令;冲突;裁判登记;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房价日益攀升,“望楼兴叹、“房奴等屡见不鲜,在社会上引发热议。为遏制不断攀升的房价,缓解购房需求,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出台限购

2、令以限制购房数量。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了房地产行业的安康开展,使真正有购房需求的人有房可买。但理论中却大量存在:原告因受限购令限制,将所购房屋登记在别人名下,后经法院确权判决认定该房屋归原告所有,原告以法院确权判决为根据申请不动产变更登记,不动产登记中心以原告不符合限购令为由回绝办理变更登记的情形。在此情形下,法院判决与限购令之间存在冲突,应如何解决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要解决该问题,首先要明确限购令的效力问题。二、限购令的效力分析自2022年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公布限购令以来,关于限购令的合法性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主张限购令不合法的占大多数,其理由主要如下:1.限购令违犯“法律内容上的平等原那

3、么1;2.限制私法交易主体的平等权利2;3.政府通过通知等形式限制公民根本权利的行为不合法3。笔者认为,限购令的出台有其合法性,对房地产市场相关主体具有约束力,理由如下:1.从宪法的角度看,限购令的出台是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宪法?第15条的规定:“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制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房地产行业的投机投资行为猖獗,严重扰乱我国房地产市场及经济秩序,国家为遏制扰乱市场经济的行为以及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出台限购令。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限制自由的原那么在大多数国家均存在,且“基于公共利益而对个人的宪法根本权利限制的条款几乎存在于任何国家的宪法标准中4。何为公

4、共利益?学界存在不同认识,但并不影响我们对“限购令的出台是为了公共利益这一命题的认定。居住权是民生之本,限购令的出台满足了多数群体的购房需求,保障人民的根本居住权。从这个意义上说,限购令的出台具有合宪性。2.从法理学角度看,限购令的出台是自由与秩序关系动态平衡开展的需要5。自由和秩序作为法的根本价值,在某种层面上必然会产生冲突,在自由和秩序发生冲突时进展权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目前,我国房价虚高,泡沫经济盛行,房地产行业混乱。假设任由这种状态开展,必对整个房地产行业带来宏大冲击和挑战,影响经济开展。于是,在权衡利弊之下,政府出台限购令对其中的不正当投机投资行为进展限制,以实现自由和秩序之间的动态

5、平衡。3.?木?济法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中起根底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具有盲目性、滞后性和自发性等固有缺陷,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必然对各国经济稳定和开展产生重要影响6。而在房地产市场“畸形开展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出台限购令的宏观调控手段,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正当干预,为抑制房价上涨起到了宏大作用,弥补了房地产市场自身存在的缺陷,符合经济法实现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弥补市场失灵的要求。综上,限购令的出台具有其合法性。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存在的缺陷。目前我国中央和各地方出台的限购令还有待完善 ,需要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展更加深化的探究,完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规制。明确限购令的合法性之后,接下来还有待讨

6、论法院确权判决中,在不涉及第三人利益时将该房屋判给事实物权人的正当性。三、在不涉及第三人利益时对事实物权保护的正当性众所周知,我国颁行?物权法?的目的是为维护物的支配秩序和交易秩序7,协调物权归属存在的冲突也是物权法支配秩序和交易秩序的重要表达和必不可少的内容,比方理论中就大量存在法律物权与事实物权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司法就会遇到如何既客观地确定物上权利的支配秩序,又可以对正确权利进展保护的问题8。尤其是在公布限购令以来,众多购房者为躲避限购令施行“借名买房行为,更是使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冲突愈演愈烈。北京市高院专门对此发布?会议纪要?,其第9项规定:“因住房限购政策的限制,当事人约定一方以

7、别人名义购置房屋,并将房屋登记在别人名下,借名人以其系实际买受人为由,要求确认房屋归其所有或办理房屋过户登记的,不予支持。限购令的合法性毋庸置疑,但笔者认为不能仅因事实物权人违背限购令就不予保护其利益。违背限购令的后果仅是不予变更登记,并不导致事实物权人对该房屋的一切权利均归于消灭。我国?物权法?第16条第1款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和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为法律意义上的物权人,在法律上推定该权利人为真实物权人。该规定表达了民法上的权利正确性推定原那么9,具有公示公信效力。但对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保护问题,多数学者认为

8、在不涉及第三人利益时,应保护事实物权人。理由如下:一不违犯物权的公示公信原那么。公示公信原那么即法律推定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为真实物权人,假设第三人积极查阅了不动产登记簿,其有理由相信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为真实物权人而与之交易,那么其可以获得该不动产的所有权。就登记制度来说,登记本身绝对不是物权发生法律效力的根据,相反,它只是对法律行为的效力加以确认和公示的外在手段10。在施甸县烟草分公司诉张建民所有权纠纷案中,该房屋的法律物权人并未向第三人处分该房屋,即该案中不涉及第三人利益,法院将房屋判给真实物权人不会损害别人利益;假设将房屋判给法律物权人,那么其构成不当得利。因此,在不涉及第三人利益时

9、,应保护事实物权。二符合物权法的任务要求。物权法的任务不单在于保护交易平安,同时也承当判断物权、调整静态物权关系的任务11。所以,在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为房屋所有权人且不涉及交易平安时,法院应认定其为房屋所有权人。三物权正确性原那么的表达。物权正确性包含两种含义:第一,按照物权法定主义,物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类型和内容,不符合物权法规定的“物权不是物权,也就不存在物权正确性问题12。第二,物权归属具有正当性。即物权人有资格支配标的物、获得其中的利益并排挤别人的损害,而且权利人所获得的这种资格,符合公平、正义观念和社会整体秩序13。限购令下的“借名买房行为主要表达在正当性方面。真实权利人为

10、购得该房屋支付相应对价获得物的“所有权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在不涉及第三人利益时也不会对社会整体利益造成影响,还能确保物权的正确归属。 综上,在躲避限购令施行的“借名买房权属争议中,只要不涉及第三人利益,法院应保护事实物权。这既是物权正确性原那么的表达,也符合物权法的任务性要求。当法院判令房屋归属事实物权人后,因躲避限购令无法办理变更登记的问题是接下来讨论的重点。四、限购令与法院确权判决冲突的解决躲避限购令施行“借名买房行为引发的不动产权属争议,当事人一般提起的是确权之诉,在不涉及第三人利益时,当事人一方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是事实物权人的,法院通常认定该房屋的权属归于事实物权人。一方面,政府发布

11、限购令属于行政行为,不动产登记机关作为行政机关必须遵守,其不予登记符合法律规定;另一方面,法院生效的判决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假如不动产登记机关不予变更登记,法院的生效判决无法得到执行,损害司法公信力的同时,还可能损害第三人和事实物权人的利益。因此,本文写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在违背限购令不予变更登记和法院确权判决冲突之间找到平衡点。我国?物权法?对权属争议问题设立了异议登记、预告登记,这为笔者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参考。对此,我们可以设立类似制度裁判登记,以解决这一问题。所谓裁判登记是指因不符合政策要求而施行“借名买房行为发生的权属争议,在不涉及第三人利益时,法院根据?物权法?判令房屋归属于事实物权人,

12、但因违背限购政策不能办理变更登记的,可以在不动产登记簿上对法院确实权判决予以登记,以防止法律物权人处分该物的一种登记方式。设立裁判登记,具有以下意义:首先,可以使法院的生效判决发挥本质作用。假如不创设裁判登记,不动产登记机关根据限购令不予变更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人仍然是法律物权人,根据物权的公示公信效力,法院判决该房屋归属于事实物权人就没有本质意义。其次,保护事实物权人的物权,防止法律物权人不当得利损害事实物权人的利益。假如法律物权人施行了处分该不动产的行为,根据不动产好心获得的构成要件,假设第三人施行了积极的查阅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并支付了合理对价,那么其好心获得该物权,事实物权人

13、只能以不当得利为由向法律物权人主张债权,这就扩大了事实物权人的风险范围。最后,裁判登记并非变更登记,符合限购令不予登记的要求。裁判登记只是登记机关根据法院的生效裁判注明该物权实际权属的登记方式,事实物权人并不是该房屋的法律物权人,对该房屋仅享有永久居住权而不想有所有权。这是事实物权人躲避限购令所带来的后果,应由其自行承当。裁判登记是为了防止法律物权人处分该房屋而设立的登记,同时,裁判登记也不违犯限购令不予登记的要求。设立裁判登记,可以有效解决限购令和法院确权判决的冲突,不违犯限购令的规定,法院确实权判决亦能发挥其本质作用,还能防止法律物权人因无权处分损害事实物权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稳定。参考文献

14、1贾媛媛.“自治与“管制之间:“矫治的界限与基准以“房屋限购令为切入点J.行政法学研究,2022年第3期.2王思锋、彭兴庭.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府规制兼评“房屋限购令的合法性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5月,第4l卷第3期.3同2.4周?S.法理学教程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5章瑛、熊琼.对我国住房“限购令正当性的法理学分析J.社会科学家,2022年 11月第11期.6杨全海.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与政府宏观规制创新研究J.改革与战略,2022年第3期第25卷.7?O宪忠、常鹏翱.论法律物权和事实物权的区分J.法学研究,2001年第5期.8陆文鸿.法律真实物权与客观真实物权的价值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