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推断题(共5页)_第1页
化学推断题(共5页)_第2页
化学推断题(共5页)_第3页
化学推断题(共5页)_第4页
化学推断题(共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现象(xinxing)推断型例2:白色的粉末A,加入B后变成蓝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试剂C,生成白色沉淀(chndin)硫酸钡。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试剂D,得到蓝色沉淀E。再次过滤,滤液是氯化钠溶液。根据以上现象判断:A_,B_,C_,D_,E_。【磁性(cxng)黑板】评注:化繁为简,教会学生审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问】解决问题的关键何在?【回答】(由两个以上学生回答,相互补充。)【讲解】关键是颜色变化,根据白色粉末放入B中变为蓝色溶液,可推知A是无水硫酸铜,B是水。根据白色沉淀硫酸钡反推,加入的C试剂是可溶性钡盐。从蓝色沉淀E反推,加入试剂的D是可溶性碱。从最后的滤液氯化钠反推,C是氯化钡

2、,D是氢氧化钠。【小结】请答对的学生举手。这些学生积极动脑,思路清晰,能抓住解题关键,运用正向思维和反向思维(反推法),另外熟练掌握物质性质,于是解题既快又准确。【投影】例3:如图所示,某学生用装置甲(瓶的内壁附有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先在瓶内放入锌粒,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甲瓶内各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装置乙和丙中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从A导出的气体通过B、C、D、E的次序依次是_。气体通过乙瓶,是利用浓硫酸的_。根据丙瓶中出现的现象,可证明甲瓶产生的气体中有_。【练习】将答案写在投影片上。【投影】学生(xu sheng)答案。

3、(抽三、四位学生的答案投影,答案有同有异。)【讲述】要解决本题(bnt),必须要注意三方面问题,(一)甲瓶中发生哪些反应,(二)甲瓶中产生的气体先净化后干燥还是先干燥后净化、(三)怎样连接装置?(讨论(toln)略。)【讲述】首先审题要清楚。甲瓶里的反应物质有三种,发生以下两个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Zn+2HClZnCl2+H2。乙瓶内的浓硫酸起干燥作用,丙瓶内的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碳。欲得纯净、干燥的氢气,从导管A导出的气体,先通过乙装置还是丙装置,就是判断先净化后干燥还是先干燥后净化的问题。【回答】一般是先干燥后净化。【设问】假设从A导管出来的二氧化碳和氢气

4、,先通过乙,气体干燥后再通过丙净化。这样最后出来的气体,还含有水份吗?【回答】含水份。【讲解】所以一般来说,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必须先净化后干燥。因此从导管A出来的混合气体,应当先通过丙装置除去二氧化碳,再通过乙装置干燥。为了使学生掌握洗气装置中导管的正确连接,请一个学生先后向右图、左侧导管吹气。师:请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生甲:可以看到洗气瓶和小烧杯所盛的液体(水)中都有气泡,说明被干燥的气体顺利地通过洗气装置。生乙:因此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DECB。评注:教师在提出习题后让每个学生练习,然后抽不同答案,引出矛盾。而后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进行小结。

5、在小结过程中,教师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效果好。【讲解】在化学推断题中也离不开化学的有关计算,下面我们将利用化学计算解题。【投影】三、计算辅助推断型例4:某不纯的二氧化锰粉末,其中(qzhng)含氧38.5,且只含一种杂质。这种杂质可能是 铜粉 铁粉 二氧化硅(r yng hu gu) 氧化铜【讲解】题意中38.5是指不纯物中的含氧量,且粉末中只含一种(y zhn)杂质。纯净的二氧化锰,含氧量是多少?36.7838.5【设问】在解答本题时请同学们先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杂质是否含氧元素。杂质中氧元素含量的范围。【回答】可推

6、知杂质必定含有氧元素,而且杂质中氧元素的百分含氧量必定38.5。【讲解】回答正确。由此可排除、两个答案。请计算、两种化合物含氧量,并得出结论。【练习】几位学生上黑板,其他做在笔记本上。(教师巡视)【小结】本题利用排除法和定量结合法解题。在解题中挖掘隐含条件(杂质中必须含氧元素,杂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38.5),找到解题的关键,突破解题障碍。评注:整堂课始终抓住审题、分析,突出解题关键,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投影】四、图示或列式转变推断型例5:A、B、C、D、E都是无色气体,F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A+BF;A+Cl2C;将C通入F,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DE;将E通入澄

7、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用化学式表示)A是_,B是_,C是_,D是_,E是_,F是_。师:请找出解题(ji t)的突破口。生甲(shn ji):生成物F是突破口。生乙:生成物C是解题(ji t)突破口。生丙:生成物不是解题突破,不能一下子判断出A是什么,B是什么,而生成物是C是本题的突破口。C溶于水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明C是酸。由此推断A是氢气,C是氯化氢气体,H2+Cl22HCl。氯化氢溶于水生成盐酸。生丁:A和B在点燃后反应,生成F。F是无色液体,可判断F是水,B是氧气,2H2+O22H2O。B和D在点燃后反应,生成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E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O

8、2+2CO2CO2评注:由学生讨论,学生得出结论,气氛热烈,结论自然。【小结】本题采取中间突破、正逆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不是每一步按顺序就马上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而是要上下兼顾,找出题目的突破口,再由分析得出结论后,代入题目检查一遍。A,B,C,D为四种气体单质,一定条件下,B可以分别和A,C,D化合成甲,乙,丙,C和D化合成丁。甲,乙,丙电子数相等,并且有如下关系: 乙+A=甲+C C+丙=(一定条件)=丁+乙 求A,B,C,D,甲,乙,丙,丁 首先,列出所有气体单质: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 由于甲,乙,丙电子数相等,于是想到氢气应该是B,因为只有氢气才能和其他3种的气体反应,于是甲乙丙

9、应该从NH3,H2O,HF中选,应为他们是等电子的,而且很常见。于是推断的范围就小很多了。乙+A=甲+C,应该就是H2O+F2 =HF+O2 。所以C+丙=(一定条件)=丁+乙,应该就是O2+NH3=NO+H2O,由C和D化合成丁验证,丁的确是NO 。 综上,A=F2 ,B=H2 ,C=O2 ,D=N2 甲=HF,乙= H2O,丙=NH3 丁=NO一、叙述式推断题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和硝酸钾中的某几种组成。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1)将少量(sholing)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2)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10、(xio sun),沉淀全部溶解,但无气体产生。(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试根据(gnj)以上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2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无色透明,没有沉淀物原粉末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 , 。(2)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肯定有的物质是 。(3)另取(1)中少量溶液滴入

11、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粉末中肯定还有的物质是 。(4)在(3)中滴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可能有的物质是 。3某化工场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I、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4)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Ba2+、OH、CI、NO3、CO32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5现有以下三组物质:(1)Fe(过量)、Cu(OH)2、H2SO4 (2)Zn、AgNO3(过量)、Cu(NO3)2(3)Fe(过量)、Cu(NO3)2、AgNO3在各种物质里加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有一种金属的是 ;有两种金属的是 ;有三种金属的是 ;(填序号)内容总结(1)二、现象推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